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70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以往触控面板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为小尺寸的电子装置上,不过近年来,一体机、笔记本电脑等屏幕为大尺寸的电子装置也开始采用触控面板。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对触控面板进行触控导致的所需处理的数据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对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线路(主要包括电极和走线)的阻抗值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当触控面板的尺寸大于14寸时,现有的透明电极材料,比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因其阻抗值较大而不适用于大尺寸的触控面板,于是新一代采用网格结构的触控线路的触控面板应运而生。
[0003]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采用网格结构的触控面板的触控线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单层多点触控线路为例,触控面板包括感应电极11、驱动电极12以及走线13。感应电极11与驱动电极12呈E字型并相互交叉,且分别通过走线13连接至触控面板的边缘区域,以和连接触控电路的柔性电路板连接。其中,感应电极11、驱动电极12和走线13均由网格结构形成,该网格结构包括多条相互交叉的导电线14、多个由导电线14相互交叉所形成的形状尺寸相同的网格15以及连接网格15的节点16,其中,网格15的形状为菱形。
[0004]请一并参考图2,图2为图1所示的网格结构的一个节点16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该节点16位于两条导电线14的交叉部分,因此节点16处的面阻抗会比导电线14上的面阻抗大,使得经过每一感应电极11、驱动电极12以及走线13的信号因阻抗造成的衰减也主要产生在节点16处,为了不影响信号的传输,网格结构的线宽不能设计过小,从而节点16的结构制约了触控面板10所采用的网格结构的线宽设计。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格结构的节点阻抗大、线宽设计不能过小的问题。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基底以及在该基底上形成的网格结构,该网格结构包括多条相互交叉的导电线、多个由该多条导电线相互交叉所形成的网格以及多个分别位于该多条导电线交叉处的节点,该节点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的宽度与该导电线的宽度一致。
[0007]进一步地,该环形结构为方环、圆环、多边形环和矩形环的任意一种环形结构。
[0008]进一步地,该网格的形状为菱形,该网格的四条边分别为对应的四条导电线的部分,该网格的四个顶点分别与对应的四个节点相接。
[0009]进一步地,该网格的锐角内角的角度范围在55°至65°之间。
[0010]进一步地,该网格的锐角内角的角度为58°。
[0011]进一步地,该网格的短对角线的长度范围在90um至120um之间。
[0012]进一步地,该网格的短对角线的长度为109um。
[0013]进一步地,该网格结构的线宽小于或者等于4um。
[0014]进一步地,该网格结构的线宽为2.5um。
[0015]进一步地,该网格结构的材料为金属、透明氧化物、银纳米、石墨烯中的一种。
[0016]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的网格结构由于节点采用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中间可以透光,且环形结构的宽度与导电线的宽度一致,因此节点处的面阻抗和导电线上的面阻抗相差无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节点,该节点的面阻抗降低,降低了经过网格结构的信号的衰减程度,因此,网格结构的线宽可以进一步减小,同时使得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比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的相同面积的网格结构的透光性更好。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节点连接牢固,降低了断线风险,提高了触控面板上触控线路的工艺制程良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采用网格结构的触控面板的触控线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网格结构的一个节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的网格结构的一个节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a和图5b分别为图3所示的网格结构采用不同线宽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所示的触控面板的触控线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图9所示的触控面板的走线区的多条走线的一种切割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图9所示的触控面板的走线区的多条走线的另一种切割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一个节点的切割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一个节点的切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触控面板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1]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32]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网格结构200包括多条相互交叉的导电线201、多个由导电线201相互交叉所形成的网格204以及多个分别位于导电线201交叉处的节点206。在本实施例中,网格结构200的材料为金属,在其他实施例中,网格结构200的材料也可以为透明氧化物如ITO、银纳米、石墨稀等。
[0033]优选地,网格204的形状为菱形。每一网格204的四条边分别为对应的四条导电线201的部分,每个网格204的四个顶点分别与对应的四个节点206相接。每个网格204的锐角内角的角度范围可在55°至65。之间,优选为58°。每个网格204的短对角线的长度范围可在90um至120um之间,优选为109um。
[0034]请参考图4,图4为图3所示的网格结构200的一个节点206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节点206为环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节点206为方环的环形结构,也就是说,节点206的环形结构的外圈和内圈形状都是方形。优选地,节点206的环形结构的宽度w2与导电线201的宽度wl —致。
[0035]由于节点206的形状设计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中间被挖空可以透光,且环形结构的宽度w2与导电线201的宽度wl —致,因此节点206处的面阻抗和导电线201上的面阻抗相差无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节点,该节点206的面阻抗降低,降低了经过网格结构200的信号的衰减程度,从而网格结构200的线宽可以进一步减小,同时使得网格结构200比现有技术中的相同面积的网格结构的透光性更好。实验证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如,网格形状均为菱形,每个网格的锐角内角的角度均为58°、短对角线的长度均为109um、线宽均为4um、且背光亮度均为366.4cd/m2,采用网格结构200的触控面板的白画面亮度为340.5cd/m2,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网格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白画面亮度为315.lcd/m2,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网格结构200的比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的相同面积的网格结构的透光性更好。
[0036]在本实施例中,网格结构200的线宽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