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的设置方法、BIOS芯片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57563发布日期:2023-03-22 12:3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BIOS的设置方法、BIOS芯片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bios的设置方法、bios芯片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的设置方法、bios芯片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bios是一组固化在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芯片中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bios的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此外,bios还向作业系统提供一些系统参数。bios在计算机开机时即运行,执行了bios后才能使计算机硬盘上的程序正常工作。
3.通过对bios进行设置可以使计算机系统运行在用户期望的状态,当前,修改bios设置项时需要对计算机进行一次或者数次重启以使修改后的设置生效,这就导致运行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产生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bios的设置方法、bios芯片和电子设备,以期避免在修改bios设置时对运行于计算机上的应用产生中断影响。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设置方法,包括:
6.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bios设置信息,所述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7.将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并将所述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修改为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以使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生效。
8.可选的,所述bios设置接口为通过操作系统调用的接口。
9.可选的,所述bios设置接口为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调用的接口。
10.可选的,所述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11.所述将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包括:
12.基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所述bios设置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13.若身份验证通过,则将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
14.可选的,所述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bios设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5.通过所述bios设置接口接收身份验证请求;
16.若身份验证通过,则通过所述bios设置接口返回身份验证通过响应。
17.可选的,还包括:
18.存储所述目标设置项的修改记录,所述修改记录中包括调用所述bios设置接口的用户、时间和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19.可选的,所述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为中央处理器cpu、平台控制器集线器pch或外设芯片中的寄存器。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设置装置,包括:
21.接收模块,用于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bios设置信息,所述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22.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并将所述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修改为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以使所述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生效。
23.可选的,bios设置接口为通过操作系统调用的接口。
24.可选的,bios设置接口为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调用的接口。
25.可选的,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身份验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
26.基于身份验证信息对bios设置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27.若身份验证通过,则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
28.可选的,接收模块还用于:
29.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身份验证请求;
30.若身份验证通过,则通过bios设置接口返回身份验证通过响应。
31.可选的,bios的设置装置还包括:
32.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目标设置项的修改记录,修改记录中包括调用bios设置接口的用户、时间和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33.可选的,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为中央处理器cpu、平台控制器集线器pch或外设芯片中的寄存器。
3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35.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36.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7.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bios芯片。
38.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9.在本技术提供的bios的设置方法、bios芯片和电子设备中,通过一个对外的bios设置接口来实现bios的设置,bios基于接口信息,在对存储设置项的可变(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的同时,还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使得修改的设置项实时生效,从而实现实时的bios设置项的修改和生效,整个过程不涉及对服务器的重启,因而不会对运行于服务器上的应用产生中断影响。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是一种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
42.图2是一种bios存储的示意图;
4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os的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os的架构示意图;
4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os的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术语进行介绍。
49.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uefi):一种计算机系统规格,用来定义操作系统与系统固件之间的软件界面。
50.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执行伺服器远端管理控制器,它可以在机器未开机的状态下实现对机器进行固件升级、查看机器设备等操作。
51.平台控制器集线器(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集成南桥。
52.带内管理:是指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信息通过同一个逻辑信道传送。
53.带外管理:是指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信息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传送。
54.b1os设置功能(setup):保存着bios的关键配置参数和系统设定。
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的设置方法和bios芯片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设备,本技术实施例总对此并不限定,例如,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
56.以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一种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该服务器中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0和cpu1,cpu0和cpu1通过集成存储控制器(integrated memory controller,imc)连接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cpu0和pch通过直接媒体接口(direct media interface,dmi)连接。pch可以通过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接口连接硬盘,pch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连接外部设备,bmc可以通过串行接口连接外部设备。pch和bmc之间可以具有外围组件互联高速(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接口。pch和bmc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和数据选择器(multiplexer,mux)连接bios芯片,bios芯片可以为spi flash芯片。
57.bios的设置功能可以实现对bios设置项的修改,该修改包括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修改bios的设置项,其二是使修改后的bios设置项生效。
58.关于第一点,bios设置功能通常提供了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修改bios的设置项,修改的结果将被存储在bios存储的可变(variable)区域中,示例的,
如图2中所示是一种bios存储的示意图,图中除了示意bios存储的variable区域外,还示意了bios中的描述符号(descriptor)和管理引擎(management engine,me)。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用于实例说明,并不限定于此。但是,对于运行中的服务器,若要进入到前述的人机交互界面,则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重启,在重启的过程中通过快捷键等方式进入bios设置的人机交互界面。
59.除了上述人机交互界面之外,一些带外bmc或带内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工具也可以实现对bios设置项的修改,也就是对bios存储的variable区域的修改,这类工具中,一些可以直接对bios存储的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还有一些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重启,在重启的过程中对bios存储的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
60.关于第二点,bios设置项的生效,通常的做法是bios在开机的过程中,从variable区域中读取设置项的值,并对该设置项所对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以使其生效,该寄存器可以为cpu、pch或外设芯片中的寄存器,也就是说,bios设置项的生效,也就是对寄存器的修改,同样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重启。
61.通过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在修改bios的设置项时,也就是对bios存储的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时,可能需要对服务器进行一次重启,而在使bios设置项生效时,则必然要进行一次重启,这就导致整个过程中至少需要一次重启,甚至会有多次重启,对于正在运行中的服务器来说,这必然导致运行于服务器上的应用中断。
62.考虑上述对bios设置项的修改和生效的两部分内容可知,核心问题在于目前的方案中,bios设置项的生效,也就是对寄存器的修改,是在开机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重启,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则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许多芯片的寄存器的修改需要重启才能生效,但是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寄存器已经可以实现实时的修改生效。在一些场景中,可以考虑通过硬件驱动的方式来直接修改寄存器的值,但是这种方案仅一次有效,在服务器重启后,寄存器的值又会被bios中设置的值覆盖。
63.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一种bios的设置方法,考虑可以实时修改生效的寄存器,该方法中提供一个对外的功能接口来实现bios的设置,用户可以通过调用该接口进行bios设置,bios基于接口信息,在对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的同时,还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使得修改的设置项实时生效,从而实现实时永久的bios设置项的修改和生效,整个过程不涉及对服务器的重启,不会对运行于服务器上的应用产生中断影响。
6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的设置方法做详细说明。
6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os的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bios芯片。如图3所示,该bios的设置方法包括:
66.s301、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bios设置信息,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6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bios设置接口是由bios芯片提供的可供外部调用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调用该bios设置接口向bios传入bios设置信息,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了需要设置的目标设置项,也就是需要修改的目标设置项,以及该目标设置项对应的目标值。目标设置项可以是bios的设置功能所提供的可修改的任意bios设置项,目标值是该bios设置项可设置的值中的任意值。
68.例如,目标设置项可以包括系统状态设置项,例如系统日期、时间、各种硬件信息
等;目标设置项可以包括pci子系统、主板中的各种芯片组、电源管理、电脑硬件监控及外部运行的设备控制等设置项;目标设置项可以包括硬件频率和电压,包括cpu频率、内存频率、cpu电压、内存电压、pci电压等设置项;目标设置项可以包括系统安全密码,包括管理员密码、用户密码和机箱入侵设置等设置项;目标设置项可以包括系统的启动信息,包括启动配置、启动模式和设置启动顺序等设置项。
69.s302、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并将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修改为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以使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生效。
70.本技术实施例中,bios芯片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到bios设置信息,对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即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将variable区域中存储的目标设置项的值修改为目标值,即实现了对目标设置项的修改,并且,bios芯片还直接对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也就是将寄存器中存储的目标设置项的值修改为目标值,即实现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的实时生效。
7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的设置方法中,通过一个对外的bios设置接口来实现bios的设置,用户可以通过调用该接口进行bios设置,bios基于接口信息,在对存储设置项的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的同时,还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使得修改的设置项实时生效,从而实现实时的bios设置项的修改和生效,整个过程不涉及对服务器的重启,因而不会对运行于服务器上的应用产生中断影响。
7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所示的架构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设置接口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bios位于计算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bios中包括了uefi框架(framework)、独立bios供应商(independent bios vendor,ibv)服务、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通用特性(common features)、uefi os加载器(loader)、传统(legacy)兼容支持模块(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csm),此外,还包括了bios设置接口。
73.可选的,该bios设置接口可以为通过操作系统调用的接口,如图4中示意了通过操作系统调用bios设置接口,即通过带内管理的方式进行bios设置。
74.可选的,该bios设置接口可以为通过bmc调用的接口,如图4中示意了通过bmc调用bios设置接口,即通过带外管理的方式进行bios设置。
75.可以理解的是,无论通过操作系统或是bmc调用bios设置接口,bios都会直接对bios存储中的可变区域进行修改,并且对硬件中的寄存器进行修改,图4中同样示意了bios对硬件中的寄存器和可变区域的修改。
7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bios设置的安全性,本技术实施例的bios的设置方法中还提供了安全认证机制。
77.可选的,用户进行安全认证和发送bios设置信息可以是同步的,用户在通过操作系统或bmc调用bios设置接口时,bios设置信息中除了可以包括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之外,还可以包括身份验证信息,相应的,bios在接收到bios设置信息后,可以通过身份验证信息先进行身份验证,即基于身份验证信息对bios设置信息进行身份验;若身份验证通过,则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并将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修改为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以使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生效。
78.示例的,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根据用户私钥生成的签名信息,bios在接收到bios
设置信息后,可以利用用户的公钥对bios设置信息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签,若验证通过,则继续进行后续对bios设置项的修改,若验证不通过,则不会对bios设置项进行修改。
79.示例的,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用户名和密码,bios在接收到bios设置信息后,可以利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继续进行后续对bios设置项的修改,若验证不通过,则不会对bios设置项进行修改。
80.可选的,用户进行安全认证和发送bios设置信息可以是异步的,即先进行安全认证,在安全认证通过后再发送bios设置信息。也就是,bios在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到bios设置信息之前,先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若身份验证通过,则通过bios设置接口返回身份验证通过响应。
81.示例的,身份验证请求中可以包括根据用户私钥生成的签名信息,bios在接收到身份验证请求后,可以利用用户的公钥对身份验证请求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签,若验证通过,则通过bios设置接口返回份验证通过响应,以便于用户继续通过bios设置接口发送bios设置信息,若验证不通过,则返回身份验证失败相应,则用户无法继续通过bios设置接口发送bios设置信息。
82.示例的,身份验证请求中可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bios在接收到身份验证请求后,可以利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若验证通过,则通过bios设置接口返回份验证通过响应,以便于用户继续通过bios设置接口发送bios设置信息,若验证不通过,则返回身份验证失败相应,则用户无法继续通过bios设置接口发送bios设置信息。
83.参照图4进行举例说明。示例的,用户通过bmc调用bios设置接口,向bios传入bios设置信息,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同时,用户还采用摘要算法生成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的摘要,并采用私钥对摘要进行签名,将签名携带在bios设置信息中。
84.bios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到bios设置信息后,采用用户的公钥对bios设置信息中携带的签名进行验签,若验签通过,即身份验证通过,则对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即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将variable区域中存储的目标设置项的值修改为目标值,并且,对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也就是将寄存器中存储的目标设置项的值修改为目标值,从而使得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实时生效,完成本次bios设置。
85.示例的,用户通过操作系统调用bios设置接口,向bios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该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了用户名和密码,bios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到身份认证请求后,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用户返回身份验证通过响应。用户再次通过bios设置接口传入bios设置信息,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86.bios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到bios设置信息后,对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即variable区域进行修改,将variable区域中存储的目标设置项的值修改为目标值,并且,对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进行修改,也就是将寄存器中存储的目标设置项的值修改为目标值,从而使得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实时生效,完成本次bios设置。
87.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bios的设置可追溯,本技术实施例的bios的设置方法中还包括:存储目标设置项的修改记录,修改记录中包括调用bios设置接口的用户、时间和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需要说明的是,该修改记录可以存储在bios存储中,也可以存储在其他模块的存储中,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8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ios的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bios
的设置装置500包括:
89.接收模块501,用于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bios设置信息,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90.处理模块502,用于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并将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修改为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以使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生效。
91.可选的,bios设置接口为通过操作系统调用的接口。
92.可选的,bios设置接口为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调用的接口。
93.可选的,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身份验证信息;处理模块502用于:
94.基于身份验证信息对bios设置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95.若身份验证通过,则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
96.可选的,接收模块501还用于:
97.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身份验证请求;
98.若身份验证通过,则通过bios设置接口返回身份验证通过响应。
99.可选的,bios的设置装置500还包括:
100.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目标设置项的修改记录,修改记录中包括调用bios设置接口的用户、时间和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
101.可选的,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为中央处理器cpu、平台控制器集线器pch或外设芯片中的寄存器。
10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的设置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bios的设置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103.可选的,bios的设置装置为bios芯片。
10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芯片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bios芯片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的设置方法。
105.可选地,该bios芯片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6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耦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601可能和存储器602协同操作。处理器601可能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106.可选地,该bios芯片600还包括通信接口6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bios芯片600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接口603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接口、总线、电路或者能够实现收发功能的装置。处理器601可利用通信接口603收发数据和/或信息,并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例资源的动态分配方法。
107.示例性地,当该电子设备600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os的设置方法时,处理器601可用于通过bios设置接口接收bios设置信息,bios设置信息中包括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将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存储至bios存储的可变区域,并将目标设置项对应的寄存器的值修改为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以使目标设置项的目标值生效。具体参见前文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108.本技术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通信接口6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技术实施例在图6中以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通信接口603之间通过总线
604连接。总线604在图6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109.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110.还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1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bios的设置方法。
1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bios芯片。
113.可选的,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
114.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模块”等,可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
11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16.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17.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118.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119.该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