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5118发布日期:2021-12-29 17:2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绘图板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绘图板又称绘画板、手绘板等等,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绘图板的覆板设置在上盖上,该上盖内设置有用于采集书写轨迹的pcb板,以致该覆板作为书写内容区域。当绘图笔在覆板上进行绘图工作时,pcb板则采集绘图笔的轨迹和定位,以此达到采集绘图轨迹数据的目的。
3.现有技术中,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方式是通过黏贴固定,具体而已,先制作透明或半透明的覆板,并且在覆板背面喷涂底色后,再在覆板背面的周边背3m胶;然后通过注塑的方式注塑成型上盖,最后通过人工手动将覆板贴合于上盖上,并通过3m胶粘固,以完成装配。另外,由于覆板背面只是局部背3m胶,以致该覆板并不是整个背面与上盖贴合固定,以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覆板局部(未背3m胶的部分)出现鼓包,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再低温测试时,该覆板易出现覆板剥离的现象,以致存在诸多不足,并且制作成本高,质量得不到保证。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结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结构包括用于装饰及作为书写内容区域的覆板以及通过射出注塑的方式成型于该覆板下表面以与覆板固为一体的上盖,且该覆板下表面整面与上盖的上表面贴合,其之间无间隙。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尺寸大小与覆板的尺寸大小相同,使该覆板全覆盖该上盖的上表面。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尺寸大于覆板的尺寸,且该上盖的上表面形成有一槽体,覆板一体覆盖固定于该槽体内。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尺寸大小小于覆板的尺寸大小,使该覆板整体或局部超出该上盖的上表面。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中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键窗口,且该上盖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位于功能按键窗口旁侧的螺纹柱和定位柱。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端部边缘成型有缺口。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下端面成型有多条用于增加强度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下端面的四周均成型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卡片。
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下端面的四周均设置有用于装配的沉孔。
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外边缘成型有阶梯槽。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是在该覆板下表面通过射出注塑的方式成型上盖,该上盖与覆板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结构,其无需人工背3m胶,也无需人工贴装覆板,其劳动强度低,且工作效率极高,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该覆板下表面整面与上盖的上表面贴合,其之间无间隙,结构极为稳定,覆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鼓包的现象,使用寿命长,即使在低温测试时,该覆板也不会脱离,保证产品质量,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与模具的装配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见图1

3所示,为一种绘图板中覆板与上盖的装配结构,其包括用于装饰及作为书写内容区域的覆板1以及通过射出注塑的方式成型于该覆板1下表面以与覆板1固为一体的上盖2,且该覆板1下表面整面与上盖2的上表面贴合,其之间无间隙。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是在该覆板1下表面通过射出注塑的方式成型上盖2,该上盖2与覆板1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结构,其无需人工背3m胶,也无需人工贴装覆板1,其劳动强度低,且工作效率极高,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该覆板1下表面整面与上盖2的上表面贴合,其之间无间隙,结构极为稳定,覆板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鼓包的现象,使用寿命长,即使在低温测试时,该覆板1也不会脱离,保证产品质量,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25.所述覆板1为耐磨塑胶板,所述覆板1还可增加耐磨性及绘图笔的书写手感。
26.所述上盖2在制作时,将覆板1定位于模具100中,再在覆板1下表面(背面)射出注塑成型所述的上盖2,结合图4所示。
27.所述覆板1与上盖2的装配尺寸至少包括以下三种:
28.第一种:结合图1

3所示,所述上盖2的尺寸大小与覆板1的尺寸大小相同,使该覆板1全覆盖该上盖2的上表面。
29.第二种:结合图4

5所示,所述上盖2的尺寸大于覆板1的尺寸,且该上盖2的上表面形成有一槽体20,覆板1一体覆盖固定于该槽体20内。
30.第三种:所述上盖2的尺寸大小小于覆板1的尺寸大小,使该覆板1整体或局部超出该上盖2的上表面。
31.可根据实际绘图板的制作要求,选择上述任意一种,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32.所述上盖2中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键窗口21,且该上盖2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位于功能按键窗口21旁侧的螺纹柱22和定位柱23,该定位柱23用于与绘图板的底盖插装定位,螺纹柱22用于与底盖装入的螺丝紧固,保证上盖与底盖装配的稳定性。
33.所述上盖2端部边缘成型有缺口24。
34.所述上盖2的下端面成型有多条用于增加强度的横向加强筋25和纵向加强筋26,通过横向加强筋25和纵向加强筋26可有效增加上盖2整体的强度,提供使用寿命。
35.所述上盖2下端面的四周均成型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卡片27,该定位卡片27用于与绘图板的底盖插装定位,进一步保证二者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36.所述上盖2外边缘成型有阶梯槽28,对应的,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凸缘,该凸缘卡持于该阶梯槽28内,使上盖2与底盖形成定位。
37.所述上盖2下端面的四周均设置有用于装配的沉孔29,该沉孔29用于装配螺丝。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是在该覆板1下表面通过射出注塑的方式成型上盖2,该上盖2与覆板1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结构,其无需人工背3m胶,也无需人工贴装覆板1,其劳动强度低,且工作效率极高,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该覆板1下表面整面与上盖2的上表面贴合,其之间无间隙,结构极为稳定,覆板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鼓包的现象,使用寿命长,即使在低温测试时,该覆板1也不会脱离,保证产品质量,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39.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