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757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影印装置,尤其是涉及结合于扫描或影印装置上使用的自动送纸装置。
现有自动送纸器配合一扫描装置使用的剖视图如

图1所示自动送纸器1包含有一可容置多张原稿纸13的纸匣11以及一由多个滚轮组成的传动单元12,传动单元12原搞纸13自动单张分页取出并传送入一导槽14。藉由连接线15连结至扫描装置2的控制电路板21,以便使自动送纸器1及扫描装置2可相互配合动作。当导槽14导引原稿纸13移动并平躺停止于扫描装置2的扫描平台22上,驱动光程装置23移动于扫描平台22范围以扫描,完成后,传动单元12将原稿纸13送出自动送纸器1外并由纸匣11另取一张继续扫描,但这种配合结构,只能适用于“反射稿”的扫描,由于扫描装置2只有单靠光程装置23中一向上投射的下灯源231来发出光,使光透过透明扫描平台22射出至导槽14内的原稿纸13后,再反射回光程装置23中,若欲进行透射稿的扫描时,如投影片、底片、幻灯片或其它透明或半透明的正、负片等,因为导槽14都有间隙且原稿纸13又无法完全贴平于导槽14或扫描平台22上,所以当透射稿扫描时会产生双影、叠影及影象模糊等,扫描质量很差,这是这种扫描装置2只靠一向上投射的下灯源231来发光的最突出的最大的缺点,即扫描效果不好,扫描效率也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兼有扫描反射稿与透射稿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包括一纸匣、一底架、一上灯源及一传动单元,其特征是该底架设有一透明区域;用于限制及导引原稿纸传送方向的导引件的一端连结于可容置至少一张以上原稿纸的纸匣;上灯源设置于相对于透明区域的另一侧,用于将原稿纸由纸匣传送经过透明区域的传动单元45结合于纸匣。
上述设计,主要是藉上灯源的设置,配合扫描装置,从而达到了可兼有扫描反射稿与透射稿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自动送纸器配合一扫描装置使用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一扫描装置使用的一较佳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产用新型配合一扫描装置使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纸匣41、一底架42、一上灯源44及一传动单元45,其特征是该底架42设有一透明区域421;用于限制及导引原稿纸传送方向的导引件的一端连结于可容置至少一张以上原稿纸的纸匣41;上灯源44设置于相对于透明区域421的另一侧,用于将原稿纸411由纸匣41传送经过透明区域421的传动单元45结合于纸匣42。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还包括有导槽43,该导槽43至少延伸经过该底架42的透明区域421处,并且于导引原稿纸至少可移动经过该透明区域421的该导槽43对应透明区域421的位置设有一透明窗433;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配设一具有透明扫描平台32以供承放一待进行扫描的原稿纸411并进行扫描动作的扫描装置3;底架42架置定位于扫描装置3的透明扫描平台32,当传动单元45将原稿纸411由纸匣41取送至透明区域421时,扫描装置3即可选择对该原稿纸411进行扫描动作。其中,该扫描装置3为一影印机。其中,该扫描装置3为一光学扫描机。其中,于底架42及扫描装置3上各设有可相互对应配合将底架42定位于扫描装置3预定位置,并使透明区域421恰对应于透明扫描平台32的定位结构422。其中,于底架42及扫描装置3上所设置的该相互对应配合的定位结构422为由在底架42朝向扫描装置3的一侧设置的凸栓,且在扫描装置3朝向底架42的一侧设置可对应插合该凸栓的凹孔。其中,该透明窗433的尺寸小于透明区域421的尺寸,且于导槽43对应于透明区域421的部份设有一反射面板434。其中,该透明窗433的尺寸小于透明区域421的尺寸,且于导槽43对应于透明区域421的部份设有一校正片435。其中,于该扫描装置3内部具有一可移动于该透明扫描平台32的范围以进行扫描动作的光程装置33。当自动送纸器4的底架42定位于光程装置33上且欲藉由自动送纸器4自动传送原稿纸411以供光程装置33进行扫描时,光程装置33先移动定位于相对于透明区域421的一适当位置处,然后传动单元45再由纸匣41取送原稿纸411经过透明区域421且同时由光程装置33来进行该原稿纸411的扫描,可为一馈纸式的扫描方式。其中,该透明窗433的尺寸小于透明区域421的尺寸,且于导槽43对应于透明区域421的部份包括该透明窗433并设有一反射面434及一校正片435;并且扫描装置3内部具有一内部设有的其至少可移于该透明扫描平台32范围的下灯源331的光程装置33。当自动送纸器4的底架42被定位于光程装置33上且欲藉由自动送纸器4来传送原稿纸411以供光程装置33进行扫描动作时,倘若原稿纸411是为一透明原稿纸411,则光程装置33则先移动定位于相对应于透明窗433的位置处,且该上灯源44呈开启状态且下灯源331为关闭状态,然后传动单元45再传送原稿纸411经过透明区域421且同时由光程装置33来进行该原稿纸411的扫描动作;倘若,该原稿纸411是为不透明的,则光程装置33先移动定位于相对应于反射面434的位置处,且该上灯源44呈关闭状态且下灯源331为开启状态,然后传动单元45再传送原稿纸411经过透明区域421且同时由光程装置33来进行该原稿纸411的扫描动作。其中,于该扫描装置3内部包括有一可控制下灯源331及光程装置33动作的控制电路板31以及一内部设有下灯源331的光程装置3,该光程装置3至少至移动于该透明扫描平台32的范围;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更包括有其连接于该传动单元45与上灯源44以供控制传动单元45与上灯源44适作的控制单元46,以及连接于自动送纸器4与扫描装置3之间并使该控制单元46以与该控制电路板31耦合,以进行控制单元46与控制电路板31之间的讯号输送并进行协调传动单元45、上、下灯源44、331以及光程装置33之间互相对应配合动作的连接线。其中,该传动单元45包括有一取纸滚轮451、一送纸滚轮452以及一出纸滚轮453;该可将纸匣41所容置的原稿纸411取送入导槽43内的取纸滚轮451设于导槽43连结于该纸匣41端头位置处;该可传送导槽43内的原稿纸411经过透明区域421的送纸滚轮452设于导槽43中段且位于取纸滚轮451与透明窗433之间;该可将已经过透明区域421的原稿纸411传送自动送纸器4的出纸滚轮453设于导槽43相对于取纸滚轮451的另一端。其中,该传动单元45还包括有一分页机构,该进行纸匣41中至少一张以上原稿纸411对其进行单张分页取纸动作的分页机构设置于导槽43、取纸滚轮451之端。其中,该传动单元45还包括有一入纸感测元件48,该可感测原稿纸411是否已被传送入导槽43中的入纸感测元件48设于导槽43对应于送纸滚轮452的位置处。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可配合一扫描装置3使用于扫描反、透射稿。即同时具有扫描影印反射稿或透射稿纸两种功能,扫描影印质量好、效率高。扫描装置3内置有一光程装置33、一传动装置34、光程装置33内部有一下灯源331及其它相关光学元件,包括至少一反射镜片、一镜头及一光电藕合元件;透明区域421的透明片可为一透明胶膜、玻璃或胶片等,可防止灰尘进入或是原稿纸411掉出自动送纸器4外。反射面板434可由反射性良好的白色面板或扩散板构成,校正片435采用现有的明暗校正用校正片。传动单元45包括一分页机构及若干个惰轮454、455、456、457;分页机构可为一分页的惰轮454与一摩擦片的组合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如图2、3所示其中,该传动单元45还包括一组光学感测元件49,其具有一光源发射端491及接收端492,该光学感测元件49设于导槽43中段且位于送纸滚轮452与透明区域421之间,并且该发射端491及接收端492分别位于导槽43两侧,使得当原稿纸411在导槽43中被传送至该光学感测元件49的位置处时,藉由发射端491发射光源由接收端492接收的方式,可判别该原稿纸411是否为透明。其中,该导槽43由一第一导板431与第二导板432所构成,第一、二导板431、432之间具有以供原稿纸411通过的一间隙;该是非连续状态的使位于第一、二导板431、432之间的原稿纸411得以暴露于透明区域421中的第二导板432于接近透明区域421的结构结合于底架42,并且,于第一导板431对应于透明区域421的位置处设有透明窗433。其中,该透明窗433为一狭长状的透光槽。其中,于底架42的透明区域421处覆盖有一透明片。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还包括有具有一光程装置33可移动于一透明扫描平台32的范围内以进行扫描动作的扫描装置3以及以控制光程装置33的控制电路板31;光程装置33中具有一下灯源331;自动送纸器4还包括控制单元46及连接线;以供控制传动单元45与上灯源44运作的控制单元46连接于该传动单元45与上灯源44;以进行控制单元46与控制电路板31之间讯号的输送并进而协调传动单元45、上灯源44、下灯源331以及光程装置33之间互相对应配合动作的连接线连接于自动送纸器4与扫描装置3之间;底架42架置定位于扫描装置3的扫描平台32上,并对应于扫描装置3的扫描平台32;上灯源44为射向扫描装置3的扫描平台32。其中,该扫描装置3为一光学扫描机。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还包括有一导槽43,用于限制及导引原稿纸411传送方向的该导槽43一端连结于纸匣41,且该导槽43至少延伸经过该底架42的透明区域421处,该导引原稿纸411至少可移动经过该透明区域321的导槽43对应于透明区域421的位置处并设有一透明窗433以及一反射面板434;该透明窗433及反射面板434的面积均小于透明区域421的面积,且上灯源44恰对应于透明窗433的位置,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的底架42被定位于光程装置33上,该光程装置33移动并定位于透明区域421位置处,传动单元45由纸匣41取送原稿纸411经过透明区域420且同时由光程装置33进行该原稿411的扫描动作为一馈纸式扫描方式。
其中,该光程装置33可先移动定位于相对应和透明窗433的位置处,且该上灯源44呈开启状态,下灯源331为关闭状态,或者光程装置33可先移动定位于相对应于反射面板434的位置处,且该上灯源44呈关闭状态,下灯源331为开启状态。前者为该原稿纸411为一透射稿被进行扫描的状态;后者为该原稿纸411为一反射稿即不透射稿被进行扫描的状态。其中,于该扫描装置3内部包括有一可控制下灯源331及光程装置33动作的控制电路板31以及一内部设有下灯源331的光程装置3,该光程装置3至少至移动于该透明扫描平台32的范围;其中,该自动送纸器4更包括有其连接于该传动单元45与上灯源44以供控制传动单元45与上灯源44适作的控制单元46,以及连接于自动送纸器4与扫描装置3之间并使该控制单元46以与该控制电路板31耦合,以进行控制单元46与控制电路板31之间的讯号输送并进行协调传动单元45、上、下灯源44、331以及光程装置33之间互相对应配合动作的连接线。其中,该传动单元45还包括有一入纸感测元件48,该可感测原稿纸411是否已被传送入导槽43中的入纸感测元件48设于导槽43对应于送纸滚轮452的位置处。其中,该传动单元45还包括一组光学感测元件49,其具有一光源发射端491及接收端492,该光学感测元件49设于导槽43中段且位于送纸滚轮452与透明区域421之间,并且该发射端491及接收端492分别位于导槽43两侧。
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式可选择方式有1、藉由图3中的光学感测元件49自动判定原稿纸411的种类,并由软体自动进行透、反射稿的扫描模式切换,可自动进行反、透射稿混杂叠置于纸匣41中的原稿纸411的扫描工作。
2、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电脑驱动、选择透射稿的扫描模式或是反射稿的扫描模式来进行原稿纸411的扫描,即可由使用者操作电脑以下达决定扫描模式的命令。
3、可于自动送纸器4或扫描装置3上加设选择开关,藉由手动切换该开关,决定要用透射稿的扫描模式或反射稿的扫描模式,或是藉由光学感测元件来自动判定扫描模式。
权利要求1.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包括一纸匣、一底架、一上灯源及一传动单元,其特征是该底架设有一透明区域;用于限制及导引原稿纸传送方向的导引件的一端连结于可容置至少一张以上原稿纸的纸匣;上灯源设置于相对于透明区域的另一侧,用于将原稿纸由纸匣传送经过透明区域的传动单元结合于纸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自动送纸器还包括有导槽,该导槽至少延伸经过该底架的透明区域处,并且于导引原稿纸至少可移动经过该透明区域的该导槽对应透明区域的位置设有一透明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自动送纸器配设一具有透明扫描平台以供承放一待进行扫描的原稿纸并进行扫描动作的扫描装置;底架架置定位于扫描装置的透明扫描平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扫描装置为一影印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扫描装置为一光学扫描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于底架及扫描装置上各设有可相互对应配合将底架定位于扫描装置预定位置,并使透明区域恰对应于透明扫描平台的定位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于底架及扫描装置上所设置的该相互对应配合的定位结构为由在底架朝向扫描装置的一侧设置的凸栓,且在扫描装置朝向底架的一侧设置可对应插合该凸栓的凹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透明窗的尺寸小于透明区域的尺寸,且于导槽对应于透明区域的部份设有一反射面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透明窗的尺寸小于透明区域的尺寸,且于导槽对应于透明区域的部份设有一校正片。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于该扫描装置内部具有一可移动于该透明扫描平台的范围以进行扫描动作的光程装置。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透明窗的尺寸小于透明区域的尺寸,且于导槽对应于透明区域的部份包括该透明窗并设有一反射面及一校正片;并且扫描装置内部具有一内部设有的其至少可移于该透明扫描平台范围的下灯源的光程装置。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于该扫描装置内部包括有一可控制下灯源及光程装置动作的控制电路板以及一内部设有下灯源的光程装置,该光程装置至少至移动于该透明扫描平台的范围;其中,该自动送纸器更包括有其连接于该传动单元与上灯源以供控制传动单元与上灯源适作的控制单元,以及连接于自动送纸器与扫描装置之间并使该控制单元以与该控制电路板耦合,以进行控制单元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讯号输送并进行协调传动单元、上、下灯源以及光程装置之间互相对应配合动作的连接线。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传动单元包括有一取纸滚轮、一送纸滚轮以及一出纸滚轮;该可将纸匣所容置的原稿纸取送入导槽内的取纸滚轮设于导槽连结于该纸匣端头位置处;该可传送导槽内的原稿纸经过透明区域的送纸滚轮设于导槽中段且位于取纸滚轮与透明窗之间;该可将已经过透明区域的原稿纸传送自动送纸器的出纸滚轮设于导槽相对于取纸滚轮的另一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传动单元还包括有一分页机构,该进行纸匣中至少一张以上原稿纸对其进行单张分页取纸动作的分页机构设置于导槽、取纸滚轮之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传动单元还包括有一入纸感测元件,该可感测原稿纸是否已被传送入导槽中的入纸感测元件设于导槽对应于送纸滚轮的位置处。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传动单元还包括一组光学感测元件,其具有一光源发射端及接收端,该光学感测元件设于导槽中段且位于送纸滚轮与透明区域之间,并且该发射端及接收端分别位于导槽两侧。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导槽由一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所构成,第一、二导板之间具有以供原稿纸通过的一间隙;该是非连续状态的使位于第一、二导板之间的原稿纸得以暴露于透明区域中的第二导板于接近透明区域的结构结合于底架,并且,于第一导板对应于透明区域的位置处设有透明窗。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透明窗为一狭长状的透光槽。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于底架的透明区域处覆盖有一透明片。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自动送纸器还包括有导槽,该导槽至少延伸经过该底架的透明区域处,并且于导引原稿纸至少可移动经过该透明区域的该导槽对应透明区域的位置设有一透明窗。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自动送纸器还包括有具有一光程装置可移动于一透明扫描平台的范围内以进行扫描动作的扫描装置以及以控制光程装置的控制电路板;光程装置中具有一下灯源;自动送纸器还包括控制单元及连接线;以供控制传动单元与上灯源运作的控制单元连接于该传动单元与上灯源;以进行控制单元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讯号的输送并进而协调传动单元、上灯源、下灯源以及光程装置之间互相对应配合动作的连接线连接于自动送纸器与扫描装置之间;底架架置定位于扫描装置的扫描平台上,并对应于扫描装置的扫描平台;上灯源为射向扫描装置的扫描平台。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扫描装置为一光学扫描机。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自动送纸器还包括有一导槽,用于限制及导引原稿纸传送方向的导槽一端连结于纸匣,且该导槽至少延伸经过该底架的透明区域处,该导引原稿纸至少可移动经过该透明区域的导槽对应于透明区域的位置处并设有一透明窗以及一反射面板;该透明窗及反射面板的面积均小于透明区域的面积,且上灯源恰对应于透明窗的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自动送纸器的底架被定位于光程装置上,该光程装置移动并定位于透明区域位置处,传动单元由纸匣取送原稿纸经过透明区域且同时由光程装置进行该原稿的扫描动作为一馈纸式扫描方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光程装置可先移动定位于相对应和透明窗的位置处,且该上灯源呈开启状态,下灯源为关闭状态,或者光程装置可先移动定位于相对应于反射面板的位置处,且该上灯源呈关闭状态,下灯源为开启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传动单元包括有一取纸滚轮、一送纸滚轮以及一出纸滚轮;该可将纸匣所容置的原稿纸取送入导槽内的取纸滚轮设于导槽连结于该纸匣端头位置处;该可传送导槽内的原稿纸经过透明区域的送纸滚轮设于导槽中段且位于取纸滚轮与透明窗之间;该可将已经过透明区域的原稿纸传送自动送纸器的出纸滚轮设于导槽相对于取纸滚轮的另一端。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传动单元还包括一组光学感测元件,其具有一光源发射端及接收端,该光学感测元件设于导槽中段且位于送纸滚轮与透明区域之间,并且该发射端及接收端分别位于导槽两侧。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特征是其中,该导槽由一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所构成,第一、二导板之间具有以供原稿纸通过的一间隙;该是非连续状态的使位于第一、二导板之间的原稿纸得以暴露于透明区域中的第二导板于接近透明区域的结构结合于底架,并且,于第一导板对应于透明区域的位置处设有透明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影印装置。使之对透、反射稿纸都能扫描影印。具有上灯源的自动送纸器,其包括:一纸匣、一底架、一上灯源及一传动单元,其特征是:该底架设有一透明区域;用于限制及导引原稿纸传送方向的一端连结于可容置至少一张以上原稿纸的纸匣;上灯源设置于相对于透明区域的另一侧,用于将原稿纸由纸匣传送经过透明区域的传动单元结合于纸匣。用于影印。
文档编号G06F3/00GK2360260SQ9920073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0日
发明者林金益 申请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