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莫尔条纹证件及其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5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莫尔条纹证件及其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的票证和票证甄别设备,信用卡、身份证等重要私人证件使用中常遇到遗失、被窃、伪造而引起的麻烦,一旦发生以上问题,任何人只需模仿原证件持有的签字就可以非法使用,伪造纸币的事也常有发生。
为了对付上述问题,已经有人提出了许多制作证件及甄别设备的建议,如利用磁性记录材料编码和读出信息,还有许多光学方法,如编码全息图、光导纤维、光学晶体器件、偏光红外或紫外荧光材料、衍射光栅等。上述方法中有的具有足够的保密性;但设备复杂,使用不便或造价太高。有些方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保密性不好。
N.Abramson等在U.SP4,120,559(Oct.1978)提出了一种新的储存和识别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基于三明治全息图。全息图由一对(二片)全息图组成,他们选取一个7×7压电体组成的阵列作为全息图的物体,其中一块全息图记录7×7压电阵列靜止的表面状态,另一块则记录某些压电体单元被激励,产生表面变形时压电体阵列的表面状态。每个单张全息图被重现时不显示任何信息。但当二张全息图迭在一起时便以干涉条纹形式重现出压电体阵列表面变形的信息,通过控制压电体阵列的激励,可产生适当的字符信息,作为储存在重要证件中待甄别的信息。显然,这种方法提供的信息量极有限,而三明治全息图的对准也不是太容易的。
针对以上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编码信息量大、保密性强、使用范围更广、操作方便、造价低廉的新型票证及其甄别设备。
本发明的核心是二块计算机制作的光栅。其中一块称信息光栅B,构成新型票证,在它的光栅图案中隐含了待识别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能被直接辨认,另一块称参考光栅A,作为甄别片供检验用,当A和B迭在一起时,将以莫尔条纹的形式显示需要鉴别的信息。
参考光栅A是用计算机产生幷用计算机控制的绘图器制作成的透明光栅,它由一组二维随机点阵或弯曲形状的线组成。信息光栅B由参考光栅A和特征信息互相调制产生,也是用计算机和绘图器制作而成的。参考光栅的随机性保证了信息光栅上特征信息不能被直接辨认。解调时必须用参考光栅A才能将特征信息以莫尔条纹形式从待识别的信息光栅B中取出,光栅A和B上的记号“+”是为了对准目的做上的。
本发明所提出的新型票证由信息光栅B构成,为用户持有,上面编码了特征信息,但不能被直接辨认。待编码的信息可包括姓名、号码、签字甚至照片等,参考光栅A为检查点持有,发证机关可以规定各检查点,如银行、商店、海关使用的甄别设备上参考光栅都相同,凡此发证机关发放的所有证件都可以用同一参考光栅检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新型票证具有高度保密性,信息量大,使用范围广、操作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图1,信息光栅B,其中记号“+”定为对准目的做上的图2,参考光栅A,其中记号“+”是为对准目的做上的图3,参考光栅A和信息光栅B迭在一起显示出来的特征信息
权利要求
包括票证和甄别片的票证甄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票证和甄别片是由计算机产生,并由计算机控制的绘图设备制成的信息光栅B和参考光栅A,作为甄别片的参考光栅A是由一组二维点阵或弯曲形状的线所组成的透明光栅,隐含特征信息,但不能直接辨认的信息光栅B是由参考光栅A和特征信息互相调制产生,当光栅A和B迭在一起时才以莫尔条纹形式显示特征信息。
专利摘要
本发明利用计算机莫尔条纹提供一种安全使用的票证及其甄别系统。计算机莫尔条纹票证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两块任意形状的光栅,其中一块隐含待识别的信息,另一块用于再现识别的信息。当这两块光栅迭在一起时,识别系统将以莫尔条纹形式显示出需要甄别的信息。本发明提供的票证可用于信用卡、身份证、护照或纸币等,甄别系统可鉴别上述票证的真伪,能有效地防止伪造、冒用。
文档编号G02B27/60GK85100700SQ85100700
公开日198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陆伯祥, 何端峰 申请人:陆伯祥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