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部识别的云加端的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95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筑门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面部识别的云加端的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领域中,门禁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门禁,需要用户携带钥匙并进行开锁操作。当设计到多个门禁的权限控制时候,需要逐门添加,甚至多个钥匙时,添加用户的效率就比较低了。

现有的解决方案,一种是基于指纹的打卡方式。采用指纹,可靠性高,对于设备的性能需求比较低,但是,不卫生,需要用户接触式操作。而且,进行数据录入的时候,效率非常的低,需要一个一个进行录入。另一种是基于面部识别的方式。人脸识别系统,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特征提取,人脸特征值对比,活体检测,身份确认,身份查找等。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人脸,可以对比人脸关键特征,减小光照,化妆的特征,达到更高的认识别精度。系统分前端和后端。前端采集照片,后端进行处理。当网络出现问题,或者不稳定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12888.1,专利名称为“基于安卓操作平台的智能访客管理系统”,公开了一种访客系统,含有面部识别功能,但是是在服务器上进行识别,对于网络稳定性有较高要求,而且本质上,还是需要发卡通行。其系统存在稳定性不足,产品鲁棒性差,交互体验差的缺点。

此外,现有的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的门禁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当有大量人员入库,需要排队依次录入问题;难以对访客进行管理与登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面部识别的云加端的智能门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面部识别的云加端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云服务器、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终端、门禁终端,所述门禁终端与人脸识别终端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和管理系统与人脸识别终端网络通信连接;所述门禁终端包括门禁和门禁开关控制器,所述人脸识别终端与门禁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管理系统包括web管理端和移动管理端。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用于提取人脸特征,识别及校验访客。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的硬件为基于x86或arm平台,所述人脸识别终端设有rgb摄像头、传感器、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及人员信息数据库。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的访客验证流程为由摄像头检测人脸,获取人脸数据,从当前门禁点的授权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匹配,若已授权,则开门,若未授权,则提示,“拒绝访问,请登记后访问”,界面回归初始化,同时将访问记录保存并上传至管理系统。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管理系统用于供管理员管理系统业务,管理员登陆管理系统可进行人员管理、访问记录管理、陌生人访问管理、系统管理、账号管理操作。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web管理端和移动管理端均可供管理员进行入库审批、人员增加、筛选,更改,删除的操作。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门禁上设有专属二维码,访客可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专属二维码进行录入申请。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人脸识别终端设有离线缓存模型,录入人员信息及门禁出入信息集中缓存在人脸识别终端,定期回传至云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基于人脸的云加端智能门禁系统,使用更方便,更稳定的达到门禁的权限控制效果,用户进门的体验更好,无需接触。

(2)本发明的智能门禁系统人员录入更加方便,通过网页端即可实现,可以使用手机或者网页进行录入申请,提高录入效率,不用排队录入信息。

(3)本发明的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在终端离线缓存模型,系统更加稳定,离线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使用。

(4)本发明的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了信息电子化管理,可以有助于后期进行查询,等二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门禁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硬件系统的连接与服务启动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访客人脸验证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录入人员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管理员审核环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管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面部识别的云加端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云服务器、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终端、门禁终端,所述门禁终端与人脸识别终端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和管理系统与人脸识别终端网络通信连接;所述门禁终端包括门禁和门禁开关控制器,所述人脸识别终端与门禁开关控制器连接,所述管理系统包括web管理端和移动管理端。

如图2所示,人脸识别终端与服务器网络通信连接,终端向服务器发动特定格式信息,服务器接收并响应,人脸识别终端接到提示用户已连接,此时超级管理员可以登录管理系统进行添加设备、添加管理员、人员录入等登陆设定,完成系统安装与初始化。

人脸识别终端用于提取人脸特征,识别及校验访客。人脸识别终端的硬件为基于x86或arm平台,所述人脸识别终端设有rgb摄像头、传感器、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及人员信息数据库。人脸识别终端经终端rgb摄像头和其他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后,直接由终端的x86或arm平台运算单元在本地主机实时处理、提取信息特征,无需传输原始信息到云端,有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互联网断开仍能借助本地预载入的准入人员特征数据集,实现实时特征提取、比对,离线状态下实现对特定人员的验证、放行。

本发明的人脸识别终端不同于多终端对应同一运算平台的传统识别系统架构,本发明在每一个终端都独立部署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及人员信息数据库,每个终端都具备识别及校验能力,因此在无需联网的情况下,终端亦可正常识别来访者并进行数据库比对,实现准入人员的放行。

如图3所示人脸识别终端的访客验证流程为由摄像头检测人脸,进行活体验证,如果是活体,获取人脸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的模型,提取人脸特征,使用最近邻算法在当前门禁点的授权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匹配,若已授权,则开门。若未授权,则提示,“拒绝访问,请登记后访问”,界面回归初始化,同时将访问记录保存并上传至管理系统。用户进门的体验更好,无需指纹等物理接触。

所述门禁上设有专属二维码,访客可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专属二维码进行录入申请。如图4所示,本发明录入人员信息的流程,采用用户上传照片到管理系统,管理员进行审批的网页端录入方式,提高录入效率。第一次录入面部信息的时候,用户利用手机扫描访问处门禁终端所对应的专属二维码,打开网页,链接至用户头像采集界面,网页中通过上传照片和即时录像等方式录入用户头像提交审核。个人手机所采集的头像信息通过互联网进入用户管理系统后端,后端管理员通过操作界面进行入库审批及头像、个人信息管理。首次录入,需要用户填写手机号码,以便于接收注册成功或者失败的反馈。同时需要选择是用户类型为员工或访客,员工需要填写基本信息,访客需要填写来访缘由,与预计离开时间。网页端录入更加方便,可以使用手机或者网页进行录入申请,提高录入效率,不用排队录入信息。

提交后,审核环节如图5所示,由管理员在后台进行审核。管理员打开管理页面,进行登录操作,然后,进行入库审批,审批结果将由短信中心进行短信通知。管理员还可以进行人员管理操作,对于已授权的人员信息,进行增加,筛选,更改,删除的操作。所述web管理端和移动管理端均可供管理员进行入库审批、人员增加、筛选,更改,删除的操作。

如图6所示,管理系统用于供管理员管理系统业务,管理员登陆管理系统可进行人员管理、访问记录管理、陌生人访问管理、系统管理、账号管理等操作。门禁系统主要流程为管理员录入人员信息,已录入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终端通过门禁,管理员通过管理系统管理门禁系统业务。实现了信息电子化管理,可以有助于后期进行查询等二次操作。

人脸识别终端设有离线缓存模型,录入人员信息及门禁出入信息集中缓存在人脸识别终端,定期回传至云服务器。

本发明采用云+端的管理方式,服务器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实时维护终端的人员权限信息。每一次的门禁出入的信息集中缓存在终端中,定期回传中央服务器。在人脸识别终端离线缓存模型,系统更加稳定,离线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不影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