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26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子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子锁。

[

背景技术:
]

现有的微型电子锁,只能通过指纹锁或密码输入单一的控制方式来进行控制开锁,利用指纹开锁时,若指纹记录者不在场就不能通过指纹识别开锁,另一方面,指纹识别器设置于把手顶面,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利用密码开锁时若忘记密码,就不能控制电子锁开锁;同时,当微型电子锁出现电路问题时,即出现指纹识别失败或密码输入无法识别等问题时,用户只能将微型电子锁从门中拆卸下来进行维修,但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维修,用户就不能开锁进入屋内。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锁,通过设置指纹开锁控制、密码开锁控制和机械钥匙开锁控制等多种开锁方式结合,大大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子锁,包括有设置于门上的锁壳面板1,所述锁壳面板1连接有把手2,所述把手2侧面上设有指纹识别器3,所述把手2端面上设有密码输入键盘4,所述把手2端面上设有贯穿把手2且横向设置的锁芯通孔5,所述锁芯通孔5内设有锁芯6,所述把手2内设有横向设置在锁芯6旁且的容置槽7,所述容置槽7内设有线路板8,所述线路板8上设有与指纹识别器3、密码输入键盘4连接的控制电路9,所述控制电路9连接有存储指纹和密码的存储器10。

所述把手2为球型把手或横截面为正八边形的柱体把手。

所述指纹识别器3设置于右手握着把手2时与右手拇指接触的把手2侧面上。

所述锁芯通孔5设置于把手2端面的中部。

所述密码输入键盘4按键绕锁芯通孔5环形设置。

所述容置槽7为多条且绕锁芯6环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指纹识别器设置于把手侧面上,用户握着把手时,电子锁就对指纹进行识别、对比从而控制电子锁开锁,同时指纹识别器设置于把手侧面上有利于减少外界环境的损害;本实用新型在把手中部设置锁芯,使电子锁能通过钥匙机械控制开锁,避免了电子锁电路损坏时,用户不能开锁的问题,同时本实用的线路板是绕着锁芯纵向设置的,使线路板与锁芯相互平衡,简化锁芯的设置,克服了现有的微型电子锁的线路板是一层层地叠在把手后,难以在现有微型电子锁把手上设置贯穿把手的锁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密码输入键盘绕锁芯环形设置在把手顶面上,实现了密码输入键盘与锁芯钥匙孔共存一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把手示意图;

图3为把手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子锁,包括有设置于门上的锁壳面板1,包括有设置于门上的锁壳面板1,所述锁壳面板1连接有把手2,所述把手2侧面上设有指纹识别器3,减少外界环境造成的损害机率,所述把手2为球型把手或横截面为正八边形的柱体把手,便于用户紧握,更符合人们拿取物件的手型,从而达到易于发力的效果,所述指纹识别器3设置于右手握着把手2时与右手拇指接触的把手2侧面上,在用户右手握着把手2时,右手拇指与指纹识别器3接触,迅速完成指纹读取,所述把手2端面上设有密码输入键盘4,所述把手2端面上设有贯穿把手2且横向设置的锁芯通孔5,所述锁芯通孔5内设有锁芯6,所述把手2内设有横向设置在锁芯6旁且的容置槽7,所述容置槽7内设有线路板8,改变线路板8的设置方向以及位置,简化了锁芯6的设置,所述线路板8上设有与指纹识别器3、密码输入键盘4连接的控制电路9,所述控制电路9连接有存储指纹和密码的存储器10。

工作原理如下:当用户识别指纹或输入密码检测正确后,控制电路9控制电子弹子使锁处于开锁状态让用户打开,当用户通过机械钥匙插入锁芯锁孔后随钥匙带动锁芯转动,使用户开锁。

其中,所述锁芯通孔5设置于把手2端面的中部,所述密码输入键盘4按键绕锁芯通孔5环形设置,便于锁芯6的设置,以及使密码输入键盘4更好地与线路板8配合,所述容置槽7为多条且绕锁芯6环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电子锁能通过指纹识别、密码输入以及机械钥匙多种开锁方式进行开锁,提高了电子锁使用的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