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解锁器、锁具及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4868发布日期:2018-09-04 22:38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防锁具的解锁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锁具的解锁器、锁具及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微机防误锁具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等场所,用来避免发生人为操作事故。现有的解锁器可以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通过线圈间的耦合从解锁器向锁具进行能量的无线传输,从而实现解锁。如专利号为20132068673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的解锁装置内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可以采用无线方式向锁具的锁芯发送能量和指令,锁芯接收到能量后开始工作,并根据指令执行解锁动作。专利号为20152009084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解锁装置,壳体中的内置电路设置有用于给锁具提供能量的无线供电模块和用于控制电路与锁具进行数据交互的双向无线通信模块,解锁器可以与锁具采用非接触式连接执行电气解锁动作。

以上两种解锁装置虽然都是通过线圈以无线供电的方式向锁具进行能量传输,实现解锁,但由于解锁器是通过线圈平面间的耦合来传输能量,解锁器与锁具需靠得比较近时才能够通过无线供电发射线圈向锁具进行能量传输并实现解锁,能量传输效率不高,而且当解锁器在和锁具对接的过程中晃动或者歪斜时,会影响到能量的传输,导致解锁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传输稳定、效率高的智能解锁器、锁具及闭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解锁器,包括壳体和解锁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解锁头内设置有环形的线圈安装槽,所述线圈安装槽内设置有解锁器感应线圈;所述解锁头包括一柱形的凸起部,所述线圈安装槽设于所述凸起部上;或者所述解锁头包括一凹槽部,所述线圈安装槽位于所述凹槽的外围。

可选的,所述解锁头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解锁头外设置有解锁头外壳,所述解锁头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解锁头外壳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照明灯相对应的透光孔。

可选的,所述解锁头上设置有解锁器吸附磁铁。

可选的,所述解锁头外设置有解锁头外壳,所述解锁头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卡合的卡扣凸起或卡合卡扣凸起的卡槽。

与前述智能解锁器配合使用的锁具,所述锁具的底部设置有钥匙接口,所述钥匙接口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解锁头的凸起部或凹槽部配合的凹槽或突出部,所述钥匙接口上设置有与所述解锁器感应线圈对应的锁具感应线圈,解锁器的解锁头与所述钥匙接口对接时,所述锁具感应线圈与所述解锁器感应线圈相互嵌套。

可选的,所述钥匙接口上设置有锁具吸附磁铁。

可选的,所述钥匙接口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应的感应磁铁。

闭锁装置,包括锁具和解锁器,所述解锁器包括壳体和解锁头,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锁具的底部设置有钥匙接口;所述解锁器为前述解锁器。

闭锁装置,包括锁具和解锁器,所述解锁器包括壳体和解锁头,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锁具的底部设置有钥匙接口;所述解锁头内设置有环形的线圈安装槽,所述线圈安装槽内设置有解锁器感应线圈;所述钥匙接口上设置有环形的线圈固定槽,所述线圈固定槽内设置有锁具感应线圈;解锁器的解锁头与锁具的钥匙接口对接时,所述锁具感应线圈与所述解锁器感应线圈相互嵌套。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解锁器和锁具的钥匙接口内分别设置可相互嵌套的感应线圈,当解锁器和钥匙接口对接在一起时,两个线圈以套合的方式进行能量的传输,将现有的供电方式由平面耦合改为环形耦合,从而可以避免解锁器与锁具在对接过程中因晃动、歪斜对能量无线传输产生的不良影响影响,不仅可以提高能量传输效率,保持能量传输的稳定性,也可以提高解锁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解锁头外壳与解锁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解锁器与锁具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解锁器与锁具配接时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1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解锁器与锁具的通信原理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解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解锁器包括壳体1和解锁头2,壳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解锁头2设置于壳体1的一端,本实施例的解锁头2包括一沿壳体1的中心线突出于壳体1的圆柱形凸起部2-1,凸起部2-1内设置有环形的线圈安装槽2a(即线圈安装槽在垂直于自身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环形,亦相当于解锁器感应线圈在垂直于自身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环形),线圈安装槽2a沿壳体1(凸起部2-1)的中心线延伸,解锁器感应线圈3设置于线圈安装槽2a内(图4)。在解锁头2上设置有霍尔传感器4,本实施例在凸起部2-1的外侧设置了一对对称布置的霍尔传感器4,霍尔传感器4用于感测锁具上的感应磁铁。本实施例在解锁头2外设置有解锁头外壳5,解锁头外壳5套在解锁头2的外部,其外形与解锁头外形相适应。优选的,在解锁头2上设置有照明灯6,解锁头外壳5上设置有位置与照明灯6相对应的透光孔5a,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时,可通过照明灯6提供照明。

为了保证解锁器与锁具之间的稳固连接,在解锁头外壳5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扣凸起5-1,同时结合图3和图4,卡扣凸起5-1可与锁具10的钥匙接口11内壁上的卡槽11a相配合,当解锁头2插入锁具10的钥匙接口11中时,解锁头外壳5上的卡扣凸起5-1卡入钥匙接口11的卡槽11a内,使解锁器和锁具卡紧,保证解锁器不会从锁具上脱落,以保障无线能量传输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在解锁头2上设置有解锁器吸附磁铁7,本实施例的解锁器吸附磁铁7设置于凸起部2-1的端部,当解锁头2插入钥匙接口11内时,解锁器吸附磁铁7可与锁具10上的锁具吸附磁铁12吸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提高解锁器与锁具连接时的稳固性。

如图5所示,锁具10底部设置有钥匙接口11,本实施例的钥匙接口11通过设置于其两侧的卡扣条11-1与锁具10相连,在锁具10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0b(图3),卡扣条11-1伸入固定槽10b后,将钥匙接口11和锁具10卡扣连接在一起。钥匙接口11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解锁器的解锁头2的凹槽11d,在凹槽11d的外围设置有环形的线圈固定槽11c,锁具感应线圈13设置于线圈固定槽11c内。当解锁器与钥匙接口对接时,解锁头2伸入至钥匙接头11内的凹槽11d内,钥匙接口11上的锁具感应线圈13位于解锁头2的解锁器感应线圈3外围,两个线圈相互嵌套(套合),进行能量传输。此处的嵌套是指两个感应线圈以同轴或不同轴的方式,一个线圈套在(位于)另一个线圈的外围。钥匙接口11上设置有锁具吸附磁铁12,本实施例的锁具吸附磁铁12位于凹槽11d底壁的背面。在凹槽11d的两侧设置有位置与霍尔传感器4位置相对应的感应磁铁14。

开锁时,将解锁器的解锁头2插入锁具10底部的钥匙接口11内,解锁头2上的解锁器吸附磁铁7和钥匙接口11上的锁具吸附磁铁12相吸合,解锁头外壳5上的卡扣凸起5-1和解锁接口11的卡槽11a卡合,使得解锁器可挂在挂锁底部,不掉落;

解锁器插入钥匙接口11内后,解锁器上的霍尔传感器4感应到锁具10底部钥匙接口11内感应磁铁14,将感应信号发送给解锁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微处理器确认解锁器与挂锁接合后,控制解锁器通过解锁器感应线圈3给锁具10的锁具感应线圈13无线供电,通电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解锁器连接,验证身份和传输数据(图6)。

更具体的,解锁器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蜂鸣器15、LED指示灯16、开关按键17和液晶屏18,蜂鸣器15、LED指示灯16、开关按键17和液晶屏18均与解锁器的控制电路相连,可以通过声、光或屏幕显示的方式对操作进行提示。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解锁头2包括一沿壳体1的中心线向内凹陷的凹槽部2-1’,线圈安装槽(未图示)设置于解锁头2内、位于凹槽部2-1’的外围。在解锁头外壳5上同样设置有透光孔5a。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具10的钥匙接口11包括与解锁头2上的凹槽部2-1’相配合的突出部11e,突出部11e的形状及尺寸与凹槽部2-1’相适应。锁具感应线圈设置于突出部11e内。当解锁器和锁具对接时,钥匙接口11上的突出部11e伸入解锁头2上的凹槽部2-1’内,解锁头2的解锁器感应线圈位于钥匙接口11上的锁具感应线圈的外围,两个线圈相互嵌套,进行能量传输。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得到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案,例如,为了便于解锁器与钥匙接口的装配,前述实施例中解锁头为圆柱形,但解锁头也可以是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六边形等其它形状的棱柱,感应线圈的形状与解锁头的形状相适应,可以是圆环形或方环形;前述实施例的钥匙接口上的锁具感应线圈可以套设于解锁头上的解锁器感应线圈外围,但也可以嵌设于解锁器感应线圈内,只要两个线圈采用相互嵌套的方式进行能量传输即可,当锁具感应线圈为嵌设于解锁器感应线圈内时,只需在解锁头上加工凹槽,当解锁头与锁具对接时,锁具感应线圈置于解锁头上的凹槽内即可;卡扣凸起和卡槽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分别设置于钥匙接口和解锁头外壳上,诸如此等改变以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