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9800发布日期:2023-03-29 01: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化拼配包括以下步骤:s10,预先建立普洱茶(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s20,采集用户对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风味特征的量化需求;s30,根据用户风味特征量化需求确定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s40,确定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拼配模型;s50,根据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和拼配模型从原料品质特征库中智能匹配计算合适的原料,得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s60,根据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制定生产计划并执行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所述的普洱茶(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包含原料产地、年份、等级等基本数据信息和原料内含成分的检测数据;将收购的普洱地区各产茶地山头的普洱茶(熟茶)原料预先进行分析,获得各产茶地的茶品质特数据征并建立特征库,每年都进行检测内容完善;所述步骤s20所述普洱茶产品风味特征包括:“苦”、“涩”、“甜”、“醇厚”4个维度,每个维度按10分制进行量化,供用户选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所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由6个指标构成,分别为:咖啡碱、茶多酚、茶褐素、水溶性糖、氨基酸、水浸出物;所述步骤s30所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普洱茶(熟茶)原料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工艺后制成的熟茶(散茶)原料,原料呈味物质成分包括氨基酸、糖类、生物碱、多酚类等类呈味物质,赋予了普洱茶苦、甜、涩、醇厚的滋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味物质成分含量是指茶叶去除水分、充分干燥后所剩物质中呈味物质的百分占比,其中熟茶中咖啡碱含量2%~4%,茶多酚含量11%~17%,茶褐素含量6%~8%,水溶性糖含量8%~10%,氨基酸含量1%~3%,水浸出物含量42%~4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所述拼配模型主要用于描述从s10所述原料品质特征库中选择构成所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原料的规则和约束条件,主要包括:(1)原料构成定位:原料构成定位包括基准料和调和料两类;其中,基准料用于形成最终成品的风味特征;调和料用于稳定和融合成品的风味,增加成品风格特征。(2)原料构成模式:用于描述所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由几种原料拼制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构成模式按照以下方式进行选择:1)“3+1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原料由3个基准料+1个调和料构成;2)“3+2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原料由3个基准料+2个调和料构成;3)“2+2模式”:表示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原料由2个基准料+2个调和料构成;(3)原料产地选择:有同茶区选择和跨茶区选择两种模式,同茶区选择表示原料从相同茶区进行选择,跨茶区选择表示原料从不同的茶区进行选择;(4)原料构成比例:确定每个原料的构成百分占比;进一步地,基准料中配制的每种茶叶构成百分占比范围为:15%-40%,调和料中配制
的每种茶叶构成百分占比范围为:8%~15%;(5)计算输出数量:确定配方计算时的输出数量值以供用户进行选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所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主要描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由哪些原料构成,每一种原料的百分占比为多少;进一步地,构成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的所有原料的百分占比之和为100%;所述步骤s50所述智能匹配计算过程是指:根据步骤s40拼配模型的设置结果,以步骤s30确定的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为目标,从步骤s10中的原料品质特征库中匹配计算出符合条件的原料,组成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配方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所述智能匹配计算过程中,符合条件的原料组成方案会有多个结果,智能匹配计算将根据用户选择的输出数量值,给出结果以供用户选择;所述步骤s60根据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制定生产计划并执行生产。9.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程序、设备控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普洱茶(熟茶)产品加工设备,其中:所述计算机操作终端具有需求信息录入、模型构建、运算求解和控制指令下发等功能;所述计算机操作终端上运行并实现上述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程序;所述计算机操作终端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设备控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双向连接,完成数据通信;所述普洱茶(熟茶)产品加工设备通过下达的生产计划执行生产任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程序包括:原料特征库管理模块:建立并管理普洱茶(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信息,原料品质特征库主要包含原料产地、年份、等级等基本数据信息和原料内含成分的检测数据信息;用户需求模块:用于记录用户对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风味特征的量化需求;风味特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风味特征量化需求计算出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配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需求,设置拼配模型,从普洱茶(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根据拼配模型设置,计算输出复合条件的配方;计划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选择的配方自动生成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生产计划信息,并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优选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程序在运算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信息;计划执行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程序生成的生产计划信息,并下达指令给设备控制系统,由设备控制系统控制生产设备执行生产过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普洱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一种智能化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预先建立普洱茶(熟茶)原料品质特征库;采集用户对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风味特征的量化需求;依据用户风味特征量化需求确定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确定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拼配模型;根据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的呈味物质成分含量和拼配模型从原料品质特征库中智能匹配计算合适的原料,得到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根据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配方,制定生产计划并执行生产。采用本发明智能化方法可以准确拼配出满足不同客户口感和风味的拼配普洱茶(熟茶)产品,帮助企业解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产品定制需求。定制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戴洪涛 殷耀华 李源 吴华强 关晓阳 陈兴毕 周润宏 曾亚平 赵学雄 侯正权 王艺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