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64275阅读:来源:国知局
8]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视觉焦点分别对应的眼球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确定与显示屏距离最近的眼球,并将确定的眼球的视觉焦点,确定为当前视觉焦点,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准度;通过根据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的步骤之后,标记选中的相应的目标,使用户可轻易辨别已选中的目标,极大减少误操作几率,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059]上文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下面将相应于上述方法的装置(即移动终端)作进一步阐述。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MP3、MP4或笔记本电脑等。
[0060]参见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1]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包括获取模块110、确定模块120、接收模块130和处理模块140。
[0062]获取模块110,与确定模块120相连接,用于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
[0063]该获取模块110可以利用红外摄像头加红外光发射管获取该视觉焦点。由于人的角膜具有反射功能,因此近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能够在用户的角膜上形成高亮度的反射。当眼球开始转动时,反射点也随之而动。本发明实施例就是利用这个反射点来计算用户在显示屏上的视觉焦点。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前置摄像头完成。
[0064]该获取模块110还可以预设一个触发时间,当该用户的眼球停止动作超过该触发时间时,则获取该用户在显示屏上的视觉焦点。
[0065]确定模块120,与接收模块130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
[0066]该确定模块120根据用户当前的视觉焦点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确定用户选中的在显示屏该位置上的目标。如当移动终端有来电显示,而用户当前的视觉焦点在显示屏上的“接听”图标上,则确定“接听”为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
[0067]接收模块130,与处理模块140相连接,用于接收在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
[0068]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130所接收到的目标操作指令在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如当用户所确定的来电显示“接听”图标在显示屏的某处,用户可在该处以外的其他位置发出目标操控指令。
[0069]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130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触发移动终端的目标确认装置,确定目标确认指令。该目标确认装置为显示屏显示的虚拟功能键,或为设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之外位置的实体装置。
[0070]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130接收到目标操控指令包括目标启动指令、目标选中指令、目标激活指令、目标移动指令、目标缩放指令中的任一项。
[0071]处理模块140,用于根据目标操控指令,操控该目标。
[0072]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40根据接收模块130所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操控该目标。如该处理模块140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为目标启动指令,则对该目标相应进行打开或进入处理;如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为目标选中指令,在相应地选中该目标;如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为目标激活指令,则相应激活该目标;如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为目标移动指令,则对该目标进行相应移动;如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为目标缩放指令,则对该目标进行相应缩放。
[0073]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根据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接收在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并根据目标操控指令,操控所述目标,可以使用户轻松地使用单手操控大屏移动终端,省去了手指在显示屏界面不停移动带来的手酸,和减少了不停触屏干扰用户视线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074]参见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75]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200包括:检测模块210、获取模块220、确定模块230、标记模块240、接收模块250和处理模块260。
[0076]检测模块210,与获取模块220相连接,用于获取多个视觉焦点分别对应的眼球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确定与所述显示屏距离最近的眼球;将所述确定的眼球的视觉焦点,确定为当前视觉焦点。
[0077]当检测模块210检测到有多个用户同时盯着显示屏时,可以算法设置取以距离显示屏最近的用户的眼球为准。然后将该眼球相应的视觉焦点选定为当前视觉焦点。一般来说,距离显示屏最近的用户为该移动终端的当前使用者,将该用户选取为监测对象可以保证确定有效的目标。
[0078]获取模块220,与确定模块230相连接,用于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
[0079]确定模块230,与标记模块240相连接,用于根据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
[0080]获取模块220和确定模块230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的模块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81]标记模块240,与接收模块250相连接,用于标记所述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
[0082]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30根据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之后,标记模块240标记选中的相应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圈选、框选、变暗显示、高亮显示等各种标记形式,以便于用户区分当前选中目标。
[0083]接收模块250,与处理模块260相连接,用于接收在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
[0084]处理模块260,用于根据目标操控指令,操控该目标。
[0085]接收模块250和处理模块260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的模块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86]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通过获取多个视觉焦点分别对应的眼球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确定与显示屏距离最近的眼球;将确定的眼球的视觉焦点,确定为当前视觉焦点,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准度;通过根据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的步骤之后,标记选中的相应的目标,使用户可轻易辨别已选中的目标,极大减少误操作几率,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08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 RAM)等。
[008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 接收在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 根据所述目标操控指令,操控所述目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的步骤之后,所述接收在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标记所述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操控指令包括目标确认指令,所述接收在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的步骤,包括: 检测用户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目标确认装置,确定所述目标确认指令; 所述目标确认装置为所述显示屏显示的虚拟功能键,或为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之外位置的实体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操控指令包括目标启动指令、目标选中指令、目标激活指令、目标移动指令、目标缩放指令中的任一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多个视觉焦点分别对应的眼球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确定与所述显示屏距离最近的眼球; 将所述确定的眼球的视觉焦点,确定为当前视觉焦点。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所述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操控指令,操控所述目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记模块,用于标记所述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触发所述移动终端的目标确认装置,确定所述目标确认指令。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目标操控指令包括目标启动指令、目标选中指令、目标激活指令、目标移动指令、目标缩放指令中的任一项。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多个视觉焦点分别对应的眼球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确定与所述显示屏距离最近的眼球;将所述确定的眼球的视觉焦点,确定为当前视觉焦点。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根据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选中的目标,接收在当前视觉焦点的位置之外的位置的目标操控指令,根据目标操控指令,操控该目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相应的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实现用户轻松地使用单手操控大屏移动终端,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IPC分类】G06F3/01
【公开号】CN105320261
【申请号】CN201510009264
【发明人】张恒莉, 王欣
【申请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