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矿山风险监测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69508发布日期:2023-08-01 15: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矿山风险监测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矿山风险监测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矿山需要监测数据比较多,而且对矿山监测数据都相互独立,存在着相互不连通的信息孤岛,数据没有共享的渠道,同时尚未有对矿山系统安全性进行整体评价。因此,需要一个对矿山风险进行整体的检测和数据共享。

2、现有技术cn202210934838提供了一种矿山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可拖拽式采集流程配置,对各个组件可以全拖拽方式和同意的采集平台,但只是对数据进行采集,缺乏对矿山的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矿山风险监测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共享方法,通过对矿山风险进行整体与子网络进行风险监测,并对检测异常的子网络按照异常程度及重要性相结合进行风险预警排序,可以方便维修人员按照风险预警排序进行维修。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矿山风险监测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3、管理平台发出数据采集指令;

4、构建数据采集网络并划分n个子网络,并每个子网络按照风险指标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点,每个数据采集点连接若干个数据采集设备,每个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数据采集指令分别对相应的风险指标进行数据采集;

5、根据数据的格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并存储;

6、对标准化数据的标识,得到标识数据并进行共享。

7、优选地,构建数据采集网络并划分n个子网络,并每个子网络按照风险指标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点,每个数据采集点连接若干个数据采集设备,每个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数据采集指令分别对相应的风险指标进行数据采集;

8、包括:

9、构建数据采集网络并设置中间层;

10、根据矿山走向将数据采集网络划分n个子网络,子网络通过中间层与数据采集网络进行数据交互;

11、每个子网络设置若干个数据采集点和次中间层,数据采集点通过次中间层与子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每个数据采集点连接若干个数据采集设备;

12、根据风险指标设定数据采集频率和数据采集内容,其中数据采集内容包括环境监测数据、人员定位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

13、以设定的数据采集频率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依次通过数据采集点、次中间层、子网络和中间层传送到管理平台。

14、优选地,还包括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标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各子网络的风险等级和整体风险等级,将各子网络的风险等级和整体风险等级的结果输出到管理平台进行显示;

15、其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型采用依次梯进结构,包括指标评估层、风险评级层、区域评价层以及整体评价层,

16、指标评估层,用于通过采集历史事件中的数据并进行特征化提取,得到风险指标并利用风险指标对标准化数据进行评估;

17、采集点评价层,用于结合风险类型的权重对指标评估层的评估结果计算出采集点评级层的风险评价数值;

18、子网络评价层,用于结合采集点权重对采集点评价层的风险评价数值计算出每个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

19、整体评价层,用于结合子网络权重对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计算出整体的风险评价数值。

20、优选地,所述对标准化数据的标识,得到标识数据并进行共享,包括:

21、按照数据来源对标准化数据的标识和数据加密,得到标识数据并设置端口标签;

22、将所有识别数据的端口标签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串联成端口标签序列并保存在管理平台;

23、接收访问者的共享指令,先将共享指令与端口标签序列进行第一次验证;

24、若第一次验证结果为不符合,管理平台向访问者返回不予共享并提示访问者输入匹配的共享指令;

25、若第一次验证结果符合后,共享指令与端口标签进行第二次验证;

26、若第二次验证结果不符合,管理平台向访问者返回不予共享并提示访问者输入匹配的共享指令;

27、若第二次验证结果符合后,则对标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标准化数据并发送给访问者。

28、优选地,还包括利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预警;

29、其中,所述利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预警,包括

30、获取存储模块存储关于数据采集点、子网络和整体的正常运行的历史数据,得到第一比较矩阵、第二比较矩阵和第三比较矩阵;

31、当整体评价层的风险评价数值为0时,管理平台显示整体评价层零风险;

32、当整体评价层的风险评价数值不为0时,计算当前的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构成第三实时矩阵,并计算出第三实时矩阵与第三比较矩阵对应数据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三距离,根据第三距离并结合子网络权重进行大小排序,依次按序对子网络进行风险预警;

33、当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为0时,管理平台显示子网络零风险;

34、当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不为0时,计算出当前的数据采集点的风险评价数值,构成第二实时矩阵,并计算出第二实时矩阵与第二比较矩阵对应数据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二距离,根据第二距离并结合数据采集点权重进行大小排序,依次按序对数据采集点进行风险预警;

35、当数据采集点的风险评价数值为0时,管理平台显示数据采集点零风险;

36、当数据采集点的风险评价数值不为0时,计算出当前的数据采集设备的风险评价数值,构成第一实时矩阵,并计算出第一实时矩阵与第一比较矩阵对应数据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并结合风险类型的权重进行大小排序,依次按序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风险预警。

3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矿山风险监测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共享系统,包括:

38、数据采集模块,用于管理平台发出数据采集指令;

39、子网络划分模块,用于构建数据采集网络并划分n个子网络,并每个子网络按照风险指标设置多个数据采集点根据数据采集指令分别对进行数据采集;

40、标准化存储模块,根据数据的格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并存储;

41、共享模块,对标准化数据的标识,得到标识数据并进行共享。

42、优选地,所述子网络划分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43、构建数据采集网络并设置中间层;

44、根据矿山走向将数据采集网络划分n个子网络,子网络通过中间层与数据采集网络进行数据交互;

45、每个子网络设置若干个数据采集点和次中间层,数据采集点通过次中间层与子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每个数据采集点连接若干个数据采集设备;

46、根据风险指标设定数据采集频率和数据采集内容,其中数据采集内容包括环境监测数据、人员定位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

47、以设定的数据采集频率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依次通过数据采集点、次中间层、子网络和中间层传送到管理平台。

48、优选地,还包括风险评估模块,用于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标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各子网络的风险等级和整体风险等级,将各子网络的风险等级和整体风险等级的结果输出到管理平台进行显示;

49、其中,所述风险评估模型采用依次梯进结构,包括指标评估层、风险评级层、区域评价层以及整体评价层,

50、指标评估层,用于通过采集历史事件中的数据并进行特征化提取,得到风险指标并利用风险指标对标准化数据进行评估;

51、采集点评价层,用于结合风险类型的权重对指标评估层的评估结果计算出采集点评级层的风险评价数值;

52、子网络评价层,用于结合采集点权重对采集点评价层的风险评价数值计算出每个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

53、整体评价层,用于结合子网络权重对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计算出整体的风险评价数值。

54、优选地,所述共享模块,执行如下操作:

55、按照数据来源对标准化数据的标识和数据加密,得到标识数据并设置端口标签;

56、将所有识别数据的端口标签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串联成端口标签序列并保存在管理平台;

57、接收访问者的共享指令,先将共享指令与端口标签序列进行第一次验证;

58、若第一次验证结果为不符合,管理平台向访问者返回不予共享并提示访问者输入匹配的共享指令;

59、若第一次验证结果符合后,共享指令与端口标签进行第二次验证;

60、若第二次验证结果不符合,管理平台向访问者返回不予共享并提示访问者输入匹配的共享指令;

61、若第二次验证结果符合后,则对标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标准化数据并发送给访问者。

62、优选地,还包括风险预警模块,用于利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预警;

63、其中,所述利用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预警,执行如下操作:

64、获取存储模块存储关于数据采集点、子网络和整体的正常运行的历史数据,得到第一比较矩阵、第二比较矩阵和第三比较矩阵;

65、当整体评价层的风险评价数值为0时,管理平台显示整体评价层零风险;

66、当整体评价层的风险评价数值不为0时,计算当前的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构成第三实时矩阵,并计算出第三实时矩阵与第三比较矩阵对应数据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三距离,根据第三距离并结合子网络权重进行大小排序,依次按序对子网络进行风险预警;

67、当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为0时,管理平台显示子网络零风险;

68、当子网络的风险评价数值不为0时,计算出当前的数据采集点的风险评价数值,构成第二实时矩阵,并计算出第二实时矩阵与第二比较矩阵对应数据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二距离,根据第二距离并结合数据采集点权重进行大小排序,依次按序对数据采集点进行风险预警;

69、当数据采集点的风险评价数值为0时,管理平台显示数据采集点零风险;

70、当数据采集点的风险评价数值不为0时,计算出当前的数据采集设备的风险评价数值,构成第一实时矩阵,并计算出第一实时矩阵与第一比较矩阵对应数据之间的距离,构成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并结合风险类型的权重进行大小排序,依次按序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风险预警。

7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7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