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7139发布日期:2023-03-29 10:0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


背景技术:

[0002] 一体成型和非一体成型是两种有较大差别的制作工艺,一体成型是指将吸塑好的pc外壳与泡沫材料放入成型机一次成型出产,计算机显示器后盖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指位于显示器后,多用于固定和部保 护显示器内部元器件的外壳,与前盖和底座相连接。
[0003]
根据cn202023099551.8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散热的液晶显示器后盖,包括挡板和支架,所述挡板的一侧中心固定有卡合槽,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板,远离第一侧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开设有电源插孔,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顶部挡板,所述顶部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风槽,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有底部挡板,所述底部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槽,所述支架可与卡合槽相固定,所述第一通风槽与第二通风槽之间通过对流槽相连接,该显示器后盖可以使得热气流更快的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显示器散热快,且增大了通风槽的面积,使得气流量更大,并且可以将显示器从支架上取下,便于观看电影电视等操作。
[0004]
然而,现有的显示器后盖一般开设有散热孔,通过散热孔对显示屏进行散热,通过散热孔散热的效率低,且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显示器污染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散热孔散热的效率低,且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显示器污染电子元件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
一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包括壳体、文丘里管、支架,壳体的中心为矩形凹槽,沿壳体凹槽的内壁依次设置有限位块,壳体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区,壳体凹槽内的下方靠近连接区设置有接口区,壳体凹槽内的上方靠近连接区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壳体凹槽内依次设置有螺丝柱,壳体的背面依次设置有文丘里管,壳体背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支架滑动连接第一滑轨。
[0008]
优选的,连接区内依次设置螺丝孔。
[0009]
优选的,接口区内依次设置有接口孔。
[0010]
优选的,壳体凹槽内对应文丘里管依次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
[0011]
优选的,文丘里管一端设置有收缩段,靠近收缩段设置有文丘里管的喉部,文丘里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扩散段。
[0012]
优选的,第一滑轨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块,第一滑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
[0013]
优选的,支架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支架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滑轨,支架前端表面的一侧嵌有磁体。
[0014]
有益效果:
[0015]
1、这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设置有文丘里管,通过文丘里管可以对显示器进行机械散热,且通过文丘里管的机械散热可以加速壳体内腔的空气流动,将壳体内腔的热量带离,提高显示器的散热效率。
[0016]
2、这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内设置有第二防尘网,壳内腔的热量通过吸附孔流向文丘里管,且通过第二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腔。
[0017]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背面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文丘里管的剖视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示意图。
[0023]
图1-5中:1、壳体;101、限位块;102、连接区;103、螺丝孔;104、螺丝柱;105、接口区;106、接口孔;107、第一滑轨;108、滑块;109、限位柱;110、散热槽;111、第一防尘网;2、文丘里管;201、吸附孔;202、第二防尘网;203、收缩段;204、喉部;205、扩散段;3、支架;301、磁体;302、第二滑轨;30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
参照图1-5,一种一体成型的显示器后盖,包括壳体1、文丘里管2、支架3,壳体1的中心为矩形凹槽,沿壳体1凹槽的内壁依次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1,通过限位块101支撑显示屏,使显示屏与壳体1连接时,显示屏背面与壳体1凹槽的内壁形成空腔,以容纳显示屏背部的电路板,壳体1凹槽的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区102,连接区102内依次开设有螺丝孔103,显示器支架3可以通过螺栓安装于连接区102,壳体1凹槽内的下方靠近连接区102开设有接口区105,接口区105内依次开设有接口孔106,显示屏上的接口通过连接接口孔106与插口连接,壳体1凹槽内的上方靠近连接区102开设有散热槽110,散热槽110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11,壳体1内腔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槽110排出壳体1,壳体1凹槽内依次固定连接有螺丝柱104,螺丝通过螺丝柱104拧入显示屏背板,使显示屏连接壳体1,壳体1的背面依次固定连接有文丘里管2,通过文丘里管2的机械散热可以加速壳体1内腔的空气流动,将壳体1内腔的热量带离,壳体1凹槽内对应文丘里管2依次开设有吸附孔201,壳体1内腔的热量通过吸附孔201流向文丘里管2,壳体1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07,支架3滑动连接第一滑轨107。
[0026]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器后盖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壳体1上的文丘里管2、限位块101、螺丝柱104、螺丝孔103、接口孔106、吸附孔201、第一滑轨107均通过注塑工艺与壳体1一体成型组成显示器后盖,通过一体成型可以加强显示器后盖的结构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27]
其中,文丘里管2以壳体1的垂直中线镜像分布于垂直中线的两侧,文丘里管2一端
为收缩段203,靠近收缩段203为文丘里管2的喉部204,文丘里管2的另一端为扩散段205,吸附孔201对应文丘里管2的喉部204,吸附孔20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202,空气通过文丘里管2的收缩段203时,收缩段203的横截面逐渐减小,使空气通过的流速增加,压强减小,压缩后的空气流经喉部204时,在吸附孔201处形成真空区,致使壳体1内腔的空气通过吸附孔201加速流向文丘里管2内,后随压缩空气流向扩散段205,并通过扩散段205排出文丘里管2,且壳体1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散热槽110进入壳体1内腔,起到空气循环的效果。
[0028]
其中,第一滑轨107两侧的内壁上设有滑块108,且第一滑轨107的一端设有限位柱109,滑块108与限位柱109均与第一滑轨107一体成型,支架3的横截面为u型,支架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303,滑槽303对应滑块108,支架3通过滑槽303滑动连接第一滑轨107,通过滑槽303与滑块108的配合,使支架3可以在第一滑轨107上水平移动,支架3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滑轨302,第二滑轨302对应限位柱109,当支架3滑动至第一滑轨107的一端时,限位柱109通过第二滑轨302将支架3限位于第一滑轨107内,支架3前端表面的一侧嵌有磁体301,支架3通过磁体301可以吸附手机,当推动支架3伸出第一滑轨107时可以将手机放置于支架3的一侧,且支架3可以充当挂钩放置耳机。
[0029]
工作原理:
[0030]
在使用时,螺丝通过螺丝柱104拧入显示屏背板,使显示屏连接壳体1,显示屏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壳体1的传导至壳体1外部的空气中,另一部分热量留存于壳体1内腔,外部空气通过文丘里管2的收缩段203时,收缩段203的横截面逐渐减小,使空气通过的流速增加,压强减小,压缩后的空气流经喉部204时,在吸附孔201处形成真空区,致使壳体1内腔的空气通过吸附孔201加速流向文丘里管2内,后随压缩空气流向扩散段205,并通过扩散段205排出文丘里管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