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34299发布日期:2023-05-24 18:2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商用车凭借其长运输距离、大载重量以及吨油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但由于其结构尺寸及自身惯性大等原因,一旦发生交通碰撞事故则会对驾乘人员造成很严重的生命安全问题。据统计,商用车事故中伤亡最重要的为正面碰撞和滚翻,导致驾乘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驾驶室结构强度差,在冲击和挤压作用下,驾驶室结构被压溃从而无法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商用车多以平头车为主,没有足够的吸能空间,在发生碰撞的时候更容易对驾乘人员的生命造伤害。新版《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 26512-2021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新国标对我国商用车驾驶室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对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新版汽车碰撞标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对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新版汽车碰撞标准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所述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部件信息构建驾驶室有限元模型;

4、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获得验证结果;

5、在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对应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和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

6、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获得验证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

7、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正面a柱进行碰撞试验,获得驾驶座上的预设测试物与预设部件之间的距离;

8、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顶部强度进行试验,获得驾驶室对应的最大接触力;

9、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最大接触力生成仿真验证的验证结果。

10、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正面a柱进行碰撞试验,获得驾驶座上的预设测试物与预设部件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具体包括:

11、在驾驶座调整至预设位置后,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确定所述驾驶座上的预设测试物的第一目标位置;

12、在所述预设测试物处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时,控制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车架和驾驶室悬置按照第一预设方向固定连接;

13、在固定连接后,通过第一预设撞击器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正面a柱进行碰撞试验,获得所述预设测试物与预设部件之间的距离。

14、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顶部强度进行试验,获得驾驶室对应的最大接触力的步骤,具体包括:

15、在驾驶座调整至预设位置后,根据所述预设位置确定所述驾驶座上的预设测试物的第二目标位置;

16、在所述预设测试物处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时,控制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车架和驾驶室悬置按照第二预设方向固定连接;

17、在固定连接后,通过第二预设撞击器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车辆顶部进行碰撞试验,获得驾驶室对应的最大接触力。

1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最大接触力生成仿真验证的验证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

19、在所述距离满足预设距离条件时,判定a柱碰撞试验成功;

20、在所述最大接触力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车辆顶部未与所述预设测试物的顶部接触时,判定顶部强度试验成功;

21、或,在所述最大接触力大于车辆前轴最大载荷且车辆顶部未与所述预设测试物的顶部接触时,判定顶部强度试验成功;

22、在a柱碰撞试验成功且顶部强度试验成功时,仿真验证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23、可选地,所述灵敏度分析结果包括:侧面部件灵敏度、顶部部件灵敏度,所述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包括:侧压路径分析结果和顶压路径分析结果;

24、所述在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对应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和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25、在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获取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侧面部件对应的所述侧面部件灵敏度和顶部部件对应的所述顶部部件灵敏度;

26、获取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的所述侧压路径分析结果和所述顶压路径分析结果;

27、根据所述侧面部件灵敏度、所述顶部部件灵敏度、所述侧压路径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顶压路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

2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侧面部件灵敏度、所述顶部部件灵敏度、所述侧压路径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顶压路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29、对所述侧面部件灵敏度中的所有灵敏度进行排序,获得侧面灵敏度排序结果;

30、根据所述侧面灵敏度排序结果对经过所述侧压路径分析结果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

31、对所述顶部部件灵敏度中的所有灵敏度进行排序,获得顶部灵敏度排序结果;

32、根据所述顶部灵敏度排序结果对经过所述顶压路径分析结果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

3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装置,所述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装置包括:

34、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部件信息构建驾驶室有限元模型;

35、仿真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获得验证结果;

36、结构优化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对应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和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对所述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

3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设备,所述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程序,所述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的步骤。

3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程序,所述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车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的步骤。

39、本发明通过根据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部件信息构建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然后对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获得验证结果,在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根据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对应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和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对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对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在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时,说明该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符合新标准要求,再根据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对应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和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对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对驾驶室结构进行优化,以使待优化车辆的驾驶室结构满足新版汽车碰撞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