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开锁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4733阅读:2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禁开锁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禁开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方式的门禁或安全门的锁闭都是通过安全锁进行锁闭,只具有安全钥匙单项安全验证,安全钥匙单项验证安全性不高,很容易发生盗窃等情况,并且现有的一些安全验证的门禁虽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这些验证结构复杂,造价昂贵,难以进行普及,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安全性高的门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门禁开锁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门禁开锁系统,包括RFID标签钥匙、RFID标签读取装置、控制中心以及锁孔封闭装置;

所述RFID标签钥匙,用于发送射频信号,并控制安全门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RFID标签读取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预存储有RFID标签唯一标识,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解码,读取解码后射频信号的标识,将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进行比对,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不匹配,所述控制中心不执行任何操作;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标识相匹配,所述控制中心向所述锁孔封闭装置发送开启指令;所述控制中心对钥匙孔所处状态进行监控,当钥匙孔内有钥匙存在时,不执行任何操作;当钥匙孔内无钥匙时,所述控制中心向所述锁孔封闭装置发送闭合指令;

所述锁孔封闭装置,安装在钥匙孔的外侧,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来的指令执行对应的开始或闭合操作。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门禁开锁系统及方法通过RFID标签读取装置读取区域范围内的RFID标签信息,只有RFID标签钥匙的标识与控制中心预存储的标识相同时,锁孔封闭装置才能够开启,RFID标签钥匙才能够执行开启安全门的操作,对应的安全门才能够开启,标识不相同时,锁孔封闭装置不会开启,安全门不会被打开,以RFID标识作为开启安全门的唯一标识,提高了系统及方法的安全性,并且上述系统及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较优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门禁开锁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进行存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图像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方便了对历史开锁信息的查询,尤其是对非正常开锁信息的查询,提高了门禁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较优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上标注有图像采集的时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图像上标注图像采集的时间,方便了对历史开锁时间的查询,尤其针对与非正常开锁时间和图像具有很高的依据作用。

较优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具有图像查询以及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中心的显示装置可以对历史开锁的图像和图像的采集时间进行查询,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开锁人物的信息,提高了门禁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较优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FID标签钥匙为多个,多个所述RFID标签钥匙内的标识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RFID标签钥匙为多个,避免了只有一个RFID标签钥匙与控制中心对应,多人无法同时开启安全门情况的发生,多个RFID标签钥匙内的标识相同,则避免了多个RFID标签钥匙不能同时开启安全门情况的发生。

较优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FID标签钥匙的标识与所述控制中心预存储的标识相同,并且该标识是唯一确定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RFID标签钥匙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相同,并且该标识是唯一确定的,相同标识的RFID标签钥匙只能开始标识相同的控制中心相对应的安全门,避免了标识不唯一可以开启多家安全门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门禁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还提供了一种门禁开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RFID标签钥匙发送射频信号;

步骤S20:RFID标签读取装置读取区域范围内的射频信号,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

步骤S30:所述控制中心,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解码,读取解码后射频信号的标识,将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进行比对,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不匹配,所述控制中心不执行任何操作;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标识相匹配,所述控制中心向锁孔封闭装置发送开启指令;所述控制中心对钥匙孔所处状态进行监控,当钥匙孔内有钥匙存在时,不执行任何操作;当钥匙孔内无钥匙时,所述控制中心向所述锁孔封闭装置发送闭合指令;

步骤S40:所述锁孔封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来的指令执行对应的开始或闭合操作。

较优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30还包括步骤S35:门禁开锁系统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当前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进行存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图像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方便了对历史开锁信息的查询,尤其是对非正常开锁信息的查询,提高了门禁开锁方法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门禁开锁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门禁开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门禁开锁系统,包括RFID标签钥匙、RFID标签读取装置、控制中心以及锁孔封闭装置;

RFID标签钥匙,用于发送射频信号,并控制安全门的开启和闭合;

RFID标签读取装置,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预存储有RFID标签唯一标识,用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解码,读取解码后射频信号的标识,将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进行比对,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不匹配,控制中心不执行任何操作;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标识相匹配,控制中心向锁孔封闭装置发送开启指令;控制中心对钥匙孔所处状态进行监控,当钥匙孔内有钥匙存在时,不执行任何操作;当钥匙孔内无钥匙时,控制中心向锁孔封闭装置发送闭合指令;

锁孔封闭装置,安装在钥匙孔的外侧,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中心发送来的指令执行对应的开始或闭合操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门禁开锁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当前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图像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方便了对历史开锁信息的查询,尤其是对非正常开锁信息的查询,提高了门禁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上标注有图像采集的时间。在图像上标注图像采集的时间,方便了对历史开锁时间的查询,尤其针对与非正常开锁时间和图像具有很高的依据作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控制中心包括具有图像查询以及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控制中心的显示装置可以对历史开锁的图像和图像的采集时间进行查询,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开锁人物的信息,提高了门禁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RFID标签钥匙为多个,多个RFID标签钥匙内的标识相同。RFID标签钥匙为多个,避免了只有一个RFID标签钥匙与控制中心对应,多人无法同时开启安全门情况的发生,多个RFID标签钥匙内的标识相同,则避免了多个RFID标签钥匙不能同时开启安全门情况的发生。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RFID标签钥匙的标识与控制中心预存储的标识相同,并且该标识是唯一确定的。RFID标签钥匙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相同,并且该标识是唯一确定的,相同标识的RFID标签钥匙只能开始标识相同的控制中心相对应的安全门,避免了标识不唯一可以开启多家安全门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门禁开锁系统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门禁开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RFID标签钥匙发送射频信号;

步骤S20:RFID标签读取装置读取区域范围内的射频信号,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

步骤S30:控制中心,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解码,读取解码后射频信号的标识,将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进行比对,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的标识不匹配,控制中心不执行任何操作;若解码得到的标识与预存储标识相匹配,控制中心向锁孔封闭装置发送开启指令;控制中心对钥匙孔所处状态进行监控,当钥匙孔内有钥匙存在时,不执行任何操作;当钥匙孔内无钥匙时,控制中心向锁孔封闭装置发送闭合指令;

步骤S40:锁孔封闭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中心发送来的指令执行对应的开始或闭合操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步骤S30还包括步骤S35:门禁开锁系统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当前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图像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执行开锁动作人物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进行存储,方便了对历史开锁信息的查询,尤其是对非正常开锁信息的查询,提高了门禁开锁方法的安全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门禁开锁系统及方法通过RFID标签读取装置读取区域范围内的RFID标签信息,只有RFID标签钥匙的标识与控制中心预存储的标识相同时,锁孔封闭装置才能够开启,RFID标签钥匙才能够执行开启安全门的操作,对应的安全门才能够开启,标识不相同时,锁孔封闭装置不会开启,安全门不会被打开,以RFID标识作为开启安全门的唯一标识,提高了系统及方法的安全性,并且上述系统及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