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

文档序号:34813287发布日期:2023-07-19 15:2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评估,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自然灾害常以洪涝、泥石流、暴雨、台风、滑坡等形式存在,且其危险性大、破坏性强。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对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保护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现已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展自然灾害对第二产业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对第二产业间接经济损失评估集中在投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水文经济学模型等经济学模型,基于风险评估原理的风险损失度模型等。

2、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定量性,且经常忽略自然灾害对社会综合损失的程度、评估过程以及自然灾害对社会损失转折时间点等有效信息,导致评估精准性降低。

3、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利用需求和供给驱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完成自然灾害对第二产业的间接损失,且考虑了涉及到的不同对象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损失率以及产业变化下的损失情况,多方面确定损失等级,保证了损失评估的精准性,进而保证对损失的合理预警。

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包括:

3、步骤1:建立全灾种自然灾害的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并确定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

4、步骤2:根据所述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向涉及到的每个目标对象设定投入系数以及向涉及到的每个目标对象设定产出系数;

5、步骤3:基于同个目标对象的设定投入系数以及设定产出系数,计算得到综合损失率,同时,获取每种自然灾害对不同目标对象的造成损失率;

6、步骤4:建立同个目标对象下的每个单产业以及双产业的变化对相应关联产业的损失映射集合;

7、步骤5:基于所述综合损失率以及造成损失率,确定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损失评估系数,同时,根据相应的损失映射集合,确定关联损失系数;

8、步骤6:基于所述损失评估系数以及关联损失系数,构建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损失数组,并基于所述损失数组,确定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损失等级,并进行预防损失预警。

9、优选的,建立全灾种自然灾害的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并确定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包括:

10、确定不同灾种下的自然灾害所涉及到的历史损失产业数据,并构建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

11、根据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统计得到每个历史时刻下不同产业之间的若干交易关系,并建立同目标对象下的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构建中间使用矩阵q;

12、根据所述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确定不同目标对象的构成情况以及同个目标对象下不同产业的最终产品被使用情况,进而构建最终使用矩阵y;

13、根据所述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确定不同产业对应的产出情况以及不同产业的新增价值项目的构成情况,进而构建增加值矩阵z;

14、根据所述中间使用矩阵q、最终使用矩阵y以及增加值矩阵z,确定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q1:q1=q+y-z。

15、优选的,根据所述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向涉及到的每个目标对象设定投入系数以及向涉及到的每个目标对象设定产出系数,包括:

16、根据所述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q1,计算同个目标对象的设定投入系数;

17、

18、其中,a1ij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所对应的产业j的设定投入系数;x1ij表示基于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确定的第i个目标对象所对应的产业j的传递价值;q1i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的总投入;

19、根据所述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计算同个目标对象的设定产出系数;

20、

21、其中,b1ij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所对应的产业j的设定产出系数;q2i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的总产出。

22、优选的,基于同个目标对象的设定投入系数以及设定产出系数,计算得到综合损失率,包括:

23、基于同个目标对象的设定投入系数,计算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第一值d1;

24、d1=a1ij*q1i+f(a1ij)

25、其中,f(a1ij)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基于设定投入系数a1ij的投入需求函数;

26、基于同个目标对象的设定产出系数,计算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第二值d2;

27、d2=b1ij*q2i+v(b1ij)

28、其中,v(b1ij)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基于设定产出系数b1ij的产出增加函数;

29、基于所述第一值以及第二值,计算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综合损失率;

30、

31、其中,δl表示同个目标对象的综合损失率。

32、优选的,获取每种自然灾害对不同目标对象的造成损失率,包括:

33、

34、其中,z1表示对应自然灾害对同个目标对象的造成损失率;y01表示不存在自然灾害时,所对应同个目标对象的标准使用量;y02表示存在自然灾害时,该自然灾害对同个目标对象的实际使用量,其中,y02、y01、z1都为变量。

35、优选的,基于所述综合损失率以及造成损失率,确定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损失评估系数,包括:

36、s1i=(y02-y01)i*z1i*δli

37、其中,(y02-y01)i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的损失量;z1i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的造成损失率;δli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的综合损失率;s1i表示第i个目标对象的损失评估系数。

38、优选的,建立同个目标对象下的每个单产业以及双产业的变化对相应关联产业的损失映射集合,包括:

39、从灾害数据库中,调取同灾种下的不同自然灾害的第一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包含同灾种下的若干自然灾害的第一数据信息;

40、将每个第一数据信息按照产业描述分别输入到预设产业空白表中,并获取得到预设产业填充表;

41、分别对所述预设产业填充表中的每行信息中的每个产业元素进行单一去除分析以及双组合去除分析,其中,每行信息对应的的单一去除分析次数为n次,每行信息中每个产业元素的双组合去除分析的次数为n-1次;

42、根据单一去除分析结果,向对应每行信息中的每个产业元素设置单一属性;

43、根据双组合去除分析结果,构建对应每行信息中同个产业元素的双组合阵列,并将对应每行信息中涉及到的所有双组合阵列输入到组合分析模型中,获取得到对应每个双组合阵列的双组合属性,并向对应产业元素进行设置;

44、对所述预设产业填充表中的每列信息进行设置结果的提取,计算对应同产业元素在不同行中的关联值;

45、

46、其中,g01j2表示对应同产业元素在第j2行的关联值;r1j2表示对应同产业元素的单一属性基于第j2行的重要值;r2j2表示对应同产业元素的双组合属性基于第j2行的重要值;r1j2,max表示第j2行涉及到的所有单一属性产中所对应的最大重要值;r2j2,max表示第j2行涉及到的所有双组合属性中所对应的最大重要值;当时,g01j2取值为1;当时,g01j2取值为0;

47、对获取的同产业元素的所有关联值进行累加,得到对应同产业元素的最后值;

48、提取每行信息中最后值大于预设值的第一元素,并根据对第一元素的所有单一去除分析结果,建立对应第一元素的第一损失集合以及根据第一元素的所有双组合去除分析结果,建立对应得以元素的第二损失集合;

49、基于所有第一损失集合以及第二损失集合,构建得到损失映射集合。

50、优选的,根据相应的损失映射集合,确定关联损失系数,包括:

51、基于同单个产业的所有第一损失集合,计算第一损失系数其中,n10表示同单个产业的所有第一损失集合的个数;ki10表示第i10个第一损失集合的损失平均值;

52、基于同单个产业的所有第二损失集合,计算第二损失系数其中,n20表示同单个产业的所有第二损失集合的个数;ki20表示第i20个第二损失集合的损失平均值;

53、基于所述第一损失系数s01以及第二损失系数s02,计算关联损失系数g01;

54、

55、其中,mi n表示最小值符号;max表示最大值符号。

56、优选的,基于所述损失数组,确定所述同个目标对象的损失等级,并进行预防损失预警,包括:

57、将所述损失数组与数组-损失映射表进行匹配,得到损失等级;

58、基于等级-预警映射表,得到所述损失等级的预警指令,并进行预防损失预警。

5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60、利用需求和供给驱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完成自然灾害对第二产业的间接损失,且考虑了涉及到的不同对象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损失率以及产业变化下的损失情况,多方面确定损失等级,保证了损失评估的精准性,进而保证对损失的合理预警。

6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6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