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插通讯卡的智能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1450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插通讯卡的智能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插通讯卡的智能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门锁系统在安全保障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技术中的门锁包括普通机械门锁和智能门锁两大类,普通机械门锁的钥匙容易复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频繁使用钥匙开关门锁,容易破坏门锁的内部结构,现有的智能门锁种类很多,例如,虹膜识别门锁,指纹识别门锁、人脸视别门锁、磁卡识别门锁和射频卡识别门锁,然而这些智能门锁都存在安全缺陷,易通过破坏识别模块进而入侵控制系统的方式暴力破门。这些门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插通讯卡的智能门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插通讯卡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门锁壳体和感应控制部。

所述门锁壳体的前面板中央设有圆通孔,所述扫描模块安装于壳体内,并位于圆通孔后方,所述圆通孔固定有圆形的玻璃板。

所述门锁壳体内含夹层,夹层内设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为一根导线,导线直径为0.02毫米。导线为连续S形固定在壳体前面板内侧,并紧贴圆形的玻璃板内壁。

感应控制部包括:MCU、门驱动模块、门锁、扫描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云服务器、云储存识别器、移动终端。MCU、门驱动模块、门锁、扫描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固定于门锁壳体内。所述的门驱动模块、扫描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线与MCU连接。

所述的门锁与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的云服务器、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所述的云储存识别器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的扫描模块扫面手机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通过信号线模块与MCU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MCU连接有一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门锁内部的锁芯处安装有一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与MCU通过信号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玻璃板为圆形,使得在开门、关门过程中,避免门的震动对玻璃造成的损伤,若为矩形或其他形状,其边角长时间震动容易碎裂;进一步的,圆形的玻璃板在安装过程其圆形边沿相对于其他形状的尖锐边角更安全,不会划伤操作者。

所述导线为连续S形,可以尽量的布满空间,保证圆通孔内被异物插入时断掉。

另外,基于本案的方案再进一步的拓展,还有可能获得以下的技术效果:

1)安全性能高,便于保护门锁壳体内电路部分;

2)通过门锁可进步拓展实现考勤功能(扫描开门者二维码并记录信息);

3)对门的开关信息进行记录和传输;

4)遭恶意破坏,会发出报警;

5)通过识别二维码可掌握室内状态的智能锁;

6)可通过移动终端一键连接11O报警的智能锁;

7)具有一键呼叫主人功能的智能锁;

8)可通过云识别技术开门的智能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微动开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感应控制部示意图;

其中:1、门锁壳体;101、玻璃板;2、锁芯;3、微动开关;4、保护电路导线;5、扫描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插通讯卡的智能门锁系统,包括:门锁壳体1和感应控制部。

所述门锁壳体1的前面板中央设有圆通孔,所述扫描模块5安装于壳体内,并位于圆通孔后方,所述圆通孔固定有圆形的玻璃板101。

玻璃板101为圆形,使得在开门、关门过程中,避免门的震动对玻璃造成的损伤,若为矩形或其他形状,其边角长时间震动容易碎裂;进一步的,圆形的玻璃板101在安装过程其圆形边沿相对于其他形状的尖锐边角更安全,不会划伤操作者。

所述门锁壳体1内含夹层,夹层内设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为一根导线4,导线4直径为0.02毫米。导线4为连续S形固定在壳体前面板内侧,并紧贴圆形的玻璃板101内壁。所述导线4通过信号线模块与MCU连接,当导线4断开时,信号线模块向MCU发出信号。安装时,先将导线4固定在壳体前面板内侧,并与信号线模块连接,进而与MCU连接。将玻璃板101与前面板固定,并将扫描模块5安装于玻璃板101后方,最终将其他部件依次组装于门锁壳体1内。

所述导线4为连续S形,可以尽量的布满空间,保证圆通孔内被异物插入时断掉。

感应控制部包括:MCU、门驱动模块、门锁、扫描模块5、无线通信模块(例如现有无线通信模块、量子通讯模块和量子通讯移动终端)、云服务器、云储存识别器(例如现有云端存储技术、量子存储和量子识别技术)、移动终端(例如现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的3G、4G和未来5G及不断升级拓展的无线通讯卡和量子通讯技术通讯卡),所述的门驱动模块、扫描模块5、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线与MCU连接,所述的门锁与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的云服务器、移动终端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电连接,所述的云储存识别器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的扫描模块5可扫面手机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的门锁内部的锁芯2处安装有一微动开关3,所述的微动开关3与MCU通过信号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门锁外部壳体含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保护电路,所述的保护电路通过信号线与MCU连接,所述的MCU通过信号线连接有一报警器。

具体使用方法:

当圆通孔内插入异物,导致保护电路的导线4断开,保护电路会被切断,保护电路发出信号,MCU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进一步的,还可以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出信息。

正常方式开门时,首先通过设置每个人的手机二维码,将手机二维码放置于圆形的玻璃板101前,通过扫描模块5扫描手机的二维码,将相应的信息输入MCU,MCU核对信息正确后,MCU控制门驱动模块打开门锁。所述门驱动模块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做赘述,进一步的,还可以同时将该次打开的信息记录,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并且存在云储存器内,也可发送至移动终端,从而实现使用门锁考勤。

门锁内部的锁芯2处安装有一微动开关3,并且微动开关3与MCU通过信号线连接,门的开关控制锁芯2是否触动微动开关3,从而将门锁的开关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安全性。而门锁外部壳体含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保护电路。开门时MCU可通过移动终端一键连接11O报警,或者一键呼叫主人功能,由使用者自行设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