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6624发布日期:2020-10-02 08:4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存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不具备金属连接头的可携式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演进及快速成长,数据、文件在传输与存储方面,所需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传统的1.44mb软式磁盘虽然携带方便,但容量已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而传统磁盘结构式的硬盘虽可提供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但因其体积较大而造成使用者携带不方便。因此,随着通用串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界面的普及与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的降价,兼具容量大、相容性佳、方便携带的随身盘(usbflashdisk)被大量地应用于电子装置以及存储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用途。

目前市面上的随身盘的传输接头都设置有金属连接头(或称金属铁框),用于随身盘在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时,提供定位、限位的功能。然而,因目前随身盘的工艺受限于厂商所制作的金属连接头而仍会有公差存在的问题,因此,当公差存在时,将会导致随身盘的传输接头无法顺利地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连接,使得随身盘被无法启动,甚至因铁壳公差问题导致与传输接头设置易脱落,使用者插拔后铁壳后脱落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携式存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携式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单元以及保护单元。存储单元包括本体部以及由所述本体部朝外延伸所形成的接触部。保护单元包覆所述本体部。其中,所述接触部外露在所述保护单元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

优选地,所述可携式存储装置通过所述接触部进入外部电子装置的输入端口,以与所述外部电子装置电连接,且所述接触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直接接触所述输入端口。

优选地,所述存储单元还进一步包括基板元件、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以及多个端子元件。基板元件具有所述本体部以及所述接触部。至少一个电子元件位于所述本体部。多个端子元件位于所述接触部的所述上表面,多个所述端子元件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电子元件。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依序区分为第一边缘区块、中间区块以及第二边缘区块,所述中间区块的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端子元件。

优选地,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元件以及第二壳体元件。第一壳体元件位于所述存储单元的一面。第二壳体元件位于所述存储单元的另一面,所述第二壳体元件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共同包覆所述本体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对应于所述接触部的一侧边具有第一缺口,且所述第一边缘区块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接触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厚度介于2.1mm~2.3mm。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元件对应于所述接触部的一侧边具有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一边缘区块位于所述第二缺口中。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接触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携式存储装置,能通过“存储单元包括本体部以及由所述本体部朝外延伸所形成的接触部”、“保护单元包覆所述本体部”以及“所述接触部外露在所述保护单元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的技术方案,以降低可携式存储装置失效的风险。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存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存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分解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分解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可携式存储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侧视示意图、存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以及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携式存储装置z,包括存储单元1以及保护单元2。存储单元1包括本体部100以及由本体部100朝外延伸所形成的接触部101。保护单元2包覆本体部100。其中,接触部101外露在保护单元2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包括了存储单元1以及保护单元2。存储单元1可为具有处理与存储功能的电路基板,但不以此为限;存储单元1包括了本体部100以及接触部101。本体部100可为长形的板件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本体部100的其中一端朝外延伸形成接触部101,接触部101优选可与本体部100为相同厚度,但不以此为限。本体部100的长度l1可等于或大于接触部101的长度l2,优选地,本体部100的长度l1可大于接触部101的长度l2;但,在实际的实施时,接触部101的长度l2也可大于本体部100的长度l1。并且,本体部100的宽度w1可等于或大于接触部101的宽度w2,优选地,本体部100的宽度w1可大于接触部101的宽度w2;但,在实际的实施时,接触部101的宽度w2也可大于本体部100的宽度w1。保护单元2可为壳体结构,保护单元2可包覆存储单元1的本体部100,而外露接触部101;即,接触部101整体是处于与外界接触的状态。

进一步地,可携式存储装置z通过接触部101进入外部电子装置e的输入端口e1,以与外部电子装置e电连接,且接触部101的上表面1010与下表面1011直接接触输入端口e1。举例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可通过接触部101进入外部电子装置e的输入端口e1(例如连接器)中,并利用接触部101与输入端口e1电连接,而与外部电子装置e进行电连接。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部101的厚度有增加,因此,在接触部101插在输入端口e1时,接触部101的上表面1010与下表面1011可紧密地直接接触输入端口e1,而不会发生松动或摇晃的情况。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的随身盘,省略了金属连接头(或称金属铁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不仅在结构上可无须考虑到铁壳公差问题,而可大大降低产品失效的风险,并且,还可减少其中一段的组装工艺,以排除因组装所产生的问题。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存储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动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还进一步可包括基板元件10、至少一个电子元件11以及多个端子元件12。基板元件10具有本体部100以及接触部101。至少一个电子元件11位于本体部100。多个端子元件12位于接触部101的上表面1010,多个端子元件12电连接至少一个电子元件11。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单元1进一步还可包括基板元件10、至少一个电子元件11以及多个端子元件12。基板元件10可为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基板元件10具有前述的本体部100以及接触部101。电子元件11可为快闪存储器或其他存储零组件,也可为处理器,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11的数量以一个作为示例,但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1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电子元件11可设置在基板元件10的本体部100上。端子元件12可为金属材质,并设置在接触部101的上表面1010上,多个端子元件12可与电子元件11电连接。

因此,当接触部101位于外部电子装置e的输入端口e1中时,接触部101的上表面1010上的多个端子元件12可与输入端口e1中的端子元件(在图中未标示符号)电连接,接触部101的下表面1011可与输入端口e1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接触部101可依序区分为第一边缘区块101a、中间区块101b以及第二边缘区块101c,中间区块101b的上表面1010设置有多个端子元件12。举例来说,接触部101的本体由邻近于本体部100的一端至另一端还可进一步依序区分为第一边缘区块101a、中间区块101b以及第二边缘区块101c。而多个端子元件12可设置于中间区块101b的上表面1010(即接触部101的上表面1010)。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至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第一种结构的分解主视示意图、第二种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第二种结构的分解主视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相同的元件的作动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单元2可包括第一壳体元件20以及第二壳体元件21。第一壳体元件20位于存储单元1的一面。第二壳体元件21位于存储单元1的另一面,第二壳体元件21能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元件20,并与第一壳体元件20共同包覆本体部100。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单元2可包括了第一壳体元件20以及第二壳体元件21,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可为金属、塑胶或其他材质。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之间可形成一个用于容置基板元件10的本体部100的空间。因此,在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能拆卸地接合时,本体部100被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所包覆,而露出接触部101。其中,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可为圆形、方形或多角形等几何形状,但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元件20对应于接触部101的一侧边具有第一缺口200,且第一边缘区块101a位于第一缺口200中。其中,第一缺口200的一深度h1可小于或等于接触部101的一厚度h2。并且,接触部101的厚度h2可介于2.1mm~2.3mm。

举例来说,配合图6与图7所示,第一壳体元件20的一侧可具有第一缺口200,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缺口200的深度h1可等于接触部101的厚度h2。因此,在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结合时,接触部101的部分第一边缘区块101a或整个第一边缘区块101a可容置于第一缺口200中;并且,接触部101的中间区块101b与第二边缘区块101c外露于保护单元2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或者,接触部101的另一部分第一边缘区块101a、中间区块101b与第二边缘区块101c外露于保护单元2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元件21对应于接触部101的一侧边可具有一第二缺口210,且第一边缘区块101a位于第二缺口210中。举例来说,如图8与图9所示,并配合图6与图7,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元件21的一侧可具有第二缺口210,用于容置接触部101的第一边缘区块101a,因此,第一缺口200的深度h1可小于接触部101的厚度h2。在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结合时,接触部101的部分第一边缘区块101a或整个第一边缘区块101a可容置于第一缺口200与第二缺口210中;并且,接触部101的中间区块101b与第二边缘区块101c外露于保护单元2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或者,接触部101的另一部分第一边缘区块101a、中间区块101b与第二边缘区块101c外露于保护单元2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单元2也可以是单一构件,也就是说,第一壳体元件20与第二壳体元件21为一体化的结构。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其能通过“存储单元1包括本体部100以及由本体部100朝外延伸所形成的接触部101”、“保护单元2包覆本体部100”以及“接触部101外露在保护单元2的外部且与外界接触”的技术方案,以降低可携式存储装置z失效的风险。

更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的随身盘,在接触部101的部分省略了用金属连接头(或称金属铁框)包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存储装置z不仅在结构上可无须考虑到铁壳公差问题,而可大大降低产品失效的风险,并且,还可减少其中一段的组装工艺,以排除因组装所产生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增厚了接触部101的厚度,因此,可使接触部101能与外部电子装置e的输入端口e1稳固地接合。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