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63290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的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行业中,考勤往往采用登记签到的方式进行,但是,由于工人上工的时间不一致,这种传统的登记方式既浪费时间又降低了工人施工的效率。虽然现在还采用在工地入口设置门禁装置,但是,这种门禁装置只能针对进入工地的工人进行考勤等息,并不能及时获取到已经在工地内的工人的位置,也无法获取到是否是对应该门禁卡的工人,存在考勤监控的盲区。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考勤无法移动签到且监控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考勤无法移动签到且监控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同一时刻分别采集一建筑工地内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多个区域构成所述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

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

再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

获取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记录为未上工。

进一步地,所述同一时刻采集一建筑工地内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多个区域构成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具体为:

同一时刻通过设置在建筑工地的多个区域的可旋转摄像头采集所述建筑工地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多个区域构成所述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区域包括水平地面区域以及高空区域。

进一步地,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具体包括:

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工人人脸头像;

基于所述相匹配的工人人脸头像,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

进一步地,再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具体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相匹配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所述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中包括对应同一工人的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

基于所述相匹配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

进一步地,所述对应同一工人的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具体为工人处于工作状态的动作形态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同一时刻包括上工时刻、上工期间任意时刻、临近下工时刻。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同一时刻分别采集一建筑工地内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多个区域构成所述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再将所述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

记录模块,用于获取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记录为未上工。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在同一时刻采集建筑工地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然后将采集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记录,然后在将采集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到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最后获取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记录为未上工,进而能够不受区域限制,无需携带任何设备实现考勤登记。

2、由于在上工时刻,上工期间任意时刻,临近下工时刻采集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能够有效进行考勤登记,有效监控工人的迟到早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考勤无法移动签到且监控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01,同一时刻分别采集一建筑工地内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该多个区域构成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s102,分别将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s103,再将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s104,获取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记录为未上工。

首先,在s101中,是通过设置在建筑工地内多个区域的可旋转摄像头采集该建筑工地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由于采用该可旋转摄像头来采集工人的图像信息,可以实现建筑工地无死角的拍摄,而且,该多个区域能够构成该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包括水平地面区域以及高空区域,这样,使得建筑工地上无论是在地面作业的工人还是在高空作业的工人都可以被该可旋转的摄像头拍摄到,避免的空间上的盲区。

在该s101中,同一时刻包括上工时刻、上工期间任意时刻、临近下工时刻的多个时刻,在每个时刻可以同时采集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按照每个时刻同时采集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能够避免工人的迟到早退现象,而且,能够清楚记录工人的上工情况。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采集到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首先是找到具有人脸头像的工人,将具有人脸头像的工人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从而获得相匹配的工人人脸头像,接着,基于相匹配的工人人脸头像,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从而进行登记,那么该登记的工人便是登记了考勤的工人,当然,由于采集到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有些是没有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可能是仅采集到工人的身体部位的动作图像,此时,将具有动作形态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从而获取相匹配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然后,根据相匹配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考勤登记,可以将采集到的工人的图像信息对应到具体的工人信息进行登记,最后,还可以统计获得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从而对该未登记的工人记录为未上工。

其中,具体地,在通过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中,由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中存储了每个工人的人脸头像,因此,通过面部识别的方法,能够识别判断出采集到的工人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的匹配关系,在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对应的工人信息中,可以获得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对应的采集的工人人脸头像,从而确定工人信息。对工人信息进行考勤登记。

在通过工人动作形态图像的匹配中,该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中包括对应同一工人的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也就是说,同一个工人可以对应有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比如,砌筑工的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中包括有摆砖的动作形态图像、勾缝的动作形态图像、混凝土找平的动作形态图像等,而且,每个工人的动作形态又不相同,从而能够区分出不同的工人信息。上述同一工人对应的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可以是连续的工作过程的图像,也可以是间隔一段时间的工作过程的图像。当然,上述对应同一工人的多张工人动作形态图像具体为工人处于工作状态的动作形态图像。

最后,在s104中获取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记录为未上工,这里将已经记载的该上工的工人信息减去已经做了考勤登记的工人信息,从而获得未做考勤登记的工人信息,并将未做考勤登记的工人信息进行登记。从而能够严格考勤。便于后期计算薪资或者追溯事故等等。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基于图像识别的考勤登记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采集模块201,用于在同一时刻分别采集一建筑工地内的多个区域的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该多个区域构成建筑工地的整个区域;第一匹配模块202,用于分别将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头像与已存储的工人人脸头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第二匹配模块203,用于再将至少一个工人的图像信息中未采集到人脸头像的工人的动作形态图像与已存储的工人动作形态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工人身份信息,并进行登记;记录模块204,用于获取未登记的工人身份信息,记录为未上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不再详细赘述了。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不受各区域的限制,无需工人携带任何设备实现考勤登记,便于建筑工地的考勤制度的有效管理。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