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8661发布日期:2020-07-07 14:0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书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红外触摸屏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路板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一对应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因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

现有的红外触摸屏都是由四边红外触摸框组成,形成x轴和y轴通过x轴和y轴的交叉点来实现定位,但是这种由四边组成的红外触摸框在大尺寸的红外触摸屏运用中时,会出现由于y轴距离太远,导致红外灯无法实现远距离的传输(比如3米以上时),此时运用大功率红外灯可以稍微加大距离的传输,但是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而且其对产品表面平整度要求特别高,表面稍微不平整就会影响到红外灯的信号强度。

一般标准的智能黑板的尺寸是4米*1.2米(小尺寸的黑板也有3.7米),这种采用红外触摸屏的智能黑板,当前的做法是把该智能黑板分成几部分子黑板,各子黑板的四周都装上红外触摸框,从而解决这个y轴距离过长的问题,但是这种做法会让智能黑板是由几块带红外触摸框的子黑板组成,使得该智能黑板的显示面会有明显的拼缝,此外,装红外触摸框pcb板的固定框也会占用很明显的位置,显得很突兀,产品的外观整体感也不强,产品的显示表面也不能平整,影响该智能黑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黑板的大尺寸结构设置导致其显示表面存在明显的边框拼缝、不能平整,且该智能黑板的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产品外观整体感好,显示表面平整,使用效果好,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其包括书写板主体、红外触控边框和固定边框,其中,所述书写板主体包括第一书写板主体和第二书写板主体,所述第一书写板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书写板主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书写板主体并排相连设置;所述固定边框固定在所述书写板主体的前表面;所述红外触控边框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线发射部和红外接收部,所述红外线发射部与所述红外接收部分设在所述固定边框的相对的两个边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边框的所述两个边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的相对槽面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红外线发射部与所述红外接收部分别插装在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中,且分别从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显露。

进一步,所述固定边框的所述两个边部开分别设有第一转动门和第二转动门,所述第一转动门和所述第二转动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槽的入口处和所述第二插槽的入口处。

进一步,所述固定边框的所述两个边部相对于另外两个边部朝前凸出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书写板主体设置为交互一体机的主体。

进一步,所述第二书写板主体设置为液晶黑板的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其包括书写板主体、红外触控边框和固定边框,其中,书写板主体包括第一书写板主体和第二书写板主体,第一书写板主体设置在第二书写板主体的一侧且与第一书写板主体并排相连设置;固定边框固定在书写板主体的前表面;红外触控边框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线发射部和红外接收部,红外线发射部与红外接收部分设在固定边框的相对的两个边部。

针对于上述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包括多个书写板主体,可以提供多个显示区域,便于使用;红外触控边框仅仅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线发射部和红外接收部,且红外线发射部与红外接收部分别安装在固定边框的相对的两个边部,避免大尺寸结构设置导致其显示表面存在明显的边框拼缝,使得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黑板的大尺寸结构设置导致其显示表面存在明显的边框拼缝、不能平整,且该智能黑板的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产品外观整体感好,显示表面平整,使用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10—第一书写板主体、20—第二书写板主体、30—固定边框、31—第一边部、311—第一插槽、3111—第一窗口、32—第二边部、33—第三边部、34—第四边部、35—第一转动门、36—第二转动门、41—红外线发射部、100—第一书写板主体、200—第二书写板主体、300—固定边框、301—第一边部、302—第二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用于教育教学、办公会议等领域,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黑板的大尺寸结构设置导致其显示表面存在明显的边框拼缝、不能平整,且该智能黑板的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产品外观整体感好,显示表面平整,使用效果好,成本低。

具体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其包括书写板主体、红外触控边框和固定边框30,其中,书写板主体包括第一书写板主体10和第二书写板主体20,两个第二书写板主体20分设在第一书写板主体10左右两侧,且与第一书写板主体10并排相连设置,第一书写板主体10的前表面和第二书写板主体20的前表面齐平;固定边框30固定在书写板主体(第一书写板主体10和第二书写板主体20整体)的前表面;红外触控边框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线发射部41和红外接收部,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分设在固定边框30的相对的两个边部(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该相对两边部(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的间距相比另外相对两边部(第三边部33和第四边部34)的间距较小。

本实施例中,书写板主体的显示前表面覆盖设置触摸屏,固定边框30固定在书写板主体(第一书写板主体10和第二书写板主体20整体)的前表面,以固定住上述触摸屏,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分设在固定边框30的相对的两个边部(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另外,书写板主体的数量也不受限制,可随着教学、会议等使用的需要进行多个的组合。

具体地,具体参见图1,固定边框30的相对边部的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分别设有第一插槽311和第二插槽,且第一插槽311和第二插槽的相对槽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窗口3111和第二窗口,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分别插装在第一插槽311和第二插槽中,且分别从第一窗口3111和第二窗口显露。

再继续参见图1,固定边框30的两个边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转动门35和第二转动门36,第一转动门35和第二转动门36分别设置在第一插槽311的入口处和第二插槽的入口处,在安装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前,分别将第一转动门35和第二转动门36转开,再从第一插槽311的入口处和第二插槽的入口处将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插入插槽中,此时再将第一转动门35和第二转动门36反方向转动关闭,以完成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的安装,操作简单。

优选地,固定边框30的两个边部(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相对于另外两个边部(第三边部33和第四边部34)朝前凸出设置,设计巧妙,影保证红外灯的信号强度,也便于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的安装。

具体地,第一书写板主体10设置为交互一体机的主体,第二书写板主体20设置为液晶黑板的主体。

针对于上述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包括多个书写板主体(第一书写板主体10和第二书写板主体20),可以提供多个显示区域,便于使用;红外触控边框仅仅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线发射部41和红外接收部,且红外线发射部41与红外接收部分别插装在固定边框30的相对的两个边部(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避免大尺寸结构设置导致其显示表面存在明显的边框拼缝,使得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正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根据不同场合、环境的使用要求,该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仅包括一个第一书写板主体100与一个第二书写板主体200,避免整个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所占空间过大,节省了简易红外触控书写板的占地空间,同样道理,固定边框300固定在书写板主体(第一书写板主体100与第二书写板主体200整体)的前表面,红外触控边框包括的一对相对设置的发射部和接收部,分别插装在固定边框300的相对两边部(图3中所示的第一边部301与第二边部302),该相对两边部的间距相比另外相对两边部的间距较小。其他与上述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