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药箱和送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39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送药箱和送药系统。



背景技术:

医院的送药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病人住院的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服用或注射指定的药物,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其需要的药物量、时间、种类也千差万别。在现有的医院系统中,病人需要先就诊,医生开出药方后,院方根据药方配药,在指定的时间通过护士将药送到该病人手中。在整个送药过程中,全靠人与人的沟通,护士需要自己记住送药的目标病人以及属于该病人的药,而在实际送药的过程中,护士往往一次需要去多个病房为多个病人送药,导致需要对应的将各种药品分份,并且记住每份药品送达的目标病人,使得送药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一旦出现送药错误不仅会导致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甚至有可能服用错误的药导致病情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送药箱和送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医院送药的过程中对护士依赖程度高,导致人力资源消耗大,有可能出现送错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物联网识别的送药箱,用于为医院内住院病人送药,所述医院具有存储各病人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的病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容纳有多个药盒,各所述药盒包括盒体、用于与所述病历系统通信的通信模块和用于根据所述病人身份信息生成电子标签的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由多个隔板分隔为多个容纳格,各所述容纳格内容纳有所述药盒。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端面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的盒盖。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阅读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端面设有用于显示内部容纳的所述药盒信息的显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所述容纳格内降温的降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基于物联网识别的送药系统,包括存储各病人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的病历系统和上述的送药箱,所述病历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联网终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病房内的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病历系统通信的反馈模块和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的读取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具有用于与所述反馈模块通信的解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送药箱和送药系统借助物联网的方式,件病历系统内存储的病人信息发送至药盒,在药盒内生成与病人对应的电子标签,送药时先将病人所需要的药放入其身份对应的药盒内,然后将药盒送至病人处即可,仅减少了送药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无需专门的护士送药,可派遣其他非护士人员送药,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可以避免送错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药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提供基于物联网识别的送药箱,用于为医院内住院病人送药,医院具有存储各病人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的病历系统,病历系统一般由多台联网的电脑组成,可录入病人的身份信息、诊断信息、配药信息等,作为病历存储以供查阅,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中都有着这样的系统。

送药箱包括箱体1,箱体1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容纳有多个药盒。各药盒包括盒体2、用于与病历系统通信的通信模块和用于根据病人身份信息生成电子标签的识别模块。

在送药前,通信模块接入病历系统中,获得病人的身份信息,并在识别模块内生成对应的电子标签,送药人员可根据电子标签区分各个盒体2,并且将其与病人一一对应,将与电子标签对应的病人所需要的药品放入盒体2内,再将多个盒体2放入箱体1内,然后分别携带送药箱至各个病房,将对应的药盒送至病人处即可完成送药。

根据上述的送药过程可知,在配药时将对应的药品置入药盒后,送药的过程中送药人员无需人工记忆药品和病人的对应关系,根据电子标签即可得知其对应的病人,不仅减少了送药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无需专门的护士送药,可派遣其他非护士人员送药,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可以避免送错药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病人的身份证号作为生成电子标签的凭据,由于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可以据此生成唯一的电子标签,与病人一一对应。电子标签是一种常见结构,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中,例如公交卡、食堂卡、门禁等,可以由RFID技术实现,具体原理不做赘述。

在容纳腔内设有多个隔板,将其分隔为多个容纳格12,各容纳格12内容纳有药盒,使药盒相互分开避免运输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损坏药品。

送药箱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箱体1上端面用于封闭容纳腔的盒盖11,盒盖11具有左右两扇,可以向两边打开,便于取出内部的药盒。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将左右两扇盖子靠近中缝处设置两把手,便于手提送药箱。

优选的,盒体2包括用于读取电子标签的阅读结构,阅读结构可以读取电子标签并得出其对应的病人身份信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外置的阅读结构,例如随身携带或者可拆卸式安装在盒体2上等。

在盒体2的外端面设有用于显示内部容纳的药盒信息的显示结构13,读取结构读取药盒电子标签后,可以直接将病人的信息显示在显示结构13上,也可以接入病历系统后,将对应病人的信息下载,显示出药盒内部的药品显示在显示结构13上。

在箱体1内设有用于对一个或多个容纳格12内降温的降温结构。如果药品需要冷藏,可将药盒放置在降温结构可影响到的容纳格12内,避免送药的过程中失效。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送药系统,包括存储各病人身份信息和诊疗信息的病历系统和上述的送药箱,病历系统包括一台多台联网终端,可以采用电脑、平板电脑等联网构成病历系统。送药箱内部的药盒从病历系统中获得病人的信息,并生成唯一的电子标签,送药人员可根据该电子标签将药盒与病人对应,将所需要的药品装入药盒内并送递病人处,送药人员无需识别药物,也无需靠人工记忆即可完成送药过程,具有人工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可以避免送错药的情况。

送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病房内的反馈装置,反馈装置包括用于与病历系统通信的反馈模块和用于读取电子标签的读取模块。反馈装置根据读取模块的读取内容,与病历系统中的病人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电子标签与本病房内任意病人的身份信息匹配,则表示送药完成,向病历系统反馈送达信息,如果比对结构是与本病房内所有病人信息都不匹配,不反馈送达信息。

送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上的电子锁(未示出),电子锁具有用于与反馈模块通信的解锁器,当电子标签与本病房内任意病人的身份信息匹配时,电子锁开启,此时可打开盒盖11,当比对结构是与本病房内所有病人信息都不匹配时,电子锁锁闭,无法打开盒盖11,从而彻底避免送错药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