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723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现金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收银机的抽屉装置等现金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收银机中,采用抽屉装置作为存放现金的现金存放装置。此抽屉装置,备有壳体,设置在电子收银机主体下方,在此壳体内设置可引出的存放现金的引出部件,利用设置在引出部件上的圆柱锁将引出部件锁在壳体上。引出部件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存放部分以放置各种硬币和纸币。
这样的抽屉装置,由于受电子收银机设置空间的制约,必然限制壳体内设置的引出部件的大小,从而也制约可能存放的现金的种类,出现不能够存放除现金以外的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往的抽屉装置,通过在壳体内层叠放置多个的引出部件来宽裕的存放现金、纸片类物品等。(参照实公平6-37509及特开2000-105873)。
但是以往的抽屉装置,由于采用对多个引出部件各自设置圆柱锁、通过这些圆柱锁将引出部件分别锁在壳体上的构造,因此不得不用钥匙对各个引出部件分别进行上锁、开锁,操作繁琐,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高了对多个引出部件的上锁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且在此同时也提高了存放纸片类物品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第1特征,如下所示。
壳体内层叠多个可分别引出的引出部件的现金存放装置,具有
上锁部件,设置在前述引出部件中,能够将指定的引出部件锁在前述壳体上的且能够被解锁;和锁定部件,在解除上述锁定并将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引出后,使其余的引出部件被锁在前述壳体上,且该锁定能够被解除。
因此,可以做到在打开锁定部件、引出指定的引出部件的状态下,解除由锁定部件产生的其他引出部件的锁定时,即使将指定的引出部件锁定,也可操作引出其他的引出部件;另外在指定的引出部件被引出的状态下,当其他引出部件被锁定部件锁定时,即使所指定的引出部件可引出,其他的引出部件也无法引出。因此,不必如以往示例那样对多个引出部件设置各自的上锁部件,只需对指定的引出部件设置上锁部件,当打开此上锁部件时,可以对设置在其他的引出部件处的锁定部件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对多个引出部件的锁定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第2特征,如下所示。
壳体内层叠多个可分别引出的引出部件的现金存放装置,具有如下特征上锁装置,其设于前述的多个引出部件中指定的引出部件上,可在使该指定的引出部件锁在前述壳体上的同时,将其余的引出部件也锁上以及插入装置,在前述多个的引出部件被存放的状态下,至少可向其中任意的引出部件插入纸片类物品。
由于利用上锁装置锁定指定的引出部件的同时其他的引出部件也被锁定,因此不需如以往示例的那样对多个的引出部件分别上锁,除能够提高引出部件的上锁和开锁的操作效率外,还能够在多个引出部件被推入的状态下,利用插入装置向多个引出部件的中至少一个内插入纸片类物品。从而也提高存放纸片类物品的方便性,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第3特征,如下所示。
壳体内放置有可引出的引出部件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前述引出部件的前侧面处的可旋转的旋转部件、与此旋转部件设置为一体的锁定部、与前述旋转部件设置为一体的操作杆、以及设置在前述壳体上的止动孔,通过操作前述的操作杆使前述的旋转部件旋转,而使前述的锁定部与前述止动孔卡止或脱开,从而使引出部件在前述壳体上锁定或者解除锁定。
由于通过操作操作杆使旋转部旋转,使锁定部与止动孔卡止或脱开,从而将引出部件锁在壳体上或解除锁定,所以不需如以往所示使用钥匙分别进行上锁,提高了对引出部件的上锁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使用方便。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示意第1实施形态的现金存放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图2为图1的现金存放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3为图1的A-A方向上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4为示意了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现金存放装置中锁定部将第2个引出部件锁定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5为示意了解除通过图4的锁定部对第2个引出部件的锁定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6为示意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的现金存放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7为示意了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的现金存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为示意了在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现金存放装置中第1个引出部件的分解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现金存放装置的分解侧视图,图2为现金存放装置的放大剖面图,图3为图1的A-A方向上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此现金存放装置,为电子收银机的抽屉装置,备有壳体,设置在收银机主体下面。壳体由主体盒2,和覆盖主体盒2上方和两侧的覆盖盒3构成。主体的盒2由合成树脂做成,前面和上面部分敞开着大致成箱子形状,在其内部上下层叠着第1引出部件4和第2引出部件5。
主体盒2的前侧面2a,大致为长方形的框状,从而能将放置于主体盒2内的第1、第2引出部件4、5向主体盒2前方引出。主体盒2的左右两侧面2c、2d比前侧面2a及后侧面2b稍低。在此主体盒2的左右两侧面2c、2d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持第1引出部件滑动的第1引导部件6。此第一引导部件6由沿着主体盒2的两侧部分2c、2d处设置的2处引导轨道7,和在各个引导轨道7的前端部分设置的旋转自如的2个引导滚轮8组成。
主体盒2的底部的后侧面处设置有为推出第1引出部件4的推出装置9。推出装置9,当主体盒2内的第1引出部件4被推入时,弹簧部件10被压缩,将此被压缩的弹簧部件10锁定,当通过收银机的键盘操作,一发出打开指令,就解除弹簧部件10的锁定,在被压缩弹簧部件10的弹力作用下推出第1引出部件。
另外,主体盒2的两侧面2c,2d处设置有支持第2引出部件5滑动的第2引导部件11。此第2引导部件11,即如图1所示,为折弯了平板的两侧的构造,在平板部11a的两侧面对面的设置有コ字状的轨道部件12,此轨道部件12位于主体盒2的两侧面2c、2d的上部,通过平板部11a的后端两侧的突出设置的安装突起13被安装在设置在主体盒2处的安装螺钉14上,从而两侧的轨道部件12能够支持第2引出部件5的两侧部的滑动。
而且,安装在主体盒2上的覆盖盒3,为折弯了平板的两侧的构造,平板部3a设置在主体盒的上方也即第2轨道部件11的上方,两侧面3b设置在主体盒2的两侧面2c、2d的外侧,在此情形下,设置在两侧面3b的下端部分的安装片3c利用螺钉15被安装在主体盒2的下面。由此构成了覆盖主体盒2的上面和两侧面的覆盖盒3。
第1引出部件4用于放置现金等,如图1所示,为上面部分敞开的箱状,其内部被分隔成硬币放置部17和放置纸币部18。硬币放置部17,用来分门别类的放置硬币,设置在第1引出部件4里靠近前面处,且内部被分隔成几个部分(如图1为5个)。放置纸币部18,用来分门别类的放置纸币,设置在第1引出部件4里的后半侧,且内部被分隔成几个部分(如图1为3个),每一部分都设有压住纸币的压纸部件18a。
硬币放置部17,如图2所示,为一个独立的存放盒,可以方便的从第1引出部件4里的前侧卸下或按上。且在此硬币放置部17的下方,如图2所示,设置了能够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大额纸币的辅助存放部19。另外,在此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设置了,当第1引出部件4被推入于主体盒2中时,可以将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插入辅助存放部19内的缝状的插入口20。
第1引出部件4,如图1所示,两侧设置了引导轨道21和引导滚轮22。当引导轨道21在第1引导部5的引导滚轮8上移动、引导滚轮22在第1引导部5的引导轨道7上滚动时,如图2所示,第1引出部件可从主体盒2中引出那样被推入主体盒2中。在此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2a处设置了圆柱锁23。此圆柱锁23如图2所示,可以使第1引出部件锁在主体盒2上,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处设置了露在外面的钥匙孔23a,背面一侧设置了突出的止动片24,此止动片24通过设置在第1引出部件4底部的孔4a可自由地伸出至下侧。
也即此圆柱锁23,如图2所示,当第一引出部件4被推入主体盒2中时,向钥匙孔23a中插入钥匙往指定方向旋转,带动止动片24旋转,此止动片24的顶端通过第1引出部件4的孔4a,突出至下侧。此突出的止动片24的顶端,与设置在主体盒2前侧面2a下部的止动突起25咬合,从而将第1引出部件4锁在主体盒2上。当钥匙向反方向旋转时,带动止动片24旋转,止动片24的顶端脱离主体盒2的止动突起25,回到第1引出部件4中,从而解除相对于主体盒2的第1引出部件4的锁定。
另一方面,第2引出部件5用来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因此它的厚度比第1引出部件4薄,在它的前侧面的上部也设置有当第2引出部件推入本体盒2时可以插入纸片类物品的切割成凹状的插入口26。此第2引出部件5,设置有将第2引出部件锁在主体盒2上的锁定部27。
此锁定部27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那样,在图1中滑动板29可以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下部设置的引导槽28上左右滑动。即是说,此锁定部27,通过图1中当让滑动板29滑向左侧时,滑动板29左端的锁定部29a,插入到设置在第2引导部件11左侧的轨道部12处的止动孔30内,从而使第2拉动部5锁在主体盒2上;在图1中当让滑动板滑向右侧时,滑动板29的锁定部29a从轨道部12的止动孔30中脱离,从而解除相对于主体盒2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
在滑动板29的右侧处设置了向上突出的弹性突起部31,第2引导部件11的引导槽28的上面,如图3所示,设置了当滑动板29的锁定部29a插入轨道部12的止动孔30内时,与弹性突起部31可以脱离的限定咬合位置的凹部32。此外,在滑动板29的前方,如图1所示设置了标志部33,第2引出部件5的前方,设置了与滑动板29的滑动动作相应的对应于标志部33的第1、第2表示孔34、35。当滑动板29的锁定部插入到轨道部12的止动孔30中时,第1表示孔与滑动板29的标志部对应,显示为锁定状态。当滑动板29的锁定部从轨道部12的止动孔30脱离出时,第2表示孔与滑动板29的标志部对应,显示为解除状态。
下面对此现金存放装置的作用加以说明。
首先,在第1、第2引出部件4、5推入主体盒2中的状态下锁上圆柱锁23的情况,向圆柱锁23的钥匙孔23a内插入钥匙,向指定方向旋转,带动止动片24旋转,此止动片24的顶端通过第1引出部件4的孔4a突出到下侧,此突出的止动片24与主体盒2的止动突起25咬合,从而使第1引出部件锁在主体盒2上。此外,在此状态下打开圆柱锁的情况,向圆柱锁23的钥匙孔23a中插入钥匙反方向旋转,带动止动片旋转,使它的顶端从主体盒2的止动突起25中脱离回到第1引出部件4中,从而解除第1引出部件相对于主体盒的锁定,使第1引出部件能够从主体盒2中引出。在此状态下,通过收银机主体的键盘操作,发出打开命令给推出装置9时,弹簧部件10的锁定被解除,在被压缩的弹簧部件10的弹力的作用下推出第1引出部件。
这样,在第1引出部件4被引出的情况下,可以操作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下方的锁定部27,通过它解除第2引出部件相对于主体盒2的锁定。例如在图1中让锁定部27的滑动板29向左侧滑动,此滑动板29的锁定部29a插入到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30中,使第2引出部件5锁在主体盒上。此状态下,由于滑动板29的弹性突起部31与第2引导部件11的限制位置凹部32咬合,这样滑动板29无法任意滑动从而可以准确的限制滑动板29的位置。另外此时滑动板29的标志部33在第一表示孔34处显示为锁定状态,可以从主体盒2的外部确认锁定状态。
在图1中当使滑动板29向右侧滑动的时候,滑动板29的弹性突起部31从第2引导部件11的限制位置凹部32脱离的基础上,滑动板29的锁定部29a从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30中脱离,从而解除第2引出部件5相对于主体盒2的锁定。此时滑动板29的标志部33对应于第2表示孔35,显示为解除状态,能够从主体盒2的外面确认解除状态。
这样此现金存放装置,在打开圆柱锁将第1引出部件4从主体盒2中引出,解除通过锁定部27的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的情况下,即使推进第1引出部件加上锁,也可以自由的引出第2引出部件,此外在第1引出部件引出,利用锁定部27将此第2引出部件5锁定的情况下,即使能够引出第1引出部件4,也无法引出第2引出部件5。因此,不需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分别设置圆柱锁23,只需对第1引出部件4设置圆柱锁23,当通过此圆柱锁23打开对第1引出部件4的上锁时,可以操作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部27,而且由于锁定部27的锁定操作只是通过让滑动板29滑动的简单操作,与操作圆柱锁23相比,操作简易,从而可以提高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的上锁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此外,此现金存放装置,由于锁定部27的滑动板29处设置了弹性突起部31,第2引导部件11的引导槽28处设置了限制位置的凹部32,让滑动板29滑动将第2引出部件5锁定时,能够使弹性突起部31与限制位置的凹部32咬合,这样滑动板29无法任意滑动,也就无法解除锁定。在此状态下,由于滑动板29的标记部33对应于第2引出部件5的第1表示孔34,显示锁定状态,通过此第1表示孔34可以确认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状态,使用方便。
再加上,此现金存放装置,即使当第2引出部件5推入主体盒2中通过锁定部27锁定,第1引出部件4推入主体盒2中利用圆柱锁23锁上,如此将第1、第2引出部件4、5都推入主体盒2中时,也能够从设置在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处的插入口20插入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大额纸币到第1引出部件4的辅助存放部19内,同时也可从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处的插入口26插入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至第2引出部件5内。因此,即使不引出第1、第2引出部件4、5或者被推入在主体盒中,也可以自由的放入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使用方便。
在上述的第1实施例中,设置在锁定部件27的滑动板29的左端部位的锁定部29a插入到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30中,滑动板29偏向一侧,从而将第2引出部件5锁定。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滑动板分割成左右的2片滑动片,这种情况下,利用让其向左右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连接机构连接分割的滑动片,让一方滑动片移动时,另一方的滑动片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移动。一对齿轨间设置着小齿轮的齿轮机构或者链环结构都可作为这样的连接机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一方的滑动片上设置操作提纽的话,就很容易操纵滑动片的滑动。
以下参照图4及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对于和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为相同部分的部件使用相同符号加以说明。
此现金存放装置,除将第2引出部件5锁在主体盒2上的锁定部件40与第1实施例为不同的构造外,其余部分与第1实施例是大致相同的构造。此锁定部件40,由通过螺钉40a安装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的内侧的安装板41,位于此安装板41和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之间的安装在安装板41上利用轴41a的可旋转的旋转板42,能够与第2引导部件11下面设置的止动孔43脱离的设置在旋转板上的咬合用锁定片44,设置在旋转板42上的与旋转操作对应从第2引出部件5的开口部49向下方突出的操作限制杆45组成。
此操作限制杆45,如图4所示,当锁定片44与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43成咬合状态时,锁定片44没有从第2引导部5的开口部49向下方突出,而是处在旋转板42的左下侧成倾斜状态,在此状态下,旋转板42如图4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如图5的点划线所示位置处,锁定片44的一部分从止动孔43中脱离出时,锁定片44从第2引出部件的开口部49向下方突出,能够与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以及硬币放置部17相接触,当旋转板42再旋转,在图5实线所示位置时,锁定片44从止动孔43中完全脱离时,锁片44没有从第2引出部件5的开口部49处向下方突出,而是位于旋转板42的右下侧成倾斜状态。
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面处设置了对应与旋转板42的确认窗口46,在此旋转板42上设置了与确认窗口46对应的显示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状态的第1标志部47和显示锁定解除状态的第2标志部48。第1标志部47,例如以红色表示,设置为锁定部件40的锁定片44与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43完全咬合的状态时,被看到停在与确认窗口46对应的位置处。第2标志部48,与第1标志部的颜色相异,例如以蓝色表示,设置为当锁定片44从止动孔43中完全脱离时,被看到停在与确认窗口46对应的位置上。
此现金存放装置,和第1实施例一样,打开圆柱锁23,将第1引出部件4从主体盒2中一引出,就能够操作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处的锁定部件40的操作限制杆45,这样就可以将第2引出部件锁在主体盒上或者解除锁定。也即是说,通过操作锁定部件40的操作限制杆45,使旋转板如图4所示的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由于设置在旋转板上的锁定片44与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43咬合,从而使第2引出部件5锁在主体盒上。此时,旋转板42的第一标志部47停在对应于第2引出部件5的确认窗口46的位置处,因此通过确认窗口可以从主体盒2的外部看到红色的标志确认锁定状态。此外,在此状态下,如图4所示,操作限制杆45没有从第2引出部件5的开口部49处向下方突出,而是位于旋转板42的左下侧位置,因此能够引出第1引出部件4。
此外,操作锁定部件40的操作限制杆45,如图5中实线所示,使旋转板42逆时针旋转,操作限制杆45从第2引出部件5的开口部49向下方突出移动后,旋转板42的锁定片44从第2引导部件11的止动孔43中完全脱离,从而解除第2引出部件5相对于主体盒2的锁定。此时,旋转板42的第2标志部48停在对应与第2引出部件5的确认窗口46的位置处,因此通过确认窗口可以从主体盒2的外部看到蓝色的标志确认锁定解除状态。在此状态下,如图5实线所示,操作限制杆45也没有从第2引出部件5的开口部49处向下方突出,而是位于旋转板42的右下侧位置,因此也能够引出第1引出部件4。
再且,通过操作锁定部件40的操作限制杆45,使第2引出部件5锁在主体盒2上时,如图5点划线所示,锁定片44只有一部分与止动孔43相咬合时,操作限制杆45从第2引出部件5的开口部49向下方突出,操作限制杆能够接触到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以及硬币放置部17,因此无法将第1引出部件4引出,也无法将第1引出部件4推进主体盒2中。这样,能够确认通过锁定部件40的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不完全。此时,由于第1,第2标志部47,48的任一个都没有停在对应于确认窗口46的位置处,据此也可知道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不完全。
此现金存放装置,与第1实施例同样,在引出第1引出部件4的状态下,解除通过锁定部件40的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时,即使对第1引出部件4上锁,也能够操作引出第2引出部件;而此状态下,利用锁定部件40锁定第2引出部件5时,即使可以操作引出第1引出部件4,也无法操作引出第2引出部件5。而且由于仅仅是通过操作锁定部件40的操作限制杆45来使旋转板42旋转,因此和第1实施例同样,锁定操作简易,因此能够提高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的上锁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使用方便。尤其是当通过锁定部件40的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不完全时,由于锁定部件40的操作限制杆45,第1引出部件4的引出操作被阻止,从而可以知道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不完全,安全性能高。
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对于和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为相同部分的部件使用相同符号加以说明。
此现金存放装置,除了取代第1实施例的锁定部件27而在第2引出部件5的后端部位处设置锁定部50来的构造外,其余各处是与第1实施例大致相同的构造。
锁定部50如图6所示,从第2引出部件5的后端部位延伸出至第1引出部件4的后端部位的后方,此延伸出的部分时常处在第1引出部件4的后端部分与推出装置9的弹簧部件10之间的位置。此第3实施例,如图1所示,也在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处设置了能够将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插入至第1引出部件4的辅助存放部19的插入口20,此外在第2引出补的前侧面部分设置了能够插入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的插入口26。
此现金存放装置,第2引出部件5处设置的锁定部50时位于在第1引出部件4的后端面与推出装置9的弹簧部件10之间,因此当将第1引出部件4推入主体盒2中时,第1引出部件4的后端面挤压第2引出部件5的锁定部50,从而同时可将第2引出部件5推入主体盒2中。这样第1引出部件4的后端面通过锁定部50压缩推出装置9的弹簧部件10,能够使第1、第2引出部件4、5同时推入主体盒2中。在此状态下,利用设置在第1引出部件4的前面的圆柱锁23使第1引出部件锁在主体盒2上的同时,第2引出部件也就被锁在主体盒2上。此外,第1、第2引出部件4、5被推入主体盒2中时,一打开圆柱锁23,第1引出部件4为可以引出的状态,通过收银机主体的键盘操作向推出装置9发出打开指令,解除弹簧部件10的锁定,在被压缩弹簧部件10的弹力的作用下推出第1引出部件4的同时,通过锁定部50也推出第2引出部件5。
这样,此现金存放装置,不需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分别上锁,只需利用圆柱锁23锁定第1引出部件4,就能够同时将第2引出部件5也锁定,因此也比第1实施例更加提高了对第1、第2引出部件的上锁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使用更加方便。此外,此现金存放装置和第1实施例同样,在第1、第2引出部件4、5上分别设置了为了插入纸片类物品和大额纸币的插入口20、26,因此即使不引出第1、第2引出部件4、5,或者即使在推入主体盒中,也能够自由的放入纸片类物品及大额纸币。
以下参照图7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对于和图1~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为相同部分的部件使用相同符号加以说明。
此现金存放装置,除了通过在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设置圆柱锁55将第1、第2引出部件锁在主体盒上或解除锁定的构造,其余部分与第1实施例是大致相同的构造。
此圆柱锁55,如图7及图8所示,在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出设置有露出的钥匙孔55a,第1引出部件4的内侧面设置有第1、第2止动片56、57,当钥匙插入钥匙孔55a,向规定方向旋转90度时,第1、第2止动片56、57也分别如图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第1止动片56与设置在主体盒2的前侧面的止动突起25咬合的同时,第2止动片57插入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下方的止动孔58中。
此时,第2止动片57的顶端,如图8所示,设置有标志部57a,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设置有当第2止动片37插入第2引出部件5上的止动孔58内时,停止在与第2止动片57的标志部57a的对应位置处的确认孔59。此第4实施例,如图1所示,也在第1引出部件4的前侧面处设置了为了将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插入至第1引出部件4的辅助存放部19的插入口20,也在第2引出部件的前侧面部分设置了为了插入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至第2引出部件5的插入口26。
此现金存放装置,当第1、第2引出部件4、5被推入主体盒2中时,将钥匙插入圆柱锁55的钥匙孔55a内向指定方向旋转90度时,第1、第2止动片56、57也分别如图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第1止动片56与设置在主体盒2的前侧面的止动突起25咬合的同时,第2止动片57插入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的前侧面下方的止动孔58中,因此可以使第1、第2引出部件4、5锁在主体盒2上。当钥匙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时,第1、第2止动片56、57如图8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第1止动片56从主体盒2上的止动突起25处脱离,第2止动片57从第2引出部件5的止动孔58中脱离,从而同时解除第1、第2引出部件4、5相对于主体盒2的锁定。此状态下,不需引出第1、第2引出部件4、5分别操作。
这样,此现金存放装置,由于不需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分别上锁,而是利用圆柱锁55能够同时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上锁或开锁,因此与第3实施例同样,不但能够提高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的上锁或开锁的操作效率,而且由于能够分别引出第1、第2引出部件操作,因此引出操作性良好,使用方便。此外,此金钱装置,和第1实施例同样,在第1、第2引出部件4、5上分别设置了为了插入纸片类物品和大额纸币的插入口20、26,因此即使不引出第1、第2引出部件4、5,或者即使在推入主体盒中,也能够自由的放入纸片类物品及大额纸币。
以下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
在上述第1~第4实施例中,对第1引出部件4分隔成硬币放置部17和放置纸币部18,硬币放置部17为独立的存放盒,此硬币放置部17的下方设置有辅助存放部19的构造作了相关的阐述,并不局限于此,如图9所示,也可将上述第1~第4的实施例中的第1引出部件4改变成为第1引出部件60那样的构成。即图9所示的第1引出部件60,也可由上述第1~第4实施例所示的现金存放装置的第2引出部件和将此第2引出部件锁定的任一锁定部组合构成。
如图9所示,第1引出部件60,为设置有引出主体61,此引出主体内设置有可装卸的第1存放盒62,此第1存放盒62被分隔成硬币放置部和放置纸币部,靠近前侧处的硬币放置部内设置有可装卸的放置硬币盒63的3层层叠构造。且较理想的是在放置纸币部设置如图1所示的压制部件。
此第5实施例,放置硬币盒63,其内部被分隔成6部分的放置硬币空间。此外,第1存放盒62的放置纸币部的内部被分隔成5部分的放置纸币空间。此第1存放盒62内,在硬币存放盒63的下侧处设置有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的第2辅助存放部65。另一方面,在引出主体61的前侧面处设置了为了插入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大额货币的第1、第2插入口66a、67a。此外,在第1存放盒62的前侧面处,对应于第1插入口66a,设置了引导纸片类物品或大额纸币进入第1存放盒62的第1辅助存放部64的引导口66b,同时对应于第2插入口67a,设置了引导纸片类物品或大额纸币进入引出主体61的第2辅助存放部65处的引导斜面67b。
如这样的第5实施例所示的第1引出部件60,与第1~第4实施例同样,可从第1、第2插入口66a、67a通过引导口66b,引导斜面67b将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分别插入第1引出部件60的第1、第2辅助引出部件64、65内,因此即使不引出第1引出部件60,或者即使被推入,也能够自由的放入纸片类物品及大额纸币,而且与第1~第4实施例的第1引出部件4相比,可放置的现金的种类以及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的种类更加丰富,比第1~第4实施例中的引出部件4更加使用方便。
上述第1~第5实施例中,只是将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从出入口20、26或者第1、第2插入口66a、67a插入,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在各插入口分别设置传送装置,利用这些传送装置传入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大额纸币。
再且,在上述第1~第5实施例中,采用了主体盒内层叠放置第1、第2引出部件那样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层叠放置3个或3个以上的引出部件的构造。
权利要求
1.一种现金存放装置,在其壳体内层叠多个能够分别引出的引出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锁部件,设置在前述引出部件中,能够将指定的引出部件锁在前述壳体上的且能够被解锁;和锁定部件,在解除上述锁定并将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引出后,使其余的引出部件被锁在前述壳体上,且该锁定能够被解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限制部,在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被引出的状态下,利用前述的锁定部件将其余的前述引出部件锁定时,且前述的锁定部件对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锁定不完全的情况下,阻止前述所指定的引出部件向前述壳体内推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显示锁定或者锁定解除状态的识别部,该识别部能够通过设置在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的前面部分的确认窗口进行确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由引出主体、引出主体内放置的可装卸的第1存放盒、和该第1存放盒中放置的可装卸的硬币放置部这3层层叠构成;并且设有第1辅助存放部,其设于在前述的硬币存放盒的下方处,能够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第2辅助存放部,其设于前述的第1存放盒的下方处,能够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以及前述引出主体的前侧面处设置的为了将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插入至前述的第1辅助存放部的第1插入口、和为了插入至第2辅助存放部的第2插入口。
5.一种现金存放装置,其在壳体内层叠设置有多个可分别引出的引出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锁装置,其设于前述的多个引出部件中指定的引出部件上,可在使该指定的引出部件锁在前述壳体上的同时,将其余的引出部件也锁上;以及插入装置,在前述多个的引出部件被存放的状态下,至少可向其中任意的引出部件插入纸片类物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的后端部位,位于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的后部与由弹性部件形成的推出部件之间,当将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推入壳体内时,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的后部推压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的后端部位,同时将其余的引出部件推入壳体内,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的后端部使设置在推出部件的弹性部件压缩,从而各个引出部件被存放至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通过开锁,而解除对推出部件的压缩,并推压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的后端,从而前述各引出部件被同时从壳体内推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上锁装置,将钥匙插入在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的前侧面设置的钥匙孔内并向指定方向旋转时,而使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的内侧面处设置的止动片旋转,再将旋转的止动片与设置在前述壳体内的止动部相卡合,从而同时将前述各引出部件锁定。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显示锁定或者锁定解除状态的识别部,该识别部能够通过设置在前述其余的引出部件的前面部分的确认窗口进行确认。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由引出主体、引出主体内放置的可装卸的第1存放盒、和此第1存放盒中放置的可装卸的硬币放置部这3层层叠构成;并设有第1辅助存放部,其设于前述的硬币存放盒的下方处且能够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第2辅助存放部,设于前述的第1存放盒的下方处并能够放置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以及设于前述引出主体的前侧面处,为了将支票、商品抵用券等纸片类物品或者大额纸币插入至前述的第1辅助存放部的第1插入口,以及为了插入至第2辅助存放部的第2插入口。
11.一种的现金存放装置,在壳体内装有可以被引出的引出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前述引出部件的前侧面处的可旋转的旋转部件、与此旋转部件设置为一体的锁定部、与前述旋转部件设置为一体的操作杆、以及设置在前述壳体上的止动孔,通过操作前述的操作杆使前述的旋转部件旋转,而使前述的锁定部与前述止动孔卡止或脱开,从而使引出部件在前述壳体上锁定或者解除锁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引出部件与内置于前述壳体并可被引出的指定引出部件层叠设置,在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被引出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前述的操作杆、利用前述的锁定部将前述的引出部件锁上时,且由前述的锁定部对前述引出部件进行的锁定不完全的情况下,前述的操作杆接触到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从而阻止前述指定的引出部件被推入至前述的壳体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现金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的旋转部件处分别设置有显示锁定或者锁定解除各状态的识别部,通过前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来对前述的引出部件进行上锁或解锁,由此使相对应的识别部可以被看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现金存放装置,可提高对多个引出部件的操作效率。其结构为在主体盒中层叠放置可以引出的第1、第2引出部件4、5,通过圆柱锁23将第1引出部件4锁在主体盒上,第1引出部件4引出时,将第2引出部件5锁在主体盒2上的锁定部件27。因此,不需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分别设置圆柱锁23,只需对第1引出部件4设置圆柱锁23,当打开此圆柱锁23时,可以对设置在第2引出部件5上的锁定部件27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对第1、第2引出部件4、5上锁及开锁的操作效率,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G07G1/00GK1430187SQ0215962
公开日2003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
发明者守屋正敏, 岩田义彦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