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卡管理方法、系统及门禁控制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3063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IC卡管理方法、系统及门禁控制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门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卡管理方法、系统及门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约2007年开始,深圳兴建的住宅小区、城中村出租屋普遍开始安装门禁系统,而且不少老旧小区以及城中村社区近年纷纷将传统防盗门升级为门禁系统,贴上智能化标签同时,门禁卡被认为是安全防护卡。有记者调查发现,门禁卡其实并不安全。

小区门禁卡主要有id卡、ic卡两类,虽然功能不同,但无论id卡还是ic卡,最低花5元可以轻松复制,甚至有商家公开叫卖门禁卡复制器,无异于为不法分子打开一道进入小区的暗门。

出租屋的租户有时为了减少向房东或者物业管理办门禁卡的费用,多人只办一张门禁卡,然后其他人使用复制的卡,租约到期后,只交还一张卡给房东或者物业管理,其他复制的卡仍然在原租户手中,具备开门权限,使小区的门禁管理形同虚设。

在深圳住宅小区的门禁项目示范作用带动下,全国各地都开始了门禁项目的建设,由于ic卡在以往多年的市场推广中,一直宣称安全性高,而且成本较低,所以在市场上应用极为广泛,所以ic卡容易被复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越发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ic卡复制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ic卡管理方法、系统及门禁控制器,能大大减小ic卡复制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ic卡管理方法,包括:

s10.当用户在读卡器上刷ic卡时,读卡器读取所述ic卡的卡号及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并将所述ic卡的卡号及第一刷卡记录发送至门禁控制器;

s20.门禁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卡号从自身所存储的多个ic卡的刷卡记录中获取所述ic卡所对应的第二刷卡记录,并将所述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确定为参考时间;

s30.门禁控制器将所述参考时间与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中的刷卡时间逐一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参考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40;若否,则执行步骤s50;

s40.输出报警信号;

s50.发出开门指令。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和步骤s20之间,还包括:

s60.门禁控制器判断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是否为空,若是,则确认所述ic卡为合法卡,然后执行步骤s50;若否,则执行步骤s2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刷卡记录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类别,且每个类别对应相应的间隔范围,而且,在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70.获取当前刷卡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刷卡时间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的差值;

s80.根据每个类别所对应的间隔范围确定所述差值所对应的类别;

s90.将所述当前刷卡时间写入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相应类别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90为:

判断所述第一刷卡记录的相应类别的空间是否写满,若是,则按照时间先后循环覆盖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已写入的刷卡时间。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门禁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用户在读卡器上刷ic卡时,接收读卡器所发送的所述ic卡的卡号及其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卡号从自身所存储的多个ic卡的刷卡记录中获取所述ic卡所对应的第二刷卡记录,并将所述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确定为参考时间;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参考时间与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中的刷卡时间逐一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参考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

输出模块,用于在判断晚于时,输出报警信号;在判断不晚于时,发出开门指令。

优选地,还包括判断模块,而且,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是否为空;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在判断为空时,确认所述ic卡为合法卡,并发出开门指令。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ic卡管理系统,包括读卡器及以上所述的门禁控制器,其中,所述读卡器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当用户在读卡器上刷ic卡时,读取所述ic卡的卡号及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ic卡的卡号及第一刷卡记录发送至门禁控制器。

优选地,ic卡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对应相应的间隔范围,而且,所述读卡器包括计算模块、类别确定模块及写入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刷卡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刷卡时间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的差值;

所述类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类别所对应的间隔范围确定所述差值所对应的类别;

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刷卡时间写入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相应类别中。

优选地,所述写入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刷卡记录的相应类别的空间是否写满,若是,则按照时间先后循环覆盖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已写入的刷卡时间。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每次用户刷卡时都会对ic卡中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与门禁控制器中所存储的该ic卡的第二刷卡记录进行比较,因此,可确保一张ic卡不论被复制多少次,只有一张能有效使用。如果是用户自己复制多张卡,无法实现一张卡多人复制使用的目的;如果是被他人非法复制,用户也能快速发现卡被复制的情况,进而可联系相关人员对复制卡进行失效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ic卡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ic卡管理系统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ic卡管理系统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ic卡管理系统中门禁控制器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ic卡管理系统中读卡器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ic卡管理系统中门禁控制器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ic卡管理方法可应用在门禁系统中,首先说明的是,门禁系统包括平台端、设备端和用户端,平台端包括门禁服务器和工作站;设备端包括门禁控制器(或者为:门禁主控制器+门禁分控制器)、读卡器及发卡机;用户端为ic卡。而且,平台操作人员通过发卡机或者读卡器给用户发卡授权。当用户在被授权的门上刷卡时,读卡器便向ic卡的扇区写入一条刷卡记录,同时,也向门禁控制器传送相同的记录,门禁控制器保存这条记录。ic卡内可存储n条刷卡记录。对于新发的ic卡,n条刷卡时间记录为空。当然,当n条刷卡记录存满后可以通过发卡机把ic卡原记录清空。门禁控制器可以存储多个ic卡的刷卡记录、人员及卡数据、授权数据、子设备数据,定时对读卡器校时。

图1是本发明ic卡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ic卡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当用户在读卡器上刷ic卡时,读卡器读取所述ic卡的卡号及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并将所述ic卡的卡号及第一刷卡记录发送至门禁控制器;

在该步骤中,ic卡内设置有第一刷卡记录的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可存储n条刷卡记录。用户在每次刷卡开门时,都会将当前刷卡时间写入ic卡的第一刷卡记录中。另外,当用户刷卡时,读卡器便可读取到该ic卡的卡号及其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然后读卡器将该卡号及第一刷卡记录发送至门禁控制器;

s20.门禁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卡号从自身所存储的多个ic卡的刷卡记录中获取所述ic卡所对应的第二刷卡记录,并将所述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确定为参考时间;

在该步骤中,由于每个用户在刷卡时,当前的刷卡时间除了写入ic卡内的第一刷卡记录外,还会发送至门禁控制器进行存储,所以,门禁控制器便存储有多个用户的ic卡的刷卡记录。当门禁控制器接收到读卡器所发送的ic卡的卡号及其第一刷卡记录时,便从自身所存储的刷卡记录中调取出该ic卡所对应的第二刷卡记录,并将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作为参考时间tc。

s30.门禁控制器将所述参考时间与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中的刷卡时间逐一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参考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40;若否,则执行步骤s50;

s40.输出报警信号;

s50.发出开门指令。

在步骤s30至步骤s50中,根据比较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若第一刷卡记录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ti1、ti2、ti3、ti4、ti5、ti6,第二刷卡记录为:ti1、ti2、ti3、ti4、ti5、ti6,即第一刷卡记录与第二刷卡记录中所记录的刷卡时间完全相同。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刷卡时间为ti6,所以,将ti6确认为参考时间tc。通过比较可得,参考时间tc(ti6)与第一刷卡记录中的其中一个刷卡时间相同,即,并没有晚于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此时,则可“暂时”认为该ic卡为合法卡,进而执行步骤s50。

(二)、若第一刷卡记录为:ti1、ti2、ti3、ti4,第二刷卡记录为:ti1、ti2、ti3、ti4、ti5、ti6,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刷卡时间为ti6,所以,将ti6确认为参考时间tc。通过比较可得,参考时间tc(ti6)晚于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此时,可确认已出现复制卡,进而可执行步骤s40。复制卡有可能是本ic卡,也有可能是其它ic卡(例如在当不法人员复制ic卡后早于合法卡刷卡的情况下);

(三)、若第一刷卡记录为:ti1、ti2、ti3、ti4、ti5、ti6,第二刷卡记录为:ti1、ti2、ti3、ti4、ti5,第二刷卡记录相比第一刷卡记录缺少刷卡时间ti6是因为读卡器在向门禁控制器发送ti6时通讯出现问题,门禁控制器并没有成功存储刷卡时间ti6。这种情况下,所确认的参考时间tc为ti5,通过比较可得,参考时间tc(ti5)并没有晚于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此时,则可“暂时”认为该ic卡为合法卡,进而执行步骤s50。

最后还需说明的是,所谓的“暂时”认为该ic卡为合法卡,是因为有可能是以下情况:当不法人员复制ic卡后立即刷卡,由于是早于合法卡刷卡的,所以系统会将该复制卡误认为成合法卡。在这种情况下,当合法卡再次刷卡时,由于门禁控制器所存储的第二刷卡记录比合法ic卡的第一刷卡记录多了一条刷卡时间的记录,所以会将该合法卡误认为成复制卡,进而输出报警信号,而当该合法卡的用户知道自己的ic卡明明为合法卡,却产生了报警,就可知道一定有人复制了自己的ic卡,进而可找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实施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每次用户刷卡时都会对ic卡中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与门禁控制器中所存储的第二刷卡记录进行比较,因此,可确保一张ic卡不论被复制多少次,只有一张能有效使用。如果是用户自己复制多张卡,无法实现一张卡多人复制使用的目的;如果是被其他人非法复制,用户也能快速发现卡被复制的情况,进而可联系相关人员对复制卡进行失效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s10和步骤s20之间,还包括:

s60.门禁控制器判断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是否为空,若是,则确认所述ic卡为合法卡,然后执行步骤s50;若否,则执行步骤s20。

在该实施例中,若判断出第一刷卡记录为空,则说明该ic卡为平台操作人员通过发卡机或者读卡器授权给用户的卡,是合法卡,所以,可执行步骤s50;若判断出第一刷卡记录不为空,可执行步骤s20。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用户频繁刷卡的情况,例如,用户刷卡时,若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器的通讯刚好出问题,刷卡数据并不能成功传送至门禁控制器,所以门禁控制器就无法控制开门,此时用户可能会再次刷卡,若通讯问题没有解决,依旧开不了门,如此等等,就出现了用户频繁刷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第一刷卡记录分成至少两个不同的类别,且每个类别对应相应的间隔范围,例如,分为a、b两类,其中,a类对应的间隔范围为大于2分钟,b类对应的间隔范围为0-2分钟。而且,在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70.获取当前刷卡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刷卡时间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的差值;

s80.根据每个类别所对应的间隔范围确定所述差值所对应的类别;

s90.将所述当前刷卡时间写入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相应类别中。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达到某类记录标准的才会写入该类所分配的记录中,所以,当用户频繁刷卡时,当前刷卡时间仅会写入第一刷卡记录的b类中,并不会占用第一刷卡记录中a类的存储空间。

再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90为:

判断所述第一刷卡记录的相应类别的空间是否写满,若是,则按照时间先后循环覆盖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已写入的刷卡时间。

在该步骤中,当ic卡内n条记录已经写满时,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循环覆盖,可确保n条记录为最新记录时间。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ic卡管理系统,该ic卡管理系统包括读卡器及门禁控制器。

本发明的ic卡管理系统可应用在门禁系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ic卡管理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器10、读卡器20、门禁服务器30、工作站40、发卡机50和锁6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ic卡管理系统包括门禁主控制器10、门禁分控制器10'、…、门禁分控制器10"、读卡器20、门禁服务器30、工作站40、发卡机50和锁60,而且,门禁主控制器和门禁分控制器一起完成图2所示的门禁控制器的功能。

结合图4,门禁控制器10具体包括接收模块11、获取模块12、比较模块13和输出模块14,其中,接收模块11用于当用户在读卡器上刷ic卡时,接收读卡器所发送的所述ic卡的卡号及其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卡号从自身所存储的多个ic卡的刷卡记录中获取所述ic卡所对应的第二刷卡记录,并将所述第二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确定为参考时间;比较模块13用于将所述参考时间与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中的刷卡时间逐一进行比较,并判断所述参考时间是否晚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任一刷卡时间;输出模块14用于在判断晚于时,输出报警信号;在判断不晚于时,发出开门指令。

结合图5,读卡器20具体包括读取模块21和发送模块22,其中,读取模块21用于当用户在读卡器上刷ic卡时,读取所述ic卡的卡号及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发送模块22用于将所述ic卡的卡号及第一刷卡记录发送至门禁控制器。

图6是本发明ic卡管理系统中门禁控制器实施例二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门禁控制器相比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不同的仅是,还包括判断模块15,而且,判断模块15用于判断所接收的第一刷卡记录是否为空;输出模块14还用于在判断为空时,确认所述ic卡为合法卡,并发出开门指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ic卡所存储的第一刷卡记录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对应相应的间隔范围,而且,读卡器还进一步地包括计算模块、类别确定模块及写入模块,其中,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刷卡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刷卡时间与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最晚的一个刷卡时间的差值;类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类别所对应的间隔范围确定所述差值所对应的类别;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刷卡时间写入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的相应类别中。优选地,写入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刷卡记录的相应类别的空间是否写满,若是,则按照时间先后循环覆盖所述第一刷卡记录中已写入的刷卡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纂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