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31089022发布日期:2022-08-09 23:2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1.本发明属于油气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处理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我国超深井钻井数量在2017年之后超过美国,2020年钻6000m以上超深井302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4500m以上深井数量占其年总井数的80%左右,深井超深井已经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同时,孔隙压力预测作为油气田开发利用的重要一环,贯穿油气田勘探、评价和开发整个过程,准确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可以极大地提高钻井时效和减少钻井事故的发生,对我国油气领域向深层超深层进军至关重要。
3.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对孔隙压力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但是这些方法和理论一般只是适用于一种孔隙压力成因机制,不能适应于复杂地层的孔隙压力的预测,特别是当超深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多样时,由于无法准确预测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则导致孔隙压力预测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处理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当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多样时无法准确预测孔隙压力数值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其中,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包括:
6.获取已钻井地震数据;
7.根据已钻井地震数据建立孔隙压力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
8.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
9.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确定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曲线;
10.利用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
11.获取待钻井地震数据,并根据待钻井地震数据和修正成因识别图版确定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
12.根据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计算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
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已钻井地震数据包括:
14.获取已钻井地震资料,其中,已钻井的地质条件与待钻井的地质条件相同;
15.对已钻井地质资料进行预处理,以获得已钻井各地层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
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已钻井地震数据建立孔隙压力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包括:
17.根据已钻井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绘制第一交汇散点图;
18.确定欠压实成因机制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
19.根据第一交汇散点图、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建立初始成因识别图版。
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欠压实成因机制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包括:
21.获取欠压实成因机制的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其中,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中均包括有目标区块系数;
22.获取目标区块系数的预设初始值,并将预设初始值代入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中以分别得到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
2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包括:
24.获取已钻井各地层的上覆岩层压力;
25.根据上覆岩层压力和第一孔隙压力曲线计算得到已钻井各地层的垂向有效应力值;
26.根据声波速度和垂向有效应力值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中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进行修正;
27.根据修正后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分别将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修正为理想上边界线和理想下边界线,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
2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成因机制包括构造挤压、欠压实和流体膨胀,构造挤压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预设计算公式为:
[0029][0030]
其中,p
p
为孔隙压力,mpa;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v
p
为声波速度,ft/s;kv为岩石体积模量,gpa;a1,a2,a3和a4为预设经验系数;
[0031]
欠压实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预设计算公式为:
[0032][0033]
其中,p
p
为孔隙压力,mpa;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pw为净水压力,mpa;dtn为正常压实声波时差,μs/ft;dt为实际测井声波时差,μs/ft;n,为预设经验系数;
[0034]
流体膨胀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预设计算公式为:
[0035][0036]
其中,p
p
为孔隙压力,mpa;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v
p
为声波速度,ft/s;v0为浅部地层声波速度,ft/s;p
emax
为垂向有效应力最大值,mpa;a,b和u为预设经验系数。
[003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包括:
[0038]
获取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
[0039]
获取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预设计算公式,其中,预设计算公式中包括有预设经验系数;
[0040]
将实测孔隙压力数据代入预设计算公式中计算得到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
[0041]
根据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确定实际计算公式。
[004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确定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包括:
[0043]
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计算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值;
[0044]
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值确定第一孔隙压力曲线。
[004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根据以上所述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
[004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以上所述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
[004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48]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获取的已钻井地震数据可以建立孔隙压力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可以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并且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确定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曲线,从而使得可以利用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由于已钻井的修正成因识别图版是通过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获得的,而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又是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确定的实际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使得修正成因识别图版相较于初始成因识别图版在对地层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的识别上更为准确,则在需要对与已钻井的地质条件相同的待钻井的孔隙压力进行预测时,将待钻井地震数据代入修正成因识别图版中即可准确预测出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然后根据预测出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相应的实际计算公式即可进一步计算出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孔隙压力数值预测的准确性。
[0049]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50]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1]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52]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中的步骤200的流程图;
[0053]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中步骤500的流程图;
[0054]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已钻井地层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的示意图;
[0055]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已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随地层深度的变化示意图;
[0056]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已钻井地层的声波速度和垂向有效应力值建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0058]
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9]
另外,若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0]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其中,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1]
步骤100,获取已钻井地震数据。
[0062]
具体地,已钻井地震数据中可以包含有已钻井各地层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
[0063]
步骤200,根据已钻井地震数据建立孔隙压力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
[0064]
具体地,初始成因识别图版为密度-声波速度-孔隙压力成因图版,并且通过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能够确定已钻井在不同地层深度下的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
[0065]
步骤300,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
[0066]
具体地,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主要有构造挤压、欠压实和流体膨胀,这三种成因机制的孔隙压力分别有不同的预设计算公式,而预设计算公式中包含有不确定值的预设经验系数,则通过在不同地层深度对已钻井的孔隙压力进行实测得到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并将各地层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代入预设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并根据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则可以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经验系数是通过实测孔隙压力数据反推得到,而不是仅凭经验进行预设的,从而可以保证孔隙压力计算的准确性。
[0067]
步骤400,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确定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曲线。
[0068]
具体地,根据已钻井的不同地层深度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选择相应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对孔隙压力进行计算,进而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不同地层深度的孔隙压力得
到第一孔隙压力曲线。
[0069]
步骤500,利用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
[0070]
步骤600,获取待钻井地震数据,并根据待钻井地震数据和修正成因识别图版确定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
[0071]
步骤700,根据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计算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
[0072]
具体地,待钻井地震数据中可以包含有待钻井各地层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待钻井地震数据可以是先获取待钻井地震资料,并通过对待钻井地震资料进行反演预处理,以得到包含有声波速度和密度值的高精度地震数据。即在将待钻井地震数据中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代入修正成因识别图版后,可以准确地得到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并且在确定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后,还可以根据与成因机制对应的实际计算公式对孔隙压力进行计算,同时可以将待钻井各地层深度的孔隙压力绘制形成第二孔隙压力曲线,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待钻井不同地层深度的孔隙压力变化。
[0073]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获取的已钻井地震数据可以建立孔隙压力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可以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并且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确定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曲线,从而使得可以利用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由于已钻井的修正成因识别图版是通过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获得的,而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又是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确定的实际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使得修正成因识别图版相较于初始成因识别图版在对地层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的识别上更为准确,则在需要对与已钻井的地质条件相同的待钻井的孔隙压力进行预测时,将待钻井地震数据代入修正成因识别图版中即可准确预测出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然后根据预测出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相应的实际计算公式即可进一步计算出待钻井地层的孔隙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孔隙压力数值预测的准确性。
[007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0,获取已钻井地震数据包括:
[0075]
步骤110,获取已钻井地震资料,其中,已钻井的地质条件与待钻井的地质条件相同。
[0076]
步骤120,对已钻井地质资料进行预处理,以获得已钻井各地层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
[0077]
具体地,预处理包括对已钻井地质资料进行低频、中频和高频地震反演,并可以通过频域复合使得反演得到的地震属性数据包含更多的地层信息,确保得到的地震数据为高精度地震数据,地震数据中包括各地层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需要注意声波速度的单位为kft/s,密度值的单位为g/cm3。
[0078]
更具体地,预处理中还包括对反演得到的地震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处理。这些异常值超出某些属性的数值范围,或者远大于或者远小于其他同属性数值,由于这类值明显不符合物理现实,可以将这类异常值当作错误数据直接删去。
[0079]
此外,预处理还包括对反演得到的地震数据中的缺失值进行处理。即反演得到的地震数据会存在数据的缺失,可以通过取该缺失值前后的50个样本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利
用得到的加权平均值来预估该缺失值。加权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0080][0081]
式中,x1,x2...xn为缺失值前后的样本数据,f1,f2...fn为缺失值前后的样本数据对应的权重。
[0082]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中的步骤20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0,根据已钻井地震数据建立孔隙压力的初始成因识别图版包括:
[0083]
步骤210,根据已钻井的声波速度和密度值绘制第一交汇散点图。
[0084]
具体地,将步骤120得到的已钻井地震数据中的声波速度定为纵坐标,密度值定为横坐标,绘制第一交汇散点图。此外,还可以设置合理的坐标轴区间,通常密度值区间一般介于2.2-3g/cm3之间,声波速度区间一般介于10-25kft/s之间。
[0085]
步骤220,确定欠压实成因机制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
[0086]
进一步地,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主要有构造挤压、欠压实和流体膨胀三种,可以根据第一交汇散点图或者已钻井的地震数据确定好欠压实成因机制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
[0087]
步骤230,根据第一交汇散点图、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建立初始成因识别图版。
[0088]
如图4所示,也就是在第一交汇散点图中绘制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即可建立为初始成因识别图版。具体地,预设上边界线的上方区域对应为构造挤压成因机制的作用范围,预设下边界线的下方区域对应为流体膨胀成因机制的作用范围,而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之间的区域对应为欠压实成因机制的作用范围。
[0089]
在步骤230之后,根据初始成因识别图版则可确定已钻井各地层深度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可参见图5。具体地,还可以对照已钻井地层深度所在地质层位,结合已钻井地质信息,论证根据初始成因识别图版确定的成因机制是否正确,若明显有误的,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更正。
[009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20,确定欠压实成因机制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包括:
[0091]
步骤240,获取欠压实成因机制的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其中,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中均包括有目标区块系数。
[0092]
具体地,欠压实成因机制的上边界公式为:
[0093][0094]
欠压实成因机制的下边界公式为:
[0095][0096]
其中,v
p
为声波速度,ρ为密度,a,b,c,d,e和k为目标区块系数。
[0097]
步骤250,获取目标区块系数的预设初始值,并将预设初始值代入上边界公式和下
边界公式中以分别得到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
[0098]
具体地,可以根据经验或者文献资料确定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中的目标区块系数的预设初始值,并将其代入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中。例如:a=0.23,b=4,c=4790,d=2953,e=1.3,k=3.57,则可以得到预设上边界线的公式为:
[0099][0100]
以及预设下边界线的公式为:
[0101][0102]
据此将得到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绘制于第一交汇散点图中,从而可以建立初始成因识别图版。
[0103]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中的步骤500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00,利用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包括:
[0104]
步骤510,获取已钻井各地层的上覆岩层压力。
[0105]
具体地,上覆岩层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0106][0107]
其中,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ρ为密度,g/cm3;z为深度,m;g为重力加速度,m/s2。
[0108]
则可以通过以上的上覆岩层压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已钻井各地层深度的上覆岩压力。
[0109]
步骤520,根据上覆岩层压力和第一孔隙压力曲线计算得到已钻井各地层的垂向有效应力值。
[0110]
具体地,各地层深度的上覆岩压力与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之差即为已钻井各地层深度的垂向有效应力值。
[0111]
步骤530,根据声波速度和垂向有效应力值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中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进行修正。
[0112]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以垂向有效应力值为横坐标,声波速度为纵坐标建立第二交汇散点图,并在第二交汇散点图可绘制出压实曲线,根据压实曲线的位置则可以再次更为准确地获得不同地层深度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分布,从而根据第二交汇散点图获取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可以对初始成因识别图版中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进行修正。
[0113]
步骤540,根据修正后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分别将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修正为理想上边界线和理想下边界线,以得到修正成因识别图版。
[0114]
即在当初始成因识别版图中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得到修正后,根据修正后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则可以继续对初始成因识别版图中的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进行修正,以能够将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分别修正为理想上边界线和理想下边界线,从而得到最终的修正成因识别图版。此外,将预设上边界线和预设下边界线分别修正为理想上边界线和理想下边界线,相当于是对上边界公式和下边界公式中的目标区块系数的修
正。
[01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00,根据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确定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包括:
[0116]
步骤310,获取已钻井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
[0117]
步骤320,获取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的预设计算公式,其中,预设计算公式中包括有预设经验系数。
[0118]
具体地,孔隙压力的成因机制主要有构造挤压、欠压实和流体膨胀三种。其中,构造挤压机制下的孔隙压力使用jin方法进行计算,具体地的预设计算公式为:
[0119][0120]
其中,p
p
为孔隙压力,mpa;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v
p
为声波速度,ft/s;kv为岩石体积模量,gpa;a1,a2,a3和a4为预设经验系数。
[0121]
欠压实机制下的孔隙压力使用eaton方法进行计算,具体地的预设计算公式为:
[0122][0123]
其中,p
p
为孔隙压力,mpa;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pw为净水压力,mpa;dtn为正常压实声波时差,μs/ft;dt为实际测井声波时差,μs/ft;n,为预设经验系数。
[0124]
流体膨胀机制下的孔隙压力使用bowers方法进行计算,具体地的预设计算公式为:
[0125][0126]
其中,p
p
为孔隙压力,mpa;σv为上覆岩层压力,mpa;v
p
为声波速度,ft/s;v0为浅部地层声波速度,ft/s;p
emax
为垂向有效应力最大值,mpa;a,b和u为预设经验系数。
[0127]
步骤330,将实测孔隙压力数据代入预设计算公式中计算得到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
[0128]
具体地,将已钻井各地层的实测孔隙压力数据对应所属成因机制代入相应的预设计算公式中,并代入相应的已钻井地震数据,则可以计算得到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
[0129]
步骤340,根据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确定实际计算公式。
[0130]
将计算得到预设经验系数的理想值代入预设计算公式中,从而可以确定孔隙压力的实际计算公式,以进一步保证孔隙压力计算的准确性。
[013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00,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确定已钻井的第一孔隙压力曲线包括:
[0132]
步骤410,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和实际计算公式计算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值。
[0133]
步骤420,根据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值确定第一孔隙压力曲线。
[0134]
具体地,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是对应选取某一地层深度上的孔隙压力进行计
算,即将不同地层深度上的孔隙压力在同一图表中进行绘制为散点,然后将相邻两深度的孔隙压力值进行连线,从而可以在图表绘制形成第一孔隙压力曲线。
[0135]
此外,已钻井各地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不只一种,则在底层的孔隙压力成因机制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还可以利用加权平均值来对地层的孔隙压力值进行计算。
[0136]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根据以上所述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
[0137]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以上所述的复杂地层异常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
[0138]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39]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40]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41]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42]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0143]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0144]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
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0145]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46]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