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17675发布日期:2023-05-19 19:2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图像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面板机,识别机,抓拍机等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图像进行分析,对图像的质量要求很高,例如,目标识别,面板机,识别机,抓拍机首先拍摄得到一张图像,然后对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如果图像质量很差,那么将很难得到正确的识别结果。

2、但是,在逆光、夜间或者其他低光照情况下,物体的亮度会很低,最多只能对物体的轮廓进行检测,而无法对物体进行识别。

3、目前,亮度提升的方法包括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方法,该方法能够将不同曝光时间的图像进行合成,从而达到提升亮度的效果。但是,很多图像传感器并不支持hdr功能,并且,hdr方法是对图像整体亮度进行的提升,并不能对目标区域的亮度进行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区域进行亮度提升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待调节区域,所述待调节区域包括至少部分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对象在所述目标图像中所处的区域;确定所述待调节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所述调节参数用于调节所述待调节区域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根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待调节区域进行调节。

3、上述图像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对象在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得到了待调节区域,然后确定了待调节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最后,根据调节参数对待调节区域进行了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图像中的区域进行调节。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调节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调节参数,其中,位于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中心的子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大于位于所述待调节区域的边缘的子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并且,越靠近所述待调节区域的中心的子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越大。

5、上述实施例,待调节区域中包括多个子区域,在确定调节参数时,位于待调节区域的中心的子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大于位于待调节区域的边缘的子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并且,越靠近待调节区域的中心的子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越大,从而实现了调节参数从中心到边缘不断变化,有效提升中心亮度。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调节区域包括多个从中心到边缘的圈区域,每个所述圈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位于每一圈区域的多个子区域的调节参数相同,从中心到边缘的圈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递减。

7、上述实施例,待调节区域中包括多个从中心到边缘的圈区域,并且,位于每一圈区域的多个子区域的调节参数相同,从中心到边缘的圈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递减,从而实现了待调节区域的亮度的层次性变化。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待调节区域,包括: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所述待调节区域,不同的方式确定的所述待调节区域的大小不同。

9、上述实施例,依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设定具体的规则,从而实现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不同大小的调节区域。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所述待调节区域,包括: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区域;扩大所述目标区域,将扩大后的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待调节区域。

11、上述实施例,首先将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区域,然后再扩大目标区域,并将扩大后的目标区域作为待调节区域,适用于亮度提升不需要太大的场景。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所述待调节区域,包括: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当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亮度与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对象的周围区域对应的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将所述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待调节区域。

13、上述实施例,首先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区域,然后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亮度与目标图像中对象的周围区域对应的亮度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认为对象的亮度与周围的亮度差异较大,此时,直接将目标区域作为待调节区域,以直接对对象进行调节。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所述待调节区域,包括: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当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亮度与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对象的周围区域对应的亮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时,缩小所述目标区域,将缩小后的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待调节区域。

15、上述实施例,首先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区域,然后在目标区域对应的亮度与目标图像中对象的周围区域对应的亮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认为对象的亮度与周围的亮度差异不是很大,此时,缩小目标区域,并将缩小后的目标区域作为待调节区域,以减小调节范围。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为方形区域,所述待调节区域为菱形区域。

17、上述实施例,目标区域为方形区域,待调节区域为菱形区域,从而使得扩大得到的区域中包括的对象之外区域尽可能少,或者,减小对象的调节范围。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子区域,将每一所述子区域中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相加,得到每一所述子区域对应的亮度;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求平均,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亮度。

19、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确定亮度的方法,即通过子区域的像素值来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亮度。

2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目标图像中对象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待调节区域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对象在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对所述对象在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信息进行映射,得到所述对象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图像为图像传感器拍摄的图像,所述原始图像为图像信号处理器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图像。

21、上述实施例,首先确定了对象在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信息,然后进行映射,即可得到对象在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了对象在目标图像中的位置信息的获取。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所述对象在原始图像中的位置信息进行映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对象对应的亮度小于预设亮度。

23、上述实施例,确定了映射时机,即在确定对象对应的亮度小于预设亮度时,才进行映射,以免执行冗余处理。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待调节区域进行调节,包括:将所述待调节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和所述目标图像中剩余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传递至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所述图像信号处理器根据所述待调节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和所述目标图像中剩余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调节,得到调节后的图像。

25、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调节参数会自动传递到图像信号处理器,从而使得图像信号处理器根据调节参数进行处理,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除了对待调节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进行设置,还可以对目标图像中剩余区域对应的调节参数进行设置,以实现对对象和非对象的调节。

2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2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