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壳体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236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 13互相接合或啮合或扣合时,第一凸出部1231对应第一凹入部131,第二凸出部1232对应第二凹入部132。由于平板电脑2的重力的作用,而在第一凸出部1231与第一凹入部131之间以及第二凸出部1232与第二凹入部132之间形成应力,并且通过连接体123和主体121将该应力传导至诸如桌面、地面等固定平面。
[0048]继续参照图1和图4,可选择地,连接体123的第一截面的第一形状还可具有第三凸出部1233和第四凸出部1234,并且第三凸出部1233与第四凸出部1234沿主体121的轴线对称,并且第三凸出部1233和第四凸出部1234与第一凸出部1231和第二凸出部1232不同。开口 13的第二形状具有第三凹入部133,第三凹入部133与第三凸出部1233或第四凸出部1234相匹配。通过设置第三凸出部1233、第四凸出部1234以及第三凹入部133,并且将第三凹入部133与第三凸出部1233和第四凸出部1234 二者之一相匹配,可以在连接体123与开口 13互相接合或啮合或扣合时,进一步增加连接体123与开口 13的接触面,从而更加便于应力的传递,达到稳定支撑的目的。此外,由于平板电脑2既可以如图1和图5中所示的沿纵向支撑,还可以横向支撑,因此通过在连接体123上设置另一组凸出部(第三凸出部1233和第四凸出部1234)以及在开口 13上设置第三凹入部133能够在平板电脑2横向支撑时,将应力传递至固定平面,从而为平板电脑2的支撑方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0049]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文参照图1、图3和图4,将连接体123的四个凸出部(1231、1232、1233和1234)示出为具有弧形的凸起,并且开口 13的三个凹入部(131、132和133)示出为具有弧形的凹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替代地,上述凸出部还可以是矩形凸起,相应地,上述凹入部还可以是矩形凹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凸出部和上述凹入部的形状进行修改或设计,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原理即可。
[0050]可选择地,主体121的第一预定位置处可以具有第五凸出部(未示出)和第六凸出部(未示出),并且所述第五凸出部与所述第六凸出部沿主体121的轴线对称。在槽11的内壁的第二预定位置处可以具有两个凹入部,这两个凹入部分别与所述第五凸出部和所述第六凸出部相匹配,并且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相匹配。当支撑件12插入到槽11中时,第五凸出部、第六凸出部以及与它们相匹配的所述两个凹入部可以将支撑件12固定到槽11中。此外,槽11的内壁的第二预定位置处还可以具有环形凹入部,所述环形凹入部与所述第五凸出部和所述第六凸出部相匹配,从而起到将支撑件12固定到槽11中的作用。
[0051]可选择地,端部122的第三预定位置处可以具有第七凸出部。当支撑件12插入到槽11中时,所述第七凸出部位于开口 13中,以方便用户通过手指按压第七凸出部从而将支撑件12从槽11中拉出。
[0052]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系统,采用内置于平板电脑的、诸如手写笔这样的自带组件作为支撑件,当用户需要使平板电脑保持支撑状态时将支撑件与平板电脑中的槽、开口和/或端口配合使用,否则作为手写笔使用或内置于平板电脑中,既节省了平板电脑的体积和重量,而且便于用户使用。
[0053]下面参照图6和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系统I进行说明。图6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系统I的示意图。图7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系统I处于支撑状态时的示图。
[005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系统I与上文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系统I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系统I中,开口 13设置滑块15上,滑块15能够沿着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下面将对上述区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将省略对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内容的描述。
[0055]滑块15位于平板电脑2的背面并且与槽11的位置相对应。在与槽11相对应的位置处沿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装置(未示出),所述滑动装置可以是滑轨、卡槽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装置。滑块15能够通过所述滑动装置沿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滑块15优选为矩形,并且优选地,滑块15的长度介于第一长度L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开口 13设置在滑块15上,开口 13具有如上文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形状。
[0056]在滑块15滑动至平板电脑2的边沿处(例如图6中所示的下边沿处)时,开口 13与第一端口 111相连,在该情形中,用户可以将支撑件12经由第一端口 111以垂直于平板电脑2的背面的方式将端部122与第一端口 111连接,即将端部122容纳进第一端口 111中,与此同时,连接体123与开口 13通过互相匹配的第一形状与第二形状而互相接合或啮合或扣合。然后,用户可以通过拖动支撑件12来使滑块15沿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来回滑动。用户可以将滑块15停在能够滑动至的任意位置处,然后将平板电脑2通过支撑系统I支撑在固定平面上。在支撑状态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在所述滑动装置与滑块15之间产生应力,并且该应力通过连接体122、主体121传递至固定平面。
[0057]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定位置(例如靠近端口111)应具有阻拦装置,从而防止滑块15滑至平板电脑2的外部。此外,由于滑块15的存在,当支撑件12插入到槽11中时,滑块15可以起到防止支撑件12从垂直于平板电脑2的背面方向掉落的作用。
[0058]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滑块15以及相对应的滑动装置,支撑件12能够在随着滑块15沿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使支撑件12在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对平板电脑2进行支撑,从而增加了支撑件12的支撑位置。此外,滑块15和滑动装置的设置,也便于用户快速移动支撑件12以寻找更稳固的支撑位置。
[0059]下面参照图8至图1OB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壳体3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壳体3的示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壳体的立视图。图1OA和图1O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壳体的底视图。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壳体3的组件和支撑原理与上文所述的支撑系统I的组件和支撑原理相似,因此在下文的描述中,还将参照图3至图5以及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壳体进行描述。
[006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壳体3具有槽11、支撑件12以及开口 13。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壳体3优选为电子设备的外置保护壳,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壳体3还可以与其所容纳的电子设备形成为一个整体,即电子设备壳体3构成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一部分。下面分别对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壳体3的上述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0061]槽11位于电子设备壳体3的第一区域。槽11具有第一长度L,并且槽11沿第一长度方向设置于电子设备壳体3中,并且槽11在电子设备壳体3的边沿具有端口 111。
[0062]图9示出了电子设备壳体3的背面。如图9中所示,槽11所在的第一区域为电子设备壳体3的左下侧并且其第一长度方向与电子设备壳体3的侧边沿平行,相应地,槽11的端口 111位于电子设备壳体3的下边沿。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槽11设置于电子设备壳体3中以便容纳支撑件12,因此在与电子设备壳体3的背面垂直的方向上并不能够直接看到槽11,所以图9中采用虚线框对槽11进行标示。槽11通体应呈规则形状,即槽11在其第一长度方向上任意位置处的横截面均相同(除了在槽11内壁所设置的凹入部,其用于将支撑件12固定在槽11中,稍后对此进行描述),以便槽11与支撑件12可拆卸地连接。
[0063]值得一提的是,槽11所在的第一区域并不限于图9中所示的位置。如图8中所示,槽11位于电子设备壳体3左侧的柱状体中,并且该柱状体与电子设备壳体3的下边沿垂直。然而,该柱状体还可以位于电子设备壳体3的下侧并且与电子设备壳体3的下边沿平行,在该情形中,槽11可以是将图9中虚线框所标示的位置顺时针旋转90°,即槽11还可以位于图9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壳体3的左下侧并且槽11的第一长度方向与该电子设备壳体3的下边沿平行。同理,随着该柱状体的位置的不同,槽11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0064]参照图3,支撑件12具有第二长度L’,并且支撑件12在第二长度方向上具有:主体121、端部122以及连接体123。连接体123位于主体121与端部122之间,并且连接体123在垂直于第二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截面并且所述第一截面具有第一形状,其中,第一长度L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L’,使得支撑件12能够经由端口 111沿第一长度方向与槽11可拆卸地连接并且端部122与端口 111相匹配。
[0065]图1OA示出了支撑件12经由端口 111沿第一长度方向与槽11连接之前的状态。图1OB示出了支撑件12经由端口 111沿第一长度方向与槽11连接之后状态,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端部122。如图1OA和图1OB中所示,端部122与端口 111相匹配,即在支撑件12经由端口 111沿第一长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