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块链链上信息定向披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75919发布日期:2024-04-18 20:4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区块链链上信息定向披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字加密,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链上信息定向披露方法。


背景技术:

1、当前,区块链技术从金融领域出发,已正在向更多领域迅速渗透,并且未来会对支付,清算,物联网乃至基于信用背书的其他领域都产生变革性影响,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被视为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拐点。

2、经检索,申请号cn10931368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区块链系统的加密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加密小程序容器服务提供智能合约,实现一种数据安全通信方式。

3、申请号cn11176755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字段级加密区块链数据,其目的是防止秘钥泄露,导致整个报文数据被破译。

4、但考虑到区块链上信息是完全透明化、公开化,无法实现对特定人群进行定向透明化、公开化,而对非特定人群呈现关键信息保密的需求。故如果直接将链下信息进行上链,使用区块链进行披露,等同于直接将链下信息在链上进行公开披露,虽然能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可信,但势必也会对个人、团体、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的生产、生活、决策、保密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既要做到保留区块链上联信息的公正、公开、可信等去中心化产品优秀的特点,又要兼顾对信息保密工作的落实,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好监管工作。目前市面上所有区块链工具,都无法保证这三点能够完全合理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在保留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的基础上实现链上信息定向披露的技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区块链链上信息定向披露方法,包括单向镜模块,所述单向镜模块包括合约加密模块,所述单向镜模块连接所述合约加密模块,用于实现对需要披露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地址绑定、数据加密传输、数据解密传输和数据传输验证,其中,所述合约加密模块用于存储、计算和设置单向镜模块对应的加密和解密合约;

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将需要披露的数据导入至单向镜模块中,通过单向镜模块的合约加密模块,对需要披露的信息做出统计,并且根据单向镜模块进行加密,并通过对披露信息进行非对称特殊算法加密;

6、s2:根据单向镜模块的合约加密模块计算十进制的加密结果,并在对加密结果进行排列组合;

7、s3:通过单向镜模块将披露地址与需要披露的信息进行绑定关联,自动激发标志地址与披露地址对应的联系,通过单向镜模块内的合约加密模块,将最终生成的十进制数字加密分组后的结果,在区块链上按照序列号和序列号内字段数,并生成对应通证;

8、s4:披露地址生成完对应数量的通证后,发送给单向镜模块内的合约加密模块回调,合约加密模块在收到信息后进行验证结果,产出结果数据,其中:

9、产出结果为“正确”,则代表本次更新成功,并对外展示结果;

10、产出结果为“不正确”,则代表本次更新失败,在对外展示结果的同时,还会立即通知监管人员,待监管人员核查无误后,方可重置单向镜模块,重新进行步骤s3;

11、s5:产出结果为“正确”后,在本次指令成功完成后,会过合约加密模块,每隔1-86,400秒随机时间进行一次验证或者通过手动设置时间验证,按时间间隔进行固定或随机核对验证,防止链下信息被无端篡改,其中:

12、若验证结果正确,则继续等待进行下一次验证;

13、若验证结果错误,则依次进行相应的错误结果处理方式;

14、s6:当详细信息需要进行查阅时,通过单向镜模块和合约加密模块将对信息进行解码,对解密结果进行归纳,最终输出对应可阅读的披露信息内容。

15、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单向镜模块和合约加密模块的加密流程为:在对链上财产或信息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以固定格式生成文本文件,其中,文本文件由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加数字0-9组成。

16、进一步地,单向镜模块和合约加密模块将加密结果转换成私钥的流程为:加密结果最终转换成十进制数字,并产生一串用于解码的私钥,其中,私钥由大小写英文字母加0-9数字随机组成。

17、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单向镜模块和合约加密模块对加密结果进行排列组合的方式为:

18、计算最终转换成的十进制加密结果位数,并对位数除以10,得出所需要的组数,其中,有余数则组数加一;

19、根据组数数量,每组随机生成三至八个英文大写字母,作为代表先后顺序的序列号,并将上述转换成的十进制加密结果位数,按顺序每十个插入到一组中,其中,转换成的十进制加密结果位数除以10有余数,则最后一组只填写剩余余数的加密结果即可。

20、具体的,注意:如分组后首位数字为0,则依次后推到最高位数不为零的数字,当组只保留最高位不为零数字后的位数,如0003456789字段应被分进xxs组,在分入后则表示为3456789。

21、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单向镜模块和合约加密模块进行错误结果处理的流程为:当发现验证结果错误时,会按照合约加密模块,立即通知监管人员,如果是资产类账户,还可以使用外接人工智能冻结对应交易权限(可设置扩展),并发送信息给到预设好的监管者方提示警告;

22、监管者在确认原因后,如果最终核查无误,可手动确认,确认完毕后,将从步骤s3开始,重新确认披露地址与需要披露的信息的相关关系,并按顺序进行后面的步骤。

23、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信息需要进行改动、查阅通过单向镜模块处理的具体流程为:

24、1:先将移动更迭的这一个需求,提供给单向镜模块,相当于是提前给模块一个提示,告知其即将要进行信息更迭,而不是提供更迭后的信息给到单向镜;

25、2:单向镜在接受到这个提示后,开始高频率对披露信息进行核验,直到监测到披露信息变更;

26、3:单向镜停止高频率对披露信息核验,开始对接收到更迭的信息进行非对称特殊算法加密;

27、4:加密完成后,按照合约模块形成新的分组,最终发送到链上地址进行新序列号和新字段数通证的生成;

28、5:在链上按照新生成的序列号,生成对应字段数的通证,待全部完成后,披露地址发送给合约加密模块回调,合约加密模块在收到信息后进行验证,其中:

29、产出结果如果为“正确”,则代表本次信息更新成功,并对外展示结果;

30、产出结果如果为“不正确”,则代表本次更新失败,则在对外展示结果的同时,会通知监管人员,待监管人员核查无误后,然后等待指令重复步骤s6;

31、当需要给指定用户查阅真实资产信息权限时:用步骤s1所产生的私钥,使用此私钥再次通过单向镜模块进行解密,并通过合约加密模块对解密结果进行归纳,最终输出可阅读的对应详细信息内容。

32、进一步地,秘钥设置为固定形式或者每分钟随机动态变化任一方式,其中,使用任一方式前,在步骤s1前进行确认和设置。

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当前国内外市场上,所有的区块链产品都无法实现的定向披露功能,为区块链链上监管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并且该技术完整保留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不违背区块链产品原有的公正、公平、可信特点。本技术是由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算法为核心主导,具备可扩充、多应用场景、高度契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特点,能够结合区块链(公有区块链、行业区块链、私有区块链)特性,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实现定向的信息披露。

34、通过该技术,可以解决当一个链下地址,需要上链披露相关的财产类型、数量,或其他关键信息时,能够只向拥有秘钥的指定人员披露,对未拥有秘钥的其他人员,只会显示披露数据是否正常,但不会显示披露数据的具体类型、数量等关键信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