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块链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7274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5阅读:8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块链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区块链的,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块链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将数据分布式地存储在多个参与者(节点)之间,使用密码学方法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数据以区块的形式链接在一起,每个区块包含一批交易记录,并通过哈希函数与前一个区块相连,形成一个不断增长的链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意味着没有单一的控制权,所有参与者都有副本,并通过共识算法来验证和同步数据。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上的自动化程序,可以根据预定条件执行合同条款。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加密货币以及其他领域,如金融、供应链管理、医疗保健等,以提高数据的透明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在区块链中,节点是网络中的参与者,负责维护、验证和传播交易数据。每个节点都存储完整的区块链副本,通过共识算法参与区块的创建和验证过程。节点可以是矿工(负责打包交易形成新的区块,并通过解决数学难题来争夺记账权),也可以是全节点(存储整个区块链的数据)或轻节点(只存储部分区块链数据)。通过点对点网络通信,节点之间实现交易传递和共识达成,确保数据的分散存储和安全性,从而构建了去中心化、透明和不可篡改的区块链系统。

3、在将交易相关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系统时,确定交易数据的全节点同步策略和轻节点同步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交易数据在全节点进行同步,交易数据的完整内容会被同步,从而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但是因为同步的数据量较大,造成数据同步的效率相对较低。如果将交易数据在轻节点进行同步,通过只获取区块头和关键信息,可以更快速地进行数据同步,并且占用较小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但是交易数据的完整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实现根据交易数据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数据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块链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根据交易数据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数据同步。

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块链数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待存储数据集,所述待存储数据集包括多个待存储数据;

4、对各个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所述各个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

5、确定各个所述数据类别对应的同步策略;

6、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类别对应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对应的同步节点进行同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存储数据集,对各个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数据类别,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同步策略,最后将不同数据类别对应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同步节点进行同步。本技术有效地结合了数据分类和同步策略的动态确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同步策略,以适应不同数据类别的特性和同步需求。通过分类识别和策略的灵活配合,能够更加智能地处理不同交易数据的同步,提高同步效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减少数据存储负担,实现了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数据同步过程。

8、可选的,在所述对各个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所述各个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9、从多个所述待存储数据中获取第一待存储数据,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为多个所述待存储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待存储数据;

10、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中确定第一关键特征,所述第一关键特征为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中多个关键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关键特征;

11、将所述第一关键特征与多个预存关键特征进行匹配,所述多个预存关键特征为预存数据的多个关键特征;

12、若确定多个所述预存关键特征中存在与所述第一关键特征相同的第二关键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二关键特征对应的数据标签,所述数据标签为所述第二关键特征对应的所述预存数据的数据标签;

13、建立所述数据标签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取第一待存储数据的第一关键特征,与预存数据的关键特征进行匹配,并通过获取匹配成功的第二关键特征对应的数据标签,实现了对待存储数据的分类识别。通过关键特征的匹配,将待存储数据与预存数据的类别关联起来,从而确定了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建立了数据标签与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后,能够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动态调整同步策略,确保对不同类别的数据采用适当的同步方式,从而提高同步效率、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并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数据的特殊需求,具有更智能和灵活的数据同步管理能力。

15、可选的,所述对各个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所述各个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具体包括:

16、对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所述数据标签;

17、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标签对应的第一类别,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数据标签与数据类别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别为多个数据类别中的任意一个数据类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待存储数据进行识别,确定其对应的数据标签,然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将数据标签映射到第一类别,实现了对待存储数据的分类识别。这一过程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每个待存储数据归类到预定义的数据类别之一,为数据管理和同步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类,能够更智能地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采用不同的同步策略,确保不同类别的数据得到个性化的处理,从而提高数据同步效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一技术方案有效地降低了数据管理的复杂性,提供了更灵活、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

19、可选的,在所述对各个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所述各个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0、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中确定多个关键特征;

21、根据所述多个关键特征以及所述多个预存关键特征,计算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与所述预存数据的第一相似度,具体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22、;

23、其中,c为所述第一相似度,xi为第i个关键特征,yi为第i个预存关键特征;

24、判断所述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若所述第一相似度或等于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则获取所述预存数据的所述数据标签;

25、建立所述数据标签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待存储数据的分类识别前,通过提取多个关键特征,并计算第一待存储数据与预存数据的相似度,实现了更加精细的数据分类流程。通过相似度计算,能够更全面地比较待存储数据与预存数据之间的特征相似性,而非仅仅依赖于单一关键特征的匹配。此方法可通过灵活调整相似度阈值来控制分类的严格程度,使更具适应性和可调节性。通过建立数据标签与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能够更细致地为每个数据确定数据类别,从而在分类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同步策略的个性化管理,确保数据按照其特性得到更合理和精准的同步处理。

27、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所述数据标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8、根据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多个关键特征,以及第二待存储数据的多个关键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与所述第二待存储数据的第二相似度,所述第二待存储数据为多个所述待存储数据中,除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外的任意一个待存储数据;

29、判断所述第二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阈值,若所述第二相似度或等于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所述数据标签;

30、建立所述数据标签与所述第二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定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数据标签后,通过计算第一待存储数据与其他待存储数据的第二相似度,实现了更细致的数据相似性比较。通过比较多个关键特征,该方法提供了更全面的相似度度量,而非仅仅依赖于单一关键特征的匹配。判断第二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阈值,能够根据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似性确定数据标签,从而进一步细化和优化数据的分类结果。建立数据标签与第二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后,能够更全面地考虑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确保相似的数据在同步策略中得到一致的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同步的精准性和智能性。这一技术方案的效果在于增强了对数据相似性的综合度量,提供更智能、更灵活的数据管理和同步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

32、可选的,所述确定各个所述数据类别对应的同步策略,具体包括:

33、确定多个所述数据类别中的第一数据类别对应第一同步策略,所述第一数据类别为多个所述数据类别中的任意一个数据类别,所述第一同步策略为在区块链系统的全节点进行同步完整的数据;

34、以及确定多个数据类别中的第二数据类别对应第二同步策略,所述第二数据类别为多个所述数据类别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类别外的任意一个数据类别,所述第二同步策略为在所述区块链系统的轻节点进行同步数据。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确定各个数据类别对应的同步策略,能够在同步数据时根据不同数据类别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同步方式。具体而言,对于多个数据类别中的第一数据类别,确定采用第一同步策略,即在区块链的全节点进行同步完整的数据。这有助于确保关键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适用于需要全面同步的数据类别。对于多个数据类别中的第二数据类别,确定采用第二同步策略,即在区块链的轻节点进行同步数据。这种轻量级同步方式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但不需要全部同步的情况,提高了的灵活性和效率。这一技术方案的效果在于根据数据类别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同步策略,从而在区块链中更智能地管理和同步数据,提高了同步的灵活性和效率。

36、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类别对应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对应的同步节点进行同步,具体包括:

37、确定多个待存储数据中,所述第一数据类别对应的多个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类别对应的多个第二数据;

38、根据所述第一同步策略,确定多个所述同步节点中的所述全节点;

39、根据所述第二同步策略,确定多个所述同步节点中的所述轻节点;

40、发送各个所述第一数据至各个所述全节点,并发送各个所述第二数据至各个所述轻节点。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根据同步策略确定的数据类别对应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同步节点,实现了对不同数据类别的差异化处理。具体而言,对于第一数据类别,根据第一同步策略确定多个全节点,确保该类别的数据被完整同步至区块链的全节点,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对于第二数据类别,根据第二同步策略确定多个轻节点,将该类别的数据以轻量级的方式同步至区块链的轻节点,实现更高效的同步操作。这一技术方案的效果在于能够根据同步策略智能选择同步节点,适应不同数据类别的同步需求,提高了同步操作的精确性和效率,确保了数据在区块链中的合理管理和同步处理。

42、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块链数据管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识别模块、同步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43、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存储数据集,所述待存储数据集包括多个待存储数据;

44、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对各个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所述各个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别;

45、所述同步模块,用于确定各个所述数据类别对应的同步策略;

46、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类别对应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对应的同步节点进行同步。

47、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从多个所述待存储数据中获取第一待存储数据,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为多个所述待存储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待存储数据;

48、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中确定第一关键特征,所述第一关键特征为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中多个关键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关键特征;

49、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关键特征与多个预存关键特征进行匹配,所述多个预存关键特征为预存数据的多个关键特征;

50、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若确定多个所述预存关键特征中存在与所述第一关键特征相同的第二关键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二关键特征对应的数据标签,所述数据标签为所述第二关键特征对应的所述预存数据的数据标签;

51、所述同步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数据标签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

52、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对应的所述数据标签;

53、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标签对应的第一类别,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数据标签与数据类别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类别为多个数据类别中的任意一个数据类别。

54、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中确定多个关键特征;

55、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关键特征以及所述多个预存关键特征,计算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与所述预存数据的第一相似度,具体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56、;

57、其中,c为所述第一相似度,xi为第i个关键特征,yi为第i个预存关键特征;

58、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一阈值,若所述第一相似度或等于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则获取所述预存数据的所述数据标签;

59、所述同步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数据标签与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

60、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多个关键特征,以及第二待存储数据的多个关键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与所述第二待存储数据的第二相似度,所述第二待存储数据为多个所述待存储数据中,除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外的任意一个待存储数据;

61、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阈值,若所述第二相似度或等于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存储数据的所述数据标签;

62、所述同步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数据标签与所述第二待存储数据的映射关系。

63、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用于确定多个所述数据类别中的第一数据类别对应第一同步策略,所述第一数据类别为多个所述数据类别中的任意一个数据类别,所述第一同步策略为在区块链系统的全节点进行同步完整的数据;

64、所述识别模块,用于以及确定多个数据类别中的第二数据类别对应第二同步策略,所述第二数据类别为多个所述数据类别中,除所述第一数据类别外的任意一个数据类别,所述第二同步策略为在所述区块链系统的轻节点进行同步数据。

65、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用于确定多个待存储数据中,所述第一数据类别对应的多个第一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类别对应的多个第二数据;

66、所述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策略,确定多个所述同步节点中的所述全节点;

67、所述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同步策略,确定多个所述同步节点中的所述轻节点;

68、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各个所述第一数据至各个所述全节点,并发送各个所述第二数据至各个所述轻节点。

69、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以及网络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用户接口和所述网络接口均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70、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71、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72、通过获取待存储数据集,对各个待存储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确定数据类别,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同步策略,最后将不同数据类别对应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相应的同步节点进行同步。本技术有效地结合了数据分类和同步策略的动态确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同步策略,以适应不同数据类别的特性和同步需求。通过分类识别和策略的灵活配合,能够更加智能地处理不同交易数据的同步,提高同步效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减少数据存储负担,实现了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数据同步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