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02562发布日期:2023-10-12 01:5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碳排放管理平台是一般由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或手动录入碳排放量的数据采集模块、对采集的碳排放量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模块、计算和分析碳排放量的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等组成。通过碳排放管理平台可以了解各时段、各部门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对比分析。

2、但现有的碳排放管理平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单一地展示碳排放核查或碳排放在线监测的数据,缺乏将多源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方法及装置,可以利用多种方式采集不同的数据源,同时对采集的多源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了碳排放数据,增加了碳排放数据分析结果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方法,包括:

3、分别采集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

4、对采集的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分别做数理统计检验,检验通过后,形成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待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

5、分别对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待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做统计计算分析,分别形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

6、分别对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做不确定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分析结果;

7、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至显示屏进行可视化显示,其中,显示的方式包括图表显示和数值显示。

8、本发明分别从碳排放核查、碳排放在线监测和煤质快检设备获取不同数据源的碳排放数据,在分析数据前先对采集到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检验,在检验通过后分别对三种不同来源的碳排放数据做统计计算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对应的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发送至大屏荧幕以图表、数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多源场景的碳排放数据,增加了碳排放数据分析结果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9、进一步地,所述分别采集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具体为:

10、根据预设的碳排放核查要求确定核查碳排放量的参数;其中,核查碳排放量的参数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参数和购入使用电力排放参数;

11、根据所述核查碳排放量的参数采集碳排放核查数据;

12、利用co2分析仪实时监测若干个参数,形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co2浓度测量和烟气流量测量;

13、利用煤质快检设备,对煤质进行检测,获取煤质快检数据;其中,对煤质进行检测的参数包括入炉煤每日检测参数和入厂煤每批次检测参数。

14、本发明通过预设的碳排放核查要求确定碳排放核查需要采集的参数,并根据确定的参数采集碳排放核查数据,利用co2分析仪和煤质快检设备分别采集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实现利用3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碳排放数据,优化了碳排放数据。

15、进一步地,所述对采集的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分别做数理统计检验,具体为:

16、分别计算所述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中各参数数据与对应的历史数据之间的绝对误差,将计算出的误差结果与预设的标准作对比;

17、当所述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中每个参数的误差结果均小于预设的标准,则通过检验;

18、当所述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中存在任意一个参数的误差结果超过预设的标准,则确定异常,启动预警指令。

19、本发明在分析数据前先对采集到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检验,对采集的实测数据与正常的历史数据间的绝对误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内置的固定标准进行对比,若每个参数的误差均小于内置的固定标准,则通过检验,可以继续做下一步的分析处理;若存在其中一个参数的误差超出内置的固定标准,则系统自动启动预警指令,做出异常提示。在进行数据分析前先检验数据,可以避免异常情况,优化了碳排放数据,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0、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对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待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做统计计算分析,分别形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具体为:

21、将所述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中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元素碳含量和碳氧化率相乘,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

22、将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中购入使用电量和电网排放因子相乘,形成购入使用电力排放量;

23、将所述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和所述购入使用电力排放量相加,形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

24、根据所述待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计算每小时的碳排放量;

25、对每小时的碳排放量进行累计计算,分别获取日碳排放量、月碳排放量和年碳排放量;

26、结合所述日碳排放量、月碳排放量和年碳排放量,形成第二碳排放量数据;

27、对所述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中的入炉煤每日检测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入炉煤月度平均元素碳含量和入炉煤月度平均低位发热量;

28、对所述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中的入厂煤每批次检测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入厂煤月度平均元素碳含量和入厂煤月度平均低位发热量;

29、结合所述入炉煤月度平均元素碳含量、入炉煤月度平均低位发热量、出入厂煤月度平均元素碳含量和入厂煤月度平均低位发热量,形成第三碳排放量数据。

30、本发明通过统计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和购入使用电力排放量获取来自碳排放核查的第一碳排放量数据;通过累计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中每个小时的碳排放量可以获取来自碳排放在线监测的第二碳排放量数据;通过计算入炉煤和入厂煤的元素含碳量与低位发热量获取来自煤质快检的第三碳排放量数据。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利用不同统计手段分别对3种不同来源的碳排放数据做统计分析,可以得到3种统计分析后的碳排放数据。根据不同数据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提高统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31、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对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做不确定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分析结果,具体为:

32、分别分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不确定度;

33、对各参数的不确定度根据各自的数据类别进行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分别形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34、将所述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与不同的因子相乘,形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35、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分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不确定度,具体为:

36、根据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检测过程,计算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第一不确定度;

37、根据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煤质快检设备,计算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第二不确定度;

38、结合所述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第一不确定度和第二不确定度,形成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中各参数的不确定度。

39、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对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做不确定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分析结果,具体为:

40、分别对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与主要影响因素做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得出第一相关系数、第二相关系数和第三相关系数。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方法,分别从碳排放核查、碳排放在线监测和煤质快检设备获取不同数据源的碳排放数据,在分析数据前先对采集到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检验,若检验出异常则启动预警指令,若检验通过,则分别对三种不同来源的碳排放数据做统计计算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对应的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发送至大屏荧幕以图表、数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本发明可以采集不同来源的碳排放数据,优化了碳排放数据,更加直观地体现多源场景的碳排放数据,增加了碳排放数据分析结果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42、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检验模块、第一分析模块、第二分析模块和显示模块;

43、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

44、所述检验模块用于对采集的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分别做数理统计检验,检验通过后,形成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待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

45、所述第一分析模块用于分别对待分析碳排放核查数据、待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待分析煤质快检数据做统计计算分析,分别形成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

46、所述第二分析模块用于分别对第一碳排放量数据、第二碳排放量数据和第三碳排放量数据做不确定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分析结果;

47、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至显示屏进行可视化显示,其中,显示的方式包括图表显示和数值显示。

48、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和第三采集单元;

49、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碳排放核查要求确定核查碳排放量的参数;其中,核查碳排放量的参数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参数和购入使用电力排放参数;

50、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核查碳排放量的参数采集碳排放核查数据;

51、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利用co2分析仪实时监测若干个参数,形成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co2浓度测量和烟气流量测量;

52、所述第三采集单元用于利用煤质快检设备,对煤质进行检测,获取煤质快检数据;其中,对煤质进行检测的参数包括入炉煤每日检测参数和入厂煤每批次检测参数。

53、进一步地,所述检验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54、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中各参数数据与对应的历史数据之间的绝对误差,将计算出的误差结果与预设的标准作对比;

55、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中每个参数的误差结果均小于预设的标准,则通过检验;

56、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碳排放核查数据、碳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和煤质快检数据中存在任意一个参数的误差结果超过预设的标准,则确定异常,启动预警指令。

5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碳排放评价装置,以模块间的有机结合为基础,可以利用多种方式采集不同的数据源,同时对采集的多源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了碳排放数据,增加了碳排放数据分析结果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