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38974发布日期:2023-06-29 16:2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牙科,尤其涉及一种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牙科技师在设计牙齿修复体的时候,通常在数字模型中进行模拟设计,在牙齿塑形或者模板生成牙冠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牙弓的咬合关系和邻牙关系,以相应调整牙冠模型,防止设计的修复体出现用户戴不上的状况。

2、然而现有技术中,牙科技师在调整牙齿修复体过程中,通常根据数字模型显示的距离参数进行塑形,旋转,平移,缩放,加蜡、减蜡以及局部等形态调整,在此情况下,牙科技师需要判断该距离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调整范围从而进行相应调整,不利于牙科技师快速进行牙齿修复体调整,影响修复体设计效率。

3、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获取目标牙弓模型;

4、基于目标设计模型对所述目标牙弓模型进行裁剪处理,得到伪基牙体,所述伪基牙体包括所述目标设计模型和所述目标设计模型周侧的目标邻牙模型,所述伪基牙体的牙齿模型数量小于所述目标牙弓模型的牙齿模型数量;

5、计算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每一第一目标网格点到所述伪基牙体各第二目标网格点的最近目标距离,将所述最近目标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网格点和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形成映射关系;

6、判断所述最近目标距离是否符合多个不同预设距离范围条件中的其中一个;

7、若所述最近目标距离符合其中一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根据对应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待上色区域;

8、对所述待上色区域赋予视觉识别特征,不同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对应的所述视觉识别特征不同。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目标设计模型对所述目标牙弓模型进行裁剪处理,得到伪基牙体,进一步包括:

10、提取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第一颈缘线;

11、基于所述第一颈缘线确定边界中心;

12、将所述边界中心作为裁剪框中心对所述目标牙弓模型进行裁剪处理,得到所述伪基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计模型为单牙模型,所述将所述边界中心作为裁剪框中心对所述目标牙弓模型进行裁剪处理,进一步包括:

14、通过所述边界中心作为圆心和目标半径形成所述裁剪框,对所述目标牙弓模型进行球形裁剪处理,所述目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计模型最大横向宽度的三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颈缘线确定边界中心,进一步包括:

16、计算所述第一颈缘线上所有网格点的坐标和;

17、将所述坐标和除以所述第一颈缘线上所有网格点的数量,得到所述边界中心的位置坐标。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每一第一目标网格点到所述伪基牙体各第二目标网格点的最近目标距离,进一步包括:

19、对所述伪基牙体进行语义识别,得到具有语义标识的所述目标邻牙模型和所述目标设计模型;

20、提取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第一颈缘线;

21、根据所述第一颈缘线将所述目标设计模型划分为连通主体和预分割体,所述预分割体具有咬合面;

22、将所述预分割体的所有网格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将所述目标邻牙模型的所有网格点作为所述第二目标网格点,计算每一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到各所述第二目标网格点的最近目标距离。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计模型包括修复体模型和基牙模型,所述修复体模型与所述基牙模型连接,所述计算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每一第一目标网格点到各所述第二目标网格点的最近目标距离,进一步包括:

24、提取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第一颈缘线;

25、根据所述第一颈缘线将所述基牙模型划分为连通主体和备牙体,所述修复体模型连接所述备牙体;

26、将所述备牙体进行复制,得到复制基体,将所述复制基体和连接所述复制基体的所述修复体模型作为预分割体;

27、对所述伪基牙体的所有第一网格点赋予第一标识;

28、计算所述预分割体的其中一第二网格点到所述伪基牙体的所有所述第一网格点的最近候选距离,将所述最近候选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一网格点作为种子点;

29、根据所述种子点对所有所述第一网格点进行关联遍历,得到第三网格点;

30、对所述第三网格点赋予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不同;

31、删除赋予所述第二标识的所述第三网格点,将其余所述第一网格点作为第四网格点;

32、计算所述预分割体的每一第二网格点到所述预分割体外的所述第四网格点的第一距离;

33、将最小值的所述第一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34、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35、若所述第二距离符合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将对应的所述第四网格点作为所述第二目标网格点,将对应的所述第二距离作为所述最近目标距离。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最近目标距离符合其中一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根据对应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待上色区域,进一步包括:

37、若所述最近目标距离符合其中一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根据对应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对应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将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作为候选网格点;

38、若至少k个所述候选网格点构成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同一网格面片,则将对应所述网格面片确定为所述待上色区域,所述网格面片具有n个网格点,k和n均为正整数,且k≥1/2n。

39、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齿间距离可视化装置,包括:

4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牙弓模型;

41、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设计模型对所述目标牙弓模型进行裁剪处理,得到伪基牙体,所述伪基牙体包括所述目标设计模型和所述目标设计模型周侧的目标邻牙模型,所述伪基牙体的牙齿模型数量小于所述目标牙弓模型的牙齿模型数量;

42、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设计模型的每一第一目标网格点到所述伪基牙体各第二目标网格点的最近目标距离,将所述最近目标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网格点和所述第一目标网格点形成映射关系;

43、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最近目标距离是否符合多个不同预设距离范围条件中的其中一个;

44、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最近目标距离符合其中一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根据对应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待上色区域;

45、上色模块,用于对所述待上色区域赋予视觉识别特征,不同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对应的所述视觉识别特征不同。

46、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47、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修复体设计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48、通过对不同预设距离范围对应的待上色区域赋予相应的视觉识别特征,牙科技师无需根据相应的距离数值判断修复体设计是否符合范围,只需直观根据该视觉识别特征便可进行修复体的设计调整,减少牙科技师的评估判断时间,提高修复体设计效率。此外,由于在对待上色区域赋予视觉识别特征过程中处理器的计算量较大,影响修复体设计效率,因此,通过对目标牙弓模型进行裁剪处理,得到伪基牙体,而后基于伪基牙体进行后续的距离计算以及视觉识别特征的赋予,从而减少处理器的整体计算量以及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得修复体设计效率能够符合预期。

49、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