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9086发布日期:2022-04-09 09:2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服务器是一种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其包括多个于电子机箱中被集成至单一元件的电子部件。所有服务器的共同的处为主板包括处理单元,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或中央处理器(cpu)、存储装置插槽(例如ddr3、ddr4、dram)、pcie插槽及连接到其他部件的连接器,其他部件例如硬盘机、电源及周边装置(例如,通用序列总线[usb]端口、局部区域网络[lan]和其他输入输出[i/o]端口)。主板放置在主板装置上。在组装到服务器的电子机箱中之前,具有输入输出(i/o)卡的输入输出(i/o)装置被叠置于主板装置上。包含主板的主板装置和包含i/o卡的i/o装置的叠置排列与s7w伺服务的电子机箱中的gpu卡连接。
[0003]
连接到i/o装置的把手有助于将i/o装置固定于主板装置上。理想地,一个锁固机制可使主板装置于叠置排列中适当地锁固i/o装置,并使主板装置与i/o装置易于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容许不同的电子装置可以一致的方式安装于不同的主板装置上或从不同的主板装置上拆卸。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设备包含电子装置以及主板装置。电子装置包含多个第一导引销以及多个第二导引销。主板装置包含壳体、第一导引支撑件以及第二导引支撑件。壳体包含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第一导引支撑件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一导引支撑件具有多个第一槽沟,第一槽沟配置以导引第一导引销沿预定方向移动。第二导引支撑件设置于第二侧壁,第二导引支撑件具有多个第二槽沟,第二槽沟配置以导引第二导引销沿预定方向移动。当第一导引销与第二导引销完成移动后,电子装置被锁固于主板装置。
[0006]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导引支撑件设置于第一侧壁之内表面,第二导引支撑件设置于第二侧壁之内表面。
[0007]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第一附加导引销以及第二附加导引销。第一导引支撑件更具有第一附加槽沟,第一附加槽沟配置以导引第一附加导引销沿预定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第二导引支撑件更具有第二附加槽沟,第二附加槽沟配置以导引第二附加导引销沿预定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0008]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含把手,把手为可转动的,且包含第一侧杆以及第二侧杆,第一导引销及第一附加导引销沿第一侧杆之外在表面设置,第二导引销及第二附加导引销沿第二侧杆之外在表面设置。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槽沟与至少一第二槽沟皆具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具有外在末端以及内在末端,第二通道连接内在末
端并从内在末端延伸。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通道实质上垂直于第一通道。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通道实质上为垂直的,第二通道实质上为水平的。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通道配置以导引电子装置的把手的垂直位移,以把电子装置锁固于主板装置。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通道配置以导引电子装置的把手的水平位移,以把电子装置锁固于主板装置。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槽沟的第一通道的外在末端邻接第一侧壁的顶部边缘,至少一第二槽沟的第一通道的外在末端邻接第二侧壁的顶部边缘,第二通道终止于封闭末端。
[0015]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导引支撑件的尺寸大小,可特别依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而设计,以容置位于不同电子装置的把手上的导引销所需的垂直及水平位移。导引支撑件的尺寸大小,亦可设计以符合能容置不同厂商所生产的不同主板的主板装置。再者,导引支撑件可设计以占据最佳的空间,以提供机械稳定性,而不阻挡主板装置内及进入主板装置的气流。如此一来,主板装置的热能表现可维持不受影响。综合而言,在此描述的导引支撑件,提供了增强的操作可用性,其容许用于电子系统(例如但不限于用于电脑服务器上的)上不同的电子装置可以一致的方式安装于不同的主板装置上或从不同的主板装置上拆卸。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主板装置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其中主板装置包含第一导引支撑件以及第二导引支撑件。
[0017]
图2为绘示图1的主板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
图3a~3b为绘示图1的导引支撑件设置于主板装置的相对侧壁的侧面透视示意图。
[0019]
图4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未叠置于主板装置上。
[0020]
图4b~4c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未叠置于主板装置上。
[0021]
图5a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已叠置而未锁固于主板装置。
[0022]
图5b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已叠置而未锁固于主板装置。
[0023]
图6a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已叠置而正锁固于主板装置。
[0024]
图6b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已叠置而正锁固于主板装置。
[0025]
图7a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已锁固于主板装
置。
[0026]
图7b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已锁固于主板装置。
[0027]
图8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系统内具有图1的主板装置。
[0028]
【符号说明】
[0029]
100:主板装置
[0030]
110:壳体
[0031]
112:第一侧壁
[0032]
112a:外在表面
[0033]
112b:内在表面
[0034]
112c:顶部边缘
[0035]
114:第二侧壁
[0036]
114a:外在表面
[0037]
114b:内在表面
[0038]
114c:顶部边缘
[0039]
116:第一导引支撑件
[0040]
118:第二导引支撑件
[0041]
120a,120b,120c,120d,420a,420b,420c,420d:连接器
[0042]
130:主板
[0043]
140:散热器
[0044]
150a:第一槽沟
[0045]
150b:第二槽沟
[0046]
160a:第一附加槽沟
[0047]
160b:第二附加槽沟
[0048]
310a,310b:第一通道
[0049]
312a,312b:外在末端
[0050]
314a,314b:内在末端
[0051]
320a,320b:第二通道
[0052]
326a,326b:封闭末端
[0053]
330a,330b,332a,332b,334a,334b,336a,336b,338a,338b:锁固件
[0054]
350a,450a:第一导引销
[0055]
350b,450b:第二导引销
[0056]
360a,460a:第一附加导引销
[0057]
360b,460b:第二附加导引销
[0058]
400:电子装置
[0059]
412:第一边缘
[0060]
414:第二边缘
[0061]
430:把手
[0062]
432:第一侧杆
[0063]
432a,434a:外在表面
[0064]
434:第二侧杆
[0065]
436:横杆
[0066]
438:按压垫
[0067]
440:开口
[0068]
800:电子系统
[0069]
a,b:水平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而在所有图式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若实施上为可能,不同实施例的特征是可以交互应用。
[0071]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是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领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该多个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涵。
[0072]
请参照图1~2。图1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主板装置100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图2为绘示图1的主板装置1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主板装置100用于承载主板130,主板130具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器140及四个连接器120a,120b,120c,120d。连接器120a,120b,120c,120d配置以通过组装而搭配一张或多张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卡。主板装置100包含第一导引支撑件116以及第二导引支撑件118(请见图2)。
[0073]
主板装置100配置以叠置于电子装置(如图4a~4c所示的电子装置400)下以形成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被置放于服务器的电子系统(如图8所示的电子系统800)内。主板装置100包含壳体110,壳体110包含相对的第一侧壁112(于图1所绘示的后视立体示意图的左侧)以及第二侧壁114(于图1所绘示的后视立体示意图的右侧)。第一侧壁112具有外在表面112a、内在表面112b以及顶部边缘112c。第二侧壁114具有外在表面114a、内在表面114b以及顶部边缘114c。
[0074]
第一导引支撑件116沿第一侧壁112的顶部边缘112c设置于第一侧壁112的内在表面112b。第二导引支撑件118沿第二侧壁114的顶部边缘114c设置于第二侧壁114的内在表面114b。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及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实质上为呈矩形的盘状,且具有槽沟于其上,如下所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及第二导引支撑件118由具有锌的合金所形成。
[0075]
电子装置400包含多个第一导引销450a以及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具有多个第一槽沟150a,第一槽沟150a配置以导引电子装置的第一导引销(如图4b所示位于电子装置400的外在表面432a上的第一导引销450a)沿预定方向(如图3a所示的水平
箭头a)移动。第一导引支撑件116更具有第一附加槽沟160a,第一附加槽沟160a配置以导引电子装置的第一附加导引销(如图4b所示位于电子装置400的外在表面432a上的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沿预定方向的反方向(如图3a所示的水平箭头b)移动。
[0076]
电子装置400包含多个第二导引销450b以及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具有多个第二槽沟150b(请见图2),第二槽沟150b配置以导引电子装置的第二导引销(如图4c所示位于电子装置400的外在表面434a上的第二导引销450b)沿预定方向(如图3b所示的水平箭头a)移动。第二导引支撑件118更具有第二附加槽沟160b(请见图2),第二附加槽沟160b配置以导引电子装置的第二附加导引销(如图4c所示位于电子装置400的外在表面434a上的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沿预定方向的反方向(如图3b所示的水平箭头b)移动。当第一导引销与第二导引销完成移动后,电子装置被锁固于主板装置100,如下所详述。
[0077]
请参照图3a~3b。图3a~3b分别为绘示第一导引支撑件116设置于第一侧壁112(请见图1)及第二导引支撑件118设置于第二侧壁114(请见图1)的侧面透视示意图。第一导引支撑件116与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具有相似的特征。第一导引支撑件116以锁固件330a,332a,334a,336a,338a于五个位置锁固于第一侧壁112的内在表面112b(请见图1)。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可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数量的锁固件锁固于内在表面112b。
[0078]
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具有多个第一槽沟150a,第一槽沟150a配置以导引第一导引销350a沿水平箭头a的方向移动。第一导引支撑件116更具有第一附加槽沟160a,第一附加槽沟160a配置以导引第一附加导引销360a沿水平箭头b的方向移动,而水平箭头b的方向相反于水平箭头a的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引销350a具有球形末端(图未示)以锁固于第一槽沟150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具有两个第一槽沟150a,以导引两个第一导引销350a移动。然而,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第一槽沟150a及第一导引销350a的数量仅为示例,并非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一导引支撑件116可具有任何数量的第一槽沟150a,以导引相同数量的第一导引销350a移动。
[0079]
每一个第一槽沟150a具有第一通道310a以及第二通道320a,第一通道310a具有外在末端312a以及内在末端314a,外在末端312a邻接第一侧壁112的顶部边缘112c。第二通道320a相对第一通道310a形成若干角度,且第二通道320a连接第一通道310a的内在末端314a并从内在末端314a延伸。第二通道320a终止于封闭末端326a,而封闭末端326a标志了第一导引销350a于第一槽沟150a内完成移动的位置。第二通道320a实质上垂直于第一通道310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及图4a~4b所示,第一通道310a实质上为垂直的,并配置以导引第一导引销350a的垂直位移,而第二通道320a则实质上为水平的,并配置以导引第一导引销350a的水平位移。
[0080]
如图3b所示,第二导引支撑件118以锁固件330b,332b,334b,336b,338b于五个位置锁固于第二侧壁114的内在表面114b(请见图1)。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可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数量的锁固件锁固于内在表面114b。
[0081]
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具有多个第二槽沟150b,第二槽沟150b配置以导引第二导引销350b沿水平箭头a的方向移动。第二导引支撑件118更具有第二附加槽沟160b,第二附加槽沟160b配置以导引第二附加导引销360b沿水平箭头b的方向移动,而水平箭头b的方向相反于水平箭头a的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引销350b具有球形末端(图未示)以锁固
于第二槽沟150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具有两个第二槽沟150b,以导引两个第二导引销350b移动。然而,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第二槽沟150b及第二导引销350b的数量仅为示例,并非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引支撑件118可具有任何数量的第二槽沟150b,以导引相同数量的第二导引销350b移动。
[0082]
每一个第二槽沟150b具有第一通道310b以及第二通道320b,第一通道310b具有外在末端312b以及内在末端314b,外在末端312b邻接第二侧壁114的顶部边缘114c。第二通道320b相对第一通道310b形成若干角度,且第二通道320b连接第一通道310b的内在末端314b并从内在末端314b延伸。第二通道320b终止于封闭末端326b,而封闭末端326b标志了第二导引销350b于第二槽沟150b内完成移动的位置。第二通道320b实质上垂直于第一通道310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及图4a、4c所示,第一通道310b实质上为垂直的,并配置以导引第二导引销350b的垂直位移,而第二通道320b则实质上为水平的,并配置以导引第二导引销350b的水平位移。
[0083]
请参照图4a~4c。图4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含主板装置100及电子装置400)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400未叠置于主板装置100上。图4b~4c为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400未叠置于主板装置100上。电子装置400包含第一边缘412及第二边缘414。当电子装置400叠置于主板装置100时,第一边缘412及第二边缘414分别配置以与第一侧壁112及第二侧壁114对齐。电子装置400包含开口440,当电子装置400叠置于主板装置100时,开口440配置以容置设置于主板装置100的主板130上的散热器140(请见图1)。电子装置400更包含四个连接器420a,420b,420c,420d。连接器420a,420b,420c,420d配置以通过组装而搭配一张或多张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卡。电子装置400实质上可为信号输入/输出装置。
[0084]
电子装置400更包含把手430,把手430可转动地连接电子装置400的第一边缘412及第二边缘414。在组装过程中把电子装置400锁固于主板装置100时,把手430配置以从未锁固位置转动至已锁固位置。把手430包含第一侧杆432、第二侧杆434以及横杆436。横杆436连接于第一侧杆432与第二侧杆434之间。当电子装置400已锁固于主板装置100后,第一侧杆432沿着第一边缘412,而第二侧杆434沿着第二边缘414。当要把电子装置400从主板装置100拆卸时,把手430配置以从已锁固位置转动至未锁固位置。横杆436包含两个按压垫438,以利使用者抓住把手430并将把手430于未锁固位置与已锁固位置之间转动。
[0085]
如图4b所示,第一侧杆432包含外在表面432a。第一导引销450a(相似于图3a所示的第一导引销350a)及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相似于图3a所示的第一附加导引销360a)沿第一侧杆432之外在表面432a设置。第一导引销450a及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配置以分别置放于第一导引支撑件116的第一槽沟150a及第一附加槽沟160a内。第一槽沟150a配置以导引第一导引销450a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而第一附加槽沟160a则配置以导引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
[0086]
在组装时,第一侧杆432上的每个第一导引销450a先垂直地向下通过第一导引支撑件116上对应的第一槽沟150a的第一通道310a。然后,每个第一导引销450a再水平地通过第一导引支撑件116上对应的第一槽沟150a的第二通道320a并向封闭末端326a移动。由于第一导引销450a通过第二通道320a的全长度而抵达封闭末端326a,因此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亦于第一附加槽沟160a内朝相反方向移动了全长度。
[0087]
在拆卸时,把手430从已锁固位置依顺时针方向转动,以把于第一槽沟150a的第二通道320a内的第一导引销450a从封闭末端326a离开并移动至第一通道310a。同时,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亦于第一附加槽沟160a内朝相反方向移动。然后,当把手430转动而提升至未锁固位置时,每个第一导引销450a垂直地向上通过对应的第一槽沟150a的第一通道310a。
[0088]
相似地,如图4c所示,第二侧杆434包含外在表面434a。第二导引销450b(相似于图3b所示的第二导引销350b)及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相似于图3b所示的第二附加导引销360b)沿第二侧杆434之外在表面434a设置。第二导引销450b及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配置以分别置放于第二导引支撑件118的第二槽沟150b及第二附加槽沟160b内。第二槽沟150b配置以导引第二导引销450b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而第二附加槽沟160b则配置以导引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的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
[0089]
在组装时,第二侧杆434上的每个第二导引销450b先垂直地向下通过第二导引支撑件118上对应的第二槽沟150b的第一通道310b。然后,每个第二导引销450b再水平地通过第二导引支撑件118上对应的第二槽沟150b的第二通道320b并向封闭末端326b移动。由于第二导引销450b通过第二通道320b的全长度而抵达封闭末端326b,因此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亦于第二附加槽沟160b内朝相反方向移动了全长度。
[0090]
在拆卸时,把手430从已锁固位置依顺时针方向转动,以把于第二槽沟150b的第二通道320b内的第二导引销450b从封闭末端326b离开并移动至第一通道310b。同时,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亦于第二附加槽沟160b内朝相反方向移动。然后,当把手430转动而提升至未锁固位置时,每个第二导引销450b垂直地向上通过对应的第二槽沟150b的第一通道310b。
[0091]
电子装置400的把手430的第一导引销450a及第二导引销450b分别于第一槽沟150a及第二槽沟150b的移动,以及第一附加导引销460a及第二附加导引销460b分别于第一附加槽沟160a及第二附加槽沟160b的反向移动,可确保电子装置400能够被锁固于主板装置100,或是随后从主板装置100解锁。
[0092]
在操作时,电子装置400首先被置放于主板装置100上,使得主板装置100的第一侧壁112(请见图1)及第二侧壁114(请见图1)与电子装置400的第一边缘412及第二边缘414垂直地对齐,如图4a~4c所示。同时,电子装置400的把手430转动而提升至未锁固位置。以第一导引支撑件116(请见图4b)及第二导引支撑件118(请见图4c)把电子装置400安装至主板装置100的三个不同阶段如下以第5a~5b图、第6a~6b图及第7a~7b图绘示。
[0093]
请参照图5a~5b。图5a~5b为分别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及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400已叠置而未锁固于主板装置100。在此状态下,电子装置400叠置于主板装置100上。把手430置放于主板装置100的顶部边缘112c,114c(请见第1~2图)上,并准备缓慢地依逆时针方向转动以把电子装置400锁固于主板装置100。
[0094]
请参照图6a~6b。图6a~6b为分别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及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400已叠置而正锁固于主板装置100。在此状态下,借由对按压垫438(请见图4a)施加若干力量(小于1公斤的力量),把手430朝向已锁固位置转动。图6a~6b绘示出第一导引销450a于第二通道320a(如图4b所示)内约2.5毫米的水平位移,而于第二通道320b(如图4c所示)内的第二导引销450b对应于把手430从未锁固位置约60度的转动。
[0095]
请参照图7a~7b。图7a~7b为分别绘示图4a的电子设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及侧面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400已锁固于主板装置100。在此状态下,把手430已完全转动至已锁
固位置。图7a~7b绘示出第一导引销450a已通过第二通道320a(如图4b所示)的全长度而达到约5毫米的水平位移,而第二导引销450b亦通过第二通道320b(如图4c所示)的全长度。这使得主板装置100及电子装置400两者的电子卡(如符合开放式运算专案(open compute project;ocp)3.0的网络介面卡)及连接器(如图1所示的主板130上的连接器120a-d及如图4a所示的电子装置400的连接器420a-d)可在位置上彼此对齐,以利电子系统800的操作。
[0096]
把电子装置400从与的叠置排列的主板装置100拆解,可将图5a~5b、图6a~6b及图7a~7b所绘示的步骤逆转进行。如此一来,电子装置400便可从主板装置100脱离。
[0097]
请参照图8。图8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系统8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电子系统800内具有图1的主板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系统800包含机壳以及电子设备,而包含主板装置100及电子装置400的电子设备设置于机壳内。电子系统800属于型号为s7w 6u的gpu服务器,其高度为264.4毫米、宽度为447.8毫米、长度为885毫米。然而,主板装置100可配置以用于任何的服务器。
[009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所揭露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导引支撑件的尺寸大小,可特别依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而设计,以容置位于不同电子装置的把手上的导引销所需的垂直及水平位移。导引支撑件的尺寸大小,亦可设计以符合能容置不同厂商所生产的不同主板的主板装置。再者,导引支撑件可设计以占据最佳的空间,以提供机械稳定性,而不阻挡主板装置内及进入主板装置的气流。如此一来,主板装置的热能表现可维持不受影响。综合而言,在此描述的导引支撑件,提供了增强的操作可用性,其容许用于电子系统(例如但不限于用于电脑服务器上的)上不同的电子装置可以一致的方式安装于不同的主板装置上或从不同的主板装置上拆卸。
[0099]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