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623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安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可靠且具有智能化管理的门禁系统如IC卡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等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这些系统大都采取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将服务器,客户端及电控门锁连接网络,在后台构建智能管理体系,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完成门禁日志存储等各种功能。尽管功能强大,但是其问题在于,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众所周知,IC卡易于丢失,而接触式的指纹识别易受指纹变化影响。当门禁系统的核心部分处于不稳定甚至不可靠的状态,那么组成网络架构的系统必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人脸特征具有非接触式、不可复制且不可替代性,当以人脸识别技术用于身份识别,结合网络与通讯机制的门禁系统,能够联网运行并充分利用系统资源进行管理和监控,则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前景。现在,国内市场出现了一些具有联网性质的人脸识别系统,但是仍缺乏具有智能化管理功能的网络门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聊识别系统,利用人脸特征作为唯一身份认证手段,利用人脸技术完成远程开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可靠稳定且易于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脸识别系统,依次包括检测系统、前端影像系统、人脸检测系统和终端处理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红外传感器单元,所述前端影像系统包括摄像单元,所述前端影像系统与人脸检测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传递,人脸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对比分析仪和数据库系统,所述终端处理系统包括门禁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系统对进入检测区域的人员进行感应,当检测有人靠近时红外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传递给前端影像系统,前端影像系统中摄像单元对进入检测区域的人员开始进行脸部影像的拍摄,拍摄完毕后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将所拍摄的人脸信息传递给人脸检测系统,此时人脸检测系统中的数据对比分析仪调取数据库系统对所拍摄的人脸进行对比分析,若拍摄的人脸信息与数据库对比信息吻合则启动门禁系统开启门禁,人员进入,若对比完成后数据库无此人信息则门禁系统无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摄像单元包括用于对人脸特征进行图像提取的摄像头,前端影像系统还包括对提取到的特征图像进行清楚检测的图像质量评估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单元包括有摄像头用于对进入检测区域的所在人员进行摄像操作,拍摄完毕后再传输至网络传输系统之前,拍摄的信息首先经过图像质量评估模块后再经过网络传输系统进行传输操作,图像质量平谷模块对拍摄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估,若拍摄图像像素不够导致不能清楚显示人脸信息则需要重新进行摄像操作,直到拍摄图像信息符合图像质量平谷模块要求即可传输至网络传输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人脸数据库、黑名单数据库和历史通过人员库且分别与数据对比分析仪进行耦接,终端处理系统包括报警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对比分析仪将拍摄的图像信息与数据库系统进行对比,数据库系统中包括黑名单数据库、基础人脸数据库和历史通过人员库,拍摄的图像首先与历史通过人员库进行对比,对比通过则放行进入,若历史通过人员库查找不到则进行基础人脸数据库对比,基础人脸数据库可以进行数据的添加与删除;黑名单数据库直接与全国公安网上黑名单连接,若拍摄的图像与黑名单数据库对比后一致则直接启动报警系统提示安保进行报警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网络传输系统包括通信传输模块和网络协调器,网络协调器与前端影像系统相连接,通信模块包括与网络协调器连接的无线发射模块以及与人脸检测系统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信传输模块可以对拍摄到的信息进行远程传送,最终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进行远距离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门禁系统包括与数据对比分析仪连接的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控制于门锁和闸机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对比分析仪对比完毕后,若数据库内的基础人脸数据库和历史通过人员库内存在有拍摄图像的信息则门禁系统启动,门禁系统中的门禁控制器控制门锁开启或闸机通道的开启,人员顺利通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报警系统包括警报铃和警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系统中的报警铃与警示灯对工作人员启动警示作用,便于安保和拨打报警电话。

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人脸特征作为唯一身份认证手段,利用人脸技术完成远程开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可靠稳定且易于管理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参照图1,当有人靠近红外传感器单元所在的区域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靠近后向前端影像系统中的摄像单元发出检测信号,此时摄像头执行对进入检测区域人员进行拍照处理,拍摄的图像传输至图像质量评估模块进行质量评估,若图像质量合格能够清楚显示人员脸部信息则进行下一步操作,若图像质量平谷模块无法通过则需要摄像头对进入检测区域人员进行重新拍摄,直到图像质量评估模块合格。图像合格后在网络协调器与通信模块的作用下将所拍摄的图像传递至数据对比分析仪,由于数据对比分析仪需要与数据库连接,而同时数据库内资料又较为重要,因此数据库与数据对比分析仪无法直接安装在小区与大楼的门口位置,通常需要设置在机房或单独的房间内,因此需要远程进行传送。

数据对比分析仪从无线接收模块处接收到拍摄图像的信息后首先在数据对比分析仪内的人脸检测抓拍模块重点对人脸区域进行检测抓拍,拍摄图像内会包含有背景和上半身图像,因此需要对人脸区域进行抓拍,抓拍完毕后进行灰度值检测,调用脸部全局对比模块将抓拍完毕的图像与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脸部全局对比,也就是进行脸部轮廓等全局对比,再次调用人脸三角区局部对比模块,脸部轮廓符合后需要细化对比,此时应用到脸部三角区对比,人脸识别中主要为通过眼部、鼻子和嘴巴之间的细节对比,例如两眼之间的间距以及角度位置,眼部与鼻子之间的距离、鼻子的数值对比和嘴巴的数值对比,全部和三角区对比完毕后进行特征统计,统计特征对比模块将以上所有脸部特征的信息进行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仪首先调取数据库系统中的历史通过人员库内的信息数据优先放行,若历史通过人员库内没有与抓拍到的图像信息符合则调取基础人脸数据库,最后调去黑名单数据库,黑名单数据库内数据直接与公安全国网络黑名单进行联网。

若抓拍图像与黑名单数据库内信息经对比后为同一人则直接启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内的警报铃直接对监控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提示同时110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操作;若经过数据对比分析仪对比后符合历史通过人员库和基础人脸数据库,则直接启动门禁控制器对门锁或闸机通道进行开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