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295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安全与便利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人的指纹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其复杂程度不仅用于鉴别,还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因此采用指纹识别作为一些终端设备采用的加密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并方便了识别过程简单快捷,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

指纹锁作为一种通过指纹识别工作而控制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目前,安装在指纹锁中的指纹模组仅具有识别指纹的作用,功能较为单一,从而导致用户体验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指纹模组功能单一、用户体验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信息反馈功能,用户体验较好的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智能设备。

一种指纹模组,包括:

基板;

指纹识别芯片,设于所述基板一侧;

发光结构,设于所述基板设有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的一侧,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间隔设置;及

壳体,罩设于所述基板并与所述基板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开设有指纹识别窗口及发光窗口,所述指纹识别芯片收容于容纳腔并通过所述指纹识别窗口露出所述壳体,所述发光结构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并通过所述发光窗口露出所述壳体。

上述指纹模组,设有可发出光芒的发光结构,从而可对该指纹模组的使用环境进行照明,在提高了该指纹模组的美观性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指纹识别。而且,该发光结构发出的光芒可起到反馈与指示作用,从而为该指纹模组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光源单元及位于所述光源单元一侧的透光件,所述光源单元完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透光件与所述发光窗口对应设置以露出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一侧设有发光面,所述发光面朝向所述透光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单元为侧发光二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从所述发光窗口突伸出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呈柱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尺寸,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端突伸出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采用透光高分子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边缘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密封件。

一种智能设备,包括上述的指纹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指纹识别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指纹识别结构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指纹模组100,包括基板10、指纹识别芯片30、发光结构50及壳体70。

其中,指纹识别芯片30设于基板10一侧,发光结构50设于基板10设有指纹识别芯片30的一侧,且与指纹识别芯片30间隔设置。壳体70罩设于基板10并与基板10共同形成容纳腔,壳体70开设有指纹识别窗口及发光窗口,指纹识别芯片30收容于容纳腔并通过指纹识别窗口露出壳体70,发光结构50收容于容纳腔并通过发光窗口露出壳体70。

上述指纹模组100,设有可发出光芒的发光结构50,从而可对该指纹模组100的使用环境进行照明,在提高了该指纹模组100的美观性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体验,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指纹识别。而且,该发光结构50发出的光芒可起到反馈与指示作用,从而为该指纹模组100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壳体70包括主面板72与环绕主面板72的限位部74,限位部74沿主面板72的边沿并向远离基板10一侧突起,从而形成一个以主面板72为底面的识别空间,用户可在该限位部74的限位作用下准确地将手指放在主面板72上。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窗口与发光窗口均开设于主面板72上,因此指纹识别芯片30通过指纹识别窗口露出主面板72,发光结构50通过发光窗口露出主面板72。在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芯片30的上表面与主面板72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便于指纹识别,同时壳体10可对指纹识别芯片3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止指纹识别芯片30的侧壁边缘受到损坏。

发光结构50包括光源单元52及位于光源单元52一侧的透光件54,光源单元52完全收容于容纳腔内,透光件54与发光窗口对应设置以露出壳体70。如此,光源单元52发出的光芒穿过透光件54而显示于壳体70上,从而在提高了该指纹模组100的美观度的同时,便于用户分辨指纹识别芯片30所在区域。并且,该光源单元52可在基板10的控制下根据指纹识别芯片30的工作状态而处于不同发光状态,以为操作者及时提供操作反馈。此外,光源单元52完全收容于容纳腔内,因此无需直接与发光窗口对应设置而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避免光源单元52受到损伤,也进一步提高了该指纹模组100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光源单元52一侧设有发光面522,发光面522朝向透光件54从而使透光件54充分暴露在光芒下以为透光件54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光源单元52为侧发光二极管,该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522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的侧面,从而便于该侧发光二极管与基板10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光源单元52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仅设有一个光源单元52,该光源单元52设于指纹识别芯片30的对称中心轴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源单元5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源单元52间隔设于指纹识别芯片30周围,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照明强度,便于用户在黑暗环境下识别指纹识别芯片30。

进一步地,基板10可控制光源单元52根据指纹识别芯片30的运行状态发出不同的光芒或在发光与不发光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光源单元52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也可发出根据不同节奏闪烁的光芒。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芯片30对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当指纹识别结构识别出用户的指纹错误时,基板10控制光源单元52发出红光;当指纹识别结构识别出用户的指纹正确时,电路基板10控制光源单元52发出绿光。如此,使用户直观、迅速地获知指纹识别结果,提高识别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指纹识别芯片30识别到指纹时,光源单元52发出蓝光。当指纹识别芯片30未有手指接触时,光源单元52不发出光芒,从而为用户提供是否正在进行指纹识别的及时反馈。

在另一实施例中,光源单元52可通过闪烁的方式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反馈。指纹识别芯片30对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当指纹识别芯片30识别出用户的指纹错误时,基板10控制光源单元52闪烁;当指纹识别芯片30识别出用户的指纹正确时,基板10控制指光源单元52常亮。

可以理解,光源单元52与指纹识别芯片30的配合方式不限于此,可采用其他方法起到反馈与指示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件54从发光窗口突伸出壳体70而增加光照强度,使用户更容易识别。具体地,透光件54呈柱状结构,包括第一端542与第二端544,第一端542的尺寸大于第二端544的尺寸,第一端542设于基板10上并位于壳体70内,第二端544突伸出主面板72且突出的高度低于限位部74。如此,透光件54通过第一端542与第二端544之间的阶梯面卡持于主面板72的内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并且高度低于限位部74而避免影响指纹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件54采用透光高分子材料制成,从而使光源单元52发出的光芒可从透光件54均匀透出,减少光照强度的衰减。具体地,透光件54可采用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或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等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70的边缘与基板10之间设有密封件90,从而防止外界污染物从基板10与壳体70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纳腔内而损伤发光结构50及指纹识别芯片30。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90为两个环状的密封泡棉,其中一个密封泡棉设于光源单元52远离透光件54一侧,另一个密封泡棉环绕指纹识别芯片30设置。

上述指纹模组100,包括用于识别指纹的指纹识别芯片30及设于指纹识别芯片30一侧的发光结构50,发光结构50位于指纹识别芯片30一侧以发出均匀光芒而方便用户识别指纹识别芯片30。此外,该发光结构50可反映指纹识别芯片30的运行状态而起到反馈与提示作用,从而提高了该指纹模组100的美观度与用户体验。而且,该发光结构50直接设于指纹识别芯片30一侧,从而无需在其它位置设置光源装置,简化了设有该指纹模组100的终端设备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智能设备,包括上述的指纹模组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智能设备可以为指纹锁,该指纹锁通过指纹识别芯片30识别用户的指纹而开启或关闭。可以理解,该智能设备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装置。

上述智能设备,可通过指纹模组100进行指纹识别,从而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便利。由于该指纹模组100包括设于指纹识别芯片30一侧的发光结构50,因此用户可通过发光结构50发出的光芒准确找到指纹识别芯片30的位置,并通过发光结构50的发光状态而获得智能设备的反馈,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