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履约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17186发布日期:2024-04-18 17:31阅读:8来源:国知局
订单履约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订单履约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供应链端到端的管理,存在节点多链条长、信息分散等问题,采用人工的方式很难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无法保障稳定的时效和快速应对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2、现有方法主要是依靠数字化的方式,将各类单据、状态等信息通过系统进行线上管理,结合bi报表等方式,对时效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

3、这类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分散的单点管理。例如,单点的对供应商供货时效进行统计分析,单点的对某个物流承运商的运输时效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供应链端到端的履约来说,有必要从供应端到需求端,进行全环节的串联管理,以提升整体的履约质量。

5、(2)履约承诺基于静态时效表达。在计算履约时效时依据固定的时效数据,缺乏对实际履约质量的参考。

6、(3)人工的异常介入。在履约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往往需要人工介入进行调整,在处理时效上无法保证。

7、(4)滞后的事后管理。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某个对象一段时间的履约结果形成评价,通常会采用建立考核指标的方式对后续的履约质量形成约束和目标,在这反复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无法保障后续的履约质量。

8、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订单履约管理方案,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订单履约管理方案以解决上文提及的至少一个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订单履约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履约时效,所述第一履约时效用于表征订单的履约链路的计划时效;获取第二履约时效,所述第二履约时效用于表征执行过程中所述履约链路中未执行部分的预计时效;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履约时效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之间的差异,检测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履约异常。

3、可选地,获取第一履约时效,包括: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履约时效。

4、可选地,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包括: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各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在不同履约时效下的概率密度分布;基于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确定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其中,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为积分结果等于第一概率时积分上限所对应的履约时效,所述积分结果为以最小履约时效为积分下限对履约时效的概率密度进行积分所得到的结果;基于所述履约链路中所有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确定所述第一履约时效。

5、可选地,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包括: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各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在不同履约时效下的概率密度分布,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符合正态分布;对所述履约链路中所有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进行线性组合;基于组合后得到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将积分结果等于第二概率时积分上限所对应的履约时效确定为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其中,所述积分结果为以最小履约时效为积分下限对履约时效的概率密度进行积分所得到的结果。

6、可选地,获取第二履约时效,包括:在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中,基于所述履约链路中未执行部分的参与对象的履约能力数据,计算所述第二履约时效。

7、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二履约时效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之间的差异,检测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履约异常,包括:比较所述第二履约时效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比较结果为差异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存在履约异常,并且/或者若比较结果为差异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不存在履约异常。

8、可选地,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包括所述履约链路中各个履约环节的计划时效,所述第二履约时效包括所述履约链路中尚未执行的履约环节的预计时效,基于所述第二履约时效与所述第一履约之间的差异,检测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履约异常,包括:比较各个尚未执行的履约环节的预计时效与其计划时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存在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履约环节,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存在履约异常,并且/或者若比较结果为不存在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履约环节,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不存在履约异常。

9、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履约链路的第三履约时效,所述第三履约时效用于表征所述履约链路中至少一个参与对象的实际履约时效;以及基于所述第三履约时效,更新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质量评分。

10、可选地,所述履约质量评分是基于所述参与对象的平均履约时效和履约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其中,所述平均履约时效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完成履约环节的平均时长,所述履约稳定性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完成履约环节所用时长的波动大小。

11、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对象抽象为节点或线路,以得到供应链网络,其中,所述节点用于表征可开展物流生产活动的场所,所述线路用于表征节点之间的运输线路;将所述参与对象的业务属性信息作为与其对应的节点或线路的履约能力数据,添加到所述供应链网络;以及将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质量评分作为与其对应的节点或线路的履约能力数据,添加到所述供应链网络。

12、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供应链网络和履约决策目标,生成订单的履约链路。

13、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向客户提供所述订单的承诺时效;以及在判定存在履约异常且针对履约异常进行处理后的预计时效晚于所述承诺时效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更新后的承诺时效。

14、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存在履约异常的情况下,对造成履约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执行与分析结果相匹配的处理。

1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订单履约管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履约时效,所述第一履约时效用于表征订单的履约链路的计划时效;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履约时效,所述第二履约时效用于表征执行过程中所述履约链路中未执行部分的预计时效;以及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履约时效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之间的差异,检测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履约异常。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所述第一履约时效。

17、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各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基于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确定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基于所述履约链路中所有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确定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其中,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在不同履约时效下的概率密度分布,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为积分结果等于第一概率时积分上限所对应的履约时效,所述积分结果为以最小履约时效为积分下限对履约时效的概率密度进行积分所得到的结果。

18、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基于履约链路中各参与对象的历史履约时效数据,确定各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对所述履约链路中所有参与对象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进行线性组合,并基于组合后得到的履约时效分布情况,将积分结果等于第二概率时积分上限所对应的履约时效确定为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其中,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在不同履约时效下的概率密度分布,所述履约时效分布情况符合正态分布,所述积分结果为以最小履约时效为积分下限对履约时效的概率密度进行积分所得到的结果。

19、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在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中,基于所述履约链路中未执行部分的参与对象的履约能力数据,计算所述第二履约时效。

20、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履约时效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判断模块,用于若比较结果为差异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存在履约异常,并且/或者若比较结果为差异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不存在履约异常。

21、可选地,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包括所述履约链路中各个履约环节的计划时效,所述第二履约时效包括所述履约链路中尚未执行的履约环节的预计时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各个尚未执行的履约环节的预计时效与其计划时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判断模块,用于若存在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履约环节,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存在履约异常,并且/或者若比较结果为不存在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履约环节,则判定所述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不存在履约异常。

22、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履约链路的第三履约时效,所述第三履约时效用于表征所述履约链路中至少一个参与对象的实际履约时效;以及履约质量评分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履约时效,更新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质量评分。

23、可选地,所述履约质量评分是基于所述参与对象的平均履约时效和履约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其中,所述平均履约时效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完成履约环节的平均时长,所述履约稳定性用于表征所述参与对象完成履约环节所用时长的波动大小。

24、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供应链网络生成模块,用于将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对象抽象为节点或线路,以得到供应链网络,其中,所述节点用于表征可开展物流生产活动的场所,所述线路用于表征节点之间的运输线路;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参与对象的业务属性信息作为与其对应的节点或线路的履约能力数据,添加到所述供应链网络;以及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参与对象的履约质量评分作为与其对应的节点或线路的履约能力数据,添加到所述供应链网络。

25、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履约链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应链网络和履约决策目标,生成订单的履约链路。

26、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承诺时效提供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履约时效,向客户提供所述订单的承诺时效;以及承诺时效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判定存在履约异常且针对履约异常进行处理后的预计时效晚于所述承诺时效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更新后的承诺时效。

27、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履约异常的情况下,对造成履约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与分析结果相匹配的处理。

28、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29、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0、根据本公开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1、本公开通过获取用于表征订单的履约链路的计划时效的第一履约时效和用于表征执行过程中履约链路中未执行部分的预计时效的第二履约时效,基于第二履约时效与第一履约时效之间的差异,检测履约链路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履约异常,能够实现对履约链路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履约异常的实时监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