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73527发布日期:2022-09-28 01:2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业关系着国家命脉,大田种植主要为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类作物,是民生基础,国家和社会对大田生产极为重视,但是随着不科学的种植方式,我国大田种植存在过度种植、过量用肥、过量施药、不适宜的灌、排水等问题,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土壤酸化、碱化严重,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保水保肥性差,针对这一问题,农户加大肥料用量,更加加重土壤负担,提高种植经济成本投入,恶性循环地导致大田粮食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我国大田种植面积广大,分散广,地方气候、环境差异性较强,如何针对地方气候差异、土壤特点科学指导生产是我国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物生长模型能根据气象条件、土壤条件以及作物栽培管理措施,定量描述作物生长、发育、籽粒形成及产量等动态过程,作物生长模型具有较强的机理性、系统性和通用性,作物模型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促进了对作物生育规律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化过程,可作为为作物生产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很好的基础,特别是为持续农业和精确农业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工具。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大田种植并不能有效的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相结合,这样不仅会无法提高种植产量和品质,还会提高种植成本的投入。
4.因此,发明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通过利用作物生长模型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作物生长实时需求,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以解决现有的大田种植并不能有效的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相结合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7.s1,通过接口将农事操作数据导入储存模块;
8.s2,通过接口将预计施肥信息和预计灌水信息导入储存模块;
9.s3,导入后,中央处理器就会将储存模块中的数据传输到大田作物生长模型中;
10.s4,大田作物生长模型获取数据后,就会根据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模拟;
11.s5,模拟后,信息采集模块就会将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传输到储存模块中,传输后,中央处理器就会通过分析模块将储存模块中的原数据与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在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后,中央处理器就会将得到的最优方案在指导模块中进行显示,从而达到指导种植者对大田种植进行施肥和灌水。
12.优选的,所述s1中,农事操作数据包括播种日期、作物品种、城市和对应城市的气象信息。
13.优选的,还包括生产管理系统,所述生产管理系统是由信息采集模块、储存模块、指导模块、中央处理器和分析模块组成,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连接所述指导模块。
14.优选的,所述储存模块设置为储存卡。
15.优选的,所述指导模块设置为显示屏。
16.优选的,所述生产管理系统连接大田作物生长模型。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在使用本发明时先通过接口将农事操作数据导入储存模块中,然后再通过接口将预计施肥信息和预计灌水信息导入储存模块中,导入后,中央处理器就会将储存模块中的数据传输到大田作物生长模型中,在大田作物生长模型获取数据后,就会根据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模拟,模拟后,信息采集模块就会将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传输到储存模块中,传输后,中央处理器就会通过分析模块将储存模块中的原数据与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在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后,中央处理器就会将得到的最优方案在指导模块中进行显示,从而达到指导种植者对大田种植进行施肥和灌水,通过将大田种植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有效的相结合,这样不仅会提高种植产量和品质,还会降低种植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管理系统组成示意图。
21.图中:生产管理系统100、信息采集模块120、储存模块130、指导模块140、中央处理器150、分析模块160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参照附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物模型应用于农业大田生产的方法;
24.进一步地,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25.s1,通过接口将农事操作数据导入储存模块130,其中农事操作数据包括播种日期、作物品种、城市和对应城市的气象信息;
26.s2,通过接口将预计施肥信息和预计灌水信息导入储存模块130;
27.s3,导入后,中央处理器150就会将储存模块130中的数据传输到大田作物生长模型中;
28.s4,大田作物生长模型获取数据后,就会根据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模拟;
29.s5,模拟后,信息采集模块120就会将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传输到储存模块中130,传输后,中央处理器150就会通过分析模块160将储存模块
130中的原数据与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在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后,中央处理器150就会将得到的最优方案在指导模块140中进行显示,从而达到指导种植者对大田种植进行施肥和灌水。
30.进一步地,还包括生产管理系统100,所述生产管理系统100是由信息采集模块120、储存模块130、指导模块140、中央处理器150和分析模块160组成,所述信息采集模块120连接所述储存模块130,所述储存模块130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50,所述中央处理器150连接所述分析模块160,所述分析模块160连接所述指导模块140,具体的,信息采集模块120具有将大田作物生长模型中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进行采集的作用,储存模块130具有对数据进行储存的作用,中央处理器150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分析模块160具有将模拟的信息与储存模块130中的原数据进行对比的作用,从而达到选出最优方案,指导模块140具有对种植者进行指导的作用。
31.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模块130设置为储存卡,具体的,储存卡通常指能存储图像等资料的设备。
32.进一步地,所述指导模块140设置为显示屏,具体的,显示屏是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
33.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管理系统100连接大田作物生长模型。
34.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发明时先通过接口将农事操作数据导入储存模块130中,然后再通过接口将预计施肥信息和预计灌水信息导入储存模块130中,导入后,中央处理器150就会将储存模块130中的数据传输到大田作物生长模型中,在大田作物生长模型获取数据后,就会根据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模拟,模拟后,信息采集模块120就会将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传输到储存模块中130,传输后,中央处理器150就会通过分析模块160将储存模块130中的原数据与模拟的施肥、灌水时间及用量、叶面积指数、产量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在得到最优的实际种植方案后,中央处理器150就会将得到的最优方案在指导模块140中进行显示,从而达到指导种植者对大田种植进行施肥和灌水。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