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79321发布日期:2021-06-01 17:2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嵌入式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要求其处理系统功能性能也随之提高,分布式处理系统成为多功能多任务的复杂计算机系统,这种复杂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需要一套统一的流程。

现有技术中对于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升级需要事先在开发过程中烧录到硬件中,升级程序变更过程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及方法,使得分布式处理系统升级维护变得简单高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性。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包括软件加载配置工具、数据加载设备以及待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用于根据升级要求生成加载控制文件,将可加载数据,包括可升级的配置项和加载控制文件拷贝到数据加载卡中,并将数据加载卡连接到数据加载设备上;

数据加载设备用于接收来自于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控制管理命令后,读取数据加载卡中的文件,并通过解析加载控制文件,将需要加载的可升级的配置项以及加载控制文件传输并保存在电子盘中;数据加载设备在接收到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分发命令后,将电子盘中的可升级的配置项以及加载控制文件分发到待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对应的处理机中;

处理机接收到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升级命令后,根据加载控制文件进行可升级的配置项的固化升级。

进一步地,所述可升级的配置项包括操作系统、配置文件、fpga逻辑、应用软件、数据库以及驱动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升级命令中包含哪些处理机中的哪些所述可升级的配置项需要升级。

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运行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上位机进入软件加载管理功能,并向数据加载设备发送加载环境准备命令,询问处理机是否在线、可加载文件是否存在、可加载文件信息;

数据加载设备根据预设的文件管理方式查找数据加载卡中是否存在可加载数据,并向处理机发送查找设备命令;

处理机收到查找设备命令后,向数据加载设备发送设备信息,包含处理机名称、唯一标识;

如果处理机在线且数据加载卡上存在该处理机对应的可加载数据,数据加载设备向上位机发送这些信息,以供上位机显示出该处理机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可加载数据;

解析加载控制文件并将可升级的配置项和加载控制文件保存在电子盘中;操作者通过上位机选择可升级的配置项以及需要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的处理机,之后向数据加载设备提交升级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升级方法还包括:

数据加载设备根据加载协议利用电子盘向处理机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机向数据加载管理器上报状态后,数据加载设备向上位机回复传输进度、状态;

处理机接收完可加载数据后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并向数据加载设备回复状态,数据加载设备收到状态命令后向上位机发送传输完成以及校验状态;

处理机对可加载数据校验正确后,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进行文件分块烧结,并向数据加载设备发送烧结进度,数据加载设备收到状态命令后向上位机传输烧结进度;

处理机烧结完成,修改启动标志,并向数据加载设备烧结完成信息,数据加载设备收到状态命令后向上位机传输烧结完成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整个加载升级过程中传输的文件包括协议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其中,协议文件在加载过程中动态创建,数据文件为所述的可加载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协议文件用于进行加载初始化、上传加载列表以及加载的过程和状态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文件包括头文件、映像和配置表;其中头文件是一次加载操作必备的配置文件,用途是对可加载的映像和配置表的信息进行描述;所述头文件先于映像和配置表被传输至处理机,以告知处理机待加载的数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本发明提出的加载升级方法,明确了数据加载升级框架、数据加载升级内容、数据加载升级流程以及数据加载文件格式;按照此方法对分布式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升级,数据加载升级操作简单高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

图2是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数据加载升级主要实现将分布式处理系统需要待升级数据文件从数据加载设备的数据加载卡到分布式处理系统的处理节点进行加载和固化。本发明提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及方法,给出了数据加载升级框架、数据加载升级内容、数据加载升级流程以及数据加载文件格式。

如图1所示,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包括软件加载配置工具、数据加载设备、被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可升级的配置项包括操作系统、驱动软件、应用软件、配置数据以及fpga逻辑等。如图2所示,数据加载升级流程主要是上位机向数据加载设备发出升级命令,数据加载设备再控制分布式处理系统的处理节点进行数据升级。数据加载文件格式按照表1给出加载升级流程中涉及的文件,整个加载过程传输的文件包括协议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

如图1所示,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框架,包括软件加载配置工具、数据加载设备以及待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用于根据升级要求生成加载控制文件,将可加载数据,包括可升级的配置项和加载控制文件拷贝到数据加载卡中,并将数据加载卡连接到数据加载设备上;其中可升级的配置项包括操作系统、配置文件、fpga逻辑、应用软件、数据库以及驱动文件;

数据加载设备用于接收来自于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控制管理命令后,读取数据加载卡中的文件,并通过解析加载控制文件,将需要加载的可升级的配置项以及加载控制文件传输并保存在电子盘中;数据加载设备在接收到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分发命令后,将电子盘中的可升级的配置项以及加载控制文件分发到待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对应的处理机中;

处理机接收到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升级命令后,根据加载控制文件进行可升级的配置项的固化升级;其中,升级命令中包含哪些处理机中的哪些所述可升级的配置项需要升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数据加载升级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运行软件加载配置工具的上位机进入软件加载管理功能,并向数据加载设备发送加载环境准备命令,询问处理机是否在线、可加载文件是否存在、可加载文件信息等;所述上位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2)数据加载设备根据预设的文件管理方式查找数据加载卡中是否存在可加载数据,并向处理机发送查找设备命令。

(3)处理机收到查找设备命令后,向数据加载设备发送设备信息,包含处理机名称、唯一标识等。

(4)如果处理机在线且数据加载卡上存在该处理机对应的可加载数据(加载控制文件、可升级的配置项),数据加载设备向上位机发送这些信息,以供上位机显示出该处理机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可加载数据。

(5)解析加载控制文件并将可升级的配置项和加载控制文件保存在电子盘中;操作者通过上位机选择可升级的配置项以及需要升级的分布式处理系统的处理机,之后向数据加载设备提交升级命令。

(6)数据加载设备根据加载协议利用电子盘向处理机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机向数据加载管理器上报状态后,数据加载设备向上位机回复传输进度、状态,上位机显示传输进度、状态;

(7)处理机接收完可加载数据后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并向数据加载设备回复状态,数据加载设备收到状态命令后向上位机发送传输完成以及校验状态,上位机显示传输完成以及校验状态;

(8)处理机对可加载数据校验正确后,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进行文件分块烧结,并向数据加载设备发送烧结进度,数据加载设备收到状态命令后向上位机传输烧结进度,上位机显示烧结进度;

(9)处理机烧结完成,修改启动标志,并向数据加载设备烧结完成信息,数据加载设备收到状态命令后向上位机传输烧结完成状态信息,上位机显示升级完成。

整个加载升级过程传输的文件包括协议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

协议文件有.lui、.lus、.lur,应在加载过程中动态创建;数据文件即可加载数据,包括:头文件(.luh)、映像和配置表;其中头文件是一次加载操作必备的配置文件,用途是对可加载的映像和配置表的信息进行描述,且先于映像和配置表被传输至处理机,以告知处理机待加载的数据信息。

表1加载升级流程中涉及的文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