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度配电网风险评估指标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17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如下所示:
[0077]
[0078] 线路重载率指标112是指重载线路所占的比例,重载线路是指高压线路中负载率 超过80%的线路,用以反映线路非正常运行的严重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79]
[0080] 网损率指标113反映了配电网的节能性和电能损耗情况,高压配网的网损计算只 需根据其网架规划和分区负荷预测,对高压配网进行潮流计算得到最大负荷总耗Λ Phi_, 再根据最大负荷损耗时间得出年网损电量及其网损率:
[0081]
[0082] 式(1. 3)中,τ max为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
[0083] 电压质量合格率指标114是指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 %时的实际电压值和系统标 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电压质量合格指节点电压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电压质 量合格率计算公式如下:
[0084]
[0085] 电压质量合格率指标114反映配电网电压偏差情况,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 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规定,电压质量是指缓慢变化(即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 1%时的实际电压值和系统标称电压值之差)的电压偏差值指标。
[0086] 高压变电站单电源线率指标115是指只有单回线供电的高压变电站所占的比例, 用以反映高压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87]
[0088] 尚压变电站单变率指标116是指只有单台主变的尚压变电站所占的比例,用以反 映高压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89]
[0090] 电量不足期望指标117表示电力系统由于元件受迫停运而造成的对用户少供电 能的期望值,电能不足期望指标综合表达了停电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停电功率,其计 算公式为:
[0091]
[0092] 式(1. 7)中,Nf是导致失负荷的故障状态总数,P(S)为失负荷状态概率,C(S)为 失负荷状态下的失负荷量,T为区域负荷总量。
[0093] 主变N-I校验通过率指标211是指在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任一台主变停运后, 其全部负荷可转移到本站其它主变供电的变电站所占比例,反映变电站实际的负荷转供能 力,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94] CN 105139082 A 说明书 8/10 页
[0095] 中压线路N-I校验通过率指标212是指在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在变电站出线开 关停运后,该线路全部负荷可通过不超过两次操作就能转移到其它线路供电,此类线路所 占的比例,用以反映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中压线路负荷转供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96]
[0097] 中压变电站单电源线率指标213是指只有单回线供电的中压变电站所占的比例, 用以反映中压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98]
[0099] 中压变电站单变率指标214是指只有单台主变的中压变电站所占的比例,用以反 映中压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100] )
[0101]中压线路联络率指标215是指中压配电网中与其他线路有联络的线路所占的比 例,用以反映中压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102]
[0103] 中压线路站间联络率指标216是指中压配电网中与其他变电站的线路有联络的 线路所占的比例,用以反映中压配电网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所 示:
[0104]
[0105] 中压线路平均分段数指标217用以反映中压配电网供电灵活性与失电影响范围,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106]
[0107]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指标218将偶然事故后能量损失率Cfe和用电时户数损失率C rc 加权求和即得单一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指标为:
[0108] Cf= ω j · Cfe+ω 2 · Cfl= λ · L · T FL · (ω ^ · p FL+ω 2 · P FC) = λ · L · Tfl · P F (2. 8)
[0109] 式(2. 8)中ω JP ω 2分别为能量损失率和用电时户数损失率的权重系数,以反映 评价侧重点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二者可同时取1;P F= ω,Ρι+ω2· prc,该值仅反映了 事故的瞬时影响,适用于只关心事故瞬时影响的评价过程。
[0110]系统网架结构强弱指标219,如果配电系统中每一个可能的偶然事故发生后,均可 以通过代价不大的操作,在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完成对所有非故障区域中失电负 荷的安全转供(即系统中每个偶然事故所对应的K值至少为1),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系统具 有较强的网架结构。为了更全面而实际地评价一个系统网架结构的强弱,应该同时考虑事 故对应的K值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可以更全面而实际地评价一个系统网架结构的强 弱,系统网架结构强弱指标K'计算公式为:
[0111]
[0112] 式(2. 9)中,Nb为系统支路数J1为支路i发生偶然事故所对应的K值;4为支路 i的单一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指标。
[0113] 不论是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指标218还是系统网架结构强弱指标219都只反映了系 统安全性的一个侧面目前,需要有一种指标能够将它们结合起来用以描述系统的整体安全 性,为此定义系统整体安全性指标210,系统整体安全性指标S s计算公式为:
[0114] Ss=Kr /Csf (2. 10)
[0115] 当一个系统的网架结构越强即K'越大,则事故后切负荷的比率会越小,导致其事 故后果严重程度指标C sf也比较小,最终体现的S s指标值越大,显然,这样的系统安全性也 较高。
[0116] 开关切换期间负荷损失风险指标225反映由于开关切换操作对用户供电的影响, 开关切换期间负荷损失Q mvtr计算公式如下:
[0117]
[0118]
[0119] 式(2. 11)和式(2. 12)中:Pf为单条中压馈线所带负荷;λ i MV为中压线路的故障 率;tTR为平均切换持续时间。
[0120] 故障维修期间负荷损失风险指标226反映故障维修操作对用户供电的影响,故障 维修期间负荷损失Q mvr计算公式如下:
[0121]
[0122]
[0123] 式(2. 13)和式(2. 14)中:Pmvtr为单条中压馈线所带负荷;n s MV为故障数;λ i MV为 中压线路的故障率;tMV为平均故障持续时间。
[0124] 本发明的多维度配电网风险评估指标系统,避免单一性的评估方式对电网评估的 片面性和不足,全面、立体地对电网进行综合、深度评估;符合工程实际,可以从宏观到微观 全面反映配电网存在的风险,辨识相应的薄弱环节,为调度运行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指导依 据。
[0125] 本发明的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基于风险的电力系统安全评估 与决策支持的运行管控的有效联动,以便于调度运行人员全面掌握电网安全风险的变化态 势;从多维度对系统风险进行评估,使运行人员对电网的风险趋势有宏观的把握,利用实时 的风险评估反馈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将系统风险水平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从 而减少或避免风险事件引起的损失。
[0126]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