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8753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触摸屏是一种输入设备,能够方便实现人与计算机及其它便携式移动设备的交互作用。近年来,基于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容触摸屏,特别是投射式电容屏能进行多指识别,实现多点触控,被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设备,如智能手机,便携式平板电脑。
[0003]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投射式电容屏按结构分类主要包括G+G/G+F和G+F+F结构,G+G结构的投射式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胶层和导电玻璃,其总厚度大约为1.4mm;G+F结构包括盖板玻璃、胶层和导电薄膜,其总厚度大约为0.95mm。而且,G+G/G+F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前者厚度较厚,质量大,无法达成轻薄效果,而且需要采用搭桥或跳线工艺,无形中提高了工艺难度,对精细度要求很高;后者由于采用上述工艺导致产品可靠性风险加大,该结构较少被应用。G+F+F结构的投射式电容屏包括面板玻璃、两层粘胶、和两层导电薄膜,其总厚度大约为1.2mm。
[0004]且以上几种电容式触摸屏主要采用黄光刻蚀、酸刻蚀或刻蚀膏刻蚀的方式,将导电层上的导电物质刻蚀成精心设计的图案,也就是Patten。采用黄光刻蚀、酸刻蚀或刻蚀膏刻蚀的方式制作工序繁琐、周期长、对环境污染大,特别是采用ITO加金属走线的导电图案因导电物质不同需进行多次刻蚀或刻蚀后再印刷银浆,导致触摸屏制作成本高,制作良率较低,设备多且复杂,制作环境要求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日益凸显,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要求成为触摸屏领域的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制程良率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设计方案:
[0007]—种电容式触摸屏,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玻璃面板层和薄膜层,以及柔性线路板,其中所述玻璃面板层的下表面设有感应电极层及感应电极引出线层,所述感应电极层为ITO感应电极层;所述薄膜层的上表面设有驱动电极层及驱动电极引出线层,所述玻璃面板层设有感应电极层的面和薄膜层设有驱动电极层的面通过透明绝缘胶层相互贴合,所述感应电极引出线层和驱动电极引出线层通过所述柔性线路板进行正反双面邦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极层为石墨烯感应电极层、金属网线感应电极层、ITO感应电极层或者石墨烯与ITO混合的感应电极层。
[0009]优选的,所述薄膜层为PET或PMMA薄膜层。
[0010]优选的,所述透明绝缘胶层为OCA光学胶。
[0011]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12]在玻璃面板层表面溅镀第一导电膜层,在薄膜层的表面生成第二导电膜层,其中溅镀时工艺真空度为0.05?IPa之间,溅镀功率密度I?5W/cm2 ;
[0013]对第一导电膜层上进行激光刻蚀后形成感应电极层,对第二导电膜层上进行激光刻蚀后形成驱动电极层,其中激光器功率为2?15W ;激光的光斑直径为25?40 μ m ;激光频率为350?750KHZ ;激光的光斑移动速度为800?4000mm/s ;工作电流百分比为15%?80% ;
[0014]将玻璃面板层设有感应电极层的面与薄膜层设有驱动电极层的面通过透明绝缘胶层相互贴合;
[0015]将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分别通过感应电极引出线层和驱动电极引出线层与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0016]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薄膜层为PET或PMMA薄膜层。
[0017]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为ITO导电膜层,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为石墨烯导电膜层、金属网线导电膜层、ITO导电膜层或者石墨烯和ITO混合的导电膜层。
[0018]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在第一导电膜层上和第二导电膜层上还分别溅镀有金属层或印刷有银浆层。
[0019]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在玻璃面板层溅镀第一导电膜层之前,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对玻璃面板层加工后进行强化处理;对玻璃面板层进行清洗;对玻璃面板层丝印油墨层;对玻璃面板层进行超纯水清洗和等离子体清洗。
[0020]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感应电极引出线层和驱动电极引出线层为金属引出线,其通过激光刻蚀制得。
[0021]本发明采用以上设计方案,相对现有的G+F+F结构,在制作工序上得到了简化,在结构组成上,节省了一层FILM和一层OCA光学胶,从而使电容屏的整体厚度得到了降低;由于少了一层FILM和一层OCA光学胶,相应地在制作成本上也得到了降低;相对G+F结构,本发明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对导电膜刻蚀出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以及激光刻蚀出感应电极引出线层和驱动电极引出线层,并且调整了相关参数,更好的对导电膜及相关引线进行刻蚀,简化了刻蚀工艺,大大提高了制程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电容式触摸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中的2a?2c为本发明电容式触摸屏中玻璃面板层的加工过程图;
[0024]图3中的3a?3c为本发明电容式触摸屏中薄膜层的加工过程图;
[0025]图4中的4a?4d为本发明电容式触摸屏制备方法实施例一玻璃面板层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7]本发明创造的G+F结构的工作原理为:由玻璃面板层和薄膜层相互贴合,形成互电容,当人的手指触摸触摸屏时,由于人体吸走了一部分电容,因此互电容的量将减少,此时,则判定此有手指触摸触摸屏,再通过相关处理,计算出手指触摸的位置坐标。
[0028]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玻璃面板层I和薄膜层2,以及柔性线路板3,其中所述玻璃面板层I的下表面设有感应电极层11及感应电极引出线层12,所述感应电极层11为ITO感应电极层;所述薄膜层2的上表面设有驱动电极层21及驱动电极引出线层22,所述玻璃面板层I设有感应电极层11的面和薄膜层2设有驱动电极层21的面通过透明绝缘胶层4相互贴合,所述感应电极引出线层12和驱动电极引出线层22通过所述柔性线路板3进行正反双面邦定连接。其中,所述透明绝缘胶层4为OCA光学胶。其中,玻璃面面板层I的厚度为0.5?0.7mm ;薄膜层2的厚度为0.1?0.3mm ;透明绝缘胶层4的厚度为0.05?0.2_。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极层21为石墨烯感应电极层,薄膜层2为PET薄膜层,面板层I的厚度为0.5mm ;薄膜层2的厚度为0.1mm ;透明绝缘胶层4的厚度为0.05mm。
[0031]实施例二:
[0032]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极层21为石墨烯与ITO混合的感应电极层,薄膜层2为PMMA层,玻璃面板层I的厚度为0.7mm ;薄膜层2的厚度为0.3mm ;透明绝缘胶层4的厚度为0.2mmο
[0033]实际应用中,驱动电极层21也可以此为金属网线感应电极层或ITO感应电极层。
[0034]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5]在玻璃面板层I表面溅镀第一导电膜层(如图2中的2b),同时在薄膜层2的表面生成第二导电膜层(如图3中的3b),其中溅镀时工艺真空度为0.05?IPa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