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0773发布日期:2021-02-27 12:1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特别是涉及电子产品的壳体组件,尤其涉及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现有技术pda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pda是英文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有的叫“手持设备”,又称为“掌上电脑”;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品pda,工业级pda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包括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和pos机;消费品pda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持的游戏机。本实用新型中的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无线射频识别”;pos是英文pointofsale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销售点”,全称为“销售点情报管理系统”。
[0005]
参见图5至图8,现有技术pda产品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又包括前壳pcb板部件10

和后壳部件20

,前壳pcb板部件10

上一左一右分别设置有左侧按键fpc31

和右侧按键fpc32

,左侧按键fpc31

和右侧按键fpc32

分别与前壳pcb板部件10

上的pcb板电连接;后壳部件20

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左侧按键部件44

和至少一个右侧按键部件45

;后壳部件20

扣合在前壳pcb板部件10

上后,左侧按键部件44

和右侧按键部件45

分别与左侧按键fpc31

和右侧按键fpc32

相接触而实现某些特殊功能;采用这种结构,前壳pcb板部件10

上的左侧按键fpc31

和右侧按键fpc32

之间的尺寸与后壳部件20

上的左侧按键部件44

和右侧按键部件45

之间的尺寸,要求非常严格,否则后壳部件20

不容易扣合在前壳pcb板部件10

上,且扣合之后,左侧按键部件44

和右侧按键部件45

容易出现松紧度不一致,按压触感差异很大。文中fpc是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中文意思是柔性电路板。
[0006]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后壳部件很容易扣合在前壳pcb板部件上,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各按键按压触感好和装配方便等优点。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
提供一种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 包括前壳pcb板部件和后壳部件;所述后壳部件左边设置有左侧按键fpc和至少一个左侧按键部件,所述左侧按键部件与所述左侧按键fpc相接触;所述后壳部件右边设置有右侧按键fpc和至少一个右侧按键部件,所述右侧按键部件与所述右侧按键fpc相接触;所述后壳部件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上后,所述左侧按键fpc和右侧按键fpc分别与所述前壳pcb板部件上的pcb板电连接。
[0010]
所述左侧按键fpc上设有一条具有多个左电接触位的左软排线,对应地,所述前壳pcb板部件的左侧设置有与各左电接触位电连接的各左电接触弹片;所述后壳部件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上后,所述左软排线的多个左电接触位对应地与所述前壳pcb板部件的各左电接触弹片电连接。
[0011]
所述右侧按键fpc上设有一条具有多个右电接触位的右软排线,对应地,所述前壳
pcb板部件的右侧设置有与各右电接触位电连接的各右电接触弹片;所述后壳部件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上后,所述右软排线的多个右电接触位对应地与所述前壳pcb板部件的各右电接触弹片电连接。
[0012]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左侧按键fpc、至少一个左侧按键部件、右侧按键fpc和至少一个右侧按键部件全部安装在后壳部件上,这样后壳部件和前壳pcb板部件的尺寸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使得后壳部件与前壳pcb板部件之间的装配容易得多,后壳部件很容易扣合在前壳pcb板部件上,在各按键部件和各按键fpc在同一个后壳部件上,各按键按压触感差异小, 各按键按压触感好;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各按键按压触感好和装配方便等优点。
[0014]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后壳部件背面朝上;
[0016]
图2是所述壳体组件之后壳部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后壳部件背面朝下;
[0017]
图3是图2所示后壳部件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后壳部件背面朝下;
[0018]
图4是所述壳体组件之前壳pcb板部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前壳pcb板部件背面朝上;
[0019]
图5是现有技术壳体组件之后壳部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后壳部件背面朝下;
[0020]
图6是图5所示后壳部件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后壳部件背面朝下;
[0021]
图7是现有技术壳体组件之前壳pcb板部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前壳pcb板部件背面朝上;
[0022]
图8是图7所示前壳pcb板部件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该图中前壳pcb板部件背面朝上。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da上的壳体组件, 包括前壳pcb板部件10和后壳部件20;所述后壳部件20左边设置有左侧按键fpc31和至少一个左侧按键部件44,所述左侧按键部件44与所述左侧按键fpc31相接触,用以调节声音大小或开机等;所述后壳部件20右边设置有右侧按键fpc32和至少一个右侧按键部件45,所述右侧按键部件45与所述右侧按键fpc32相接触,用以开机或调节声音大小等;所述后壳部件20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上后,所述左侧按键fpc31和右侧按键fpc32分别与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上的pcb板电连接。图1至图3中,左侧按键部件44有两个,每一个左侧按键部件44又包括左侧按键441和起防水密封作用的左侧按键硅胶442;右侧按键部件45有三个,每一个右侧按键部件45又包括右侧按键451和起防水密封作用的右侧按键硅胶452。本实用新型将左侧按键fpc、至少一个左侧按键部件、右侧按键fpc和至少一个右侧按键部件全部安装在后壳部件上,这样后壳部件和前壳pcb板部件的尺寸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使得后壳部件与前壳pcb板部件之间的装配容易得多,后壳部件很容易扣合在前壳pcb板部件上。
[0026]
参见图2至图4,为了左侧按键fpc电连接方便,所述左侧按键fpc31上设有一条具有多个左电接触位331的左软排线33,对应地,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的左侧设置有与各左
电接触位331电连接的各左电接触弹片19;所述后壳部件20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上后,所述左软排线33的多个左电接触位331对应地与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的各左电接触弹片19电连接,所述左电接触位331与所述左电接触弹片19在所述后壳部件20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上后,相互压接实现电性导通,无需手动插接,安装方便。图2至图4,左电接触位331和左电接触弹片19数量同等,均是四个。
[0027]
参见图2至图4,为了右侧按键fpc电连接方便,所述右侧按键fpc32上设有一条具有多个右电接触位341的右软排线34,对应地,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的右侧设置有与各右电接触位341电连接的各右电接触弹片18;所述后壳部件20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上后,所述右软排线34的多个右电接触位341对应地与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的各右电接触弹片18电连接,所述右电接触位341与所述右电接触弹片18在所述后壳部件20扣合在所述前壳pcb板部件10上后,相互压接实现电性导通,无需手动插接,安装方便。图2至图4,右电接触位341和右电接触弹片18数量同等,均是五个。
[002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