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盗锁及其配合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61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智能防盗锁及其配合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锁及其配合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安防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操作便捷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智能防盗锁慢慢进入千家万户。现市场上的智能防盗锁主要以感应、密码和识别等方式来进行无钥匙卡锁,既方便了操作,又可以防止行窃者通过钥匙孔入手进行技术开锁。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63569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蓝牙智能防盗锁及其配套的蓝牙智能钥匙,包括安装体、设于安装体内外两侧且位置相对应的外面板和内面板、锁体、信号接受盒、控制器。锁体安装在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的安装体中,锁体由机械结构和电控机构构成,电控机构固定在机械结构上,信号接收盒安装于锁体的外面板上,控制器安装于安装体的内侧,信号接收盒与控制器之间信号线连接。该蓝牙智能防盗锁,采用非接触式开启方式,通过蓝牙智能钥匙控制锁具内的电机制动,转动机械转柄实现开锁,该锁具无孔,盗贼无从下手。

但是,蓝牙是通过2.4GHz的短距离无线电频段进行通讯,而该频段已被广泛应用,行窃者很容易通过专业的技术设备进行技术开锁,对户主的财产实施盗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安全的智能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安装体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机械结构和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械机构上用于控制机械结构上锁或开锁,所述安装体内设有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信号盒,所述信号盒内设有用于识别开关锁信号的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当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识别到与其配合的智能手表上的无线射频标签时,则向电控机构发送开锁的执行指令,当智能手表上的无线射频标签超出无线射频识别模块的识别距离,则向电控机构发送上锁的执行指令;所述电控机构与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发送的执行指令并执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点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而重要的是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本实用新型内的电控机构与无线射频识别模块电连接,在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获得智能手表内的无线射频标签上的密码,电控机构控制机构机构开启。而当智能手表与智能防盗门锁之间的距离大于识别距离,电控机构控制机械结构自动上锁,既实现无钥匙开启或者锁闭智能防盗锁,而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大大提升了智能防盗锁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包括:

射频天线a:用于与智能手表内的无线射频标签进行数据通讯;

读写器:用于读取与其相配合的智能手表内无线射频标签信息的设备,并与数据管理器相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数据管理器:用于进行数据的存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智能手表与智能防盗锁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识别距离,智能防盗锁上无线射频识别模块中的读写器通过射频天线a读取智能手表内无线射频标签上的密码,并调取数据管理器内的预设的密码,将两者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向电控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若不匹配则停止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读写器包括:

射频控制模块:用于智能手表上的无线射频标签读写命令与映射规则;

数据控制模块:用于实现数据的编码、解码、命令/响应和映射功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先由射频控制模块读取智能手表内无线射频标签上的密码,并将密码数据发送至数据控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将密码解码、编码后与被数据控制模块从数据管理器中调用的预设的密码相配对、验证。该过程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保护智能防盗锁实现无钥匙进入和不被破解的原因。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控制模块包括:

编码器:用于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

解码器:用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命令/响应单元:用于向数据管理器发送控制命令,并响应数据管理器的控制命令,同时与编码器、解码器和逻辑内控单元进行数据通讯;

逻辑内控单元:用于与智能手表内的带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形成映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模块是整个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需要对预设的密码和从智能手表内的无线射频标签上读取的密码进行编码、解码和对比。还要在需要更换密码时,对无线射频标签和数据管理器内的密码重新擦除和写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盒内还设有用于连接互联网的无线模块a,所述无线模块a与所述电控机构电连接,用于将锁体状态识别模块识别的锁体状态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控机构通过无线模块a连接至智能手表,在智能手表上可以监测电控机构的状态,以便户主了解是否有行窃者对智能防盗锁进行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锁体内还设有用于识别锁体状态的锁体状态识别模块,所述锁体状态识别模块安装在所述机械结构上并与所述无线模块a电连接,用于锁体状态信息的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体状态识别模块被安装在机械结构上,实时监测机械结构中锁舌的状态,并将锁舌的状态通过无线模块a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户主的智能手表上,比较户主对智能防盗锁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锁体状态识别模块包括:

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机械结构的锁舌上,用于检测锁舌的状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

信号比较单元:用于将光电传感器输入的电信号与预设值相比较,并通过无线模块输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电传感器安装在锁舌上,通过监测锁舌与锁槽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锁舌是被处于上锁位置,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行窃者对智能防盗锁进行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更为安全的智能防盗锁所配合的智能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手表,设有无线射频标签,所述无线射频标签包括:

射频天线b:用于与智能防盗锁内的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进行数据通讯;

EEPROM:用于存放与无线射频识别模块通讯的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智能手表作为与智能防盗锁相适配的钥匙,因为智能手表的佩戴方便不易丢失,而且智能手表便于携带。在智能手表内集成无线射频标签,在户主需要开锁时,无需任何操作即可打开智能防盗锁,既方便又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

无线模块b:用于连接互联网,接收锁体状态识别模块发送的锁体状态信息;

存储器:用于安装控制电控机构和读取锁体状态信息的应用程序;

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操作界面,并进行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置的应用程序方便户主实时监测家中的智能防盗锁状态,同时还可远程对电控机构进行控制,在行窃者打开智能防盗锁使强行再将智能防盗锁锁上,大大提高了该智能防盗锁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手表内设有报警通讯格式,能够通过无线模块b直接联网报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户主远程即时进行报警,预设的地址就会被发送至就近的公安网络,方便公安机关对行窃者进行抓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智能防盗锁与智能手表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进行适配,利用无线射频技术中内部数据内容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的优点,来提高智能防盗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行窃者利用技术破锁的难度。而通过智能防盗锁与智能手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利用智能防盗锁内的锁体状态识别模块来实时监控智能防盗锁的状态,进一步来提升智能防盗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3是智能防盗锁与智能手表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原理图。

图中:1、安装体;2、锁体;3、机械结构;4、电控结构;5、信号盒;51、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1、射频天线a;512、读写器;5121、射频控制模块;5122、数据控制模块;51221、编码器;51222、解码器;51223、命令/响应单元;51224、逻辑内控单元;513、数据管理器;52、无线模块a;6、锁体状态识别模块;61、光电传感器;62、信号比较单元;7、智能手表;71、无线射频标签;711、射频天线b;712、EEPROM;72、无线模块b;73、存储器;74、触摸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安装体1和锁体2,锁体2包括机械结构3和电控机构,电控机构固定在机械机构上,安装体1内设有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信号盒5,信号盒5内设有用于识别开关锁信号的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和用于连接互联网的无线模块a52,电控机构分别与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和无线模块a52电连接。安装体1内还设有用于识别锁体2状态的锁体状态识别模块6,锁体状态识别模块6安装在机械结构3上并与无线模块a52电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点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而重要的是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本实用新型内的电控机构与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电连接,在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获得智能手表7内的无线射频标签71上的密码,电控机构控制机构机构开启。锁体状态识别模块6被安装在机械结构3上,实时监测机械结构3中锁舌的状态,并将锁舌的状态通过无线模块a52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户主的智能手表7上,比较户主对智能防盗锁的实时监控。而当智能手表7与智能防盗门锁之间的距离大于识别距离,电控机构控制机械结构3自动上锁,既实现无钥匙开启或者锁闭智能防盗锁,而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大大提升了智能防盗锁的安全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包括:射频天线a511:用于与智能手表7内的无线射频标签71进行数据通讯;读写器512:用于读取与其相配合的智能手表7内无线射频标签71信息的设备,并与数据管理器513相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数据管理器513:用于进行数据的管理。当智能手表7与智能防盗锁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识别距离,智能防盗锁上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中的读写器512通过射频天线a511读取智能手表7内无线射频标签71上的密码,并调取数据管理器513内的预设的密码,将两者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向电控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若不匹配则停止流程。

如图4所示,读写器521包括:射频控制模块5121:用于智能手表7上的无线射频标签71读写命令与映射规则;数据控制模块5122:用于实现数据的编码、解码、命令/响应和映射功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先由射频控制模块5121读取智能手表7内无线射频标签71上的密码,并将密码数据发送至数据控制模块5122,数据控制模块5122将密码解码、编码后与被数据控制模块5122从数据管理器513中调用的预设的密码相配对、验证。该过程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保护智能防盗锁实现无钥匙进入和不被破解的原因。

如图4所示,数据控制模块5122包括:编码器51221:用于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解码器51222:用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命令/响应单元51223:用于向数据管理器513发送控制命令,并响应数据管理器513的控制命令,同时与编码器51221、解码器51222和逻辑内控单元51224进行数据通讯;逻辑内控单元51224:用于与智能手表7内的带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73形成映射。数据模块是整个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需要对预设的密码和从智能手表7内的无线射频标签71上读取的密码进行编码、解码和对比。还要在需要更换密码时,对无线射频标签71和数据管理器513内的密码重新擦除和写入。

如图3所示,锁体状态识别模块6包括:光电传感器61:安装在机械结构3的锁舌上,用于检测锁舌的状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信号比较单元62:用于将光电传感器61输入的电信号与预设值相比较,并通过无线模块输出。将光电传感器61安装在锁舌上,通过监测锁舌与锁槽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锁舌是被处于上锁位置,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行窃者对智能防盗锁进行破坏。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手表7,内设有无线射频标签71,无线射频标签71包括:射频天线b711、 EEPROM712、无线模块b72、存储器73、触摸显示屏74。将智能手表7作为与智能防盗锁相适配的钥匙,因为智能手表7的佩戴方便不易丢失,而且智能手表7便于携带。在智能手表7内集成无线射频标签71,在户主需要开锁时,无需任何操作即可打开智能防盗锁,既方便又安全。而通过内置的应用程序方便户主实时监测家中的智能防盗锁状态,同时还可远程对电控机构进行控制,在行窃者打开智能防盗锁使强行再将智能防盗锁锁上,大大提高了该智能防盗锁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智能手表7内设有报警通讯格式,能够通过无线模块b72联网报警。方便户主远程即时进行报警,预设的地址就会被发送至就近的公安网络,方便公安机关对行窃者进行抓捕。

如图3所示,智能防盗锁和智能手表7的工作流程如下:

A)智能手表7靠近智能防盗锁,智能防盗锁上的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被激活;

B)智能防盗锁上的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读取智能手表7内无线射频标签71上的密码,并配对;

C)配对成功,无线射频识别模块51向电控结构4发送控制指令;

D)电控结构4响应控制指令,打开机械结构3,机械结构3上的锁舌离开锁槽;

E)此时,安装在锁舌上的光电传感器61将变化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信号比较单元62;

F)信号比较单元62将采集的电信号与预设信号对比,并通过无线模块a52将比较后的信号发送至智能手表7;

G)智能手表7上的无线模块b72接收比较后的信号哦,并显示在触摸显示屏74上。

当有行窃者强行打开智能防盗锁,户主可通过智能手表7向智能防盗锁发送强行锁闭智能防盗锁的指令,并通过智能手表7向联网的报警系统报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