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终端及其屏幕显示控制方法_4

文档序号:9864870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被横向且反向持握。
[0098]步骤S74:根据步骤S73中判定的被持握方式控制手持终端的屏幕显示。
[009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角门限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第一夹角门限可以为45°。
[0100]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实施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对使用者处于例如躺下时的使用情境进行屏幕显示与使用者双眼位置的判断,进一步控制屏幕的显示模式与使用者的期望相符,提高用户体验。
[0101]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如图9所示的手持终端90。如图9所示,手持终端90与穿戴设备81建立通信连接以控制屏幕显示,手持终端90包括收发模块91、传感模块92、处理模块93以及屏眷94。其中:
[0102]收发模块91用于获取与手持终端90建立通信连接的穿戴设备81的第一重力感应数据,传感模块92用于获取手持终端90的第二重力感应数据,处理模块93用于根据第一重力感应数据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得到手持终端90的被持握方式,并进一步根据被持握方式控制屏幕94的显示。
[0103]在得到被持握方式所包括的被持握位置时,
[0104]结合图3和图4所示,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与手持终端的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的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的被持握方式对应的手臂位置与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相同。处理模块93根据预先获取的穿戴设备81佩戴的手臂位置,即可得到手持终端90的被持握方式,被持握方式为被左手持握或者被右手持握。
[0105]其中,穿戴设备81可以为可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臂或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预先获取穿戴设备81佩戴的手臂位置可采用实时检测方式,具体地:收发模块91获取穿戴设备81在使用者行走摆臂过程中的第三重力感应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三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与预置的左手对应的变化量相同,则判定穿戴设备81佩戴的手臂位置为左手;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三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与预置的右手对应的变化量相同,则判定穿戴设备81佩戴的手臂位置为右手。
[0106]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很少改变佩戴的手臂位置,还可将穿戴设备81首次佩戴时的手臂位置存储至处理模块93中,或者使用者直接将佩戴的手臂位置预先存储于处理模块93中。
[0107]在得到被持握方式所包括的被持握方向时,
[0108]结合图6所示,手持终端90的被持握方式对应的手臂位置与穿戴设备81佩戴的手臂位置相同,当穿戴设备81与手持终端90被竖向、正向且相互平行放置时,穿戴设备81的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与手持终端90的X轴、Y轴、Z轴的方向相同,即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Y轴、Z轴分别与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Y轴、Z轴的方向相同,其中,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Z轴与手持终端所在的平面垂直。本实施例的被持握方向包括竖向且正向、竖向且反向、横向且正向、横向且反向,其中竖向且正向的手持终端被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方向为横向且正向,竖向且正向的手持终端被逆时针旋转90 °之后的方向为横向且反向。具体地:
[0109]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置的第一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竖向且正向持握。
[0110]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之间的夹角的补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竖向且反向持握。
[0111]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横向且正向持握。
[0112]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之间的夹角的补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横向且反向持握。
[0113]其中,第一夹角门限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第一夹角门限可以为45。。
[0114]结合图8所示,当穿戴设备81为智能眼镜时,考虑到使用者处于坐着或站立以外的状态时,例如使用者躺下时可能出现显示模式的切换结果与使用者期望的显示模式不一致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佩戴位置总是与使用者的双眼位置保持一致。
[0115]与手持终端被正向且相互平行放置,智能眼镜的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与手持终端的X轴、Y轴、Z轴的方向相同,即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与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Y轴、Z轴的方向相同,其中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Z轴与手持终端90所在的平面垂直。
[0116]本实施例的被持握方向可以包括竖向且正向、竖向且反向、横向且正向、横向且反向,其中竖向且正向的手持终端被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方向为横向且正向,竖向且正向的手持终端被逆时针旋转90°之后的方向为横向且反向。
[0117]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置的第二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竖向且正向持握。
[0118]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之间的夹角的补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竖向且反向持握。
[0119]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之间的夹角的补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横向且正向持握。
[0120]若处理模块93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Y轴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X轴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二夹角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90被横向且反向持握。
[0121]其中,第二夹角门限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第一夹角门限可以为45 °,第二夹角门限与第一夹角门限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0122]在本实施例中,以上所描述的手持终端90的各个模块结构,对应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因此具有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0123]应该理解到,以上所描述的手持终端90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所描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也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例如手持终端90与穿戴设备81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设置通讯模块进行连接。
[0124]上述各个功能模块作为手持终端90的组成部分,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框,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框的形式实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
[0125]本发明实施例最后提供一种如图10所示的手持终端100。如图10所示,手持终端100包括屏幕(未图示)、处理器101、存储器102、收发器103、总线104以及重力传感器105 ;其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收发器103、重力传感器105和屏幕通过总线104连接,其中:
[0126]收发器103用于获取与手持终端100建立通信连接的穿戴设备的第一重力感应数据,重力传感器105用于获取手持终端100的第二重力感应数据。
[0127]存储器102可以实现为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0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的一种或多种。
[0128]存储器102进一步存储有程序,以用于实现例如图1所示的屏幕显示控制。
[0129]处理器101通过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0130]处理器101根据第一重力感应数据和第二重力感应数据得到手持终端100的被持握方式,并进一步根据被持握方式控制手持终端100的屏幕显示。
[0131 ] 在得到被持握方式所包括的被持握位置时,
[0132]结合图3和图4所示,若处理器101比较第一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与手持终端100的第二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置的门限,则判定手持终端100的被持握方式对应的手臂位置与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相同。处理器101根据预先获取的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即可得到手持终端100的被持握方式,被持握方式为被左手持握或者被右手持握。
[0133]其中,穿戴设备可以为佩戴于使用者手臂或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预先获取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可采用实时检测方式,具体地:收发器103获取穿戴设备在使用者行走摆臂过程中的第三重力感应数据,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器101比较第三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与预置的左手对应的变化量相同,则判定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为左手;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器101比较第三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量与预置的右手对应的变化量相同,则判定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为右手。
[0134]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很少改变佩戴的手臂位置,还可将穿戴设备首次佩戴时的手臂位置存储至处理器101中,或者使用者直接将佩戴的手臂位置预先存储于处理器101中。
[0135]在得到被持握方式所包括的被持握方向时,
[0136]结合图6所示,手持终端100的被持握方式对应的手臂位置与穿戴设备佩戴的手臂位置相同,当穿戴设备与手持终端100被竖向、正向且相互平行放置时,穿戴设备的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与手持终端100的X轴、Y轴、Z轴的方向相同,即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