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及其监控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01918发布日期:2023-06-29 01: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及其监控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液冷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及其监控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发展,传统的风冷服务器的缺点越发突出,例如,电能利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较高,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节能减排需求;单芯片算力密度持续增加,风冷散热效率较低,已到达瓶颈。

2、面向新型的数据中心,为了满足节能减排需求和新的算力需求,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被逐步推广使用。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一般包括计算设备如液冷机柜、cdu、传感器等装置。并且,为了监控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各个装置的工作情况如漏液情况,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各个装置需要与用户侧设备连接。另外,考虑到成本,用户一般采用多个厂家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但不同厂家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各个装置的接口类型不同,不方便与用户侧设备连接,或者说,每个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各个装置的接口与用户侧设备的接口需要匹配,耦合度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及其监控管理方法,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其计算设备的统一网口上报系统内各个装置的工作情况如漏液情况,使不同厂家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的内部装置可灵活选择,不需考虑与用户侧设备的接口匹配的问题,从而实现解耦,同时可减少用户侧设备的接口数量,避免采用单独的采集器对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内各个装置的状态信息进行汇总后再上报至用户侧设备,有助于降低成本。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每个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计算节点、分液管、内部漏液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每个所述计算节点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分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节点进行散热,所述内部漏液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内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分液管和/或所述散热装置是否漏液,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设备包括第一计算设备,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位于所述柜体外部的至少一个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并将所述内部漏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和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通过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控制装置的同一网口上报至用户侧设备。

3、本技术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可将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的计算设备的漏液情况以及其他装置如cdu、第二管路等的漏液情况汇总至计算设备,然后,通过该计算设备统一向用户侧设备进行上报,这样方便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与用户侧设备通信连接,即可对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计算设备负责监控该系统内的装置的漏液情况,使不同厂家的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内的各个装置可进行灵活选择,无需考虑与用户侧接口匹配的问题,实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与用户侧设备解耦,相对于先通过采集器采集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各个装置的状态信息如漏液检测结果,再通过采集器将状态信息上报至用户侧设备的方案,可减少用户侧设备的接口数量;并且,无需单独设置采集器来收集各个装置如cdu、第二管路和风液换热器等的漏液情况,能够节省成本。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冷液分配装置,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计算设备外部,且所述冷液分配装置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进液管路和第二出液管路,所述第二进液管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计算设备的分液管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路连通,所述计算设备的分液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与连通;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管路是否漏液,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控制装置。即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示例性地,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外部漏液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管路是否漏液,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控制装置。这样冷却介质先经过冷液分配装置分配后,再进入计算设备的分液管,与计算设备内的发热器件进行热交换后,可再通过分液管流出计算设备;并且,外部漏液检测装置可对第二管路的漏液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至控制装置。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外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水浸绳和第二水浸传感器,其中:所述水浸绳围绕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中的一者设置,所述水浸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水浸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中的一者泄露冷却液而浸湿所述水浸绳时输出告警信号给所述控制装置。这样在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路中的一者发生漏液时,会浸湿水浸绳,从而使第二水浸传感器输出告警信号给所述控制装置。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外部漏液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冷液分配装置是否漏液,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控制装置。这样可对冷液分配装置的漏液情况进行检测。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夜分配装置还用于将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控制装置,以便将所述工作状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同一网口上报至用户侧设备,所述工作状态信息包括冷却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以及凝露情况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不仅可上报漏液情况,还可将冷夜分配装置的其他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进而上报至用户侧设备。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液分配装置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一出液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一出液管路形成第一管路;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风液换热器,至少一个所述计算设备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风液换热器,所述风液换热器用于对所述计算设备进行散热,所述风液换热器的进液口用于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路连通,所述风液换热器的出液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路连通。这样可使冷却介质通过第一进液管路从冷却塔流出,并使吸收热量后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一出液管路流入冷却塔;另外,风液换热器还可对计算设备进行散热,有助于提高散热效率和节省成本。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第三外部漏液检测装置,所述第三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风液换热器是否漏液,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这样可实现对风液换热器的漏液情况进行检测。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外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容器,设置在所述风液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下方,所述第二容器的顶部具有开口,以接收所述风液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的漏液;第三水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水浸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器内是否有漏液,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所述控制装置。这样第二容器可接收风液换热器处的漏液,第三水浸传感器可在检测到第二容器内的漏液后上报至控制装置。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设备还包括第二计算设备,所述第二计算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内部漏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上报至所述用户侧设备;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排计算设备和第二排计算设备,每排计算设备包括多个所述计算设备,所述第一排计算设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排计算设备的一侧中的至少一者处设置有所述冷液分配装置,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液管路均为环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排计算设备和所述第二排计算设备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排计算设备中的多个所述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和/或,所述第二排计算设备中的多个所述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也就是说,对于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一部分计算设备(即第二计算设备),其控制装置可将计算设备内部的漏液检测结果通过控制装置的网口上报至用户侧设备;对于液冷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另一部分计算设备(即第一计算设备),其控制装置可接收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并与计算设备内部的漏液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后,再通过其控制装置的同一网口上报至用户侧设备,从而使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提供统一接口上报用户侧设备。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液管包括进液分液管和出液分液管;所述进液分液管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路连通,所述进液分液管的多个出液口分别与多个所述散热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分液管的多个进液口分别与多个所述散热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分液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路连通;所述内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一水浸传感器,所述第一容器设置在所述进液分液管的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分液管的出液口下方,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具有开口,以用于接收所述进液分液管的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分液管的出液口处的漏液;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并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容器内是否容纳有漏液,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所述控制装置。这样冷却介质可先通过进液分液管进入散热装置如冷板,以便对计算节点进行冷却,吸收热量后的冷却介质再通过出液分液管流出计算设备,并且,第一容器可接收分液管处的漏液,第一水浸传感器可在检测到第一容器内的漏液后上报至控制装置。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侧壁上或所述柜体内部,并用于检测所述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用于将所述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将所述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同一网口上报至所述用户侧设备。这样还可通过控制装置上报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冷数据处理系统的监控管理方法,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所述监控管理方法包括:接收检测信息,所述检测信息包括所述计算设备内部的装置发送的第一检测信息和所述计算设备外部的装置发送的第二检测信息;将所述检测信息通过所述计算设备的同一网口上报至用户侧设备。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设备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计算节点、分液管和内部漏液检测装置,每个所述计算节点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分液管与所述散热装置连通,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节点进行散热,所述内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分液管和/或所述散热装置是否漏液,所述第一检测信息包括内部漏液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信息还包括所述计算节点的告警信息、cpu的利用率、内存的利用率以及设备功耗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数据系统包括冷液分配装置、第二管路和外部漏液检测装置,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冷液分配装置和所述分液管连通,所述外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管路是否漏液;和/或,第二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冷液分配装置是否漏液;并且,所述第二检测信息包括所述冷液分配装置的漏液检测结果和/或所述第二管路的漏液检测结果。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检测信息还包括所述冷液分配装置内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以及凝露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数据系统包括风液换热器和第三外部漏液检测装置,至少一个所述计算设备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风液换热器,所述风液换热器用于对所述计算设备进行散热,所述第三外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风液换热器是否漏液,所述第二检测信息包括所述风液换热器的漏液检测结果。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其中: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计算设备的柜体内部,所述第一检测信息包括所述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或,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计算设备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检测信息包括所述计算设备的温湿度信息。

21、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例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