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3400发布日期:2024-01-26 16: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工程检测,尤其涉及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一方面,在多个工程项目中,可能使用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仪器设备,而各个厂家的检测数据格式不一致,互不兼容,线下分析又需要安装各自的分析软件,无法跨仪器进行分析,在批量分析上缺少兼容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现有分析软件能对桩参数、分析参数进行批量设置为同一数值,但由于工程实际中,每根桩的参数通常是不相同的,大大削弱了批量分析功能,只对分析参数中的滤波参数设置起作用。分析过程中,每根桩的桩长、桩径、指数放大系数、结果通道选择都需要单独设置,存在大量重复性的简易操作,枯燥费时。分析完成后需要从软件中导出桩参数列表,拷贝到word模板中编辑初步结果表格,再对照波形曲线对桩身完整性描述和类别下结论。如果采用人工出具初步结果,这样容易出错,且出具人员难以发现,流转审批过程需要多次修改,导致检测结果出具时间长,影响时效性。

2、因此现有的低应变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数据兼容性低、检测操作费时、检测时效性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方法及系统。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针对工程项目的创建请求,基于工程项目设置对应的项目号,在工程管理表中基于项目号创建工程项目信息;

4、接收与桩号对应的第一检测信息,对第一检测信息进行格式修改得到第二检测信息,以统一数据格式;

5、基于第二检测信息,根据gps定位信息和项目号进行位置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设置有效数据标识,若验证失败则设置无效数据标识并将该第二检测信息添加至待审查列表中,待审查列表存储所有具有无效数据标识的第二检测信息,待审查列表用于提示检测人员以及时对无效数据进行重新检测;

6、在工程管理表中根据项目号确定对应的工程项目信息,根据桩号将具有有效数据标识的第二检测信息对该工程项目信息的项目节点信息进行更新;

7、当针对工程项目的检测完成确认信息为真时,对项目节点信息进行缺陷定位分析以得到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每个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均根据项目号和桩号进行匹配对应;

8、响应于接收到批量分析参数调整请求,根据项目号和桩号进行确定处于待调整状态的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根据通道选择信息表对处于待调整状态的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进行更新对应的预览曲线图,进而将待调整状态清除;

9、响应于接收到针对工程项目的报告分析请求,基于项目号将相关的所有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进行汇总得到检测结果,每个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与一个桩号对应,每个检测结果与项目号进行一一对应;

10、其中,所述工程管理表包括多个工程项目信息,每个工程项目信息与对应的唯一项目号进行绑定,每个工程项目信息均包括工程基本信息项、采集信息项、工程补充信息项、参加单位项、工程附件项,所述采集信息项用于存储第二检测信息,所述采集信息项通过不同的桩号区分不同的第二检测信息,所述第一检测信息包括gps定位信息、低应变数据、仪器型号,所述批量分析参数调整请求包括项目号、桩号、通道选择信息表,所述通道选择信息表包括每个波形通道与对应波形工具类型的匹配关系。

11、优选地,还包括:响应于针对工程项目的检测完成确认信息被设置为真时,判断已检测桩数量与计划检测桩数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不相等则生成检测提示信息,检测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检测人员对遗漏的检测任务进行检测。

12、优选地,在对第一检测信息进行格式修改得到第二检测信息中,具体包括:

13、接收与桩号对应的第一检测信息,从第一检测信息中提取仪器型号和低应变数据,并基于预设的格式修改集合通过仪器型号匹配修改规则,若修改规则为非空值则利用修改规则将低应变数据的格式进行修改为标准化格式,通过将所有的低应变数据的格式修改为预设的标准化格式以统一数据格式,进而将gps定位信息、已统一为标准化格式的低应变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检测信息;

14、所述格式修改集合用于将低应变数据的格式进行修改为标准化格式以确保所有的低应变数据在存储时格式一致,所述格式修改集合包括仪器型号、与仪器型号对应的修改规则,若修改规则为空值则表示无需修改,若修改规则为非空值则表示需要修改。

15、优选地,在根据gps定位信息和项目号进行位置验证中,具体包括:每个项目号与至少一个预设的项目位置范围进行对应,若gps定位信息与其中任意一个项目位置范围存在重叠则视为验证成功,否则视为验证失败。

16、优选地,在根据桩号将具有有效数据标识的第二检测信息对该工程项目信息的项目节点信息进行更新中,具体包括:在工程管理表中,若存在一个项目节点信息的项目号、桩号与该第二检测信息所对应的项目号、桩号一致,则基于该第二检测信息对该项目节点信息进行数据替换,若不存在,则基于该第二检测信息进行新增工程项目信息。

17、优选地,所述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具体包括与桩号对应的预览曲线图、与预览曲线图对应的预览结果表,预览结果表包括检测序号、桩号、桩径、桩长、波速、仪器型号、采样参数、时间参数、gps定位信息、缺陷定位信息;

18、在对项目节点信息进行缺陷定位分析以得到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中,具体包括:从项目节点信息中提取应力波时序数据以作为输入,基于预先训练的桩身缺陷定位模型进行识别得到缺陷定位信息,缺陷定位信息包括缺陷严重程度标识和缺陷位置点集合;

19、基于桩号,将检测序号、桩号、桩径、桩长、波速、仪器型号、采样参数、时间参数、gps定位信息、缺陷定位信息打包为预览结果表,以用于生成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

20、所述桩身缺陷定位模型为预先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在训练时,多组数据包括多个应力波时序数据和对应应力波时序数据的缺陷定位信息,缺陷严重程度标识为与针对桩身完整性的四种类型对应的标识值,设置第一预设标识数值对应为i类桩,设置第二预设标识数值对应为ⅱ类桩,设置第三预设标识数值对应为ⅲ类桩,设置第四预设标识数值对应为ⅳ类桩,缺陷位置点集合包括所有缺陷位置分别对应的缺陷发生时间点。

21、优选地,还包括:基于桩号进行采集对应的应力传递数据,所述应力传递数据包括应力数据、土压力数据,所述应力传递数据用于反映桩与桩之间的应力传递对桩基的影响情况;

22、对属于相同项目号的所有桩号进行筛选,基于预设桩距确定每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基于相邻桩集合依次计算每个桩号对应的应力传递影响度;

23、将应力传递影响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的桩号确定为待预警桩号,将所有的待预警桩号进行统计以打包生成应力传递预警提示信息;

24、所述应力传递影响度具体表示为:

25、;

26、其中表示第个桩号对应的应力传递影响度,为相邻桩集合内迭代的当前序号数,为第个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的总数量,为第个桩号对应的应力幅值,为第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内第个相邻桩号对应的应力幅值,为第个桩号对应的土压力幅值,为第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内第个相邻桩号对应的土压力幅值;

27、每个桩号的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不同,基于预存的应力传递影响度规则表,所述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由该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确定,该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具体表示为:

28、;

29、其中表示第个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表示第个桩号与其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第个相邻桩号之间的桩距值;

30、所述应力传递影响度规则表为用于表示预设平均桩距范围与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应力传递影响度规则表中包括多个预设平均桩距范围,若当前第个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处于预设平均桩距范围内则匹配出该预设平均桩距范围所对应的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

31、优选地,在基于预设桩距确定每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中,具体为:以当前桩号为中心并以预设桩距向外确定相邻范围,若存在一个相邻桩处于相邻范围内则将该相邻桩添加至该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内,否则不做处理。

3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系统,包括:项目创建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针对工程项目的创建请求,基于工程项目设置对应的项目号,在工程管理表中基于项目号创建工程项目信息;

33、格式统一模块,用于接收与桩号对应的第一检测信息,对第一检测信息进行格式修改得到第二检测信息,以统一数据格式;

34、数据有效性验证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检测信息,根据gps定位信息和项目号进行位置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设置有效数据标识,若验证失败则设置无效数据标识并将该第二检测信息添加至待审查列表中,待审查列表存储所有具有无效数据标识的第二检测信息,待审查列表用于提示检测人员以及时对无效数据进行重新检测;

35、项目更新模块,用于在工程管理表中根据项目号确定对应的工程项目信息,根据桩号将具有有效数据标识的第二检测信息对该工程项目信息的项目节点信息进行更新;

36、缺陷定位分析模块,用于当针对工程项目的检测完成确认信息为真时,对项目节点信息进行缺陷定位分析以得到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每个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均根据项目号和桩号进行匹配对应;

37、分析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批量分析参数调整请求,根据项目号和桩号进行确定处于待调整状态的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根据通道选择信息表对处于待调整状态的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进行更新对应的预览曲线图,进而将待调整状态清除;

38、报告分析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针对工程项目的报告分析请求,基于项目号将相关的所有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进行汇总得到检测结果;

39、遗漏检测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工程项目的检测完成确认信息被设置为真时,判断已检测桩数量与计划检测桩数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不相等则生成检测提示信息,检测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检测人员对遗漏的检测任务进行检测;

40、应力传递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桩号进行采集对应的应力传递数据,所述应力传递数据用于反映桩与桩之间的应力传递对桩基的影响情况;

41、应力传递影响度计算模块,用于对属于相同项目号的所有桩号进行筛选,基于预设桩距确定每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基于相邻桩集合依次计算每个桩号对应的应力传递影响度;

42、应力传递预警提示模块,用于将应力传递影响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的桩号确定为待预警桩号,将所有的待预警桩号进行统计以打包生成应力传递预警提示信息;

43、所述应力传递影响度具体表示为:

44、;

45、其中表示第个桩号对应的应力传递影响度,为相邻桩集合内迭代的当前序号数,为第个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的总数量,为第个桩号对应的应力幅值,为第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内第个相邻桩号对应的应力幅值,为第个桩号对应的土压力幅值,为第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内第个相邻桩号对应的土压力幅值;

46、每个桩号的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不同,基于预存的应力传递影响度规则表,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由该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确定,该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具体表示为:

47、;

48、其中表示第个桩号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的平均桩距,表示第个桩号与其对应的相邻桩集合内第个相邻桩号之间的桩距值。

4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低应变数据的线上批量分析方法。

5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51、(1)本技术通过对第一检测信息进行格式修改得到第二检测信息,实现了对不同仪器型号的数据格式的统一,兼容了不同厂商的低应变数据,提高了服务器对低应变数据分析的兼容性;根据gps定位信息和项目号进行位置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设置有效数据标识,若验证失败则设置无效数据标识并将该第二检测信息添加至待审查列表中,提高了数据校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避免了因数据无效导致后续报告出具时产生的差错;根据桩号将具有有效数据标识的第二检测信息对该工程项目信息的项目节点信息进行更新,当针对工程项目的检测完成确认信息为真时,对项目节点信息进行缺陷定位分析以得到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每个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均根据项目号和桩号进行匹配对应,提高了线上批量数据分析时的简便性,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和分析效率;根据通道选择信息表对处于待调整状态的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进行更新对应的预览曲线图,进而将待调整状态清除,提高了线上批量数据修改时的简便性;基于项目号将相关的所有桩身完整性分析信息进行汇总得到检测结果,使得检测报告出具的过程更快速高效和准确。

52、(2)本技术判断已检测桩数量与计划检测桩数量是否相等,当已检测桩数量与计划检测桩数量不相等时,此时存在需要检测的桩未完成检测的情况,利用检测提示信息及时提醒检测人员对漏检的桩进行重新检测,通过对每个桩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桩身存在的缺陷或损伤,避免因遗漏检测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有助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返工和补救的情况,提高施工效率。

53、(3)本技术对属于相同项目号的所有桩号进行筛选,基于预设桩距确定每个桩号的相邻桩集合,基于相邻桩集合依次计算每个桩号对应的应力传递影响度,将应力传递影响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应力传递影响度阈值的桩号确定为待预警桩号,将所有的待预警桩号进行统计以打包生成应力传递预警提示信息,通过结合桩与桩之间的应力传递对桩基的影响情况来进一步对土体进行分析,以辅助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确保整个桩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