一种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6090发布日期:2021-02-23 18:4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设备硬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服务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服务器设备(server)的不断发展,对服务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来高;目前,现有的服务器设备在组装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一般普遍的服务器设备配置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服务器设备在设计的时候不断优化,以及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服务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服务器设备在组装时耗费人工成本偏高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机壳;机壳设有用于放置硬盘驱动器的前板区;
[0005]
前板区设有至少一层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设有载板,载板上设有pcb背板;pcb背板上设有总线接口和至少2个硬盘连接口,至少2个硬盘连接口呈阵列式排布,至少2个硬盘连接口通过pcb背板内走线与总线接口连接,总线接口通过第一连接器与服务器的主板连接;pcb背板上还设有至少1个硬盘放置区域,硬盘放置区域与硬盘连接口位于相互配合的设置。
[0006]
一种实施方式中,硬盘放置区域上设有硬盘载盘,硬盘载盘用于安装硬盘驱动器;pcb背板上于每个硬盘放置区域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载板上对应每个硬盘放置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卡扣件,卡扣件与pcb背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硬盘载盘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孔;载板上的卡扣件穿过pcb背板上的通孔后连接卡扣孔,卡扣件和卡扣孔卡接。
[0007]
一种实施方式中,硬盘载盘包括用于支撑硬盘驱动器的底部托架、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底部托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定位支架可拆卸式设置于第一侧边,第二定位支架固定式设置于第二侧边;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相互配合实现固定硬盘驱动器,卡扣孔设于底部托架底部。
[0008]
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板区还设有至少一层内置滑轨;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通过内置滑轨实现抽拉动作。
[0009]
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板区还设有至少一层线缆架,线缆架的层数和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层数相同,线缆架和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总线线缆,总线线缆设置在线缆架中,总线线缆的一端与该线缆架对应的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上的pcb背板的总线接口连接,总线线缆的另一端与服务器的主板连接。
[0010]
一种实施方式中,pcb背板上还设有扩展芯片,总线接口通过扩展芯片与至少2个硬盘连接口连接。
[0011]
一种实施方式中,pcb背板上还设有通信接口、电源接口和sata hdd接口中的一项或多项。
[0012]
一种实施方式中,机壳还设有后板区,后板区用于放置服务器的主板、电源模块以及处理器中的一项或多项。
[0013]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板区还设有风扇架和若干个风扇模组,风扇架和机壳卡接;风扇模组和风扇架可拆卸连接。
[0014]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板区还设有pcie扩展模块。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6]
本发明提出的高密度存储服务器,提出了全新的硬盘驱动器背板模组的设计,省去了之前产品中硬盘驱动器安装需要独立接线的需求,降低了装配过程中造成的线缆损耗,极大地节省了组装理线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组装和维护效率。同时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设计以及硬盘驱动器、风扇的支持免工具拆装设计,进一步提升服务器组装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服务器前板区抽拉式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pcb背板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硬盘载盘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
[0024]
11-前板区,111-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2-内置滑轨,113-线缆架,114-载板,115-pcb背板,1151-总线接口,1152-硬盘接口,1153-硬盘放置区域,116-硬盘载盘,12-后板区,2-3.5寸硬盘驱动器,21-第二侧孔,60-底部托架,601-第三定位件,602-缺口槽,61-第一定位支架,611-第一定位件,612-按压式卡扣,62-第二定位支架,621-第二定位件,63-旋转式碰锁,64-卡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
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7]
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详细的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所决定。之所以要规定服务器的尺寸,是为了使服务器保持适当的尺寸以便放在铁质或铝质的机架上。机架上有固定服务器的螺孔,以便它能与服务器的螺孔对上号,再用螺丝加以固定好,以方便安装每一部服务器所需要的空间。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由于宽为19英寸,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19英寸机架”。厚度以4.445cm为基本单位。1u就是4.445cm,2u则是1u的2倍为8.89cm。
[0028]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机壳,机壳设有前板区11和后板区12;其中前板区11设有至少一层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用于放置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后板区12用于放置主板、电源、风扇、风扇控制器、处理器及各类接口模块等。
[0029]
上述实施方式以2u空间服务器为例,服务器2u空间支持24个热插拔3.5hdd(3.5寸硬盘驱动器)和4个sata2.5hdd(2.5寸sata硬盘驱动器)或4个nvme 2.5hdd(2.5寸nvme硬盘驱动器)以及2个m.2接口(可选择支持m.2nvme或m.2sata)。
[0030]
其中服务器前板区的24个3.5hdd采用上下两层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tray)设计,支持免工具拆装。
[0031]
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其示出一种实现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可抽拉结构示意图,服务器前板区11设有内置滑轨112、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和线缆架113,其中内置滑轨112、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和线缆架113均为上下两层设置,其中对应每一层的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通过内置滑轨112实现抽拉动作,线缆架113与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对应设置,其中线缆架113为可折叠式架构,当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通过内置滑轨112拉出前板区时,线缆架113对应受力张开,当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通过内置滑轨112推入前板区时,线缆架113对应受力折叠。
[0032]
其中线缆架113内设置总线线缆,其中总线线缆用于实现对应的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111中的hdd与服务器主板的连接。
[0033]
机壳采用高强度设计,内置滑轨选用高强度滑轨,保证hdd在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上热插拔的顺畅性。
[0034]
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图4,其示出一种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单个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可容纳12颗3.5hdd。
[0035]
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包括载板114和pcb背板115,pcb背板115上设有总线接口1151和12个硬盘接口1152,该12个硬盘接口1152成阵列式排布(例如3行
×
4列),每个硬盘接口1152对应一颗3.5hdd,其中每个硬盘接口1152通过pcb背板115内走线与总线接口1151连接,总线接口1151通过总线线缆与服务器的主板连接;针对每个硬盘接口1152,pcb背板115上划分相应的硬盘放置区域1153,其中每个硬盘放置区域1153面积与用于固定放置3.5hdd的硬盘载盘116的尺寸相对应。每个硬盘放置区域1153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载板114上对应每个3.5hdd放置区域设有至少一个卡扣件,卡扣件与pcb背板115上的通孔一一
对应设置,卡扣件穿过pcb背板115上的通孔与硬盘载盘116底部的卡扣孔卡接,实现硬盘载盘116与载板114的固定,将3.5hdd固定放置在硬盘载盘116上并与相应的硬盘接口1152连接。
[0036]
为了减少pcb背板115的尺寸以降低材料成本,针对pcb背板115中最后一行分布的硬盘接口1152可以不设置硬盘放置区域1153,而将该位置对应的载板114上的卡扣件与硬盘载盘116的卡扣孔直接卡接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硬盘载盘116的固定。将3.5hdd固定设置在硬盘在盘中,并将其与最后一行的硬盘接口1152连接。
[0037]
为增加载板114与硬盘载盘116的连接稳定性,载板114中对应每个硬盘载盘116设置至少两个卡扣件与硬盘载盘116中的至少两个卡扣孔相配合进行配合固定,以提高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结构稳定性。
[0038]
pcb背板115上还设有电源接口(power conn)、信号接口(signal conn)、led接口(led conn)等,以满足对3.5hdd的各种通信和显示功能需要。
[0039]
上述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全新的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设计,其中每层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中的12颗3.5hdd全部无需线缆连接,只需总线通信通过pcb背板115的板内走线传输信号与供电,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服务器整机24颗hdd宣布需要独立接线的需求,极大的节省了生产线组装理线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0]
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pcb背板与现有的硬盘驱动器背板走线方案相比,现有的硬盘驱动器背板分为三块,每个硬盘驱动器均需要引出线缆连接到总线,走线路径复杂,分支接口较多;而本申请示出的通过pcb背板整体走线方案,针对各硬盘驱动器的所有线缆采用大板(pcb背板)方式集成,通过repeat芯片将信号拓展放大与集成,节省物理空间上的走线数量和接线作业,有效降低服务器组装的人力成本。
[0041]
在传统的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设计中,针对每个硬盘驱动器需要设置相应的背板,而每个硬盘驱动器的背板均需要设置相应的线缆连接到主板中,一方面导致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中需要预留专门的走线通道,造成增加了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的设计尺寸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对每个硬盘驱动器背板的线缆连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工时,而且装配过程损耗较多,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设计,在托盘中设置pcb背板,通过pcb背板的版内走线,实现总线对每个硬盘驱动器的信号传输和供电,省去了现有产品中需要对每个硬盘驱动器进行独立接线的需求,减少了分支线缆的数量,降低了走线路径的复杂性,节省了走线通道的物理空间,同时极大的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组装理线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和维护效率。
[0042]
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其示出一种硬盘载盘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固定3.5寸硬盘驱动器(3.5hdd),该硬盘载盘116包括底部托架60、第一定位支架61、第二定位支架62及旋转式碰锁63。其中,第一定位支架61的长度不大于底部托架60的第一侧边的长度,第二定位支架62的长度不大于底部托架60的第二侧边的长度。底部托架60的第一侧边平行于第二侧边。卡扣孔64设于底部托架底部。
[0043]
为了使3.5寸硬盘驱动器2在硬盘载盘116上做上下与左右方向上的限位,第一定位支架61和第二定位支架62上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与硬盘驱动器于侧边开设的侧孔一一对应,底部托架60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平行于硬盘驱动器的安装方向。
[0044]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定位支架61上的第一定位件611
independentdrives,磁盘阵列)的需求,例如,在服务器后板区中设置有9305-hbariser module、3224-hba riser module和9361 24i supercap riser module以同时满足9305-24i、3224ocp转接pcie、9361raid card+suprer cap等不同的配置需求。
[0051]
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服务器后板区还支持免工具拆装的导风罩(ariduct)设计。
[0052]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提出的服务器结构,并不对服务器的尺寸进行限定,例如2u、3u、4u等服务器设备均可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
[0053]
本发明提出的高密度存储服务器,提出了全新的硬盘驱动器背板模组的设计,省去了之前产品中硬盘驱动器安装需要独立接线的需求,免除了装配过程中造成的线缆损耗,极大地节省了组装理线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组装和维护效率。同时可抽拉式硬盘驱动器承载托盘设计以及硬盘驱动器、风扇的支持免工具拆装设计,进一步提升服务器组装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0054]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分析,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