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05444发布日期:2022-12-02 20:2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试题推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用于根据学生层级和试题难度等级进行计算匹配,可生成个性化作业而非以往的共性作业。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作业系统都存在各式各样的短板,无法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总量和难度,缺乏个性化,举例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作业系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第一点,作业题型单一,缺乏全面性。单一的题型不能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拓展和延伸,无法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散发性思维。
4.第二点,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定制化和针对性。未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困生”作业总量过多,优秀生题量少甚至无作业,“短腿现象”差异化越来越大。
5.第三点,作业作答时长差异大,增加教师作业辅导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同样难度的试题,在作答时长上会产生差异,从而影响老师的辅导难度,甚至影响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6.第四点,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多样性。作业内容太过于单一,会使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对作业的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学习自律能力,从而违背了作业是教学课堂延续的本质目的.
7.基于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推题算法,解决题量、题型、难度“一刀切”的现象,为不同层次成绩的学生定制优质有效的个性化作业。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达到“少做题、做好题、作对题”的效果。可精准定位学生成绩数据、试题及考点数据并对其关联分析、查缺补漏,同时通过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推送促进个性化学习。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根据学生层级和试题难度等级进行计算匹配,可生成个性化作业而非以往的共性作业。
9.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s1,设置分层规则,根据分层规则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a层、b层和c层;
11.步骤s2,按照学科特性,将学科分为文字性学科和推理性学科,并对应的设置文字性推题逻辑和推理性推题逻辑;
12.步骤s3,根据文字性推题逻辑、推理性推题逻辑将学生层级和相应学科的试题难度等级计算进行匹配,完成推题,并在推题过程中进行试题文档的导出以及试题任务的下载。
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根据变式题范围设置推题难度,得到层次相对应的变式题,并对应分给a层、b层和c层学生。
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推理性推题逻辑包括:
15.计算推理性总题量参考值;
16.计算推理性题型参考值;
17.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异,划分三种推理性类型规则,进行推理性推题。
1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三种类型规则包括:
19.推理性规则ⅰ,各题型错题充足,错题总量充足时,对a层学生、b层学生按各题型下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排序依次选择错题,直至达到预估值则自动停止,对c层学生按各题型下班级得分率由高至低依次排序选择错题,直至达到预估值则自动停止;
20.推理性规则ⅱ,个别题型错题不足,错题总量充足时,题型按规则ⅰ情况取一轮题,找出题量不足的题型进行排序,由错题充足题型按照排序依次轮流取题补充;
21.推理性规则ⅲ,个别题型错题不足,错题总量不足,先取出所有错题及其推荐变式题,找出题量不足的题型进行排序;按题型顺序进行先后轮流补充变式题,若存在题型变式题数量不足,剩余值按题型优先度以规则ⅰ流动;各题型题目计数达到预估值时,自动停止;补充变式题按原题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排序依次抓取,当发现缺考考生按全错处理。
2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文字性推题逻辑包括:
23.计算文字性总题量计量值,确认题型,并以作答时长为衡量标准用整数对题型进行计量,题型确定后首先计算原卷预估总计量n值,再根据n值计算预估推题计量值x,计量值x=原卷预估总计量值n*推题系数;
24.进行文字性错题定义;
25.设置文字性题型推送优先度;
26.计算文字性题型参考值,抓取学生错题数据后,计算学生错题计量值m,判断m与x/2的关系,并根据m与x/2的关系,使用对应公式计算题型规划数;
27.根据学生错题计量值m的差异,划分两种文字性类型规则,进行文字性推题。
2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两种类型规则包括:
29.文字性规则i,当m《x/2时,抓取所有错题及相应变式题,对各题型实际使用分配计量值与规划计量值进行比较,将实际计量值《规划计量值的题型抓取出;按题型优先度依次补充变式题;各题型分配计量值达到规划计量值要求后进入下一题型,各题型分配值总量达到推题总预估值后结束分配;
30.当m=x/2时,直接取原错题加变式题推题即可;
31.文字性规则ⅱ,当m》x/2时,抓取所有错题题型,并计算错题计量值,按题型优先度进行取题;对a层学生和b层学生按班级得分率从低到高取错题加对应变式题,对c层学生按班级得分率从高到低取错题加对应变式题;
32.取错题加对应变式题直至实际分配计量值大于或等于该学生的规划计量值;
33.错题取完仍未大于等于题型预估分配计量值时,结束该题型取题;若错题取完仍未大于等于题型预估分配计量值且也未达到总计量值时,需要从其他剩余错题中取题补充;
34.实际分配计量值总量大于等于预估分配计量值时,自动结束取题;
35.对缺考考生按全错处理。
3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试题文档的导出过程包括:
37.使用freemarker模板引擎技术,将试题文档的模板文件放置项目中,通过
freemarker技术处理试题文档的模板文件,将相应的值填入对应的模板中,通过模板显示准备的数据,最后再转换pdf,导出下载。
3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采用缓存技术将试题任务id存在redis数据槽中的方式进行试题任务下载。
3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40.(1)本发明结合真实调研,采用科学的推题算法,能满足人人有题做,人人有优质题做;
41.(2)本发明改善了过去人为布置作业一刀切的模式,科学的推题算法更具有针对性,能达到聚焦重点,有的放矢的效果;
42.(3)本发明通过计算题量能减少不同层次学生的题量差异化;
43.(4)本发明根据学生层级和试题难度等级进行计算匹配,可生成个性化作业而非以往的共性作业;
44.(5)本发明最终生成作业文档涵盖错题和变式题,可达到查漏补缺,巩固强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45.本发明结合下面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有构思创新应视为所公开内容和本发明保护范围。
4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的分层、配题流程。
4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推理计算推理性总题量参考值的流程图。
48.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推理学科类的错题必备取题逻辑图。
49.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推理学科类科学推送取题逻辑图。
50.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计算文字性总题量计量值的流程图。
51.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文字学科类学生错题判断逻辑图。
52.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文字学科类错题必备取题逻辑图。
53.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的文字学科类科学推送取题逻辑图。
54.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中文字类学科的得分率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7.实施例1:
58.本实施例的一种个性化作业推题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按照学科特性,将学科分为文字性学科和推理性学科,推题逻辑也分为两套逻辑;学生分abc层,每一层按照学生学习能力推荐符合学生能力的变式题;本推荐算法做到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推题量基本一致,难度做到个性化;按照学科特性,设置推理学科的题型推荐优先顺序和文字学科的作答时长权重;每道错题绑定对应的变式题推送,保证学生短板知识点的学习延伸。
59.实施例2:
6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学生分层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学困生(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展示。于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按a、b、c三个层次来设计作业,学校可根据自身学校情况自定义设置班级或年级分层规则,也可使用系统默认的分层规则,a层:0%=《学生年级排名=《15%;b层:15%《学生年级排名《50%、c层:50%=《学生年级排名=《100%。
6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62.实施例3:
6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作业类型包括错题必备和科学推送,错题必备主要是从错题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根据每个学生的错题题型和错题总量情况定制个性化推题方案。针对错题总量充足的学生,系统自动推出所有的错题和错题对应的变式题;针对错题总量不足的学生,推出所有的错题之后,还需要按照推题算法补题逻辑来添加试题。如图8所示,科学推送与错题必备的区别在于,每个学生拿到的题量基本上一致,错题量充足的学生按照取题算法规则取部分题,错题总量不足的学生按照推题算法补充试题。
6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65.实施例4:
6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提供的个性化推题算法分别针对于推理学科类和文字学科类,推理学科类比如数学、化学、物理,文字学科类比如语文和英语。
67.如图2-图4,在推理类学科中,所有推题都是根据知识点、教材版本及其难度系数从系统题库获取,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层次与试题的难度等级进行算法匹配。
68.总题量参考值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拿到的题量基本一致,而提前计算的预
估值。推题数量x=原卷推送总题量n*推题系数。
69.如图2所示,是推理计算推理性总题量参考值的流程图:首先对班级得分率的范围进行设置,接着进行题型勾选,再计算原卷推题总量n的值,计算之后用n的值和试题系数相乘得到预估值x。
70.如图3所示,是推理学科类的错题必备取题逻辑图,首先判断试题类型,接着针对各题型错题充足和个别题型不足,错题总量充足取所有错题及相对应变试题,对个别题型错题不足总量不足取所有错题,对错题不足的题型进行排序循环补充,判断所有错题及相对应变式题和错题不足的题型是否达到预估计值,如果达到了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如果没有达到,按照原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抓取变式题直至达到预计值再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
71.如图4所示,是推理学科类科学推送取题逻辑图,首先进行类型判断,并分为各题型错题充足、个别题型错题不足但错题总量充足和个别题型错题不足且错题总量充足;对于各题型错题充足,根据学生分层依次取错题再判断是否达到预估值;对于个别题型错题不足但错题总量充足先对各题型按照题型预估值取一轮题,接着找出不足的题型排序,依次轮流循环取错题,最后判断是否达到预估值;对于个别题型错题不足且错题总量充足,先对各题型按照题型预估值取一轮题,接着找出不足的题型排序,依次轮流循环取错题,最后判断是否达到预估值。对于三类情况,判断是够达到预估值,如果达到了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如果没有达到,按照原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抓取变式题直至达到预计值再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
72.为了满足个性化作业涵盖多种题型,本发明引入题型计算公示,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扫清知识死角。
73.题型规划数a表示为:其中,a为原卷题型数量,n为原卷推题总量,x为预估推题总量,if(a题型存在)a=0,则赋值为2。
74.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异,划分三种类型规则,进行类型判断和推题:
75.推理性规则ⅰ:
76.各题型错题充足,错题总量充足时,a、b层学生:按各题型下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排序依次选择错题,直至达到预估值则自动停止;
77.c层学生:按各题型下班级得分率由高至低依次排序选择错题,直至达到预估值则自动停止;
78.推理性规则ⅱ:
79.个别题型错题不足,错题总量充足时,各题型按推理性规则ⅰ情况取一轮题;
80.找出题量不足的题型进行排序;
81.由错题充足题型按照排序依次轮流取题补充;
82.推理性规则ⅲ:
83.个别题型错题不足,错题总量不足时,先取出所有错题及其推荐变式题;找出题量不足的题型进行排序;按题型顺序进行先后轮流补充变式题,若存在题型变式题数量不足,剩余值按题型优先度以1流动;各题型题目计数达到预估值时,自动停止;补充变式题按原
题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排序依次抓取。最后缺考考生按全错处理。
8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85.实施例5:
8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文字学科类(如语文、英语),
87.如图5所示,是计算文字性总题量计量值的流程图,。首先对班级得分率进行范围设置,接着勾选题型,计算总提量n的值,比如单选题1空计量为2,完型填空1空计量为3,阅读题1空计量为5,然后用n的值和试题系数相乘得到预估值x。
88.如图6所示,是文字学科类学生错题判断逻辑图,其判断过程和推理学科类的错题必备取题逻辑图相同,首先判断试题类型,接着针对各题型错题充足和个别题型不足,错题总量充足取所有错题及相对应变试题,对个别题型错题不足总量不足取所有错题,对错题不足的题型进行排序循环补充,判断所有错题及相对应变式题和错题不足的题型是否达到预估计值,如果达到了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如果没有达到,按照原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抓取变式题直至达到预计值再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
89.如图7所示,是文字学科类错题必备取题逻辑图,首先判断类型,若错题量m《x/2时,抓取所有错题及相应变式题;对各题型实际使用分配计量值与规划计量值进行比较,将实际计量值《规划计量值的题型抓取出;按题型优先度依次补充变式题,按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依次补题;

各题型分配计量值达到规划计量值要求后进入下一题型。

各题型分配值总量达到推题总预估值后结束分配。若m=x/2,直接取原错题加变式题推题即可。若m》x/2

抓取所有错题题型,并计算错题计量值;

按题型优先度进行取题。
90.如图5-图7所示,根据文字性推题逻辑计算文字学科类的总题量计量值,总题量参考值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拿到的题量基本一致而提前计算的预估值。由于以题数定量过于粗暴,无法实现科学推题,所以拟定一套新计量方式:单选题1空计量为2,完型填空1空计量为3,阅读题1空计量为5(计量主要以作答用时为衡量标准,用整数计量)。题型确定后首先计算原卷预估总计量n值,再根据n值计算预估推题计量值x=原卷预估总计量值n*推题系数。
91.错题定义,由于语文、英语学科存在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等特殊题型,故不再按照单纯的小题得分率定义错题,改为结合学生分层数据判断是否为错题。
92.非多空题错题范围:0%=《试题学生得分率=《100%;
93.多空题: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翻译、7选5等题型以学生整体得分率定对错,得分率与该生所处层级平均得分率进行比较,低于层级均值定义为错题。
94.题型推送优先度,默认优先度:单选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改错》7选5=5选3,题型优先度顺序可自定义。
95.题型参考值,抓取学生错题数据后,计算学生错题计量值m,判断m与x/2的关系,并根据m与x/2的关系,使用对应公式计算题型规划数。
96.①
当m《=x/2时,使用公式:
97.(四舍五入,a为原卷错题总计量,n为原卷推题总计量,x为预估推题总计量),if题型数量等于1,则a=x
98.②
当m》x/2时,使用公式:a为原卷错题总计量,n1为学生总错题计量值,x为预估推题总计量。
99.类型判断,根据学生错题计量值m的差异,划分两种类型规则,进行推题:
100.文字性规则i:m《x/2
101.1)抓取所有错题及相应变式题;
102.2)对各题型实际使用分配计量值与规划计量值进行比较,将实际计量值《规划计量值的题型抓取出;
103.3)按题型优先度依次补充变式题,按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依次补题;
104.①
各题型分配计量值达到规划计量值要求后进入下一题型。
105.②
各题型分配值总量达到推题总预估值后结束分配。
106.4)若m=x/2,直接取原错题加变式题推题即可。
107.文字性规则ii:m》x/2
108.1)抓取所有错题题型,并计算错题计量值;
109.2)按题型优先度进行取题;
110.错题取题逻辑:
111.a、b层学生:按班级得分率从低到高取错题加对应变式题;
112.c层学生:按班级得分率从高到低取错题加对应变式题;
113.①
取错题加对应变式题直至实际分配计量值大于或等于该学生的规划计量值。(保障1:1,即1道错题+1道变式题结合进行值的判断,若选择多道变式题,变式题数量以1计算)
114.②
错题取完仍未大于等于题型预估分配计量值时,结束该题型取题;若错题取完仍未大于等于题型预估分配计量值且也未达到总计量值时,需要从其他剩余错题中取题补充。
115.③
实际分配计量值总量大于等于预估分配计量值时,自动结束取题。
116.最后“缺考考生按全错处理”。
117.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18.实施例6:
11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生成模板数据中,本发明导出文档采用的是freemarker模板引擎技术,将模板文件放置项目中,通过freemarker技术处理模板文件,将相应的值填入对应的模板中,通过模板显示准备的数据,最后再转换pdf,导出下载。
120.任务下载中,为提高任务的下载速度,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本发明采用缓存技术,将任务id存在redis数据槽中的方式,实现多个任务同时进行下载,极大的提高了服务人员、学校教师的工作效率。
12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22.实施例7:
12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8所示,是文字学科类科学推送取题逻辑图。对于错题量m=x/2以及m《x/2,抓取所有错题和变式题,按班级得
分率由低至高依次补充变式题,判断总量是否达到预计总分配值,如果是,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如果否,进入下一题型继续取变式题。对于m》x/2,抓取所有错题题型,得出计量值,根据学生层级按照班级得分率进行排序,并据此进行题型取题,然后结束题型取题,判断总量是够达到预计总分配值,如果是,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如果否,根据学生层级按照班级得分率(从低至高或从高至低)补上剩余错图再停止取题,生成个性化作业。
124.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25.实施例8:
12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9所示,文字类学科的得分率逻辑图,判断是多空题还是非多空题,如果是多空题则需要判断学生层级和学生整体得分率对错,再判断是否低于层级得分率均值,如果是,定义为错题,记录在学生总错题中,如果否,定义为正确的题。当判断到是非多空题时,需要设置学生得分率范围再记录到学生总错题中。
127.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28.实施例9:
12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8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以优秀生数学考试为例,一套数学考试22道题,其中选择题10道,填空题4道,应用题8道,筛选得分率0-80%,符合要求的题有18道,选择题8道,填空题3道,应用题7道。所以n=18.按50%算,预估值x=18*50%=9取高偶,x=10。选择题a=8/18*10=4,填空题a=3/18*10=2,应用题7/18*10=4。同学f属于a层学生,错题在0-80%(个人得分率)之间的错题为:选择题错了3道,填空题没错,应用题错了1道,;类型属于错题不足总量也不足。所以d同学:先按情况ⅰ取一轮题,选择题2+2,解答题1+1,填空题和应用题不足;题型排序为选择题》应用题》填空题,故:从选择题种取一道错题补充至应用题,但页面展示还是为选择题题型。此时错题已被取完,但填空题还差2道题,所以需要补充变式题从填空题中按班级得分率从低到高选取2道变式题补,最终生成该学生的个性化作业。
130.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8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31.实施例10:
13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9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以满分学生为例,一套数学考试22道题,其中选择题10道,填空题4道,应用题8道,筛选得分率0-80%,符合要求的题有18道,选择题8道,填空题3道,应用题7道。所以n=18.按50%算,预估值x=18*50%=9取高偶,x=10。选择题a=8/18*10=4,填空题a=3/18*10=2,应用题7/18*10=4,同学e属于a层学生,满分无任何错题,所以k学生按班级得分率由低至高依次取选择题4道变式题,填空题3道变式题,应用题4道变式题,最终生成该学生的个性化作业。
133.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9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34.实施例11:
13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10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以优秀生英语考试为例,一套英语考试38道题,其中选择题25道,完型填空10道,阅读理解3道。筛选得分率0-80%,符合要求的题有30道,选择题20道计量为20*2=40,完型填空8道计量为8*3=24,阅读理解2道计量为2*5=10。所以预估总计量值n=40+24+10=74,按50%算,预估值x=74*50%=37。
136.该学生f属于a层学生,符合该层级的错题为:选择题错了4道计量为4*2=8,完型填空错了2道计量为2*3=6,阅读理解错了1道计量为1*5=5,错题计量值m=8+6+5=19,属于m《=x/2类型,使用公式

计算规划数,选择题计量值a=40/74*37=20,完型填空计量值b=24/74*37=12,阅读理解计量值c=10/74*37=5。所以该学生:根据规则i,抓取所有错题及对应变式题,选择题计量8*2=16,完型填空4*3=12,阅读理解2*5=10,选择题题量不足,但已推总计量38》预估总计量37,故无需再补题。最终生成该学生个性化作业。
137.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10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38.实施例12:
139.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11任一项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以学困生英语考试为例,一套英语考试38道题,其中选择题25道,完型填空10道,阅读理解3道。筛选得分率0-80%,符合要求的题有30道,选择题20道计量为20*2=40,完型填空8道计量为8*3=24,阅读理解2道计量为2*5=10。所以预估总计量值n=40+24+10=74,按50%算,预估值x=74*50%=37。
140.该学生g属于b层学生,符合该层级的错题为:选择题错了15道计量为15*2=30,完型填空没错,阅读理解错了3道计量为3*5=15,错题计量值m=30+15=45,属于m》x/2类型,使用公式

计算规划数,选择题计量值a=40/50*37=30,阅读理解计量值c=10/50*37=7。所以该学生:根据规则ii,抓取有错题及对应变式题,选择题计量16*2=32达到分配值后停止该题型取题,阅读理解计量2*5=10达到总分配值后,最终生成该学生个性化作业。
141.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11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1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