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响应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26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监控服务器为合法用户分配授权码;

智能门禁接收用户输入的注册请求并发送至远程监控服务器进行验证,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用户输入的授权码信息;

远程监控服务器对授权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之后通知所述智能门禁接受所述注册请求;

当注册请求被接受之后,所述智能门禁提示用户输入第一注册密码;

移动终端通过触控屏显示附带数字标识的九宫格,提示用户选择至少两个格子输入不同的指纹,对用户选择的格子的数字标识和在该格子上采集到的用户指纹进行预设加密算法的加密处理,生成第一注册密码;

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注册密码发送给所述智能门禁;

所述智能门禁收集完第一注册密码之后,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持无线连接并提示用户输入第二注册密码,所述第二注册密码为数字密码或为预设时间内按压移动终端触控屏第一区域第一次数和按压移动终端触控屏第二区域第二次数的按压密码,且所述第二注册密码包括用于开启门禁的用户密码以及用于开启门禁并报警的报警密码;

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所述智能门禁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密码,根据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预设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并验证;

当所述第一注册密码验证通过之后,所述智能门禁提示用户输入第二注册密码;

所述移动终端感应用户的按压次数,生成第二注册密码发送至所述智能门禁;

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用户密码时,开启门禁,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报警密码时,开启门禁并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报警密码时,还包括:

远程监控服务器通过监控摄像头对用户及其身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放大人脸进行拍照,保存人脸识别的结果以及拍摄的照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智能门禁将所述第一注册密码和所述第二注册密码发送至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保存;

当所述智能门禁进行更换时,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将保存的密码数据发送至更换后的智能门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报警密码时,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后台拨打用户预先设定的求救号码。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九宫格中的格子随机排列,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所述预设解密算法为非对称密钥,且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所述预设解密算法关联并同时动态变化。

6.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监控服务器,用于为合法用户分配授权码;

智能门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注册请求并发送至远程监控服务器进行验证,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用户输入的授权码信息;

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还用于对授权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之后通知所述智能门禁接受所述注册请求;

当注册请求被接受之后,所述智能门禁还用于提示用户输入第一注册密码;

移动终端,用于通过触控屏显示附带数字标识的九宫格,提示用户选择至少两个格子输入不同的指纹,对用户选择的格子的数字标识和在该格子上采集到的用户指纹进行预设加密算法的加密处理,生成第一注册密码;以及将所述第一注册密码发送给所述智能门禁;

所述智能门禁收集完第一注册密码之后,与所述移动终端保持无线连接并提示用户输入第二注册密码,所述第二注册密码为数字密码或为预设时间内按压移动终端触控屏第一区域第一次数和按压移动终端触控屏第二区域第二次数的按压密码,且所述第二注册密码包括用于开启门禁的用户密码以及用于开启门禁并报警的报警密码;当用户需要开启门禁时,所述智能门禁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注册密码,根据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预设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并验证;当所述第一注册密码验证通过之后,所述智能门禁提示用户输入第二注册密码;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感应用户的按压次数,生成第二注册密码发送至所述智能门禁;

所述智能门禁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用户密码时,开启门禁,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报警密码时,开启门禁并报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报警密码时,通过监控摄像头对用户及其身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放大人脸进行拍照,保存人脸识别的结果以及拍摄的照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禁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注册密码和所述第二注册密码发送至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保存;

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还用于:

当所述智能门禁进行更换时,所述远程监控服务器将保存的密码数据发送至更换后的智能门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注册密码验证为报警密码时,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后台拨打用户预先设定的求救号码。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九宫格中的格子随机排列,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所述预设解密算法为非对称密钥,且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和所述预设解密算法关联并同时动态变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