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2182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开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



背景技术:

有源井盖锁内置有电池,为了防止雨水、水汽对有源井盖锁电控元器件的侵蚀,一般被设计为防水防尘的密封结构。这种有源井盖锁利用诸如蓝牙、蜂窝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手段获得开锁、关锁指令并驱动或限位锁体机械部分的开锁、关锁行为,例如现有技术(2012200690446)便是采用在井盖上设置rfid方式,完成井盖的识别和日常维护。

现有技术(cn104112306b)采用读取无源标签的方法获得井盖锁的编号,其电子开锁设备设置于井盖下表面防水安装盒内,所述防水安装盒内还设置有一为所述电子开锁设备供电的充电电池;所述井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井盖上、下表面之间开设有一导线通道;所述电子开锁设备包括与所述远程管理系统通讯的无线通讯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cpu以及电子锁开/关驱动电路;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导线经所述导线通道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端连接。而标签一般安装在井盖上方或井盖排水排气孔出,要么容易收到碾压而损坏,要么容易收到雨水冲击而损坏。

虽然现有技术(cn104112306b)自称为一种可远程授权的无源标识电子锁的解锁方法,然而,其并没有做到实际意义上的无源井盖结构,其井盖内的电子锁仍然需要依托于井盖表面的太阳能板供电,从而影响了井盖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有源井盖工作稳定性较差,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其中恶劣环境包括因为井盖震动、井盖变形等造成的电子设备失灵等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真正意义上有较高安全性的无源井盖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开锁器、智能终端、服务器和带机械锁的无源井盖,其中,电子开锁器、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具体的:

所述服务器用于从智能终端获取的用户id确认所述智能终端具有的无源井盖操作权限;还用于存储各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并依据智能终端上报的所采集到的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完成所述无源井盖的信息匹配;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和无源井盖操作权限完成授权信息下发;

所述智能终端采集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并上报给服务器;其中,上报给服务器的信息中包括用户id;并在所述电子开锁器完成授权验证后,由所述电子开锁器完成在无源井盖的底部的机械锁的相关操作。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摄像采集模块和定位模块,具体的: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拍摄井盖表面铸造或刻蚀的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智能终端采集无源井盖的位置信息;

其中,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特性参数和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匹配模块,具体的:

所述匹配模块根据服务器中存储的各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匹配由智能终端采集上报的无源井盖的位置信息,以及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一致,则返回匹配成功消息给所述智能终端;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不一致,则返回失败原因给所述智能终端。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授权模块,具体的:

所述授权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智能终端具有的无源井盖操作权限;

所述授权模块还用于分别向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发送第一随机码和第二随机码,以便所述电子开锁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携带第一随机码的操控指令时,能够在验证第二随机码和第一随机码匹配情况下,完成接收自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授权模块,具体的:

所述授权模块用于向智能终端发送第一随机码,以便所述电子开锁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携带第一随机码的操控指令时,能够在验证由自身授权模块计算生成的第二随机码和所述第一随机码匹配情况下,完成接收自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的授权模块还用于向电子开锁器发送对应所述无源井盖的操控包,所述操控包中包括所述机械锁的解锁码、机械锁型号和机械锁的设置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优选的,所述电子解锁器包括一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具体的: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所述操控包;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后,根据所述操控指令查找存储的操控包,获取对应所述操控指令的操控内容,完成相应的操控内容。

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智能终端的完成操作指令后,删除存储单元中的操控包。

优选的,所述电子开锁器和智能终端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并用于完成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其中,通讯模块包括gprs模块、3g模块、lte模块和nbiot模块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还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用于完成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之间的互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发送携带用户id和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的请求消息给服务器,以便服务器根据用户id和/或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确认所述智能终端具有的无源井盖操作权限;

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服务器的随机码后,向所述电子开锁器发送携带随机码和/或操控指令的请求消息,以便电子开锁器在验证完所述随机码后,执行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

优选的,所述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特性参数和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具体的:

所述智能终端拍摄井盖表面铸造或刻蚀的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智能终端获取自身的定位信息,并作为无源井盖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向所述电子开锁器发送携带随机码和/或操控指令的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向所述电子开锁器发送携带随机码;

所述智能终端接收电子开锁器的授权通过消息后,根据操作界面的相应操控内容生成操控指令。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上运行有开锁app,并通过gprs无线通讯、3g无线通讯、lte无线通讯或nbiot无线通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数据通讯链路;

所述智能终端通过蓝牙或者wifi与所述电子开锁器简历数据通讯链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户id和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

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id和/或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确认所述智能终端的操作权限;

服务器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随机码,并向所述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所标定的无源井盖发送操控包,其中,所述操控包中包括机械锁的解锁码、机械锁型号和机械锁的设置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各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则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id和/或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确认所述智能终端的操作权限,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用户id确认所述智能终端具有的无源井盖操作权限;

服务器根据存储的各无源井盖的相关信息,匹配由智能终端采集上报的无源井盖的位置信息;

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一致,则返回匹配成功消息给所述智能终端;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不一致,则返回失败原因给所述智能终端。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电子开锁器操作完成后上报的消息,其中,上报的消息中携带电子开锁器执行完操控内容后无源井盖的状态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给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电子开锁器在上电后,便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上服务器,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开锁器接收智能终端的发送的第一随机码;

所述电子开锁器根据匹配第二随机码和所述第一随机码,完成智能终端的授权认证;其中,所述第二随机码是接收自服务器或者由所述电子开锁器本地生成;

所述电子开锁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操控包,并在授权认证通过时,根据所述操控包映射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得到对应于当期无源井盖的操控内容,其中,所述操控包中包括所述机械锁的解锁码、机械锁型号和机械锁的设置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优选的,所述电子开锁器在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完成操作任务的消息后,向服务器上报当前无源井盖的状态信息,并删除本地存储的所述操控包。

优选的,所述电子开锁器在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完成操作任务的消息后,并且在向服务器上报当前无源井盖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子开锁器生成随机加锁码,根据所述随机加锁码设置所述无源井盖的机械锁;其中,所述无源井盖的机械锁为可编码的;

所述无源井盖的状态信息中携带所述随机加锁码,以便服务器更新存储的对应该无源井盖的状态内容。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实现第四方面所述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程序,所述指令被程序设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用于完成第四方面所述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实现无源井盖操作的系统和解锁方法,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无源井盖的原因,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井盖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另外,智能终端、电子开锁器和服务器的组合使用,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无源井盖缺乏管理的问题。

进一步的,使用智能终端的引入,不仅简化了电子开锁器的制作成本和使用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井盖机械接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智能终端侧操控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服务器测操控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服务器测操控方法子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电子开锁器侧操控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完整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井盖和无源机械锁所构成的整体,为了便于描述也被称为无源井盖。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电子开锁器1、智能终端2、服务器3和带机械锁的无源井盖4,其中,电子开锁器1、智能终端2与所述服务器3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具体的:

所述无源井盖4的底部设置有机械锁41,所述机械锁41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子开锁器1耦合的机械接口42(图2所示,例如:电子开锁器的“钥匙”结构通过所述机械接口42插入无源井盖4底部机械锁41中)。

所述服务器3用于从智能终端2获取的用户id确认所述智能终端2具有的无源井盖4操作权限;还用于存储各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并依据智能终端2上报的所采集到的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完成所述无源井盖4的信息匹配;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和无源井盖4操作权限完成授权信息下发。

其中,无源井盖4操作权限包括:控制无源井盖4完成打开和关闭的权限;查看无源井盖4维护历史信息的权限;搜索与所述无源井盖4同属于一条管道上其它无源井盖4的权限等等。通常不同的用户id可以根据管理员身份,分配上述权限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所述智能终端2采集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并上报给服务器3;其中,上报给服务器3的信息中包括用户id;并在所述电子开锁器1完成授权验证后,由所述电子开锁器1完成在无源井盖4的底部的机械锁41的相关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实现无源井盖操作的系统,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无源井盖的原因,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井盖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另外,智能终端、电子开锁器和服务器的组合使用,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无源井盖缺乏管理的问题。进一步的,使用智能终端的引入,不仅简化了电子开锁器的制作成本和使用复杂度。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所包括的内容,以及相应内容的获取方式,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其中,所述智能终端2包括摄像采集模块和定位模块,具体的: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拍摄井盖表面铸造或刻蚀的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智能终端2采集无源井盖4的位置信息;其中,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特性参数和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之所以采用铸造或刻蚀的井盖编号、单位信息等,就是为了避免车辆的碾压、无源井盖的磨损或者泥沙等污渍的覆盖,造成的类似于现有喷印、贴码等方式形成的井盖编号信息无法有效在上述恶劣环境下,保持有效信息的可辨识性。

为了进一步确保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应的服务器3完成所述无源井盖4的信息匹配,因此,在优选的实现方案中,为所述服务器3配备有匹配模块,具体的:

所述匹配模块根据服务器3中存储的各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匹配由智能终端2采集上报的无源井盖4的位置信息,以及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一致,则返回匹配成功消息给所述智能终端2;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不一致,则返回失败原因给所述智能终端2。

此处,提出的操控包的概念,是基于一种高度安全性考虑,即在使用所述操控包的实现方案中,电动开锁器1本机上是不存储无源井盖4上机械锁41的开锁码的,只能是在服务器3验证用户id通过后,才给予所述智能终端2所对应的电子开锁器1发送开锁码,其对应关系可以是在智能终端2拍摄无源井盖的同时,拍摄下所述电子开锁器1的编码实现对应关系的;也可以是由服务器通过定位,寻找到与智能终端2位置信息相一致的电子开锁器1后确定对应关系的。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电子开锁器完成授权验证,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授权模块,具体的:

所述授权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智能终端2具有的无源井盖4操作权限;

所述授权模块还用于分别向智能终端2和电子开锁器1发送第一随机码和第二随机码,以便所述电子开锁器1接收到智能终端2携带第一随机码的操控指令时,能够在验证第二随机码和第一随机码匹配情况下,完成接收自智能终端2的操控指令。

除了上述由服务器3的授权模块同时生成第一随机码和第二随机码,并分别发送给智能终端2和电子开锁器1的方式外,还存在一种可选的可替代方式,即:

所述授权模块用于向智能终端2发送第一随机码,以便所述电子开锁器1接收到智能终端2携带第一随机码的操控指令时,能够在验证由自身授权模块计算生成的第二随机码和所述第一随机码匹配情况下,完成接收自智能终端2的操控指令。其中,只需要电子开锁器1和服务器3维护着一套相同的随机码生成机制,便可实现所述可替代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3的授权模块还用于向电子开锁器1发送对应所述无源井盖4的操控包,所述操控包中包括所述机械锁的解锁码、机械锁型号和机械锁的设置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于上述电子开锁器1接收操控包的实现方式,还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其中,所述电子解锁器1包括一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具体的: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所述操控包;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获取到智能终端2的操控指令后,根据所述操控指令查找存储的操控包,获取对应所述操控指令的操控内容,完成相应的操控内容。

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开锁器1的精简性,以及整个系统中所包含的无源井盖的信息安全性,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智能终端2的完成操作指令后,删除存储单元中的操控包。即电子开锁器1仅在处于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会缓存当前作为操作对象的无源井盖的操控包,并且,在使用完成后其自身存储的有效信息(操控包)便会被删除。这种扩展方案进一步的能够实现一种无差别电子开锁器,即操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可以随机的选择一个电子开锁器1,因为对于没有获得服务器3的操控包之前电子开锁器1都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一种无源井盖4中机械锁41在打开井盖时的密码解锁和关闭井盖时的动态密码设置,该思想的初衷源自生活中的机械密码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锁器1和智能终端2通过各自的通讯模块与所述服务器3建立通讯连接,并用于完成与服务器3之间的数据通讯;其中,通讯模块包括gprs模块、3g模块、lte模块和nbiot模块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而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阐述的相关功能模块发送操控包、第一随机码和/或第二随机码等等操作,都是通过调用所述通讯模块完成在无线网络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还包括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用于完成智能终端2和电子开锁器1之间的互联。

实施例2: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系统后,借鉴实施例1中所阐述的相关主体和对应标识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如图3所示,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智能终端2发送携带用户id和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的请求消息给服务器3,以便服务器3根据用户id和/或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确认所述智能终端2具有的无源井盖4操作权限。

其中,智能终端2的摄像头拍摄井盖表面铸造或刻蚀的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智能终端2采集无源井盖4的位置信息;其中,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特性参数和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步骤202中,所述智能终端2接收到服务器3的随机码(例如:实施例1中的第一随机码)后,向所述电子开锁器1发送携带随机码和/或操控指令的请求消息,以便电子开锁器1在验证完所述随机码后,执行智能终端2的操控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控指令是指智能终端app生成的指令代码,其可以被电子解锁器所接收和执行,而执行相应操控指令的行为被称为操控内容,上述定义适合于本发明各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映射操控指令为操控内容的方法:

方式一:

电子解锁器自身就存储有操控指令和具体执行操控内容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在电子解锁器接收到智能终端的操控指令后,便能解析出适合于当前无源井盖上机械锁的操控内容。

方式二:

电子解锁器需要发送自服务器的操控包,才能成功解析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操控指令,并完成相应的操控内容。

两种方式各有优势,方式一减少了电子解锁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容量,但是,却要求电子解锁器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方式二,相比较方式一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并且避免了电子解锁器本地存储该映射关系,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降低了电子解锁器被破解后信息泄露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实现无源井盖操作的方法,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无源井盖的原因,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井盖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另外,智能终端、电子开锁器和服务器的组合使用,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无源井盖缺乏管理的问题。

其中,电子开锁器1在验证完所述随机码的方式包括:

方式一:

所述电子开锁器1接收服务器3发送的第二随机码,并在匹配所述第二随机码和智能终端2所接收的随机码相同时,验证结果为通过。

方式二:

所述电子开锁器1在接收到智能终端2的随机码后,在本地采用与服务器3相同的运算公式,计算的得到第二随机码,并在匹配所述第二随机码和智能终端2所接收的随机码相同时,验证结果为通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2中所涉及的:所述向所述电子开锁器1发送携带随机码和/或操控指令的请求消息,存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案,具体包括:

在步骤2021中,所述智能终端2向所述电子开锁器1发送携带随机码;

在步骤2022中,所述智能终端2接收电子开锁器1的授权通过消息后,根据操作界面的相应操控内容生成操控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上运行有开锁app,并通过gprs无线通讯、3g无线通讯、lte无线通讯或nbiot无线通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数据通讯链路;所述智能终端通过蓝牙或者wifi与所述电子开锁器简历数据通讯链路。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所述方法是从服务器侧进行方案实现方法的阐述,包括:

在步骤301中,服务器3接收智能终端2发送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用户id和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

其中,智能终端2的摄像头拍摄井盖表面铸造或刻蚀的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和特性参数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智能终端2采集无源井盖4的位置信息;其中,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井盖编号、单位信息、地区标识、特性参数和位置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步骤302中,服务器3根据所述用户id和/或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确认所述智能终端2的操作权限。

操作权限包括:控制无源井盖4完成打开和关闭的权限;查看无源井盖4维护历史信息的权限;搜索与所述无源井盖4同属于一条管道上其它无源井盖4的权限等等。通常不同的用户id可以根据管理员身份,分配上述权限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步骤303中,服务器3向所述智能终端2发送随机码(例如:实施例1中的第一随机码),并向所述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所标定的无源井盖4发送操控包,其中,所述操控包中包括机械锁的解锁码、机械锁型号和机械锁的设置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其中,解锁码是指当前无源井盖4的机械锁的解锁码,例如:解锁码为4432,即机械锁41中4个数字环需要将指定的数值调整到预设标记位置;所述机械锁型号可以在电子开锁器上存储有各机械锁型号和对应固定解锁码时,可以仅通过在操控包中携带机械锁型号的方式,完成相应电子开锁器的操控包的分配;所述机械锁的设置码特指在电子解锁器完成智能终端的操控任务后,动态调整机械锁41的解锁密码为所述设置码,从而使得无源井盖中的机械锁41的解锁密码每次执行完就动态调整(所述设置码是被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实现无源井盖操作的方法,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无源井盖的原因,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井盖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另外,智能终端、电子开锁器和服务器的组合使用,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无源井盖缺乏管理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所述服务器3中存储有各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则在步骤302中涉及的,所述服务器3根据所述用户id和/或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确认所述智能终端2的操作权限,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在步骤3021中,服务器3根据用户id确认所述智能终端2具有的无源井盖4操作权限。

在步骤3022中,服务器3根据存储的各无源井盖4的相关信息,匹配由智能终端2采集上报的无源井盖4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3023中,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一致,则返回匹配成功消息给所述智能终端2。

在步骤3024中,若匹配相关信息内容不一致,则返回失败原因给所述智能终端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其中,所述服务器3还用于接收电子开锁器1操作完成后上报的消息,其中,上报的消息中携带电子开锁器1执行完操控内容后无源井盖4的状态信息。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从电子开锁器侧阐述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如图6所示,电子开锁器1在上电后,便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上服务器3,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所述电子开锁器1接收智能终端2的发送的第一随机码。

在步骤402中,所述电子开锁器1根据匹配第二随机码和所述第一随机码,完成智能终端2的授权认证;其中,所述第二随机码是接收自服务器3或者由所述电子开锁器1本地生成。

在步骤403中,所述电子开锁器1接收服务器3发送的操控包,并在授权认证通过时,根据所述操控包映射智能终端2的操控指令,得到对应于当期无源井盖4的操控内容,其中,所述操控包中包括所述机械锁的解锁码、机械锁型号和机械锁的设置码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实现无源井盖操作的方法,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无源井盖的原因,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井盖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另外,智能终端、电子开锁器和服务器的组合使用,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无源井盖缺乏管理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其中,所述电子开锁器1在接收到智能终端2发送的完成操作任务的消息后,向服务器3上报当前无源井盖4的状态信息,并删除本地存储的所述操控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其中,所述电子开锁器1在接收到智能终端2发送的完成操作任务的消息后,并且在向服务器3上报当前无源井盖4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子开锁器1生成随机加锁码,根据所述随机加锁码设置所述无源井盖4的机械锁41;其中,所述无源井盖4的机械锁41为可编码的;

所述无源井盖4的状态信息中携带所述随机加锁码,以便服务器3更新存储的对应该无源井盖4的状态内容。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具体实例中,完整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流程图,包括:

在步骤501中,拍摄无源井盖图像。

在步骤502中,识别无源井盖图像中井盖信息。

在步骤503中,将井盖编号、井盖地理位置坐标、用户id发给服务器。

在步骤504中,服务器验证用户id的开锁权限。

在步骤505中,服务器验证地理位置坐标偏差。

在步骤506中,服务器查询并向智能终端下发生成的开锁、关锁授权的第一随机码。

在步骤507中,智能终端向开锁器发送开锁、关锁授权第二随机码。

在步骤508中,电子开锁器从服务器接收到第二随机码与从智能终端接收到的第一随机码匹配。

在步骤509中,电子开锁器完成开锁或者关锁操作,并将开锁或者关锁操作信息发送服务器。

在步骤510中,服务器更新该无源井盖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和电子开锁器实现无源井盖操作的方法,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无源井盖的原因,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子井盖容易因为供电问题或者井盖内的电子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损伤造成无法正常解锁;另外,智能终端、电子开锁器和服务器的组合使用,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无源井盖缺乏管理的问题。

实施例6:

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开锁器的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开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以及存储器22。其中,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21为例。

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2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第4实施例中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处理器2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开锁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2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21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4中的井盖中无源机械锁的操控方法。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