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卡推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73171发布日期:2023-08-30 20:2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卡推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打卡推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快捷打卡推荐是一种用于实现一键打卡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将快捷打卡界面醒目的显示在屏幕界面上,用户通过点击快捷打卡界面,可以快速到达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打卡界面,之后用户通过点击打卡界面可以实现一键打卡。省去了在屏幕界面中翻找第三方应用程序、打开第三方应用程序以及切换到打卡界面的步骤,方便快捷。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是提供考勤打卡服务的应用程序。

2、目前,上班或者下班打卡推荐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在时间到达工作制约定的上班时间或者下班时间时,对用户进行一次打卡推荐,以使用户可以在约定的上班时间或者下班时间到来时收到打卡推荐,实现快捷打卡。

3、但是,该种打卡推荐方法仅考虑到用户可能在工作制约定的上班时间或者下班时间到来时进行打卡,没有考虑到用户实际进行打卡时的个人习惯与需求。因此该种推荐方法并不能在用户需要打卡时准确的将快捷打卡界面推荐给用户,推荐成功度低。这样的推荐方式,并不能避免出现忘记打卡的情况,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卡推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推荐方法不符合用户需求、推荐成功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卡推荐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在今天之前的n天的下班时间记录;根据下班时间记录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一时间点;其中,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等于或者晚于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的最早时间,且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早于或者等于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的最晚时间;n个第一打卡时间包括n天中每天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第一时间点位于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用户的上班打卡记录;在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显示第一对象,第一对象用于用户打卡;如果第一用户为第一特征用户,在第一时间点显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用于用户打卡,且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相同或不同;第一特征用户的n个第一打卡时间的离散程度满足预设条件,或者,第一特征用户的n个第一打卡时间与其对应的第一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预设条件。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卡推荐方法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一时间点,在第一时间段对全量用户进行下班推荐,在第一时间点对部分下班时间较为规律的用户进行下班推荐,可以准确贴合用户下班打卡的期望,能够有效防止用户漏打卡,可以提高下班打卡推荐成功率。并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简化了打卡步骤以及减少了打卡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时间段由以下步骤确定:获取第一时间集合,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第一用户的n个第一打卡时间,和/或第二用户的n个第一打卡时间,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与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至同一第一目标网络,第一目标网络位于公司范围内;对第一时间集合中的第一打卡时间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去除第一序列中位于列首和/或列尾的离群值,得到第二序列;将第二序列中位于列首的第一打卡时间确定为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将第二序列中位于列尾的第一打卡时间确定为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这样,可以去除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不利于下班推荐的异常值,第一时间段可以受到多种筛选条件的约束,准确率更高。

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显示第一对象的步骤后,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用户不为第一特征用户,在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之前,当第一用户完成下班打卡时停止显示第一对象;或者,在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停止显示第一对象。这样,对于不为第一特征用户的第一用户,可以在其打卡之前持续收到下班打卡推荐,在完成打卡后不再收到下班打卡推荐。并且,对于不是第一特征用户的第一用户,不在第一时间点进行推荐可以避免给其带来推荐不准的体验。

6、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显示第一对象的步骤后,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用户为第一特征用户,在第二时间点显示第二对象;其中,第二时间点位于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与第一时间点之间,且与第一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这样,可以提高第二对象推荐的成功率。

7、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果第一用户为第一特征用户,在第二时间点显示第二对象的步骤前,还包括:如果第一用户为第一特征用户,在第三时间点之前,当第一用户完成下班打卡时停止显示第一对象,或者,在第三时间点停止显示第一对象;其中,第三时间点位于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与第二时间点之间,且与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或者,第三时间点与第二时间点重合。这样,可以起到提醒用户打“保险卡”的作用,提升用户体验。

8、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时间点由以下步骤确定:获取今天和今天之前的n天中每一天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当天为当周的第几天,当天为当年的第几月,当天是否为星期一、星期二或者星期四,当天是否为星期六或者星期日,当天在当月的第几周;第二信息包括:第一差值、第二差值、第三差值、第一均值以及第二均值,第一差值等于在n天中一天前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与两天前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的差值,第二差值等于在n天中一天前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与三天前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的差值,第三差值等于在n天中一天前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与四天前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的差值,第一均值等于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平均值,第二均值等于第一差值、第二差值以及第三差值的均值;将下班时间记录、今天和今天之前的n天中每一天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输入至第一预测模型中,得到第一时间点。这样,第一时间点更加接近用户真正下班打卡的时间,准确性更高。

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果第一用户为第一特征用户,在第一时间点显示第二对象的步骤后,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之前,当第一用户完成下班打卡时停止显示第二对象;或者,在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停止显示第二对象。

1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特征用户由以下步骤确定:计算n个第一打卡时间的第一标准差;如果第一标准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将第一用户确定为第一特征用户。第一特征用户还由以下步骤确定:对n个第一打卡时间进行排序,得到第三序列;去除第三序列中位于列首、列尾或者列首及列尾的部分第一打卡时间,得到第一数量的第一打卡时间,第一数量与n的比值等于第二预设阈值;计算第一数量的第一打卡时间的第二标准差;如果第二标准差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将第一用户确定为第一特征用户。第一特征用户还由以下步骤确定:计算第二打卡时间的第三标准差,第二打卡时间为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的m个,m小于n;如果第三标准差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将第一用户确定为第一特征用户。第一特征用户还由以下步骤确定:确定第三打卡时间和其对应的第一时间点,第三打卡时间为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的n个,n小于n;基于第三打卡时间和第一时间点,计算第一时间点的准确率;如果准确率大于第五预设阈值,将第一用户确定为第一特征用户。这样,可以确定下班时间较为规律的第一用户。

1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当前时间为预设时间时,判断第一用户的睡眠地点是否处于个人打卡围栏内,个人打卡围栏是由第一用户历史上班打卡位置确定的地理围栏;如果第一用户的睡眠地点处于个人打卡围栏内,确定第一历史日,第一历史日包括今天之前的r天,r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测模型的数据老化天数;基于第一历史日确定第二历史日;第二历史日位于第一历史日之前,第二历史日与第一历史日之间的差值大于数据老化天数;第二历史日是否上班的信息与第一历史日相同,且第二历史日所在周是否为当年的奇数周与第一历史日相同;获取今天、第一历史日和第二历史日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当天为当周的第几天,当天为当年的第几月,当天是否为星期一、星期二或者星期四,当天是否为星期六或者星期日,当天是否为星期六,当天在当月的第几天,当天在当月的第几周,当天为当月正数第几个星期t,和当天为当月倒数第几个星期t,其中星期t为星期一至星期日的任意一天,当天所在周是否为当年的奇数周;将今天、第一历史日和第二历史日的第三信息输入至第二预测模型中,以及将第一历史日和第二历史日是否上班的信息输入至第二预测模型中,确定用户当天是否需要上班;如果用户当天需要上班,在第二时间段内,显示第三对象,第三对象用于用户打卡,第二时间段的起始时间为第一用户历史最早上班打卡时间,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间为第一用户的历史最晚上班打卡时间;在第一用户完成上班打卡时停止显示第三对象。这样,可以避免用户错过打卡时间,造成漏打卡。

1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历史日由以下步骤确定:基于第一历史日是否上班的信息,将第一历史日划分为正样本及负样本,得到k条正样本和v条负样本,正样本对应于上班的第一历史日,负样本对应于未上班的第一历史日,k表示正样本的数量,v表示负样本的数量;对于每一正样本,确定其对应的v-1个第二历史日,v-1表示每一正样本对应的第二历史日的数量;对于每一负样本,确定其对应的k-1个第二历史日,k-1表示每一负样本对应的第二历史日的数量;其中,当第二预测模型的数据老化天数等于w天时,第x个第二历史日为正样本之前的第x×(w+y)天,第x个第二历史日为v-1个第二历史日中的任一个,x为自然数,且0<x≤v-1;第z个第二历史日为负样本之前的第z×(w+y)天,第z个第二历史日为k-1个第二历史日中的任一个,z为自然数,且0<z≤k-1;y为自然数,且y≥1。这样可以使得不上班天数和上班天数增强至相等,同时扩大数据量,提高第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1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获取节假日安排通知;基于节假日安排通知,修正第二预测模型。这样,可以提高上班推荐的准确率,改善用户体验。

1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一用户的睡眠地点未处于个人打卡围栏内,当第一用户进入个人打卡围栏时,显示第四对象,第四对象显示在终端设备主屏幕界面的应用程序推荐卡片中,且第四对象用于用户打卡;当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连接至第二目标网络时,如果第一用户未完成上班打卡,显示第五对象;第二目标网络位于公司范围内,第五对象为持续悬浮于终端设备主屏幕界面的通知栏,第五对象用于用户打卡。这样,可以利用第四对象提醒第一用户进行上班打卡,并利用第五对象再次进行强提醒,以避免出现遗漏打卡的情况。

1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用户完成上班打卡时停止显示第四对象或第五对象。由于上班不需要多次重复打卡,因此在用户完成打卡后,可以停止将上班打卡界面推荐给用户,以避免出现无效推荐。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卡推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在今天之前的n天的下班时间记录;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下班时间记录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一时间点;其中,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等于或者晚于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的最早时间,且第一时间段的结束时间早于或者等于n个第一打卡时间中的最晚时间;n个第一打卡时间包括n天中每天的最晚下班打卡时间;第一时间点位于第一时间段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用户的上班打卡记录;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显示第一对象,第一对象用于用户打卡;第二显示模块,如果第一用户为第一特征用户,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点显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用于用户打卡,且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相同或不同;第一特征用户的n个第一打卡时间的离散程度满足预设条件,或者,第一特征用户的n个第一打卡时间与其对应的第一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预设条件。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卡推荐装置可以确定第一时间段和第一时间点,在第一时间段对全量用户进行下班推荐,在第一时间点对部分下班时间较为规律的用户进行下班推荐,可以准确贴合用户下班打卡的期望,能够有效防止用户漏打卡,可以提高下班打卡推荐成功率。并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简化了打卡步骤以及减少了打卡等待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1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1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芯片系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