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_2

文档序号:8324874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译码电路进行编程,可以根据设备的要求实现任意有限数目的电源模式的切换和/或任意数目的耗电装置的供电,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增强了电路的通用性并且进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2]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0023]图1示例性地图示了一种传统的电源管理状态机及相关逻辑;
[0024]图2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
[0025]图3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
[0026]图4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系统;
[0027]图5示例性地图示了第一和第二译码电路中的任一个的实现方式;以及
[0028]图6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中对相似的部件或者功能组件可能使用同样的数字标示。所附附图仅仅旨在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从下述描述得到选替技术方案。
[003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电源管理电路。一般而言,电子设备设置有为电子设备的耗电装置进行供电的电源管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根据电子设备的不同而具有多个电压输出模式(例如为N,N为2以上的整数)。在每种电源模式下,电源管理系统为不同数目的耗电装置(例如为M,M为2以上的整数)进行供电。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被设计用于响应于从多个耗电装置或其他装置发出的电源需求信号(或外部输入信号)而输出为控制多个耗电装置供电的电源控制信号(或输出信号)。
[0031]举例而言,一个电子设备(例如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等)具有四种电压输出模式,例如为第一工作模式(PMO)、第二工作模式(PMl)、空闲模式(PM2)、睡眠模式(PM3);并且电子设备共有5个耗电装置,例如CPU、存储器、第一至第三I/O外围装置,这些装置例如被称为耗电装置【O】 -【4】)。例如在空闲模式(PM2)下,电源管理系统为2个装置进行供电,例如为耗电装置【O】-【I】供电,而不对耗电装置【2】-【4】不供电。例如在第一工作模式(PMO)下,电源管理系统为4个装置进行供电,例如为耗电装置【O】-【3】供电,而不对耗电装置【4】不供电。在空闲模式(PM2)下,从电源管理电路输出信号【1、1、0、0、0】。如果需要从空闲模式(PM2)改变为第一工作模式(PMO),则期望地电源管理电路根据改变模式的请求信号利用电源模式电路的逻辑将输出信号从【1、1、0、0、0】改变成【1、1、1、1、0】,即可实现空闲模式(PM2)向第一工作模式(PMO)的改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输出信号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变换成其他输出信号形式。
[0032]通过上述示例,能够理解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的工作方式。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能够实现电源模式的自由切换。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即使电源模式的数目随意改变和/或耗电装置的数目随意改变,在不需要对电源管理电路的物理架构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可通过对电路可编程单元进行自由编程实现期望地电源模式的自由切换。
[003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图2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10,包括:第一译码电路100,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逻辑将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并且分别经过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每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用于对第一译码电路100输出的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第二译码电路200,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的相应输出端连接,第二译码电路200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逻辑将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并且分别经过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其中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
[0034]如图2中所示,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需求信号和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相连。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和电源控制信号相连。第一译码电路100和第二译码电路200分别按照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对信号进行处理。
[0035]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在第一预定逻辑是可编程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由于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需求信号和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相连,因此对于不同电源模式的电子设备而言,如果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式的数目发生改变(即N的数值发生改变),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一译码电路100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即仅需要改变第一预定逻辑即可,不需要改变第一译码电路的物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比,不需要为每个电源模式重新设计独立的逻辑并且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设计完每个逻辑后需要重新设计电源模式之间的切换逻辑,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实现电源模式的自由切换。类似地,在第二预定逻辑是可编程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和电源控制信号相连,因此电子设备的耗电装置的数目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即M的数值发生改变),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二译码电路200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即仅需要改变第一预定逻辑即可,不需要改变第二译码电路200的物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比,不需要为了得到最后的电源输出重新设计独立的逻辑,由于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是可编程的,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二译码电路200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实现任意数量的耗电装置的输出控制。
[003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译码电路100和第二译码电路200均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由于这种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PAL)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在第一译码电路100和第二译码电路200实现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的情况下,在不需要对电源管理电路的物理架构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仅需要独立地改变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即可满足电源模式的数目随意改变和耗电装置的数目随意改变的要求。
[0037]图3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图3中的与图2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3所示的电源管理电路与图2所示的电源管理电路大致相同,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003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单元10’除了包括第一译码电路100’、第二译码电路200’、电源模式寄存器300’以外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