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管理方法与场地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6278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地管理方法与场地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运用辨识码技术的场地管理方法与场地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于停车场的已知付费与管理方式中,一般是透过票劵或代币来进行。当车子入场时,管理员发放票劵或代币给驾驶。当车子出场时,则回收票劵或代币来计算停车费。

然而,这些票劵与代币容易被使用者遗失,甚至有些管理者需要额外让车主拿票劵前往服务台兑换代币。因而造成了车主的不便与保管上的困扰。此外,车主也常因为一时疏忽,忘了记下停车所在位置或对应的楼层,造成寻车过程中的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地管理方法与场地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地管理方法,所述场地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一入场请求产生一第一辨识码,并发送第一辨识码至一使用者端。藉由一检验模组判断是否读取使用者端的第一辨识码。当检验模组读取第一辨识码时,则产生一物件对应一场地的一入场授权信息,且记录对应的一第一时间。接收一离场信息,并根据第一时间与离场信息所对应的一第二时间,产生一第二辨识码,且发送第二辨识码至使用者端。当检验模组读取第二辨识码时,则产生物件对应场地的一离场授权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场地管理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读取物件于场地内的一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来拍摄物件的一影像。将影像发送至使用者端。

进一步的,第二辨识码具有一有效期限。

进一步的,所述场地管理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接收一缴款信息。根据缴款信息而产生离场信息。

进一步的,第二辨识码的有效期限关联于接收缴款信息的一第三时间。

进一步的,第一辨识码与第二辨识码属于二维条码,检验模组为一二维条码扫描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地管理系统,所述场地管理系统包括一云端处理模组、一辨识码产生模组以及一检验模组。云端处理模组用以接收一使用者端的一入场请求。辨识码产生模组用以根据入场请求产生一第一辨识码,并透过云端处理模组发送第一辨识码至使用者端。检验模组用以判断是否读取使用者端的第一辨识码,且当读取第一辨识码时,则产生一物件对应一场地的一入场授权信息。其中,云端处理模组记录入场授权信息产生所对应的一第一时间,而当云端处理模组接收一离场信息时,则辨识码产生模组根据第一时间与离场信息所对应的一第二时间,产生一第二辨识码,且透过云端处理模组发送第二辨识码至使用者端,而当检验模组读取第二辨识码时,则产生物件对应场地的一离场授权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场地管理系统更包括多个影像拍摄模组。其中云端处理模组更进一步读取物件于场地内的一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来驱动多个影像拍摄模组其中至少一来拍摄物件的一影像,且云端处理模组将影像发送至使用者端。

进一步的,所述场地管理系统更包括一收费模组,用以接收一缴款信息,并根据缴款信息而产生离场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藉由发送第一辨识码以及第二辨识码至使用者端,并搭配检验模组来分别对使用者执行入场时与离场时的认证。藉此,提升了场地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场地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场地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场地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20--场地管理系统、110--云端处理模组、120--辨识码产生模组、130--检验模组、140--收费模组、200--使用者端、310~330--影像拍摄模组、s410~s450--场地管理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术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术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场地管理系统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场地管理系统10包括一云端处理模组110、一辨识码产生模组120以及一检验模组130。云端处理模组110、辨识码产生模组120以及检验模组130可以由微处理器或各种晶片来实现。为了便于说明,下述的场地管理系统10将被安排来控制一停车场的入场、出场与对应的收费机制。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场地管理系统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场地,如球场、健身房等等的租用,在此不加以限制。

其中云端处理模组110与辨识码产生模组120可以设置于用以管理停者场的一伺服器100中。检验模组130可以设置于停车场的出入口的读取器中,以供驾驶出入场时提供相关资料来检验。然而本发明的实现型态并不以此为限。下列将对各模组之间的指令加以详述。

云端处理模组110用以接收一使用者端200的一入场请求。使用者端200例如可以是可携式装置(如智能手机、个人数位助理(pda))、个人电脑或者是其他电子装置。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事先透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式登入一使用者界面,并在此使用者界面中选定其中之一停车场来预约停车,以送出入场请求。此外,在预约时,使用者亦可同时在使用者界面中输入车牌号码。也就是说,入场请求可包括车牌号码或其他使用者相关的资料。当云端处理模组110接收入场请求后,可进一步判断停车场内是否确实具有多余的车位。

辨识码产生模组120用以根据入场请求产生一第一辨识码,并透过云端处理模组110发送第一辨识码至使用者端200。其中,第一辨识码可以是加密图像,如二维条码中的快速响应矩阵码(quickresponsecode,qrcode),也可以是射频识别(rfid)信号、近场通讯(nfc)信号,或者是其他各种型态的辨识资料,在此不加以限制。下列将以qr码做为第一辨识码的例子来说明。相对应地,检验模组130可以是二维条码扫描器。

举例来说,当云端处理模组110判定停车场内具有可用的停车位时,则辨识码产生模组120可产生对应的第一辨识码。相对应地,当使用者透过智能手机接收到qr码之后,则可开车至对应的停车场入口来显示qr码进行认证。

检验模组130用以判断是否读取使用者端200的第一辨识码,且当读取第一辨识码时,则产生一物件对应一场地的一入场授权信息。所述物件在此即为使用者所驾驶的车辆。举例来说,检验模组130可对智能手机所显示的qr码进行解码,以判断解码后的结果是否符合云端处理模组110当初所发送的第一辨识码。当确认无误之后,则产生停车场的入场授权信息。此入场授权信息可以发送给停车场栅栏机,以开放使用者开车入场。

其中,云端处理模组110可记录入场授权信息产生所对应的一第一时间,藉以做为后续停车费用计算的依据。

相对地,当使用者欲离开停车场时,则亦可透过智能手机登入使用者界面,来送出一离场请求。当云端处理模组110接收离场信息时,则辨识码产生模组120根据上述第一时间与离场信息所对应的一第二时间,产生一第二辨识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辨识码可以是qr码。云端处理模组110发送第二辨识码至使用者端200。与入场的过程相似,

且当检验模组130读取第二辨识码时,则产生物件对应场地的一离场授权信息。此离场授权信息可以发送给停车场栅栏机,让使用者开车离场。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场地管理系统2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场地管理系统20包括一云端处理模组110、一辨识码产生模组120、一检验模组130、一收费模组140以及多个影像拍摄模组310~330。云端处理模组110、辨识码产生模组120、检验模组130以及收费模组140可以由微处理器或各种晶片来实现。影像拍摄模组310~330可以是摄影机或者是各种影像感测器。云端处理模组110、辨识码产生模组120以及收费模组140可以设置于伺服器100中。影像拍摄模组310~330可以设置于停车场的角落,或者是各停车位附近。图2中的云端处理模组110、辨识码产生模组120与检验模组130亦可执行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功能。下列将针对其他功能以及新增的模组来加以详述。

当使用者透过智能手机发送入场请求、接收对应qr码以及显示qr码而通过检验模组130的认证而入场之后,即可前往所允许的停车位停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端处理模组110进一步读取物件于场地内的一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来驱动多个影像拍摄模组310~330其中至少一来拍摄物件的一影像,且云端处理模组110将影像发送至使用者端200。所述位置信息在此即为车辆于停车场中的停车位置。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停妥车辆之后,在附近商场购物或者是在办公大楼工作期间,依然可登入上述使用者界面,来查看自己车辆的即时影像。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最初于使用者界面选定停车场之后,可同时挑选其中某一特定停车位。因此,所述位置信息在选定停车位的当下即可产生。在另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在所选定的停车场中的任意停车空位停车。由于使用者可在使用者界面中输入车牌号码,因此所述位置信息可以是在使用者停车的过程中,自动地藉由影像拍摄模组310~330其中的一执行影像辨识来对车辆追踪,藉以取得最终的停车位置。

所述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停车场的楼层、停车位编号等等信息,并且可以显示于使用者界面中。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透过使用者界面来提醒自己,避免费时寻车的困扰。

当使用者欲前往停车场取车时,则需要在使用者界面中的缴费页面先执行缴费,藉以产生一缴款信息。缴费的形式可以是透过线上刷卡,或者是停车场会员制度中的加值扣款,在此不加以限制。然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以藉由停车场的实体收费机来缴费,在此不加以限制。

藉此,收费模组140接收对应的缴款信息,根据缴款信息而产生离场信息,并将此离场信息发送给云端处理模组110来产生第二辨识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辨识码具有一有效期限。举例来说,当使用者缴款成功之后,应在所述有效期限(例如半小时)之内取车且离场,否则将因多占用了停车位时间而需追加费用。其中第二辨识码的有效期限关联于收费模组140接收缴款信息的第三时间。举例来说,当第三时间为18:00时,则有效期限为18:00~18:30。

上述实施例是以停车场来举例说明。若是应用于健身房的租用,则使用者可以持智能手机来出入管理场地,并且自动对应使用的时间来扣款。而上述所监控的即时影像可以是对应置物柜内的所寄放的物品。本发明可以有各种不同应用型式上的变化。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场地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场地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410~s450。

在步骤s410中,辨识码产生模组120根据云端处理模组110所接收的入场请求产生第一辨识码,并透过云端处理模组110发送第一辨识码至使用者端200。

在步骤s420中,藉由检验模组130判断是否读取使用者端200的第一辨识码。

在步骤s430中,当检验模组130读取第一辨识码时,则产生物件对应场地的入场授权信息,且云端处理模组110记录对应的第一时间。

在步骤s440中,云端处理模组110接收一离场信息,且辨识码产生模组120根据第一时间与离场信息所对应的第二时间,产生第二辨识码,并透过云端处理模组110发送第二辨识码至使用者端200。

在步骤s450中,当检验模组130读取第二辨识码时,则产生物件对应场地的离场授权信息。

有关上述步骤的细节已描述如上,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发送第一辨识码以及第二辨识码至使用者端,并搭配检验模组来分别对使用者执行入场时与离场时的认证。此外,透过使用者界面来传送场地内物件的即时影像,以供使用者随时监控,更自动化地对应场地的使用时间来计算费用。藉此,提升场地管理与使用上的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变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