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80112发布日期:2023-10-21 16:0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检查作为常用的检查手段,能够使得医师更加直观看观察到人体内部环境的真实状态,在医疗领域被广泛用于息肉病变、癌症的检测,以使得患者能够在疾病初期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2、目前的内窥镜一般只能观测二维图像,也有部分通过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进行观测,三维图像能够使医生观测产生景深感,提升内镜检测的准确性,而如今现有技术在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过程中缺乏结合医生眼距数据,导致观测时的3d成像准确性低、观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过程中缺乏结合医生眼距数据,导致观测时的3d成像准确性低、观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待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目标用户的眼间距信息;通过所述内镜端,采集包括待进行观察的目标组织图像的目标二维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二维图像,分析所述内镜端与所述目标组织的距离和角度,获得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构建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嵌入于所述处理模块内,所述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包括辐辏分析分支和成像角度分析分支;将所述眼间距信息、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输入所述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内的辐辏分析分支,进行成像辐辏分析处理,获得成像辐辏角,将所述眼间距信息、目标距离和所述目标角度输入所述成像角度分析分支,进行成像角度分析,获得左成像角度和右成像角度;构建3d成像生成通道,嵌入于所述处理模块内,所述3d成像生成通道包括图像分割分支、背景生成子通道和组织生成子通道,所述背景生成子通道侧向连接所述组织生成子通道,且所述组织生成子通道内的计算资源大于所述背景生成子通道内的计算资源;将所述目标二维图像输入所述图像分割分支,获取背景二维图像和组织二维图像,将所述背景二维图像与组织二分图像分别结合成像辐辏角、左成像角度和右成像角度输入所述背景生成子通道和组织生成子通道,获得左背景图像、右背景图像、左组织图像和右组织图像;对所述左背景图像和左组织图像,以及右背景图像和右组织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获得3d观测图像,进行观测。

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内镜图像观测模块,所述内镜图像观测模块用于采集待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目标用户的眼间距信息;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内镜端,采集包括待进行观察的目标组织图像的目标二维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二维图像,分析所述内镜端与所述目标组织的距离和角度,获得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第一嵌入模块,所述第一嵌入模块用于构建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嵌入于所述处理模块内,所述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包括辐辏分析分支和成像角度分析分支;成像辐辏分析模块,所述成像辐辏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眼间距信息、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输入所述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内的辐辏分析分支,进行成像辐辏分析处理,获得成像辐辏角,将所述眼间距信息、目标距离和所述目标角度输入所述成像角度分析分支,进行成像角度分析,获得左成像角度和右成像角度;第二嵌入模块,所述第二嵌入模块用于构建3d成像生成通道,嵌入于所述处理模块内,所述3d成像生成通道包括图像分割分支、背景生成子通道和组织生成子通道,所述背景生成子通道侧向连接所述组织生成子通道,且所述组织生成子通道内的计算资源大于所述背景生成子通道内的计算资源;第一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二维图像输入所述图像分割分支,获取背景二维图像和组织二维图像,将所述背景二维图像与组织二分图像分别结合成像辐辏角、左成像角度和右成像角度输入所述背景生成子通道和组织生成子通道,获得左背景图像、右背景图像、左组织图像和右组织图像;融合处理模块,所述融合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左背景图像和左组织图像,以及右背景图像和右组织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获得3d观测图像,进行观测。

5、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过程中缺乏结合医生眼距数据,导致观测时的3d成像准确性低、观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合医生眼距数据对内镜图像进行3d图像处理,提高3d成像准确性、观测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内镜端、处理模块和目镜端,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内镜端,采集包括待进行观察的目标组织图像的目标二维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二维图像,分析所述内镜端与所述目标组织的距离和角度,获得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3d成像生成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图像分割分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样本组织二维图像集合、多个样本辐辏角、多个样本左成像角度、多个样本右成像角度、样本左组织图像集合和样本右组织图像集合,构建所述组织生成子通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左背景图像和左组织图像,以及右背景图像和右组织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获得3d观测图像,包括:

8.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内镜端、处理模块和目镜端,所述系统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成像的内镜图像观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采集待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目标用户的眼间距信息以及通过内镜端获得目标距离和目标角度,输入至构建3D成像参数处理通道嵌入于处理模块内包括辐辏分析分支和成像角度分析分支,分别获得成像辐辏角、左成像角度和右成像角度,构建3D成像生成通道嵌入于处理模块内包括图像分割分支、背景生成子通道和组织生成子通道,将目标二维图像输入图像分割分支,获得3D观测图像进行观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内镜图像观测的过程中缺乏结合医生眼距数据,导致3D成像准确性差、观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3D成像准确性和观测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澍田,孙秀静,朱圣韬,陈东,许之寅,曹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